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77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圆筒泵,更具体地,涉及这样ー种圆筒泵,其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并且可以远程控制(不论容器或血袋的安装高度)和实现药液或血液的稳定注射。
背景技术
使用注射器泵或输液泵将药液或血液(以下将“药液或血液”简称为“药液”)注射到病人体内,同时以恒定且相当高的精确度对其进行控制。传统的输液泵具有高失误率,这是因为不同制造商在管的弾性上的差异使得机器出现过载。要获得注射器泵的高精确度,机器将变得结构复杂(具有大尺寸),并且只有当它被固定地安装在某一位置时才能使用。虽然注射器泵具有高精确度,但是它很难作为大容积泵来使用,而作为大容积泵来使用的不便之处在于,它必须进行重复性的操作。此外,传统的注射器泵或输液泵根据容器或血袋的安装位置而具有不同的排出药液的压カ(即液压)。因此不便之处在于,容器或血袋不得不通过使用支杆而安装于特定高度。另外,由于注射器泵或输液泵的精确度事先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高精确度的泵具有低的药液进给率。因此,根据药液所需的注射速率和精确程度,没有办法使用具有不同容量的注射器泵或输液泵,所以这变成了用户的负担,即,需要事前提供许多注射器泵或输液栗。此外,传统的输液泵是通过机器終端将管按下或挤压的类型,并且注射器泵是通过推动注射器活塞来注射药物的类型。因此,这些泵全是间接控制药物的类型,所以它们可能使終端过载,或者机器结构是复杂的;可靠性低(频繁出现问题),价格高,需要护理人力,并且难以远程控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ー种圆筒泵,其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可以稳定地注射药液(不论容器或血袋的安装高度),防止机器过载,通过远程控制减少所需的人力,并且可以使用较少配件管等(其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对人体是有害的)。技术方案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提供了ー种圆筒泵,其包括圆柱形上外壳,上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进上外壳;和圆柱形下外壳,其接合于上外壳并且下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进下外壳,下旋转器轮流地滑动接触上旋转器,圆筒泵特征在于上外壳的内壁和上旋转器的下外周长,和下外壳的内壁和旋转器的上外周长形成了单管形圆筒,上旋转器和下旋转器包括分别地装配在其上的活塞,上旋转器和下旋转在单管形圆筒里旋转,它们的端部被封闭,圆筒泵具有用来使药液流入的入ロ管和用来使药液流出的出口管,其中入口管和出口管从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外周长突出,入口管和出口管如此放置关于旋转中心的圆心角变成大于ー并且、小于两倍于ー个活塞的圆心角(e),并且上旋转器和下旋转器连接于驱动器件以能够独立旋转。 在本发明中,驱动器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其带有ー个放置于入ロ管和出口管之间的活塞,第一驱动单元带着其他活塞一起旋转接触一个活塞的ー边以接触到一个活塞的另ー边,以致当移动ー个活塞时,放置一个活塞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和第二驱动单元,其带有另ー个放置于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活塞,带着ー个活塞一起旋转接触另ー个活塞的ー边以接触到另ー个活塞,以致当移动另ー个活塞时,放置另ー个活塞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并且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轮流运转。S卩,凭借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通过离合制动器阻挡在第一驱动齿轮的ー侧的ー个活塞,另ー个活塞的前部第一驱动机构的齿轮在入口管位置啮合,所述ー个活塞在前述位置沿着垂直方向移动,推出到入口管中,圆筒内的药液有在ー个活塞和另ー个活塞之间约300°的形状。与此同时,当所述另ー个活塞在所述ー个活塞的返回方向移动时,所述另一个活塞的后部从入口管吸入药液以填充管状的管。 如果所述另ー个活塞同意所述ー个活塞的返回并且把药液完全推出出口管,并且然后再次同意ー个活塞,则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同时啮合,因此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所述ー个活塞和所述另ー个活塞同时移动。当一个活塞向着入口管移动,并且另ー个活塞到达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时,在第二驱动齿轮ー侧控制另一个活塞的离合制动器固定另ー个活塞。因此,当进行所述另ー个活塞的相似的移动动作时,所述ー个活塞在前部推出药液并且在后部吸入药液。重复上述动作,所述ー个活塞、所述另ー个活塞和所述制动器通过管状圆筒直径的大小和驱动装置的控制率来提供精确的控制,以供给非常少量或最大量的药液。此外,闭合器被分别地插入上外壳和上旋转器之间,下外壳和下旋转器之间,上旋转器和下旋转器之间,上外壳的外围和下外壳的外围之间。此外,上外壳的中心部形成了通孔,其通过驱动器件的外驱动齿轮和放置在外驱动齿轮的洞内的内驱动齿轮,并且在上旋转器的中心部内同中心地形成重叠外驱动齿轮接合孔,接合孔接合于外驱动齿轮和内驱动齿轮通孔,内驱动齿轮可以通过通孔,并且在下旋转器的中心部内形成内驱动齿轮接合孔接合于内驱动齿轮。此外,第一从动单元和第二从动单元包括位置保持器,位置保持器安装在其上以便抑制一对活塞的任意旋转。此外,在表面的外轮廓上上外壳和下外壳相互面对各自地形成上轮廓封闭座和下轮廓封闭座,并且在上轮廓封闭座和下轮廓封闭座之间是夹于两者之间的轮廓闭合器。此外,上轮廓封闭座和下轮廓封闭座的任何ー个向另ー个突出。此外,通过出口管排出的药液的流量由圆筒的横截面积和从动器件从动的活塞的转动速度決定。优选地,驱动器件包括外罩,外罩形成主体并且有装配部,装配部可拆卸地装配在圆筒泵的ー边;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里,第一支架固定于外套内;主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一支架,并且连接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以旋转,其中主动轴具有内电机驱动齿轮和装配在其上的外电机驱动齿轮;内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固定于外套内,其中内驱动轴具有内从动齿轮,其啮合内电机驱动齿轮,并且内驱动齿轮形成于轴颈部的端部,由此以接合上旋转器;并且外驱动轴有凸出部,内驱动轴的轴颈部插入进凸出部内,并且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其中外驱动轴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外驱动齿轮,相应的内电机驱动齿轮啮合外电机驱动齿轮,并且外驱动齿轮形成于凸出部的端部以接合下旋转器;并且其中内驱动齿轮和外驱动齿轮通过装配部暴露;并且内电机驱动齿轮和外电机驱动齿轮是同样地形成的齿轮,并且有齿轮,其仅形成在各自的外周长的部分上,其中内电机驱动齿轮和外电机驱动齿轮以如下方式放置它们关于主动轴有180°的相位区別。此外,内电机驱动齿轮和外电机驱动齿轮有齿轮齿,其仅形成在各自的外周长的部分上所以当旋转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360- 0 ) °吋,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可以被旋转(360-2X 0 ) °仅为由此旋转的1/2。优选地,圆筒泵进ー步包括内位置保持器和外位置保持器,它们安装在第二支架 内用于保持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的位置,处于如下的状态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没有啮合各自的内电机驱动齿轮和外电机驱动齿轮。此外,每ー个内位置保持器和外位置保持器具有内凸出座和外凸出座,它们有M形的横截面用于装配内从动齿轮凸出和外从动齿轮,在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的各自的表面上横截面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圆筒泵能够以相当高的精确度供给药液(尽管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处理每小时很大范围的药液的注射剂量。此外,本发明的圆筒泵体积小,所以很容易携帯,并且因为它不受容器或血袋高度的影响,可以保持泵的功能而无需在杆上安装容器或血包,因此它可以替代传统的各种药液剂量调节器。因此,圆筒泵占有相对较小的安装空间,并且病人甚至在通过圆筒泵注射药液时可以自由移动。此外,由于药液由圆筒泵内的活塞直接控制,每小时流量可以精确控制,所以通过GPS远程控制是可能的,并且由于可以实时监控对病人的药液供给率,因此可以极大地減少护理人手。由于药液驱动装置和操作単元是可拆卸的,操作単元可以被制造成一次性用品,因此可以更安全和卫生地供给药液。此外,由于可以在不使用支杆的情况下安装圆筒泵,因此其可以安装在不同的地方,如在床上、地板上和轮椅上;由于减少了由有害于人体和环境的化石燃料制成的各种配件材料(例如PVC管)的使用,因此可以极大地減少在这些产品的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和环境污染。


结合附图,本发明上述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更加明显的。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液泵的立体图;图2是透视图,示出了图I的圆筒泵的驱动装置中的驱动单元;图3是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前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截面图5是内电动齿轮和内从动齿轮的意图,所述内电动齿轮和内从动齿轮使图2的驱动单元中的内驱动齿轮旋转;图6是外电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的意图,所述外电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使图2的驱动单元中的外驱动齿轮旋转;图7是通过将图5和图6重置而进彳丁展不的不意图;图8是图2的驱动单元中的内驱动齿轮轴的左侧视图,带有形成在其上的内驱动齿轮;图9是图8所示的内驱动齿轮轴的前视图;图10是图2的驱动单元中的外驱动齿轮轴的左侧视图,带有形成在其上的外驱动齿轮;
图11是图10所示的外驱动齿轮轴的前视图;图12是图I所示的圆筒泵的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操作单元的上外壳的仰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上外壳的前截面图;图15是图12所示的操作单元中的上旋转器的平面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上旋转器的仰视图;图17是图12的操作单元中的下旋转器的俯视图;图18是图17的下旋转器的仰视图;图19是图12的操作单元中的活塞的俯视图;图20是图12的操作单元中的下外壳的俯视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下外壳的前截面图;和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操作顺序的图,图12的操作单元已组装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參照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多幅图中表示相应的部件),在下文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地描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省略了那些被认为将使本发明的主_不必要地模糊的公知功能和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圆筒泵不使用挤压管或通过推动活塞来调节流量的传统方法,而使用一种随着管状圆筒中的两个推动器ー个接ー个交替旋转来同时实现药液的流入和流出的方法,即直接控制流量方法的原理。因此,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方法可以由圆筒和推进器的大小和旋转速度来从小到大地调节流量。因此,本发明的核心是通过操作单元处的推进器的微小位移,精确地调节微小的流量。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圆筒泵由驱动装置和可拆卸地安装到驱动装置的操作単元组成。因此,驱动装置可永久使用,而操作单元可一次性使用。图I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筒泵的立体图。圆筒泵包含驱动装置100和操作单元200。如上所述,操作単元200可拆卸地组装在驱动装置100上,用于一次性类型的产品。驱动装置10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其通过位于流入管和流出管之间的ー个活塞,使与所述ー个活塞的ー侧接触的另ー个活塞旋转,并且当移动所述一个活塞接触所述ー个活塞的另ー侧吋,将所述ー个活塞置于流入管和流出管之间,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其通过位于流入管和流出管道之间的所述另ー个活塞,使与所述另ー个活塞的ー侧接触的所述ー个活塞旋转,并且当移动所述另ー个活塞与所述另ー个活塞的另ー侧接触时,将所述另ー个活塞置于流入管和流出管之间,并且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轮流操作。因此,驱动装置100具有壳体102和装配部104,装配部104在壳体102的ー侧,用于装配操作単元200,而在装配部104里放置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驱动单元的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在壳体102的ー侧布置操作单元106,用于根据需要对操作単元200进行操作。图2是圆筒泵的驱动装置100中包含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所述驱动单元的前视图,而图4是驱动单元的截面图。
驱动单元的驱动工具是驱动电机108,其通过多个齿轮系分别驱动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驱动电机108固定于第一支架110,并且在驱动电机108的输出轴112的一端整体式安装主驱动齿轮114。主驱动齿轮114啮合主减速齿轮116以增加扭矩比。S卩,主减速齿轮116比主驱动齿轮114有更多的齿,所以它通过减少旋转来增加扭矩。因此可以減少施加于驱动电机108的负载,并且扩大了根据容量对驱动电机108的选择范围。主减速齿轮116整体安装在主驱动轴118的一端。如图3所示,主驱动轴118相对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20和第二轴承132可旋转地装配到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2固定在壳体102上。并且为了支撑第一支架110和第ニ支架122以及将它们固定于壳体102,可以额外提供第一支撑物111和第二支撑物140。此外,在主驱动轴118的外周上整体式固定内电动齿轮124和外电动齿轮128。因此,内电动齿轮124和外电动齿轮128的旋转速度是相等的。内电动齿轮124啮合内从动齿轮126,如图5所示,而外电动齿轮128啮合外从动齿轮130,如图6所示。内电动齿轮124和外电动齿轮128是相同的齿轮,但当固定在主驱动轴118上时,以及当如图7所示基于主驱动轴118投影时,它们被安装在相互対称的位置。首先将描述内电动齿轮124和内从动齿轮126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内电动齿轮124只有形成在周长上的22个齿(周长上可以容纳40个齿),而角a的区域是剩余部分,没有齿。因此,内电动齿轮124只有22个齿啮合内从动齿轮126并且使内从动齿轮126旋转。内从动齿轮126具有形成在其周长上的24个齿。因此,一个齿所占的圆心角是15°,并且当内电动齿轮124进行ー个旋转时,内从动齿轮126能够旋转330°。S卩,当内电动齿轮进行一个旋转吋,内从动齿轮126的旋转减少了 30°,这是两个齿所占的圆心角。此时,内从动齿轮126所缺少的30°角的旋转等于下文将要描述的活塞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因此,随着活塞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减小,内从动齿轮126的旋转角度(随内电动齿轮124的每次旋转)增加。毕竟,内电动齿轮124的直径和齿的数量以及内从动齿轮126的直径和齿的数量是足够的(如果它们能够使得内从动齿轮126在内电动齿轮124的一个旋转过程中旋转达到从360°中减去活塞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的尺寸的程度),并且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更多的齿轮。下一步将解释外电动齿轮128和外从动齿轮130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外电动齿轮128只有形成在周长上的22个齿(可以在周长上形成40个齿),而在角P的区域里没有齿(其是剩余部分)。因此,外电动齿轮128只有22个齿啮合外从动齿轮130以使外从动齿轮130旋转。外从动齿轮130具有形成在其周长上的24个齿。因此,一个齿所占的圆心角是15°,并且当外电动齿轮128进行ー个旋转时,外从动齿轮外130能够旋转330°。即,当外电动齿轮进行ー个旋转时,外从动齿轮130的旋转減少了 30°,这是两个齿所占的圆心角。这时,外从动齿轮130所缺少的30°角的旋转等于下文将要描述的活塞和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因此,随着活塞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減少,外从动齿轮130的旋转角度(随外电动齿轮128的每次旋转)增加。毕竟,外电动齿轮128的直径和齿的数量以及外从动齿轮130的直径和齿的数量是足够的(如果它们能够使得外从动齿轮130在外电动齿轮128的一个旋转过程中旋转达到从360°中减去活塞278和280所占的圆心角的尺寸的程度),并且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更多的齿轮。此外,内从动齿轮126和外从动齿轮130独立旋转不彼此影响。为此,内从动齿轮126安装在内驱动轴144上,并且在外从动齿轮130上形成轴套部152,内驱动轴144的轴颈部145插入轴套部152。因此,由于轴套部152和轴颈部145的滑动旋转,外从动齿轮130可以独立于内从动齿轮126旋转。内驱动轴144通过第三轴承129可旋转地装配在第一支架110上,并且通过第四轴承134可旋转地装配在第三支架142的ー侧上。外驱动轴148通过第五轴承136可旋转地装配在第三支架142的另ー侧上,并且通过第六轴承138可旋转地装配在第二支架122上。第三支架142固定在壳体102上。此外,在内驱动轴144右侧的一端形成内驱动齿轮146,并且在外驱动轴148右侧的一端上形成外驱动齿轮150,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内驱动齿轮146被安装为,向右侧比外驱动齿轮150的端部更加突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都形成十字形,但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的形状不仅限于此。此外,在第三支架142上安装内部位置保持器133和外部位置保持器137,它们可以防止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的任意旋转。在内部位置保持器133和外部位置保持器137中形成内凸出座135和外凸出座139,以匹配分别形成在内从动齿轮126和外从动齿轮130的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1,如图5和6所示。 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1具有条形的突出结构,其径向外端部是圆的,并且内凸出座135和外凸出座139粗略地形成ー个M形,用于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2的装配。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2的M形也是圆的,从而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1形成为,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从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7和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2上拆卸。驱动装置100基本是如上所述地构成。接着将描述驱动装置100的输出形式,即,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根据驱动电机108的旋转的操作模式。驱动电机108的旋转经由主驱动齿轮114传到主减速齿轮116,以引起减速和扭矩增加。接着,主驱动轴118通过主减速齿轮116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内电动齿轮124和外电动齿轮128以与主驱动轴相同的角速度在同一方向旋转。此时,假设图7的状态是初始状态,则当主驱动轴118进行1/2个顺时针旋转吋,外电动齿轮128使外从动齿轮130旋转300° ( S卩,差不多20个齿)。而内电动齿轮124使内从动齿轮126只在起动时刻旋转30° (即,差不多2个齿);之后它不再旋转内从动齿轮 126。
接着,当主驱动轴118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额外的1/2个顺时针旋转吋,内电动齿轮124使内从动齿轮126旋转300° ( S卩,差不多20个齿)。而外电动齿轮128使外从动齿轮130只在初始状态下旋转30° (即,差不多2个齿);之后它不再旋转外从动齿轮130。S卩,尽管内从动齿轮128和外从动齿轮130分别地旋转300°,然而只有其中任意一个旋转,但在Y区域中(图7中的斜线)(S卩,差不多2个齿的区域,30° ),它们同时旋转。因此,内从动齿轮126和外从动齿轮130通过驱动电机108的旋转反复地进行以下动作I)内从动齿轮126只旋转300° ;2)内从动齿轮126和外从动齿轮130同时旋转30° ;3)外从动齿轮130只旋转300° ;以及4)内从动齿轮126和外从动齿轮130同时旋转30°。因此,内从动齿轮126、通过外驱动轴与外从动齿轮130整体式形成的内驱动齿轮146,以及外驱动齿轮150分别独立地旋转。然而,在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分别旋转将在下文描述的活塞278和280的过程中,负压或正压在ー对活塞278和280之间起作用。因此,优选的是将上述位置保持器133和137额外安装在外驱动轴148和内驱动轴144 (其上安装有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上,使得活塞278和280的角度位置凭借这对活塞278和280之间的负压和正压而不发生改变。因此,活塞278和280角度位置的非故意的变化,由于位置保持器133和137而没有发生,并且有可能抑制内电动齿轮124和内从动齿轮126之间的齿隙,在所述齿隙处,齿轮齿的啮合和分离在外电动齿轮128和外从动齿轮130之间反复发生。接着描述可拆卸地装配于圆筒泵的驱动装置100的操作単元200。操作単元200由驱动装置100的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的旋转进行操作。在这里,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的旋转可以由上述驱动装置100操作,但只要满足上述运动特性,并不对驱动装置100的组成进行特别的限制。操作单元200主要包括形成主体的上外壳202和下外壳264,插入上外壳202的上旋转器222,以及插入下外壳264的下旋转器244。在上外壳202里形成有,用于待引入操作単元200的药液的入口管214以及用于向药液管供给药液的出口管216等。入口管214和出ロ管216形成于下外壳264中,或者它们可以分别在上外壳202和下外壳264中形成各半。此外,在上外壳202和下外壳264中分别形成上圆筒212和下圆筒270,并且呈一个管的形状的圆筒由上外壳202、下外壳264,以及上旋转器220和下旋转器244的外周制成。并且在该圆筒内,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以它们彼此连通的方式形成。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关于上外壳202和下外壳264的中心大约偏离厚度的1/2,如图13和图20所示。并且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之间的角度是30°。这符合将在下文描述的活塞278和280所占的30°的圆心角,并且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活塞278和280中的任意一个位于在入口管214和出ロ管216之间时,不会关闭入口管214和出ロ管216。 如图13和14所示,上外壳202包括上外壳主体204,其是旋转器;通孔206,其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即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可以在中部穿过;上旋转器槽210,上旋转器220插入其中,上圆筒212形成了活塞278和280的移动空间;上轮廓封闭座203,其在上外壳体204的外围、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中形成。此外,在上旋转器槽210中形成上封闭座208,用于放置上闭合器218。对应上外壳202的上轮廓封闭座203,在下外壳264中形成下轮廓封闭座274,并且外轮廓闭合器294放置在上轮廓封闭座203和下轮廓封闭座之间。优选的是,上轮廓封闭座203和下轮廓封闭座274中的任何ー个形成突出的形状,以便通过将轮廓闭合器294压向另ー侧来提高闭合力。此外,上接合点凸出物205形成于上外壳主体204的外面,而下接合点凸出物276形成于下外壳264的下外壳主体272的外面,所以上外壳202和下外壳264可以通过例如螺栓和螺母的紧固工具而啮合。如图15和图16所示,上旋转器220包括上旋转器主体222,上旋转器主体222的顶侧插入上旋转器槽210,并且上旋转器主体222的下侧形成为圆形,从而和上圆筒212 —起形成圆筒的上部,并且在上旋转器主体222的一侧上整体式形成上推进器230。在上旋转器220的顶侧上形成上顶侧封闭槽224,此处放置上闭合器218,并且在上旋转器220的底侧上,在上底侧封闭槽240的内部和外部相隔一定距离突出有上底侧封闭轴套236和238,以便形成上底侧封闭槽240,此处放置中间闭合器242。上推进器230的两侧形成上插入凸出物232和234,以便易于固定在活塞278上。此外,外驱动齿轮接合孔226 (用于待与其啮合的外驱动齿轮150)以及内驱动齿轮通孔228在上旋转器220的中心形成,使得内驱动齿轮146同心地穿过内驱动齿轮通孔228和外驱动齿轮接合孔226。此时优选的是,外驱动齿轮接合孔226具有的横截面积等于或小于外驱动齿轮150,使得外驱动齿轮牢固地固定。并且优选的是,内齿轮通孔228具有的截面大于内驱动齿轮146的最大直径,以便减少接触面积。如图13和图14所示,上外壳202包括上外壳主体204,其是旋转器;通孔206,其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可以在上外壳主体204的中部穿过;上旋转器槽210,上旋转器220插入其中;以及上圆筒212,其形成用于活塞278和280、入ロ管214和出ロ管216的移动空间。如上所述,在上旋转器槽210中形成上封闭座208,用于放置上闭合器218。如图17和图18所示,下旋转器244包括下旋转器主体246,下旋转器主体246的顶侧形成为圆形,以便和下圆筒270 —起形成圆筒的下部,并且下旋转器主体246的下侧插入下旋转器槽268,并且下推进器256整体形成在下旋转器主体246的ー侧。在上旋转器244的上侧,在下顶侧封闭槽252的内部和外部相隔一定距离突出有下顶侧封闭轴套248和250,以便形成下顶侧封闭槽252,此处放置中间闭合器242,并且在下旋转器244的下侧形成下底侧封闭槽262,此处放置下闭合器263。在下推进器256的两侧形成了下插入凸出物258和260,以便容易固定在活塞280上。此外,在下旋转器244的中心形成内驱动齿轮接合槽254,用于接合内驱动齿轮146。此时优选的是,内驱动齿轮槽254具有的横截面积等于或小于内驱动齿轮146,使得内驱动齿轮146牢固地固定。接下来,活塞278和280的两端固定在上推进器230和下推进器25 6上,如图19所示。活塞278和280具有的横截面积等于通过以相同曲率半径弯曲形成的圆筒的横截面积,并且它的圆心角是30°,如上所述。活塞278和280的圆心角与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之间的圆心角是相同的。此外,在活塞278和280的中心形成插槽288,上推进器230或下推进器256插入插槽288,并且在插槽288的左侧和右侧上形成插槽290和292,插槽290和292啮合上插入凸出物232和234或下插入凸出物258和260。并且在活塞278和280的外周的两侧上插入0型环282和284,使得活塞278和280可以与圆筒的内壁紧密接触。如图20和图21所示,下外壳264包括下外壳主体272,其是旋转器;下旋转器槽268,下旋转器244插入其中,以及下圆筒270,其形成了活塞278和280的移动空间。此外,下旋转器槽268形成下封闭座266,此处可以放置下闭合器263。围绕下外壳主体272形成下轮廓封闭座274,如上所述,并且上外壳主体204的外面形成有上接合凸出物205,而下外壳主体272的外面形成有下接合点凸出物276,以对应上外壳202的上接合凸出物205。操作单元200基本如上所述地构成,而下面将描述组装后的状态和操作方法。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操作单元100的操作顺序的图,操作单元200的上旋转器222和下旋转器244已组装好。如图22所示,基于下外壳264进行说明,而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安装在上壳体202中,但是为了易于理解,入口管214和出ロ管216示出为与下外壳264相通。并且出ロ管和入口管的位置是用于活塞278和280顺时针旋转的情况;如果活塞278和280旋转方向是逆时针,则附图标记216将成为入口管,而附图标记214将成为出口管。市场上的产品是处于密封的状态,并且图22a所示的活塞278和280进ー步顺时针旋转ー些,所以活塞278和280已经将出ロ管216和入口管214关闭。如图22a所示,操作开始状态是,任意一个活塞280位于在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之间,而另一个活塞278已经将入口管214关闭。在密封条件下的操作状态通过驱动装置100的操作开始。接下来,当活塞280开始顺时针旋转时,如图22b所示,圆筒中产生负压力,以致药液经过入口管214引进圆筒。而当它继续顺时针旋转时,活塞278接触活塞280,活塞280位于出口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S卩,活塞278旋转300°。在这种状态下,活塞278已经将出口管216关闭。接着,在前的活塞280和在后的活塞278同时顺时针旋转30°。因此,如图22d所示,在后的活塞278位于出口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2e和图22f所示,随着活塞280顺时针旋转,圆筒里的药液以活塞280在(顺时针)方向领先时通过出ロ管216排出。同时,药液经过入口管214 流进活塞280的后侧以填充圆筒。换句话说,圆筒里的药液的排放和进入通过旋转活塞280同时发生。接着当活塞280继续顺时针旋转时,活塞280 (如图22g所示)接触活塞278,活塞278放置在出口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S卩,活塞280旋转300°。在这种状态下,活塞280已经将出口管216关闭。接着,在前的活塞278及在后的活塞280同时顺时针旋转30°,并且再次返回到如图22a所示的状态。如上所述,如果活塞278和280分别进行一个旋转,则它们再次重复地执行图22a到22g中的动作。因此,操作单元200可以执行药液的连续供给,并且药液供给的微小调控可以通过控制活塞278和280的旋转速度实现。下面将关于操作设备100描述操作単元200的操作过程。活塞280连接到内驱动齿轮146,而活塞278连接到外驱动齿轮150。因此,当外驱动齿轮150首先启动以旋转进入图22a的状态,并且外驱动齿轮150旋转300°时,活塞278顺时针旋转并且接触位于出ロ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的活塞280,如图22c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当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同时旋转30° (如上面所述),活塞278来到位于出口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并且活塞280向着入口管214被推出。接着,当内驱动齿轮146再次旋转300°时,活塞280顺时针旋转300°,所以它接触到位于出口管216和入口管214之间的活塞278,如图22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当外驱动齿轮150和内驱动齿轮146如上述同时旋转30°时,活塞280来到位于入口管214和出口管216之间,并且活塞278向着入口管214被推出。因此,通过操作装置100的内驱动齿轮146和外驱动齿轮150的交替旋转,上述过程重复进行,使得操作単元200的药液供给连续不断。接着,活塞278和280由于正压力和负压カ产生的、在活塞278和280之间的位移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位置保持器133和137控制,所以它可能在任何时候持续不断地供给药液。尽管已经结合图中所示的例示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这只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等同替换。因此,本发明的真正技术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0 :驱动装置,102 :壳体104 :装配部,106 :操作单元108 :驱动电机,110 :第一支架111 :第一支撑物,112 :输出轴114 :主驱动齿轮,116 :主减速齿轮
118 :主驱动轴,120 :第一轴承122 :第二支架,124 :内电动齿轮126 :内从动齿轮,127 :内从动齿轮凸出物128 :外电动齿轮,129 :第三轴承130 :外从动齿轮,131 :外从动齿轮凸出物132 :第二轴承,133 :内部位置保持器134 :第四轴承,135 :内凸出座136 :第五轴承,137 :外部位置保持器
138 :第六轴承,139 :外凸出座140 :第二支撑物,142 :第三支架143 :细长直径部,144 :内驱动轴145 :轴颈部,146 :内驱动齿轮148 :外驱动轴,150 :外驱动齿轮152 :轴套部,200 :操作单元202 :上外壳,203 :上轮廓封闭座204 :上外壳主体,205 :上接合点凸出物206 :通孔,208 :上封闭座210 :上旋转器槽,212 :上圆筒214 :入口管,216,276 :出口管218 :上闭合器,220 :上旋转器222 :上旋转器主体,224 :上顶侧封闭槽226 :外驱动齿轮接合孔,228 :内驱动齿轮通孔230 :上推进器,232,234 :上插入凸出物236,238 :上底侧封闭凸出物,240 :上底侧封闭槽242 :中间闭合器,244 :下旋转器246 :下旋转器主体,248,250 :下顶侧封闭凸出物252 :下顶侧封闭槽,254 :内驱动齿轮接合槽256 :下推进器,258,260 :下插入凸出物262 :下底侧封闭槽,263 :下闭合器264 :下外壳,266 :下封闭座268 :下旋转器槽,270 :下圆筒272 :下外壳主体,274 :下轮廓封闭座276 :下接合点凸出物,278,280 :活塞282,284 :0 型环,286 :活塞主体288 :插入槽,290,292 :插入槽294:外轮廓闭合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泵,包括 圆筒形的上外壳,上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所述上外壳;以及圆筒形的下外壳,所述下外壳与所述上外壳啮合,并且与所述上旋转器在旋转中滑动接触的下旋转器可旋转地插入所述下外壳,所述圆筒泵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壳的内壁和所述上旋转器的下外周以及所述下外壳的内壁和所述旋转器的上外周形成了单个管形圆筒, 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包括分别装配在其上的活塞,所述活塞在端部封闭的管形圆筒里旋转, 所述圆筒具有用来使药液流入的入口管和用来使药液流出的出口管,其中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从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的外周突出, 入口管和出口管放置的方式使得关于旋转中心的圆心角成为大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一倍并且小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两倍,并且 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连接至一驱动装置,以能够独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之间的一个活塞,使与所述一个活塞的一侧接触的另一个活塞旋转,以便与所述一个活塞的另一侧接触,使得当移动所述一个活塞时,将所述一个活塞置于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和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之间的所述另一个活塞,使与所述另一个活塞的一侧接触的所述一个活塞旋转,以便接触所述另一个活塞,使得当移动所述另一个活塞时,将所述另一个活塞置于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并且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轮流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闭合器被分别地插在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上旋转器之间,所述下外壳和所述下旋转器之间,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之间,以及所述上外壳的外围和所述下外壳的外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的中心部形成一通孔,所述驱动装置的外驱动齿轮和放置在外驱动齿轮的凹处中的内驱动齿轮经过所述通孔,并且在所述上旋转器的中心部同心地重叠形成外驱动齿轮接合孔和内驱动齿轮通孔,所述外驱动齿轮接合孔可与外驱动齿轮接合,所述内驱动齿轮能够通过所述内驱动齿轮通孔,并且在下旋转器的中心部形成内驱动齿轮接合孔,所述内驱动齿轮接合孔可与内驱动齿轮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上的位置保持器,以便抑制这一对活塞的任意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在表面的外轮廓上的上外壳和下外壳相互面对的位置分别形成上轮廓封闭座和下轮廓封闭座,并且在所述上轮廓封闭座和所述下轮廓封闭座之间夹有轮廓闭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廓封闭座和所述下轮廓封闭座中的任意一个均向另一个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出口管排出的药液的流量由圆筒的横截面积和所述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活塞的旋转速度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主体并且具有装配部,所述圆筒泵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装配部的一侧; 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中,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主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且连接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进行旋转,其中所述主驱动轴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 内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内驱动轴具有啮合所述内电动齿轮的内从动齿轮,以及形成于内驱动轴的轴颈部的端部的内驱动齿轮,以与所述上旋转器啮合;并且 外驱动轴具有轴套部,所述内驱动轴的轴颈部插入所述轴套部,并且所述外驱动轴可旋转地固定于第二支架,其中外驱动轴具有装配在其上的对应于内电动齿轮的外从动齿轮,内电动齿轮啮合外电动齿轮,并且外驱动齿轮形成于所述轴套部的端部以啮合下旋转器;并且 其中内驱动齿轮和外驱动齿轮通过装配部而显露;并且 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形成为同样的齿轮,并且具有仅形成在各自外周的一部分上的齿轮齿,其中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以如下方式设置它们关于主驱动轴有180°的相位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具有仅形成在各自外周的一部分上的齿轮齿,使得在将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旋转(360-Θ)。时,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能够在其1/2个旋转时仅旋转(360-2X Θ ) °。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筒泵,进一步包括内部位置保持器和外部位置保持器,它们安装在第二支架内,用于保持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的位置,处于如下的状态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没有分别与内电动齿轮和外电动齿轮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筒泵,其特征在于,内部位置保持器和外部位置保持器中的每一个具有M形截面的内凸出座和外凸出座,用于装配在内从动齿轮和外从动齿轮的各自的表面上形成的内从动齿轮凸出物和外从动齿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而小型的圆筒泵,其可以稳定地供给药液(不论液体容器或血袋的安装高度)。圆筒泵包括上外壳和连接于上外壳的下外壳。上旋转部件可旋转地插入上外壳。滑动地接触上旋转部件的下旋转部件可旋转地插入进下外壳。上外壳的内壁、上旋转部件下外表面、下外壳的内壁和旋转部件的上外表面组成了有单管形状的圆筒。活塞分别地装配在上旋转部件和下旋转部件上,并且在圆筒里旋转,圆筒端部被封闭。所述圆筒具有用来使药液流入的入口管和用来使药液流出的出口管,其中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从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的外周突出。入口管和出口管关于旋转中心的圆心角成为大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一倍并且小于一个活塞的圆心角(θ)的两倍。所述上旋转器和所述下旋转器连接至一驱动装置,以能够独立旋转。
文档编号A61M5/142GK102711870SQ2010800609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6日
发明者崔载舜, 李政周, 李相宾, 李胜援, 李键炯 申请人:医疗革新技术有限公司, 李相宾, 李键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