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证实,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可有效缩短抑郁症模型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抑郁症模型小鼠悬尾累计不动时间,对利血平所致的小鼠抑郁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显示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专利说明】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性症状综合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0003]据统计,2005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达到世界总人口的10%【Holden C.Globalsurvey examines impact of depression[J].Science, 2000, 288 (5463):39-40】。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可能上升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且女性抑郁症患者是男性的2倍。据报道,中国20%的人有抑郁症状,7%患有抑郁症【龚珍奇,陈红兰.抗抑郁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7,28(8): 532 -535】。抑郁症严重困扰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其高自杀率倾向还直接影响社会安定【Kennedy SH.Areview of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 today[J].Eur Neuropsycho-Pharmaco1, 2006,16(8):S619】,因此,对抑郁症的研究、预防及治疗工作日益迫切,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0004]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电抽搐、心理治疗3种,但药物治疗仍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临床上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化学药物,虽然对各种程度的抑郁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良反应和较大的弊端,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长期应用。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抗抑郁剂,人们把目光投向有着广阔前景的植物研究领域,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中药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热点问题。
[0005]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THPBs)是一类具有四环结构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我们对传统中草药进行生物碱的系统筛选和深入研究中,从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中分离出生物喊-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和四氢小檗喊(Tetrahydroberberine, THB)。通过半合成方法制备出四氢小檗碱及结构类似物四氢巴马亭红碱、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7,8,13,13a-四氢小檗因。其中延胡索甲素、四氢小檗碱和四氢巴马亭红碱为已知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喷雾剂、注射剂或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为延胡索甲素、四氢小檗碱、四氢巴马亭红碱或者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7,8,13,13a-四氢小檗因。
4.权利要求3所述四氢巴马亭红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干燥的盐酸巴马亭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升温至190°C,在10-15 mmHg压力下反应7h,得暗红色粉末,粗品用氯仿/甲醇柱色谱洗脱,得鲜红色固体粉末巴马亭红碱,将巴马亭红碱,置于圆底烧瓶中,先后加入硼氢化钠,95%乙醇,搅拌,加热回流反应18 h,旋转蒸发蒸除溶剂,残渣加水溶解,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四氢巴马亭红碱。
5.权利要求3所述的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_7,8,13,13a_四氢小檗因。
6.权利要求3所述的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_7,8,13,13a_四氢小檗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去氢延胡索甲素,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40%甲胺醇溶液,封口密闭,加热至IOO0C,反应9 h,经薄 层色谱检测,有新产物生成,停止反应,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7,8,13,13a-四去氢小檗因,取2,3,10-三甲氧基-9-甲胺基-13-甲基-7,8,13,13a-四去氢小檗因,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分批加入NaBH4,加毕,磁力搅拌反应,反应3 h,经TLC检测,有新产物生成,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
【文档编号】A61P25/24GK103622958SQ20121030485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5日
【发明者】吕子明, 王宏涛, 梁俊青, 吴以岭, 赵韶华, 田书彦, 安军永, 李向军 申请人: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