主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15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主动脉插管。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通过心肺机和氧合室的作用完成新陈代谢,含有氧气的新鲜血液再经主动脉插管回到人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动脉插管有一种是PVC浸渍成型如图3,这种产品内壁光滑、壁厚均匀、锥形过渡好,只是透明度差,影响人们在排气时对气泡的观察,并且无弯咀状。第二种是主体部分为直茼状如图4,前端即插入部分为不锈钢管,中间用注塑件连接。由于管内径变化突然,不利于血液的平稳流动。另外一种是主体部分和插入部分分别采用注塑成型,中间由注塑件连接,这种结构在连接处容易出现接痕,对血球造成损伤,同时根据需求要生产多种不同的规格,需要投入很大的模具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一体成型无接痕、血流阻力小,光滑过渡、透明度好、使用方便的主动脉插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主动脉插管,主体部分为一次性挤出成型的复合变径管,主体部分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插入端,主体部分具有在所述管壁沿轴线方向复合一条宽度可调节的彩色标记线,主体部分靠近插入端设有一定位环。主体部分的插入端可呈弯咀状。定位环与主体部分插入端的距离可调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部分(2)插入端(3)定位环(4)标记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主动脉插管的主体部分(1)为采用塑料材料一次性挤出成型的复合变径管,根据患者的体重不同,按需要随意变化导管直径粗细、壁厚大小、锥度变化,生产出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主体部分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插入端(2),其顶端为斜切口状,斜度为55度,光滑无棱角。主体部分具有在所述管壁沿轴线方向复合一条宽度可调节的蓝色标记线(4),作为插入端弯曲方向的标志。距插入端顶端15毫米设置一定位环(3),在使用中设定插入深度进行调节和具有定位作用。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主体部分的插入端可呈弯咀状。弯咀的顶部也为斜切口状,距离插入端顶部11毫米设一定位环(3),主体部分复合蓝色标记线(4),使用中当导管进入人体后可通过彩色标记线辩别弯咀状插入端开口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体成型无接痕,管体柔软适中、插入容易,光滑过渡、血流阻力小,透明度好便于观察血流情况,达到使用要求,填补了体外循环手术中该产品的国内空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主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1)为一次性挤出成型的复合变径管,主体部分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插入端(2),主体部分具有在所述管壁沿轴线方向复合一条宽度可调节的彩色标记线(4),主体部分靠近插入端设有一定位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的插入端可呈弯咀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插管,其特征是定位环(3)与主体部分插入端的距离可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脉插管,其主体部分为一次性挤出成型的复合变径管,主体部分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插入端,主体部分具有在所述管壁沿轴线方向复合一条宽度可调节的彩色标记线,主体部分靠近插入端设有一定位环。插入端可呈弯嘴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体成型无接痕、管体柔软、光滑过渡、血流阻力小,透明度好便于观察,填补了体外循环手术中该产品的国内空白。
文档编号A61M25/00GK2453905SQ0026680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铭, 武衡, 向欣方, 李淑华, 张东惠 申请人: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