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10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合:嗜酸乳杆菌5%-10%、乳双歧杆菌3%-7%、动物双歧杆菌2%-7%、低聚半乳糖12-60%、山楂1%-28%、茯苓1%-28%、炒麦芽1%-30%、蜂蜜粉1-5%。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粉状,含活菌数在1010cfu/g以上。低聚半乳糖是以牛乳中的乳糖为原料,经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该口服制剂可对胃肠功能失调的小儿和一些长期口服抗菌素而引起胃肠功能失调的病人,迅速使肠道内的菌群恢复正常平衡,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健康状态。
【专利说明】—种微生态口服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制剂,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品活菌数高,并复配益生源,产品质量稳定的微生态口服制剂,用于施给I周岁及以上由于滥用抗生素、饮食营养不平衡而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的小儿,以改善其微生态环境。
【背景技术】
[0002]婴幼儿在一周岁后其主食由哺乳渐渐改为谷物,其体内自身益生菌群也随之改变。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益生菌也一同被杀灭,造成严重的菌群失调,而部份营养物质是需靠肠道益生菌合成的,故此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小儿营养失衡,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厌食、口臭、大便秘结或腹泻。

【发明内容】

[0003]针对背 景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该产品活菌数高,并复配益生源,产品质量稳定,施用于I周岁及以上由于滥用抗生素、饮食营养不平衡而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的小儿,以改善其微生态环境。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它是由下列组合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0005]嗜酸乳杆菌5%-10% 乳双歧杆菌3%-7 %动物双歧杆菌2%-7%低聚半乳糖12-60%
[0006]山楂1%-28%茯苓1%-28%炒麦芽1%_30%蜂蜜粉1-5%
[0007]本发明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粉状,含活菌数在1010cfu/g 以上。
[0008]本发明中,所述的低聚半乳糖是以牛乳中的乳糖为原料,经β_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并通过转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转移到乳糖分子,生成低聚半乳糖。
[0009]本发明中,所述的口服制剂,每日剂量包含的益生菌活菌数为106-101(lCfU。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供上述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按配方量称取:山楂、茯苓、炒麦芽、蜂蜜粉在三维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按配方量称取的低聚半乳糖和活性菌素(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继续在三维混合机中搅拌均匀后,再按常规的包装工艺制备成适合I岁以上幼儿服用的口服制剂。该口服制剂每日剂量为含IO6-1OiciCfu益生菌和1-15克益生源的口服制剂。
[0011]本发明中,低聚半乳糖属于益生元,益生元是指一类特殊的结肠性食物。作为益生元,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在胃肠道上部既不能被水解,又不能被宿主吸收。2.能选择性地对肠道内某些有益菌进行刺激生长繁殖或激活代谢功能作用。3.能够提高肠道内有益于健康的优势菌群的构成和数量。4.能起到增强机体健康的作用。参见《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 “低聚半乳糖润肠通便功能的研究”,文中叙述:低聚半乳糖,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含有一个葡萄糖基以β_1,4键相连、有14个直链糖苷基相结合的三糖至六糖的混合物,在动物的乳汁中有微量存在,母乳中含量较多。它不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具有很好的双歧杆菌增殖活性,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有害产物的产生。对低聚半乳糖的润肠通便功能试验的结果证明低聚半乳糖具有促进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和小肠推进,缩短首便时间,增加排便量的作用(试验过程不赘述,可见刊物)。
[0012]低聚半乳糖主要对肠道的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肠杆菌类或腐败菌有抑制作用,因而低聚半乳糖(益生元)对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改善肠道功能、防治便秘和腹泻、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显著。其作用机理有二:第一,低聚半乳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不被消化道的胃酸和酶消化,能直达大肠,被人体有益的菌群迅速选择性吸收,使益生菌迅速增殖,并产生短链脂肪酸,使肠道PH值偏向酸性,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同时降低某些有害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内致癌物和有害代谢物的生成和积累,真正起到清除肠道垃圾的作用。第二,低聚半乳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长期服用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经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低聚半乳糖具有如下生理功能:
[0013]1、双向调节体内菌群:人体摄入低聚半乳糖后,体内有益菌群双歧杆菌数量可增殖50~100倍,是益生菌最有效的增殖因子之一,同时产生的有机酸如醋酸、乳酸、丙酸、丁酸等使肠内PH值降低,抑制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如沙门氏菌等的生长繁殖,减少肠内腐败物质的生长和积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腹泻。
[0014]2、促进维生素的合成:低聚半乳糖可以促进维生素Β1、Β2、Β3、Β6、Β12及叶酸的自然形成,从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0015]3、促进Ca、Mg、Fe等矿物质吸收:低聚半乳糖在大肠内被细菌发酵生成L-乳酸,可以溶解钙、镁、铁等矿物质,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0016]目前,人体益生菌的增殖途径主要为口服活菌制剂和促使其在肠道内自然增殖两种,本发明产品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0017]嗜酸乳杆菌在人体整个胃肠道中,释放有益双歧杆菌等其他益生菌生长的物质,增加大肠内益生菌的数量、增强它们的生命力。肠道的健康不仅体现在消化吸收良好、大便正常和不易感染肠道疾病;对全身而言,充足的、有活力的益生菌通过抑制各种有害菌,减少了体内毒素的生成,减轻了肝脏解毒负担;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发酵后,还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产生维生素K及维生素B,还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并能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嗜酸乳杆菌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嗜酸乳杆菌能分泌抗生物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acidolin)、嗜酸杆菌素(acidophilin)、乳酸菌素(Iaetocidon)),对肠道致病菌产生的拮抗作用。
[0018]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其代谢产物中的氨、硫化氢、吲哚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生成。此外近年双歧杆菌在食物过敏症的防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的防治及溃疡性结肠炎防治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进展。双歧杆菌制剂的作用是双向调整的,既可将高的降下来,也可将低的升上去,使用双歧杆菌制剂可能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使人体恢复正常,这就是调整的作用。
[0019]上述的山楂采用干燥的成熟果实,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制得。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参见《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 (2) “山楂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叙述:山楂调节胃肠功能:山楂醇提液对受刺激的大鼠胃平滑肌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收缩状态时可使之舒展,舒展状态时则可以使之收缩,并使活动加强。对活动亢进的兔十二指肠平滑肌呈抑制作用,对松弛的大鼠胃平滑肌有轻度的增强收缩作用。表明山楂对胃肠功能紊乱有明显调整作用,达到健脾消食作用。亦可治疗腹泻、腹痛:山楂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212例,完全治愈。焦山楂也可治泻,取焦山楂30-50g,水煎30分钟后冲红糖适量,分2次口服,用以治疗腹痛16例,均在用药1_4剂后获愈。山楂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将新鲜山楂果实切块加水煮沸后用酒精沉淀法得100%山楂注射液,0.1ml给小鼠皮下注射,证实山楂注射液对小鼠胸腺及脾重量、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血凝抗体滴度、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T淋巴细胞酸性a -ANAE细胞百分率均有明显增高作用,表明山楂注射液对小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0020]上述的茯苓采用果实提取物,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采挖后除去泥沙,推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参见《浙江中医杂志》2003,38 (9) “大剂量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括”,文中叙述:茯苓是利水渗湿药中的常用药。主要含多聚糖类、β_茯苓聚糖、羟甲基茯苓多糖、茯苓多糖、茯苓素、茯苓酸、三萜类、卵磷脂、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常用量10-15g。茯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既增强细胞免疫,又增强体液免疫,茯苓素对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茯苓素达到一定剂量后其抑制程度不再加强。有实验表明,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刺激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显示其免疫机能活跃。茯苓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但用药后白细胞回升速度加快,可能是茯苓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造血机能的恢复。并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保护骨髓,减轻和预防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达到扶正固本、健脾补中的作用。茯苓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茯苓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实验表明:逍遥散各药中,以当归、茯苓抗肝细胞坏死的效果最为显著,在诸药中唯独茯苓有使肝细胞肿胀显著减退之功能。使肝脏重量明显增加,加速肝细胞再生,达到保肝降酶的作用。羟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疗效,90 %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对急性黄疸型肝炎近期治愈率在30%以上,能提高血清补体C3及IgA的含量,降低IgG及IgM的含量。茯苓浸液对家兔离体肠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肠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对大白鼠实验性胃溃疡有防止作用,并能降低胃液分泌,临床上常用于健脾虚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者。
[0021]上述的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待麦芽长至5_时晒干或低温干燥。本发明中所用炒麦芽助消化作用:含α和β淀粉酶。α与β淀粉酶可水解α-1,4甙键。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键缩合葡萄糖(即糊精),后者可再为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因此淀粉在α和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麦芽糖与糊精,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
[0022] 本发明中所用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蜂蜜还可以润肠通便。
[0023]本发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起到促进消化、健脾和调理肠胃,补充益生源和益生菌可使自身肠道中合成必要的维生素,使营养得以充分吸收,从根本上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益生源和益和菌科学搭配,可对胃肠功能失调的小儿和一些长期口服抗菌素而引起胃肠功能失调的病人,可以迅速使肠道内的菌群恢复正常平衡,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健康状态。本发明选用的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是机体内最多和最常见的正常菌群,具有众多生理功能;是一类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消除致癌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重要生理功效。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能够在肠道建群,降低病原菌贴附肠上皮的能力,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并且能够协助维持健康状态。其中,嗜酸乳杆菌适合幼儿服用,能提高肠道酸度,抑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长。乳双歧杆菌是婴儿出生后最先在肠内定植并占优势菌种,育益于其胃肠道健康。而动物双歧杆菌在幼儿肠黏膜上的黏着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有利于其在肠道上的定植。有资料表明:添加动物双歧杆菌,可提高双歧杆菌在幼儿体内的定植。低聚半乳糖是最适合幼儿肠道益生菌利用的低聚糖。本发明的产品添加了药食同源的几种原料:山楂主治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能治胃脘腹痛、增强食欲;茯苓健脾和胃;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0026]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各6.5kg干菌粉,各干菌粉含活菌数均不少于101QCfu/g。低聚半乳糖58kg、山楂提取物6kg、茯苓提取物6kg、炒麦芽提取物6kg、蜂蜜粉4.5kg。将含益生菌、益生源及其它原料的组分按制备工艺充分混合,包装。每天服用二次,每次6克。
[0027]实施例二
[0028]嗜酸乳杆菌6kg、乳双歧杆菌6.5kg和动物双歧杆菌7kg干菌粉;低聚半乳糖50.5kg ;山楂提取物8kg、茯苓提取物6kg、炒麦芽提取物12kg、蜂蜜粉4kg。每天服用二次,每次6克。
[0029]实施例三
[0030]嗜酸乳杆菌5kg、乳双歧杆菌5kg和动物双歧杆菌5kg干菌粉;低聚半乳糖56kg ;山楂提取物8kg、茯苓提取物6kg、炒麦芽提取物12kg、蜂蜜粉3kg。每天服用二次,每次6克。
[0031]实施例四
[0032]嗜酸乳杆菌7kg、乳双歧杆菌6kg和动物双歧杆菌5kg干菌粉;低聚半乳糖60kg ;山楂提取物3kg、茯苓提取物7kg、炒麦芽提取物7kg、蜂蜜粉5kg。每天服用二次,每次6克。
[0033]为进一步证实本发明效果,提供以下实验证据:
[0034]本发明样品对肠道菌群结构调节的试验报告
[0035]目的:本发明样品对肠道菌群调节的效果进行研究。
[0036]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调节肠道菌群功能通过检验方法”进行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
[0037]结果:本发明样品能增殖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
[0038]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就本发明样品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效果进行研究如下。
[0039]I材料与方法
[0040]1.1本发明样品外观`为浅色粉末,由河源信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提供。
[0041]1.2动物实验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调节肠道菌群功能通过检验方法”中I规定。
[0042]1.3人体试食试验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调节肠道菌群功能通过检验方法”中2规定。
[0043]2 结果
[0044]2.1本发明样品灌胃前后,小鼠肠道茵群数量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看出,经口给予本发明样品14d后,各实验组小鼠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双歧杆菌在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中、高剂量组的乳杆菌、双歧杆菌差异都有高度显著性(P <0.01);与灌胃前自身对照比较.低剂量组的乳杆菌、双歧杆菌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在应用本发明样品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 0.01)。
[0045]表1本发明样品灌胃前后小鼠5种肠道菌的数量
[0046](lgCFU/g 湿便,X 土 s η = 12)
[0047]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组合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嗜酸乳杆菌5%-10%乳双歧杆菌3%-7%动物双歧杆菌2%-7%低聚半乳糖12-60% 山楂1%-28%茯苓1%-28%炒麦芽1%-30%蜂蜜粉1_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粉状,含活菌数在1010Cfu/g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选用的低聚半乳糖是以牛乳中的乳糖为原料,经β -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并通过转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转移到乳糖分子,生成低聚半乳糖。
【文档编号】A61K35/74GK103623293SQ20121030514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宏新, 江小元, 余超嫦 申请人:河源信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