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耳套供应装置、耳套及耳套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套供应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动式耳套容置构件的耳套供应装置及适用于其的耳套与耳套组。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测量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耳温枪已成为医院及居家照护中不可或缺的一 种医疗检测仪器。由于操作耳温枪时,其探测头必须伸入受测者的耳道内施行测量,因此 极易沾染受测者耳内的耳垢等脏污,久而久之将降低耳温枪测量的准确度且缩短其耐用年 限。此外,在医疗院所、机关学校等多人出入的公共场所进行耳温测量时,对不同受测者重 复使用耳温枪也有造成交互感染的风险存在。因此,目前于执行耳温测量前,多会于耳温枪 的探测头上覆盖一抛弃式耳套,并于执行测量后更换上述耳套,达到维持探测头清洁及避 免感染的目的。然而,若耳温枪的使用者于加装及更换耳套时需直接以手部与耳套接触,不仅在 测量程序上增加麻烦,且耳套也有被污染的可能。为解决此一问题,如图1所示,为公知的一种耳套置放匣301。耳套置放匣301预 先置放了多个耳套100、101。使用者可将耳温枪107置入耳套置放匣301中,将预先放置于 耳套置放匣301中的耳套101固定于耳温枪107的探测头上。前述的设计使其他尚未使用 的耳套将暴露于外界,造成其他耳套直接接触污染源的可能性大增,造成卫生上的问题。又如公知的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如图2所示,揭示一种耳套存取装置,其包含一底 座102、一耳套取出部103、一耳套储存装置105及一耳套输出滑道108。耳套取出部103设 有一第一开口 104。耳套储存装置105设有一第二开口 106。在图2中,当堆叠的耳套卡在 上述的耳套储存装置105内时,会导致耳套无法输出。还当一耳套由耳套储存装置105输出至底座102的耳套取出部103,须经过一耳 套输出滑道105,除容易因摩擦力而造成耳套卡在上述的耳套输出滑道105且也容易造成 耳套无法精确的置入上述的耳套取出部103。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校正耳套位置的耳套供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可动式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耳套的 耳套供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显示耳套情况的耳套供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耳套直接接触污染物的耳套供 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套,适用于一种具有可动式耳套容置 构件的耳套供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套组,适用于一种具有可动式耳套容置构件的耳套供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以 及一输出装置。可动式容置装置可用来容置至少一耳套。输出装置可用来输出上述耳套。 当可动式容置装置移动至一预设位置时,可带动输出装置输出上述耳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可为管状、方状、网状或柱状 等可以形成一耳套容置空间的形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输出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元件所组 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所谓的带动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地触发、触动、连 动或牵动等,使上述的输出装置输出耳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输出装置组装于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组 装方式因各厂商的设计型态不尽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当不限制于此种可能的型 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输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 件。上述的第一构件可动地支撑上述耳套的下部,而上述的第二构件可动地触碰上述耳套 的上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以及一 输出装置。输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构件、一第二构件以及一第三构件。可动式容置装置可 用以容置一第一耳套与一第二耳套。第二耳套叠置于第一耳套之上。第一构件可动地支撑 第一耳套的下部。第二构件可动地触碰第一耳套的上部。第三构件可动地支撑第二耳套的 下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构件或上述的第三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 支撑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触碰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输出装置还包括一第四构件、一第五构件以 及一第六构件。第四构件配置在上述第一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支撑第一耳套的下部。第 五构件配置在上述第二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触碰第一耳套的上部。第六构件配置在上述 第三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支撑第二耳套的下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一带动构件。带动构件 耦接于输出装置,可用以带动输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带动构件为可带动输出装置改变位置的结 构,例如挡板结构或弹簧结构等。上述所谓的耦接,为上述带动构件使上述的输出装置改变位置的接连方式,例如 直接地或间接地组装或碰触而带动上述的输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一轨道结构。轨道结构 可耦接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使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遵循轨道结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轨道结构为滑轨式、转轮式等提供一轨道结 构让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得以遵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还包括一容置本体以及至少一延伸部。容置本体可用以容置上述耳套。延伸部由上述的容置本体向外延伸,用以提供 一施力点。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延伸部可由上述容置本体的侧部、顶部或外 部等向外延伸。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一耳套容置底座。耳套 容置底座可配置在上述耳套的一输出路径上,用以承接上述耳套。随着上述可动式容置装 置从一初始位置移动至上述的预设位置,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的一输出口会相对靠近耳 套容置底座。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可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可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一耳套显示装置。耳套 显示装置可用以显示上述耳套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耳套显示装置可为感应式、透明式或穿透式 等方式形成或配置于上述的耳套供应装置。上述耳套的情况例如是耳套数量或耳套位置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另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包括可动式容置装置。 可动式容置装置可用以容置至少一耳套。随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可校正上述耳套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移动包括滑动、震动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耳套,其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前述的耳 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前述的耳套包括一保护套结构。保护套结构符合一耳 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前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可用以容置耳套。随前述的可动式容置装 置的移动校正上述耳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另一种耳套,其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前述的 耳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以及一输出装置。前述的耳套包括一保护套结构。保 护套结构符合一耳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前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耳套。当前述 的可动式容置装置移动至一预设位置时可带动前述的输出装置输出前述耳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耳套组,其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耳套供 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耳套组包括多个耳套与填充装置。上述耳套分别符合耳温 枪的感测头的形状。填充装置可容纳上述耳套,用以将上述耳套填入可动式容置装置中。 随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可校正容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中的所述耳套的位置。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套供应装置,通过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可 以校正位于上述耳套容置构件内的耳套位置。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具体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公知的一种耳套置放匣的示意图。图2是另一公知的一种耳套供应装置的示意图。[004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侧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未接触挡墙时的侧剖面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未接触挡墙时,管状构件、悬臂构 件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图6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未接触挡墙时,管状构件、悬臂构 件及耳套间的局部放大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接触挡墙后的侧剖面图。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接触挡墙后,管状构件、悬臂构件及 耳套间的剖面图。图7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接触挡墙后,管状构件、悬臂构件及 耳套间的局部放大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恢复原状态时的侧剖面图。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恢复原状态时,管状构件、悬臂构 件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图8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恢复原状态时,管状构件、悬臂构 件及耳套间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耳套供应装置与一温度测量装置结合时的外 观侧视图。图10A、图10B、图IOC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型态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带动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3A、图13B、图13C、图13D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装置设置位置的另四实施例示 意图图14A、图14B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装置的另二实施例示意图。图15A、图15B、图15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耳套的立体侧视图、纵剖面 图及横剖面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壳体 3 输出装置10 温度测量装置 301 耳套置放匣100、101:耳套 32:耳套支撑部102 底座 34 挡墙接触部103:耳套取出部 321、322、323、324、325、326 凸起104:第一开口 327 推动件105 耳套储存装置 33 转动部106:第二开口 331 转孔107 耳温枪 332 转轴108 耳套输出滑道 41 挡墙[0074]122 终止部 42 弹簧结构124 抵挚部 425 弹簧结 构的一端13 条状沟 426 弹簧结构的另一端15 底座 51 滑槽151 底座固定件 52 侧翼16 第一"^勺 53 轨道轴17 壳体延伸部 54 滑轮172:上开口 6 盖体174 挂钩 62 线体18:下开口 71 弹性元件19:耳套容置底座 81、82:耳套192:容置口 83 主体部2:可动式容置装置 831:开口22:延伸部 832:内收部24 悬臂固定件 84 薄膜26 第二卡勺 86 封闭端29 切开部 91 悬臂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公知的耳套供应装置无法校正耳套位置、耳套不易顺利输出或耳套容易接触污染 物等缺点。反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通过移动前 述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可校正耳套位置。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数 个实施例,其中相同标号指示同样或相似的步骤。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可参阅图3至图9。图3、图4及图5分别为本实 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部分侧剖面图及爆炸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 例,输出装置未接触挡墙时的侧剖面图。图6B及图6C分别为输出装置未接触挡墙时,管状 构件、输出装置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悬臂 构件接触挡墙的侧剖面图。图7B及图7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输出装置接触挡 墙后,管状构件、输出装置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 施例,输出装置恢复原状态时的侧剖面图。图8B及图8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输出装置恢复原状态时,可动式容置装置、输出装置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图。图9 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耳套供应装置与一温度测量装置结合时的外观侧视图。请先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耳套供应装置包括有一壳体1、 一可动式容置装置2及一输出装置3。本实施例中的可动式容置装置2为一管状构件,输出 装置3为一悬臂构件。可动式容置装置2用以容置一个或多个耳套,且滑动地组装于壳体 1内,且其一端对应于壳体1的下开口 18。可动式容置装置2在移动时可穿过开口 18。请参照图4及图5,于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可由两相对应的半壳体组装而成。壳 体1开设有一下开口 18,且壳体1内部于近下开口 18处设有一带动构件。本实施例的带动构件为一挡墙41,其耦接于输出装置3。本实施例的耦接方式为当可动式容置装置2移动 至一预设位置时,输出装置3接触挡墙41。另请参照图5,壳体1内部两侧进一步分别设有相对的一轨道结构。本实施例的 轨道结构为一滑槽51与一相对应的侧翼52。滑槽51是设于对应下开口 18的上方。挡墙 41可设于滑槽51两侧。于另一实施例中,挡墙41可相对地设于滑槽51两侧且近下开口 18处。在本实施例中,可动式容置装置2进一步于其两侧分别延伸凸设有上述相对应的侧 翼52。侧翼52可滑动组装入壳体1的滑槽51中,借以使可动式容置装置2与壳体1相结 合且可沿滑槽51的方向于壳体1中移动。此外,滑槽51下端更设有一终止部122。终止 部122可用以限制可动式容置装置2沿滑槽51向下滑动的距离。壳体1两侧对应于上述 侧翼52上端处设有一抵挚部124。抵挚部IM可用以限制可动式容置装置2沿滑槽51向 上滑动的距离,从而将可动式容置装置2于壳体1中的移动范围限制于抵挚部124与终止 部122沿滑槽51方向之间。请参照图5及图6A,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耳套供应装置,壳体1进一步 包括一底座15。底座15设有一底座固定件151。底座15可用以将耳套供应装置置放于一 平面上以供使用。底座固定件151可用于加强底座15与平面间的连结。于另一实施例中, 底座固定件151可为具有高摩擦系数、具有黏性或具有磁性的物质。在其他实施例中,耳套 供应装置也可设计成无底座式或其他形式,例如可设计为壁挂式。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上端进一步包含一壳体延伸部17。壳体延 伸部17上端开设有一上开口 172。壳体延伸部17围绕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可动范围。 上开口 172对应于壳体1的下开口 18。可动式容置装置2可配置于上开口 172与下开口 18之间。故耳套可由上开口 172置入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并通过滑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 带动输出装置3,借以使耳套由下开口 18落出。壳体延伸部17中段处设有一挂钩174。而 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无挂钩等形式的耳套供应装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耳套供应装置,更进一步包含一盖体6。盖体6以 一线体62连接于挂钩174且可与上开口 172结合。线体62 —端与壳体延伸部17的挂钩 174相连,另一端与盖体6相连。当盖体6与上开口 172结合时,可避免容置于可动式容置 装置2中的耳套遭到污染。当盖体6与上开口 172分开时,线体62与挂钩174可防止盖体 6遗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进一步包括一耳套容置底座19。耳套容置 底座19可设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心轴向下端延伸处。耳套容置底座19可由壳体1的底 座15延伸凸设而出,用以容置由下开口 18掉出的至少一耳套,并使耳套维持于一特定的静 止状态以供使用者取用。此外,耳套容置底座19开设有一容置口 192,使落下的耳套能够顺 利进入耳套容置底座19中。当耳套进入耳套容置底座19中,耳套的封闭端不会碰到耳套 容置底座19内侧底部。故可防止耳套受到污染,也可防止耳套变形。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于平行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心轴的两侧开设 有一条状沟13。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段处的两侧设有一延伸部22。本实施例的可动式容 置装置2的延伸部22为一压柄。延伸部22穿过条状沟13而凸出于壳体1的外部。借此, 使用者可通过按压延伸部22以滑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另外,可通过条状沟13而显示出可 动式容置装置2内的空间情况,例如耳套的数量或耳套的堆叠情况。[0102]在其它 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一耳套显示装置,如电子感应式或其他可用来显示可 动式容置装置2内的其它显示装置,以达到如第一实施例中条状沟13的效果。于另一实施例中,延伸部22可以为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顶端,延伸出壳体外,借 此,使用者可通过按压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顶端,以使可动式容置装置2移动。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是转动地与可动式容置装置2组装结合。 可动式容置装置2进一步于两侧分别设有悬臂固定件24,输出装置3转动地与悬臂固定件 24相结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动式容置装置2也可不与输出装置3耦接,而在此类的实施例 中,通过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移动2进而校正位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内的耳套位置。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于滑槽51两侧进一步设有相对的一第一卡勾 16。可动式容置装置2于侧翼52的管壁两侧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卡勾26。第二卡勾26是凸 设于悬臂固定件24沿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上方。第一卡勾16是设于第二卡勾26沿滑槽 方向的上方,且由壳体1的一侧延伸凸设而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另一带动构件,而本具体实施的另一 带动构件为一弹性元件71。弹性元件71的一端与第一卡勾16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勾 26相连接。由于第一卡勾16设于壳体1,第二卡勾26设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通过弹性元 件71与第一卡勾16及第二卡勾26的连接,使可动式容置装置2与壳体1相互组装连接。请参考图6A,可动式容置装置2可通过弹性元件71与壳体1相连接。输出装置3 可通过悬臂固定件24与可动式容置装置2相连接。于未滑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时,输出装 置3可支撑住容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的至少一耳套(本实施例以耳套81、耳套82进行 说明)并可使耳套81、耳套82不向下方掉落,且此时输出装置3与挡墙41间可保持一定距 离而不相接触。请参阅图6B及图6C,输出装置3包括耳套支撑部32及一转动部33。于本实施例 中,耳套支撑部32具有凸起321及凸起322。凸起321及凸起322用以支撑容置于可动式 容置装置2中的耳套。于本第一实施例中,转动部33包括一转孔331与一转轴332,使输 出装置3得以转动,而于其他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的耳套支撑部32也可包括两个以上的 支凸起,本实施例仅是一种选择实施例。于其它实施例中,转动部33也可以其它形式的转 枢。此外,可动式容置装置2下端两侧开设有一切开部29。切开部29可与悬臂固定件 24位于同一侧。切开部29由可动式容置装置2下端向上延伸至少至悬臂固定件24处。输 出装置3的凸起321及凸起322可通过切开部29与可动式容置装置2内的耳套81、82相 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于输出装置3未接触挡墙41时,凸起321是与容置 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耳套81相接触,从而支撑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的各耳套不向下掉落。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接触挡墙41后的侧剖面图。图 7B及图7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接触挡墙41后,可动式容置装置 2、输出装置3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图。参照图7A至图7C,当使用者将可动式容置装置2向下滑动时,输出装置3将因接触挡墙41而发生移动或转动。此外,于向下滑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同时,也将带动弹性元件71使其产生形变并累积一弹性能量,用以恢复可动式容置装置2至未施加外力时的位置。另再请参照图7C,输出装置3包含挡墙接触部34以及又一带动构件,前述的带动 构件为一悬臂弹性件91,悬臂弹性件91设于悬臂固定件24及输出装置3间。另再请同步参照图7A,输出装置3的挡墙接触部34与挡墙41接触。当滑动可动 式容置装置2,使输出装置3通过挡墙接触部34接触挡墙41时,继续将可动式容置装置2 向下滑动将使输出装置3产生移动或转动,从而改变输出装置3中耳套支撑部34与可动式 容置装置2中的耳套的相对位置关系。首先,输出装置3的凸起322先与耳套81上方邻接的一另一耳套82相接触,确保 除了最下方耳套81外向下掉落外,其余耳套不向下掉落;此时继续将可动式容置装置2向 下滑动,将使凸起321离开最下方的耳套81,使耳套81由下开口 18掉出,并由如图7A所示 的容置口 192进入耳套容置底座19中。另凸起322除用以支撑容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 中的耳套82外,转动部33过转动也可带动凸起322将容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最下方 的耳套81向下开口 18推送,确保耳套82可由下开口 18顺利掉出。悬臂弹性件91则用以 使产生移动或转动的输出装置3恢复至未接触挡墙41时的状态。再请参照图7A,于挡墙接触部34接触挡墙41时,可动式容置装置2进一步延伸 至容置口,而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下端开口则精确地位于容置口 192上方。由于滑动可动 式容置装置2使输出装置3的挡墙接触部34接触挡墙41后,将使容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 2中的耳套81向下方掉落,故本实施例的此一技术特征可使耳套81从可动式容置装置2, 通过可动式容置装置2延伸至容置口,而可精确地使耳套81坐落至耳套容置槽19中。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悬臂构件恢复原状态时的侧剖面图。当滑动 可动式容置装置2使耳套81落入耳套容置槽19后,此时若移除滑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 外力,弹性元件71将释放其所累积的弹性能量,并带动可动式容置装置2向上方滑动至如 图8A所示未施加外力时的位置,且输出装置3在悬臂弹性件91的作用下也恢复至如图8A 所示未接触挡墙41时的状态。图8B及图8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恢复原状态时,可动 式容置装置2、输出装置3及耳套间的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图。请参考照图8B及图8C,当外力 移除使可动式容置装置2及输出装置3恢复原状态时,凸起321可与耳套82相接触,以支 撑可动式容置装置2中的其余耳套不向下掉落。至此,乃完成耳套供应装置的单次操作。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耳套供应装置与一温度测量装置10结合时的 外观侧视图。如图9所示,当使用者通过前述的操作使一耳套81落入耳套容置底座19后, 耳套81的开口端将露出于容置口 192外,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将一温度测量装置10的探头 部位对准耳套81的开口端向下压,使耳套81固定于温度测量装置10的探头上,借此,使用 者不需以手接触耳套81便能达到装设耳套的目的,避免污染情形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 温度测量装置10为一红外线耳温枪。但耳套并不限于应用在温度测量装置10。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对耳套供应装置及耳套描绘出了一个可能的型态,但所属 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各厂商对于耳套供应装置与耳套的设计都不一样,因 此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当不限制于此种可能的型态。换言之,只要是采用可动式容置装置来作为耳套供应装置的耳套容置装置用以校正耳套位置或是进一步组装一输出装置进而带 动耳套输出的耳套供应装置,就已经是符合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在。以下再举几个实施 例以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实施本实用新型。图10A、图10B、图IOC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动式容置装置型态的示意图,请参照图 10A、图10B、图10C,图IO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动式容置装置2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并不限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型态。请参照图10B,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动式容置装置2也 可为一矩形结构,请参照图IOC可动式容置装置2也可为一网状结构。请同步参阅图6C与图11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带动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 图,其中带动构件为一弹簧结构42,弹簧结构42的一端425与如图6C的悬壁构件3的挡 墙接触部34连接,而另一端似6连接于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即由弹簧结构42取代挡墙 41的功能。当如图6C的可动式容置装置2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弹簧结构42提供一拉力而 使输出装置3转动而输出耳套。另请同步参照图5及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的轨道结构可以轮轴方式实施,一轨道轴53取代如图五所示的一滑槽51与一 滑轮M紧密连接,滑轮M取代如图5所示的相对应的侧翼52。请再参照图6C及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装置设置位置的另四实施例示意图。请参照图6A、图B和图6C,本实 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出装置3为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 施例的输出装置3为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一侧,如图13A所示。又一实施例为设置 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多侧,如图1 所示。又另一实施例为弧形的输出装置3,以增加与 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接触面积,如图13C。再一实施例为一爪型的输出装置3,可多点固定 可动式容置装置2,如图13D。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装置的另二实施例示意图。请搭配参照图6C、7C及8C 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出装置为一体成形,包括有一耳套支撑部32,是由凸起 321及另一凸起322所形成,凸起321提供一支撑力,而凸起322除提供支撑力外也可提供 一推力。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A,输出装置3的凸起323与凸起324可 为分离结构,由分离式带动构件(未示出)所组装带动,当凸起3M经带动构件带动而产生 平行位移时,可提供一如凸起322的推力,而当另一动构件带动凸起323平行位移时,则如 凸起321提供一支持力。而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一侧,为 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也可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两侧或多侧。又在其他实施 例中也可将凸起323、3M设置成转动形式等的移动方式。又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4B,输出装置3可由一凸起325、一凸起3 及一推动件 327分离构成。凸起325经一带动构件带动而平行移动,进而提供如凸起321的支撑力。凸 起3 经一带动构件带动而平行移动,进而提供如凸起322的支撑力。凸起327经一带动 构件带动而平行移动,推动件327可提供如凸起322的推力。于本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可 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置2的两侧。于其它实施例中,输出装置3也可设置于可动式容置装 置2的一侧或多侧。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325、3沈及推动件327也可经带动构件带动 而转动或其他方式的位移等。图1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耳套的立体侧视图、纵剖面图及横剖面图。耳套可配合前述耳套供应装置使用。如图15A至15C所示,耳套包括一主体部83及一薄膜 84,其符合一耳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主体部83具有一开口 831。薄膜84连接于开口 831 一侧的周围且向侧延伸形成一封闭端86。于本实施例中,主体部83可呈管状,且主体 部83与薄膜84连接处进一步包含一内收部832。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为例,当耳套 置于如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耳套供应装置中时,输出装置3的凸起321及凸起322通 过内收部832与耳套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耳套,主体部83与薄膜84可由一软性塑胶所构 成。于一实施例中,软性塑胶选自由聚乙烯及聚丙烯所组成的群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更进一步提供一种耳套组。耳套组包括多个耳套与填 充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填充装置例如是塑胶套,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 中,填充装置也可以是塑胶容器、压克力容器、纸容器等。填充装置可容纳上述多个耳套,并 可保护耳套不受污染。使用者也可通过填充装置将上述多个耳套填充进入前述实施例的容 置构件或可动式容置装置中。如此可提升填充耳套的便利性,还可降低耳套受到污染的风 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供应装置,可以降低耳套与污染物接触及校正 耳套位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具有额外的优点,列举如下1、可以精确地让耳套落入预设的耳套容置位置。2、可显示耳套的数量、堆叠状况等耳套情形,而可判断是否需加入耳套或移动校 正。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 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 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至少一耳套;以及 一输出装置,用以输出上述耳套;其中,当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移动至一预设位置时,带动该输出装置输出上述耳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带动构件,耦接于该输出装置,用以带动该输出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轨道结构,耦接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使该可动式容置装置遵循该轨道结构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动式容置装置,还包括 一容置本体,用以容置上述耳套;以及至少一延伸部,由该容置本体向外延伸,用以提供一施力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耳套容置底座,配置在上述耳套的一输出路径上,用以承接上述耳套; 其中随着该可动式容置装置从一初始位置移动至该预设位置,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的一 输出口相对靠近该耳套容置底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耳套显示装置,用以显示上述耳套的情况。
7.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至少一耳套,随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校正上述耳套 的位置。
8.一种耳套,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该耳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耳套包括一保护套结构,符合一耳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其中,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该耳套,随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校正上述耳套 的位置。
9.一种耳套,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该耳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以及一 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耳套包括一保护套结构,符合一耳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其中,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用以容置该耳套,当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移动至一预设位置时, 带动该输出装置输出该耳套。
10.一种耳套组,适用于一耳套供应装置,该耳套供应装置包括一可动式容置装置,其 特征在于,该耳套组包括多个耳套,分别符合一耳温枪的一感测头的形状;以及一填充装置,容纳所述多个耳套,用以将所述多个耳套填入该可动式容置装置中; 其中,随该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校正容置于该可动式容置装置中的所述耳套的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套供应装置、耳套与耳套组。耳套供应装置包括可动式容置装置与输出装置。可动式容置装置可用以容置至少一耳套。输出装置可用以输出上述耳套。当可动式容置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可带动输出装置输出上述耳套。如此一来可改善耳套在输出过程中卡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套供应装置,通过可动式容置装置的移动可以校正位于上述耳套容置构件内的耳套位置。
文档编号A61B5/01GK201831876SQ20102022321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杨志强, 黄逸欣 申请人: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