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6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敷料结构。
背景技术
密闭负压引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ー项新技术,在负压的条件下,创伤能够加速愈合。它利用生物半透性膜来封闭开放性创面,在专用负压机辅助下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ー个或多个引流导管从伤ロ吸取流 体。由于在密闭负压引流的过程中,在创面分泌物粘度过大或引流不畅时常常会出现引流管堵塞的问题。因此,需要及时清洗、预防堵塞。同时,在创面的愈合过程中,还需要及时的补给药物配合治疗,減少伤ロ感染的可能,加速伤ロ的愈合。所以,在敷料结构中引入给药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敷料结构中,通常采用同一根细管进行给药与冲洗,会导致细管的出液位置不明确。当达到较好清洗引流管的效果时,细管的出液位置常常对给药治疗十分不利,会出现给药液体到达敷料较慢、较不均匀或是给药液体还未通过敷料浸透到创面就已经被持续的负压抽离创伤部位。同吋,由于冲洗与给药重复使用同一根细管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也难以避免将病菌带入敷料和创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敷料结构,可分别对引流管进行清洗和进行药物补给配合治疗,可避免交叉污染或将病菌带入敷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ー种敷料结构,包括敷料部件和至少ー根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引流管,所述敷料结构的每ー引流管都对应设有用于冲洗引流管的冲洗管和向创面补给药物的给药管,所述冲洗管的出水ロ设于对应的引流管内且冲洗管的进水口伸出所述敷料部件,所述给药管的出药ロ设于所述敷料部件内且给药管的进药ロ伸出所述敷料部件。进ー步地,所述冲洗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内部且冲洗管的进水口从所述引流管的
管壁伸出。进ー步地,所述冲洗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外部。进ー步地,所述给药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内部且给药管的进药ロ从所述引流管的
管壁伸出。进ー步地,所述给药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外部,所述给药管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给药孔。进ー步地,在所述冲洗管的进水口一端和所述给药管的进药ロー端均设有过滤部件。 进ー步地,所述冲洗管的进水口和所述给药管的进药ロ均通过密封盖封闭。进ー步地,所述过滤部件为过滤膜。进ー步地,在所述引流管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液体流出或吸入的管孔。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分别设有冲洗管和给药管,无需破坏敷料部件的开放创面,可直接通过冲洗管注入清洗液对引流管进行清洗或直接通过给药管向敷料部件中注入药液,使药液充分作用于创面,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该敷料结构具有密闭性清洗创面、给药以及引流的三重功能,且不会造成交叉污染或将病菌带入敷料。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敷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敷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敷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的密封盖和过滤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包括敷料部件I和至少ー根贯穿敷料部件I的引流管2。每ー引流管2都对应设有用于冲洗引流管2的冲洗管3和向创面补给药物的给药管4。其中,冲洗管3的出水ロ设于对应的引流管2的内部且冲洗管3的进水口伸出敷料部件I。给药管4的出药ロ设于敷料部件I的内部且给药管4的进药ロ伸出敷料部件I。引流管2贯穿敷料部件I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液体流出或吸入的管孔(图中未示出)。如图4所示在冲洗管3的靠近进水ロ的一端和给药管4的靠近进药ロ的一端均设有过滤部件6,能够过滤清洗液或药液,起到物理除菌的作用,确保反复重复冲洗或给药不会将病菌带入敷料部件I和创面。冲洗管3的进水口和给药管4的进药ロ均通过密封盖5封闭。具体实施吋,过滤部件6为设置于对应的管壁内的过滤膜,过滤部件6的过滤孔径为
O.22微米或O. 45微米。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冲洗管3设置于引流管2外部,冲洗管3的进水口从敷料部件I伸出,冲洗管3的出水ロ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当引流管2因故发生堵塞或需要持续冲洗时,可打开冲洗管3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清洗液对引流管2进行清洗。冲洗管3出水ロ位于引流管2的前端,可达到充分冲洗引流管2的目的。给药管4也设置于引流管2的外部,给药管4贯穿敷料部件I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给药孔,给药管4的进药ロ伸出敷料部件I。当创面需要通过给药达到消毒或加速治愈的目的时,可打开给药管4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药液,药液可直接通过给药管4的给药孔均匀分布到敷料部件I。药液可无需经过引流管2直接到达敷料部件1,使药液更加充分均匀作用于创面,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冲洗管3和给药管4均设置于引流管2的外部,可使得引流效率更闻。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冲洗管3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冲洗管3的进水口从引流管2伸出,当引流管2因故发生堵塞或需要持续冲洗时,可打开冲洗管3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清洗液对引流管2进行清洗。冲洗管3出水ロ位于引流管2的前端,可达到充分冲洗引流管2的目的。给药管4设置于引流管2的外部,给药管4贯穿敷料部件I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给药孔。当创面需要通过给药达到消毒或加速治愈的目的吋,可打开给药管4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药液,药液可直接通过给药管4的给药孔均匀分布到敷料部件I。药液可无需经过引流管2直接到达敷料部件1,使药液更加充分均匀作用于创面,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由于冲洗管3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所以与图I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引流效率相对较低。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冲洗管3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冲洗管3的进水口从引流管2伸出,当引流管2因故发生堵塞或需要持续冲洗时,可打开冲洗管3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清洗液对引流管2进行清洗。冲洗管3出水ロ位于引流管2的前端,可达到充分冲洗引流管2的目的。给药管4也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此时给药管4的管壁上不设置给药孔,给药管的出药ロ从引流管2伸出到敷料部件I中,给药管4的进药ロ从引流管2伸出。当创面需要通过给药达到消毒或加速治愈的目的时,可打开给药管4的密封盖5直接注入药液,药液可直接通过给药管4的出药ロ进入敷料部件1,进而使药液作用于创面,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与图I和图2所示的两个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敷料结构的给药均匀性相对较差。且由于冲洗管3和给药管4均设置于引流管2的内部,相対的引流效率较低。以上仅列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的三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冲洗管3和给药管4可设于引流管2内部也可设置于引流管2的外部,只要确保冲洗管3的出水ロ设于对应的引流管2的内部且给药管4的出药ロ设于敷料部件I的内部即可分别实现冲洗引流管2和给药的功能。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敷料结构,包括敷料部件和至少ー根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引流管,其特征在干,所述敷料结构的每ー引流管都对应设有用于冲洗引流管的冲洗管和向创面补给药物的给药管,所述冲洗管的出水ロ设于对应的引流管内且冲洗管的进水口伸出所述敷料部件,所述给药管的出药ロ设于所述敷料部件内且给药管的进药ロ伸出所述敷料部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内部且冲洗管的进水口从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伸出。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外部。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内部且给药管的进药ロ从所述弓I流管的管壁伸出。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外部,所述给药管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给药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洗管的进水口一端和所述给药管的进药ロー端均设有过滤部件。
7.如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的进水口和所述给药管的进药ロ均通过密封盖封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为过滤膜。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敷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贯穿所述敷料部件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液体流出或吸入的管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敷料结构,包括敷料部件和至少一根贯穿敷料部件的引流管,敷料结构的每一引流管都对应设有用于冲洗的冲洗管和补给药物的给药管,冲洗管的出水口设于对应的引流管内且冲洗管的进水口伸出敷料部件,给药管的出药口设于敷料部件内且给药管的进药口伸出敷料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结构分别设有冲洗管和给药管,无需破坏敷料部件的开放创面,可直接通过冲洗管注入清洗液对引流管进行清洗或直接通过给药管向敷料部件中注入药液,使药液充分作用于创面,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该敷料结构具有密闭性清洗创面、给药以及引流的三重功能,且不会造成交叉污染或将病菌带入敷料。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2426724SQ20112057396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佘振定 申请人: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