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催化缩聚d-乳酸合成高生物安全性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81276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肌酐催化缩聚d-乳酸合成高生物安全性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用生物质肌酐(人体内精氨酸代谢生成物)为催化剂,经熔融缩聚合成高度生物安全性的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药及生物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对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的生物医用降解材料的需求急剧增长。聚-D乳酸作为重要的生物降解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植入性应组织修复材料、手术缝合线、靶向及控释药物载体等医药及生物医学领域。聚D-乳酸的合成需要使用催化剂,目前商品化聚D-乳酸的生产主要使用锡盐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很难从聚合物中完全清除。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锡盐催化剂 具有细胞毒性,因此用锡盐催化剂合成的聚D-乳酸用作人类药用、医用材料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探求高效、无毒、无金属催化剂用以合成无金属、无毒、高度生物安全性医药用聚D-乳酸材料显得非常重要。本发明在我国学者李弘教授等利用肌酐为催化剂成功催化L-乳酸(DL-乳酸)直接缩聚合成无毒、无金属、高度生物安全性聚L-乳酸(聚DL-乳酸)(Mw=L 5^3. OX IO4)发明(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2161752A)的基础上利用肌酐催化D-乳酸直接缩聚合成高度生物安全性的聚D-乳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熔融缩聚法使用氯化亚锡催化剂合成聚D-乳酸应用于人类医用药用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无毒、无金属生物质有机胍盐为催化剂经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高生物安全性的医用生物降解性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本发明首次研发出一种利用无毒、无金属生物质有机胍化合物(人体内精氨酸代谢生成物肌酐)为催化剂,D-乳酸(85 90%水溶液)为单体经本体缩合聚合法合成高度生物安全性聚D-乳酸的新工艺方法。本发明所使用的无毒、无金属仿生型有机胍化合物-肌酐,其化学名称为2_氨基-I甲基-2-咪唑啉-4-酮(英文学名为2-amino-l-methyl-2imidazolin-4one,英文俗称为creatinine,英文缩写为CR),其分子结构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肌酐催化缩聚D-乳酸合成高生物安全性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生物质有机胍化合物-人体内精氨酸代谢产物肌酐为催化剂,D-乳酸为单体,经本体缩合聚合法合成高度生物安全性的聚D-乳酸,具体包括 合成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的聚D-乳酸重均分子量为I.8 X 104 4. 3 X 104,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I. 75 I. 85。
全文摘要
一种生物质肌酐催化D-乳酸直接缩聚合成医用生物降解材料聚D-乳酸的工艺方法。本发明以生物质有机胍化合物-人体内精氨酸代谢产物肌酐为催化剂、工业级D-乳酸(D-LA,85~90%水溶液)为原料,经本体缩合聚合法合成高度生物安全性的聚D-乳酸。本发明特点采用绿色工艺、原料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实施;催化剂肌酐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并且无细胞毒性,所合成聚D-乳酸分子量可在1.8~4.3×104范围调控;所合成聚D-乳酸适合用作免拆型手术缝合线、药物控释载体、注射用微胶囊和埋植剂等材料。
文档编号A61L17/12GK102702487SQ2012102290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宗绪鹏, 张全兴, 成娜, 李弘 , 江伟, 潘丙才, 黄伟, 齐运彪 申请人: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