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给药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414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埋入式给药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具体是一种埋入式给药导管。
背景技术
医学临床中可以将柔性导管通过腹壁插入腹腔,然后将抗肿瘤药物或抗炎药物经导管注入腹腔,达到治疗的目的。也有埋在皮下的柔性导管,可以满足皮下或静脉给药的要求。上述给药装置或者称为给药导管,或插管,都无法长期保留,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拔除,如果继续使用,则需更换部位,重新插管。这样给需要长期注射药物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胰岛素从胰腺分泌,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外周血液循环。肝脏与外周血液之间的胰岛素存在浓度梯度,肝脏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外周血液的胰岛素浓度。这个生理过程保证了从消化道吸收、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的糖首先在肝脏被大量储存起来。如果通过皮下或外周静脉给予胰岛素,则会出现外周血液的胰岛素浓度高于肝脏胰岛素浓度的情况,大量的胰岛素首先在外周发挥生理作用,使得大量的糖保留在外周,这将导致糖代谢、脂肪代谢异常。糖和脂肪代谢的异常会造成血管病变,进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虽然目前可以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精确控制血糖,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糖尿病并发症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通过腹腔给予胰岛素,可使胰岛素首先被肠系膜静脉吸收,进入肝门静脉和肝脏,更符合生理过程,是胰岛素给药方式的发展方向。由于糖尿病患者是长期甚至终生使用胰岛素,腹腔给药必须解决给药导管的长期甚至永久放置问题。导管的长期放置应解决4个问题(1)导管不能脱落;(2)导管穿过皮肤表面形成的创口应很好愈合,不易感染。(3)便于无菌给药操作。(4)对使用者的生活起居影响很小。
中国248242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埋入式腹腔给药装置”的专利,该专利由注射针插座及底座组成,注射针插痤为圆筒体,上端有外径大于筒体的圆台,密封体置于其中,筒体底部中心有孔;输液管一端插入孔内;底座为圆筒及筒底外沿圆盘的组合体,导向管从底座圆盘一侧插入圆心并使输液管穿过其中。该专利解决了患者每天注射时的皮肉痛苦。但是其起固定作用的底座面积较大,这样固定在腹腔中后,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而且其用的输液管为一般规格的管子,其保留在腹腔内的时间仍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从外部给药,埋植在体内的给药导管,必须有一节段留置在体外。目前使用的各种导管外径都在1毫米以上,对机体组织损伤大,在皮肤表面形成的创口较大,皮肤组织与导管壁之间很难紧密结合,因此,患者在埋植、固定导管后,必须经常对创口消毒,检查导管固定状态,以免创口感染或导管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腹腔、静脉或皮下导管给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适宜长期使用的埋入式给药导管。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埋入式给药导管包括;柔性导管1和可插入注药头2内的密封塞4。注药头内插入密封塞4后,其底部还留有空腔。注药头2的上端口带有翻边5,注药头2底端可以连接1-5根柔性导管1,密封塞4上部是连体的反折套8,柔性导管的外径小于1毫米。
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其注药头2底端至少与两根柔性导管1连接,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其注药头2可以是圆形的,圆形注药头外壁下部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销3。
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注药头2外面套有一个注药头帽6,其注药头帽下部有两个对称的定位槽7,定位槽7与定位销3互相配合锁定位置。
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注药头2还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上端口带有翻边。
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其密封塞4是由有弹性的橡胶类材料制作,其反折套8能从注药头上口向下翻折。密封塞的形状和注药头内腔形状一样。
所述埋入式给药导管,其柔性导管1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将导管制做成外径在1毫米以下。这样细的导管大大减小了皮肤表面创口,更重要的是皮肤的创口可以很快愈合,皮肤组织与导管壁形成紧密结合。这种小直径导管带来的生物效应,使得导管穿过皮肤表面的节段不会因创口不易愈合而导致感染,导管也不易脱落,同时由于导管很细,显得比较柔软,对人体刺激比较小,对患者生活起居影响小,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长期埋植在体内。这种给药导管可与药物注射泵配合使用,达到程序化按需给药的目的。,通过大幅度减小导管的截面积,减小了导管对皮肤组织的刺激,但会增大给药阻力,减小给药的流量。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导管数量解决。例如可以在注药头的底端并联连接4根外径为0.5毫米的导管,分别埋入身体不同部位,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截面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剖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药头帽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两种实施例的注药头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柔性导管 2.注药头3.定位销 4.密封塞5.翻边 6.注药头帽7.定位槽 8.反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胰岛素腹腔给药导管,包括直径为0.5毫米的柔性导管1、圆形注药头2和可插入注药头内的密封塞4及注药头帽6。注药头带有翻边5,注药头外壁的下部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销3,注药头2的底部连接1根柔性导管1,上口插入密封塞4,密封塞4的上部是连体的反折套8,反折套8向下翻折包住注药头2和翻边5,使密封塞不易移动脱落。密封塞可以定期更换。注药头底部与密封塞之间留有空腔,药物注射针可插入密封塞注射药物。设有定位槽7的注药头帽6套在注药头2外面,防止注药头污染。定位槽7与定位销3配合锁定位置。导管由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塞由硅橡胶制作。这种埋入式给药导管可与胰岛素注射泵配合使用,达到程序化按需给药的目的。
与皮下和静脉胰岛素给药相比,胰岛素腹腔导管注射胰岛素将带来许多优点(1)胰岛素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2)更容易按生理要求精确控制胰岛素注射量,使血糖控制更为精确,不易引起低血糖;(3)不会引起糖、脂肪代谢紊乱,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4)避免反复针刺皮肤,减少疼痛。(5)容易与胰岛素泵配合使用,利于长期程序化给药。与埋入式胰岛素泵或配合皮下注射胰岛素泵相比,配合腹腔注射的胰岛素泵的设计结构可以大大简化,可降低制造成本。
该给药导管还可以将药物方便地根据需要注入腹腔或静脉等体内其它部位。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注药头底部与3根或4根柔性导管连接的实施方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注药头是椭圆形的实施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埋入式给药导管,包括柔性导管(1)和可插入注药头内的密封塞(4),注药头内插入密封塞(4)后,其底部还留有空腔,注药头的上端口带有翻边(5),其特征在于注药头(2)底端可以连接1-5根柔性导管(1),密封塞(4)上部是连体的反折套(8),柔性导管的外径小于1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注药头(2)底端至少与两根柔性导管(1)连接。
3.根据权利有求2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注药头(2)可以是圆形的,圆形注药头外壁下部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销(3)。
4.根据权利有求3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注药头(2)外面套有一个注药头帽(6),其注药头帽(6)下部有两个对称的定位槽(7),定位槽(7)与定位销(3)互相配合锁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注药头(2)还可以是椭圆形的,其上端口带有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塞(4)是由有弹性的橡胶类材料制作,其反折套(8)能从注药头上口向下翻折,密封塞(4)的形状和注药头(2)内腔形状一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柔性导管(1)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长期埋入体内的给药导管。它由外径小于1毫米的柔性导管、端口带有翻边的注药头、密封塞、注药头帽组成。注药头的底端连接1-4根柔性导管,另一端可插入密封塞,密封塞上部的连体反折套,由注药头上口向外翻折,包住注药头及翻边。注药头帽套在注药头的外面。由于导管的外径小于1毫米,同时可将至少两根柔性导管分别埋入身体不同部位,保证了药业流速,减小了局部皮肤表面创口,使创口很快愈合,皮肤组织与导管壁形成紧密结合,导管不易脱落,也不会因创口不易愈合而导致感染,可长期埋入体内使用。
文档编号A61M39/08GK2776423SQ20052002551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孙洪范, 刘天军, 宋存先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