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手持操作的配药器限位凸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08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手持操作的配药器限位凸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有手柄和固定用功能的配药器限位环,使之方便手持操作使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配药方法,存在药物浪费、过程繁琐、容易污染等不足。本申请人曾公开了两种(双通道和单通道)配药器(专利号:201220097375.0、201220240075.3),该配药器可简化配药操作步骤,减少药物残留,但要求配药器和药瓶定位固定准确方能抽吸药液干净,由于该专利所述的配药器限位凸环过于扁小,而使用配药器穿刺操作时又必须手持此处,难于拿捏受力并容易滑脱,同时,配药操作时须将配药器固定于药瓶瓶塞处,凸环大小如果与药瓶瓶口外径不一致将难于手持固定,给操作使用带来不便。如能改变限位凸环形状及外径,解决上述问题,将大大方便配药器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配药器限位凸环形状及外径进行改进,利于手持和固定药瓶,方便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将现有配药器置换针腰部限位凸环外沿加宽,同时,为了解决凸环外径匹配目前市场常用大小两种瓶口的药瓶,将凸环制作成椭圆状,外沿(6)宽度为8-15mm,椭圆(或扁圆)长轴的外径(20±5mm)与大瓶口直径接近,椭圆短轴的外径(12±2mm)与小瓶口直径接近。

使用时,由于凸环外沿加宽与手指接触面积加大便于手持使力并不易滑脱及污染针头,同时,当置换针穿刺入药瓶瓶塞内部后,凸环将紧邻药瓶瓶口,由于椭圆状凸环外沿长轴和短轴外径分别与药瓶大小瓶口的直径接近,可用手指轻易的同时拿捏住凸环和药瓶,固定药瓶和配药器置换针进行准确配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示意图

图2为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限位凸环工作示意图

图3为手持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限位凸环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药器置换针示意图

图5为手持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工作示意图

图7为手持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并固定药瓶工作示意图

图中:1-通道;2-置换针;3-药瓶端开孔;4-液体瓶端开孔;5-限位凸环;6-限位凸环外沿;7-药瓶瓶口;B-液体瓶;b-药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示意图,其中限位凸环(5)较小,并且外沿扁平。

图2所示的是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限位凸环工作示意图,配药器置换针(2)贯通药瓶(b)和液体瓶(B),通过限位凸环(5)定位作用,可保证置换针(2)药瓶端开孔(3)紧邻药瓶(b)瓶塞处,以便将药液抽吸干净。

图3所示的是手持现有配药器(专利号:201220240075.3)限位凸环的工作示意图,由于限位凸环(5)扁小,难于拿捏。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配药器置换针示意图,限位凸环(5)在外沿(6)处加宽(厚),略窄于成人手指或等宽;同时制作成椭圆(或扁圆)形,椭圆(或扁圆)形长轴外径(20±5mm)与大药瓶(b)的瓶口(7)直径接近;短轴外径(12±2mm),与小药瓶(b)的瓶口(7)直径接近。

图5所示的是手持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示意图,限位凸环(5)在外沿(6)处加宽(厚),便于用手指拿捏进行操作。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工作示意图,同图2所示一致,限位凸环(5)发挥定位作用,可保证置换针(2)药瓶端开孔(3)紧邻药瓶(b)瓶塞处。

图7所示的是手持本实用新型配药器限位凸环并固定药瓶工作示意图,由于限位凸环外沿(6)外径与药瓶(b)瓶口(7)直径接近,用手指可轻易的同时拿捏住限位凸环(5)和药瓶(b)瓶口(7)处,固定配药器置换针(2)位置进行准确配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