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447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药物属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中耳炎一症,包括急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现代医学认为是由细菌感染而得。中耳炎中医叫耳脓。中耳炎中医认为多因风火湿热及染毒或肝肾虚火及余毒或有水进去或挖耳挖伤感染耳中而致化脓,此病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或愈后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以致损及骨胳,造成耳聋。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菌消炎法治疗中耳炎,多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软膏或用冲洗疗法,效果不理想。中药多采用知柏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如圣金刀散 (外科正宗)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中耳炎疗效明显,使用方便,无毒副和刺激作用, 药源易得,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愈后不易复发的一种纯中药制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煅炉甘石5、枯矾6、煅龙骨9、乌贼骨10、木芙蓉6、赤石脂 3、轻粉6、冰片2。将以上中药原料混合均勻共粉碎过300目筛收瓶备用。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煅炉甘石味甘、性平。入胃经。具有明目祛翳,收湿生肌功能。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1973年6月第1次印刷,见752 页)枯矾味酸,性寒。入脾经。具有杀虫止痒,祛痰功能。(同上,见748页)煅龙骨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经。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功能, 本品煅用取其收敛固涩功能。(同上,见691-692页)乌贼骨味咸,性微温。入入肝、肾、胃经。具有止血止带,涩精止遗,制酸止痛功能,外用,本品收湿生肌作用。(同上,见673页)赤石脂味甘、微酸、涩,性温。入胃、大肠经。本品外用具有生肌收口作用。(同上,见674页)轻粉味辛,性寒。有毒。入肾、大肠、膀胱经。外用具有攻毒杀虫,内服具有逐水通便功能。(同上,见747页)木芙蓉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止痛功能。(同上,见756-757页)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脾、肺经。具有芳香宣窍,清热止痛功能。(同上,见 719 页)本发明具有燥湿杀菌、止血定痛、蚀腐肉、生好肉之功能。本发明适用于中耳炎所致的耳内流脓,或稀或稠,多伴有头疼、耳鸣、听力减退。治疗方法首先用双氧水清洗耳内,再用新洁尔灭清洗一下,然后用蒸馏水再清洗
3一下,而后向耳内吹少量本发明药物,日吹二次。治疗疗程3-5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可治愈。治疗效果有效率98%,治愈率95%。中医理论认为,中耳炎多因风火湿热及染毒或肝肾虚火及余毒或有水进去或挖耳挖伤感染耳中而致化脓,严重者可致耳聋。症见耳内流脓,或稀或稠,多伴有头疼、耳鸣、听力减退等。本发明药物枯矾、轻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炉甘石、木芙蓉解毒、收湿生肌敛疮;煅龙骨收敛固涩;乌贼骨收敛止血、收湿敛疮;赤石脂收敛止血、 敛疮生肌。按本方以枯矾、轻粉杀虫、燥湿、止血、定痛,且有蚀恶肉、生好肉之力为主;佐以冰片通窍解毒;炉甘石、木芙蓉解毒定痛、祛湿生肌;煅龙骨、海漂蛸、赤石脂收敛固涩、生肌止血。诸药合用具有燥湿、杀菌、止血、定痛,蚀腐肉、生好肉之功效,故治中耳炎有满意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取煅炉甘石5、枯矾6、煅龙骨9、乌贼骨10、木芙蓉6、赤石脂3、轻粉6、冰片2。将以上中药原料混合均勻共粉碎过300目筛收瓶备用。本发明具有燥湿杀菌、止血定痛、蚀腐肉、生好肉之功能。本发明适用于中耳炎所致的耳内流脓,或稀或稠,多伴有头疼、耳鸣、听力减退。治疗方法首先用双氧水清洗耳内,再用新洁尔灭清洗一下,然后用蒸馏水再清洗一下,而后向耳内吹少量本发明药物,日吹二次。治疗疗程3-5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可治愈。治疗效果;有效率98%,治愈率95%。取治疗的中耳炎200例,分甲、乙两组,甲组治疗100例,乙组治疗100例,甲组用金霉素软膏日用二次,日冲洗一次,治疗1-2个疗程;乙组用本发明药物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1-2个疗程,皆以症状耳内流脓,或稀或稠,多伴有头疼、耳鸣、听力减退减轻为有效,皆以症状耳内流脓,或稀或稠,多伴有头疼、耳鸣、听力减退完全消失为痊愈,治疗结果显示, 甲组治疗的100例,有效78例,治愈62例,有效率78%,治愈率62% ;乙组治疗的100例, 有效98例,治愈95,,有效率98 %,治愈率95 %。本发明药物治疗中耳炎的效果优于西药治疗中耳炎的效果。举例阳谷县金斗营刘提存刘XX,男,48岁,与2008年8月10号来诊,自述,2006 年得中耳炎,有脓水往外流,有臭味,头昏,耳鸣、失眠,听力减退,经用中西药都治不好,症见耳内流稠黄脓,且带有血丝,伴有臭味,精神压力很大,苔黄。临床诊断为耳脓,咐停服一切药物,改用本发明药物,按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方法治疗5天,症状完全消失,为防复发,再用2天,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的, 煅炉甘石5、枯矾6、煅龙骨9、乌贼骨10、木芙蓉6、赤石脂3、轻粉6、冰片2将以上中药原料混合均勻共粉碎过300目筛收瓶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的,煅炉甘石5、枯矾6、煅龙骨9、乌贼骨10、木芙蓉6、赤石脂3、轻粉6、冰片2。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中耳炎效明显,使用方便,无毒副和刺激作用,药源易得,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愈后不易复发,治疗中耳炎有效率98%,治愈率95%。
文档编号A61K35/02GK102204938SQ2011101190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布焕景 申请人:布焕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