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98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成为卧病在床的人,无论是短时间例如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如几个月甚至几年。一个人被局限到医院或局限到需要护士护理或其他家庭健康服务者协助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的家庭病床,象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卧床的人如医院的病人,需要从他们的床上来满足其生理需要,包括吃,洗刷,排粪和排尿。通常情况下,卧病在床的患者需要援助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对于局限于床上的病人,为了协助他们的生理需求往往需要使用便盆,常用塑料 或不锈钢制成。目前,有两种类型中广泛使用的便盆。一类是专为在床上有一些活动能力的病人,自己可以翻身。这型便盆的放置可以通过病人翻身,然后把便盆置于病人下面,然后病人翻身恢复到原来位置来排便。另一类通常被称为“骨折”便盆,这类病人有更严重的伤害,以致于不能在床上移动,如骨折患者需要制动来促进骨折愈合.这种类型的便盆从侧面看时,形状像一个楔子,以便于从患者前方,或患者的大腿和臀部下直接将便盆滑入病人下面。目前,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根据其可以移动的程度,放置便盆时可能需要不止一名护理人员的援助。放置便盆的方法之一是一个或更多的照顾者将病人翻到一边,然后把便盆置于病人下面,然后病人翻回将臀部座到便盆上。然后,在医院里有电动床的条件下,将病床倾斜使病人坐在便盆上。放置便盆的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让病人水平的躺在病床上,让他提高他的腿臀部,或一个甚至多个照顾者将他的腿部和臀部提高,同时另一个照顾者将便盆置于病人的臀部下。然后将病床倾斜使病人坐在便盆上。以上两种放置便盆的方法都需要处理病人时幅度及工作量很大,并有些可能是侵入性行为,暴露病人的隐私。这可能会导致不适和尴尬。同时对于照顾者来说这些方法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导致他们的背部紧张,并有可能导致受伤。一旦患者已经排完便,照顾者可能需将电动病床放平,要么将病人推向一边或抬高病人,同时另一个照顾者将便盆从病人的臀部下面拉出。然后,一个照顾者将之倾倒至厕所里,取决于资源设施,可能是用软管,在厕所,或在水槽将之洗净。因为照顾者总是有飞溅和被污染或传播污染的危险,这种清洁的任务可能是不愉快的,甚至是危险的。许多传统的便盆设计用于多种用途,因此需要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患者直接排便到便盆本身,然后照顾者收集和运输到另一个处置地点,通常是一个厕所,然后将之倾倒且洗净重用。洗便盆往往涉及喷洒飞溅出来的过程,往往需在大水槽里。这种传统的方法有许多缺点。首先,有水本身或受污染的废水飞溅的可能性,这是不愉快的和不卫生的。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便盆不会得到彻底清洗,一些废物可能残留到下一次使用。这个正规清洗过程也需要时间来进行。当前便盆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大型,超重或肥胖患者他们无法舒适和安全使用。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属于肥胖超重,且会加重或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对这类卧床不起的超重病人,放置便盆及其困难。此外,目前的便盆往往过于狭小,因此十分不舒服或不稳定。一些便盆因结构不牢靠超重病人使用可能会变形甚至毁坏,会造成脏乱,不便,和危险,甚至损伤病人。现代便盆在设计时也不会从护士或照顾者使用角度考虑。例如,多数便盆缺乏放置便盆时需要的扶手或类似把手的地方。这会导致放置时十分困难,造成病人的不适或尴尬。此外,照顾者为了更好的放置便盆,可能被迫将他的手或手指放在便盆内,这是不卫生的,脏乱的,并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病人尴尬不适。因此,许多当代便盆设计是难以方便安全舒适放置于病人下面。即使是“骨折”便盆也是非常困难的放置到病人下面,特别是是肥胖或超重的病人。通常情况下,照顾者不得不将便盆用力推入病人下面。通常,一个照顾者被迫将病人抬起,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参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此外,对于许多比较弱小的照顾者,这个放置·便盆的过程更是困难,甚至可能对病人造成不适和损伤。另外,照顾者也会受伤,例如,如果病人突然变化时他们必须迅速作出反应。
·[0011]中国专利ZL95218409. 5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接便器,该一次性接便器是由塑料托架及接便袋组成。塑料托架为凸圆形,在其上的前后左右位置对称设置四个挂钩,塑料托架的内环边向外弯曲并设有加强筋,接便袋通过上边的空挂在塑料托架上。使用完之后将接便袋拿下,下次使用时再换上一个新的接便袋。但这种接便器使用极其不方便,并且很容易出现接便袋脱落破损等问题,不宜推广使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使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排泄物的底座,所述底座由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构成的敞口容纳空腔,所述底壁与侧壁之间平滑过渡;可拆卸式覆盖在底座上并提供使用者座位的顶盖,顶盖中部设有可供排泄物进入的开口 ;具有防水性能的柔性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置于底座内并至少能包覆其容纳空腔及顶盖。所述的排泄物收集装置设有固定连接底座和顶盖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盖下表面两个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顶盖与底座的定位槽及相配合设置在底座侧壁上的定位条。所述顶盖自表面向底座延伸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形盖体,厚度为l_5cm,优选2-3cm ;顶盖中部的开口呈水滴状,所述开口的面积为100cm2-192cm2。该凸形顶盖在前后两端的侧壁上各设有与底座侧壁配合的定位装置,顶盖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0023]所述底座的长度L为宽度W的0. 5-2. 5倍,优选长度L为lO-lOOcm,宽度W为
10-60cm,更优选长度L为49cm,宽度W为30cm。所述底座中,侧壁与底壁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40° -135°,优选80。-98。。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具有与底座容纳空腔相配合的形状,袋身上设有容量刻度。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还设有便于使用者取放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凹槽状拉手。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卧床不起的人提供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该装置 无需通过抬升或滚动病人来放置,且每次使用后无需清洗。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一个底座和盖在其上的顶盖,其中顶盖为使用者提供臀部坐的地方。该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宽度和强度足以适合超重和肥胖患者,且不影响其牢固稳定和结构的完整性。上述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排泄物的底座,所述底座由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构成的敞口容纳空腔,所述底壁与侧壁之间平滑过渡;可拆卸式覆盖在底座上并提供使用者座位的顶盖,顶盖中部设有可供排泄物进入的开口 ;具有防水性能的柔性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置于底座内并至少能包覆其容纳空腔及顶盖。为了更好地使底座与顶盖结合,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固定连接底座和顶盖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选择现有技术公开的任何定位装置,如卡槽,定位爪等,具体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定位槽和定位条,具体为设置在顶盖下表面两个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顶盖与底座的定位槽及相配合设置在底座侧壁上的定位条。使用时,定位条嵌入定位槽,使底座与顶盖固定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中,顶盖自表面向底座延伸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形盖体,厚度为l-5cm,优选2-3cm;其中顶盖的表面与延伸出的侧壁之间平滑过渡,顶盖中部的开口呈水滴状,所述开口的面积为100cm2-195cm2,优选125 cm2。这种开口的大小有利于排泄物进入,同时还能保证排泄物不容易从一次性收集袋流出。为了更好地固定底座与顶盖,优选在该凸形顶盖在前后两端的侧壁上各设有与底座侧壁配合的定位装置,顶盖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泄物收集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和场合,发明人对底座的尺寸做了大量研究性实验,最终发现底座的长度L为宽度W的0. 5-2. 5倍时较为合理,其中优选I. 8倍,具体地长度L为IO-IOOcm,宽度W为10_60cm,更优选长度L为49cm,宽度W为30cm。为了获得更好的收集效果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侧壁与底壁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40° -135°,优选93° -98°。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还设有便于照顾者或使用者用来放置,定位,撤离,输送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凹槽状拉手。取放时,使用者可将手伸入拉手上的凹槽内,避免手受到排泄物的污染。此外,本使用新型的排泄物收集装置还可以提供至少一个手柄供病人或照顾者使用,该手柄可设于顶盖和/或底座上,优选设于顶盖的至少一端,更优选在顶盖和底座侧壁的同时设置手柄,使结构更稳定,使用更方便。[0036]本使用新型利用一个柔性不透水的一次性收集袋用来收集人体废物,并且覆盖在排泄物收集装置外表面,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具有与底座容纳空腔相配合的形状,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收集排泄物的目的。此外,一次性收集袋的袋身上优选设有容量刻度,该刻度可以用来定量排泄物供医护人员参考。一次性收集袋额外设置包装袋收纳,该包装袋能够储存多个一次性收集袋,使用时,只需将一次性收集袋从包装袋中一张张抽取即可,更便于用户使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收集装置的底部(及底座的背面)设置一次性收集袋提供装置,该一次性收集袋采用具备一定柔韧度和防透水性能的材料制备而成,如塑料,可降解薄膜等,其尺寸应考虑尽可能适配底座的容纳空腔并能有效包覆排泄物收集装置的顶盖,使排泄物的收集更方便、卫生。当病人需要使用时,将一次性收集袋充气至满,手握住一次性收集袋的开口端,将充满气的一次性收集袋置于底座,此时一次性收集袋的 封闭端位于底座内(当封闭端具有与底座容纳空腔相适应的形状时,能够更好地贴合),将其开口端从顶盖的入口穿过,将顶盖固定在底座上。固定后,松手后将一次性收集袋的开口端反向包覆住顶盖,使一次性收集袋尽可能保留最大的收纳容积,同时还能包覆住整个排泄物收集装置,保证使用者和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卫生。排泄过程结束后,只需将一次性收集袋的开口端从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底部向中心聚拢,将一次性收集袋从顶盖的开口取出或将顶盖与底座分离后,将一次性收集袋从底座的容纳腔内取出,将一次性收集袋丢弃,下次使用时,只需重新将一次性收集袋包覆在收集装置上即可。本实用新型中,一次性收集袋同时覆盖了顶盖和底座的容纳空腔,因此,可以保证排泄物不会污染使用者或排泄物收集装置。当使用者躺在病床时,可调节病床至倾斜接近髋关节水平,提高上半身或躯干到近似坐姿。从水平,倾斜的位置,病人可以弯曲或通过他的膝盖弯曲,以提高其腿部,帮助者可以将便盆放置在病人的大腿靠近他的臀部的位置。然后帮助者可以升高床的上半部,以提升病人的躯干,使病人坐在便盆上进行排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不仅能够应用于卧床不起的人,如医院或需要护士或照顾者家庭病人,还能用于不能使用厕所时的各种需要收集人类废物的情况。例如,本使用新型可以供坐轮椅的人使用,供需长时间在驾驶舱的飞行员使用。除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卫生,适应推广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100底座、110底壁、120侧壁、130拉手、140定位条、200顶盖、210开口、220
定位槽、300 —次性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排泄物的底座100,该底座100由底壁110及自底壁110向上延伸的侧壁120构成的敞口容纳空腔,底壁110与侧壁120之间平滑过渡;此外,该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还包括一可拆卸式覆盖在底座100上并提供使用者座位的顶盖200,顶盖200中部设有可供排泄物进入的开口 210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防水性能的柔性一次性收集袋300,该一次性收集袋300的封闭端置于底座100内并至少能包覆其容纳空腔及顶盖200。如图2和图5所示,排泄物收集装置设有固定连接底座100和顶盖200的定位装 置。该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盖200下表面两个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顶盖与底座的定位槽220及相配合设置在底座侧壁120上的定位条140。实施例2与实施例I相比,区别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顶盖200为自表面向底座100延伸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形盖体,厚度为3cm,顶盖200中部的开口 210呈水滴状,开口 210的面积为144cm2。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顶盖200为自表面向底座100延伸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形盖体,厚度为5cm ;顶盖200中部的开口 210呈水滴状,开口 210的面积为192cm2。顶盖210在前后两端的侧壁上各设有与底座侧壁120配合的定位装置,顶盖200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图中未标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I相比,区别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底座100的长度L为49cm,宽度W为30cm。侧壁120与底壁110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89°。实施例5与实施例4相比,区别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底座100的长度L为100cm,宽度W为60cm。侧壁120与底壁110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85°。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点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底座100的长度L为60cm,宽度W为30cm。侧壁120与底壁110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90°。实施例I与实施例I相比,区别点仅在于,如图2所示,底座100的底壁110上还设有便于使用者取放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凹槽状拉手130。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 用于容纳排泄物的底座,所述底座由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构成的敞口容纳空腔,所述底壁与侧壁之间平滑过渡; 可拆卸式覆盖在底座上并提供使用者座位的顶盖,顶盖中部设有可供排泄物进入的开n ; 具有防水性能的柔性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置于底座内并至少能包覆其容纳空腔及顶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泄物收集装置设有固定连接底座和顶盖的定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盖下表面两个以上的用于固定连接顶盖与底座的定位槽及相配合设置在底座侧 壁上的定位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自表面向底座延伸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凸形盖体,厚度为l_5cm,顶盖中部的开口呈水滴状,所述开口的面积为 100cm2_192c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形顶盖在前后两端的侧壁上各设有与底座侧壁配合的定位装置,顶盖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长度L为宽度W的0. 5-2. 5倍,长度L为IO-IOOcm,宽度W为10_6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长度L为49cm,宽度 W 为 30cm。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侧壁与底壁形成一夹角a,所述夹角a为40° -135°。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具有与底座容纳空腔相配合的形状,袋身上设有容量刻度。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还设有便于使用者取放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的凹槽状拉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排泄物的底座,所述底座由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构成的敞口容纳空腔,所述底壁与侧壁之间平滑过渡;可拆卸式覆盖在底座上并提供使用者座位的顶盖,顶盖中部设有可供排泄物进入的开口;具有防水性能的柔性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封闭端置于底座内并至少能包覆其容纳空腔及顶盖。该一次性排泄物收集装置无需通过抬升或滚动病人来放置,且每次使用后无需清洗。其不仅能够应用于卧床不起的人,如医院或需要护士或照顾者家庭病人,还能用于不能使用厕所时的各种需要收集人类废物的情况。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卫生,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G9/00GK202497379SQ2012201760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跃平, 吕江波, 钭理强 申请人:刘跃平, 吕江波, 萨尼 - 贵妃, 钭理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