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2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磷酸丙吡胺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丙吡胺属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及血液动力学类似奎尼丁,具有抑制快钠离子内流作用,延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减低心房和附加束的传导速度,降低心肌传导纤维的自律性,抑制心房及心室肌的兴奋性,减低心肌收缩力。此外有较明显的抗胆碱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磷酸丙吡胺及其药物组合物与癫痫的相关性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磷酸丙吡胺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磷酸丙吡胺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癫痫。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一种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磷酸丙吡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大青叶粉碎,用60~7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25:1、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5: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7~13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癫痫的药物中的应用。上述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癫痫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磷酸丙吡胺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磷酸丙吡胺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磷酸丙吡胺、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癫痫具有治疗作用;磷酸丙吡胺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癫痫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癫痫的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分离方法:(a)将大青叶(2kg)粉碎,用65%乙醇热回流提取(20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4L),依次用石油醚(4L×3次)、乙酸乙酯(4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4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8个柱体积)、25:1(8个柱体积)、15:1(8个柱体积)和5:1(10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8个柱体积)、5:1(10个柱体积)和2: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7~13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H]+为m/z379.2042,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1H30O6,不饱和度为7。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pyridine-d5,500MHz):H-1β(3.88,m),H-2α(1.62,m),H-2β(1.56,m),H-3α(1.37,m),H-3β(1.41,m),H-5(1.72,d,J=7.50Hz),H-6(3.34,d,J=7.50Hz),H-9β(1.61,d,J=3.5Hz),H-11α(4.56,br,s),H-12α(2.26,dd,J=12.8,5.0Hz),H-12β(1.82,m),H-13α(2.84,br,s),H-14α(2.31,m),H-14β(1.83,m),H-16(2.13,m),H-17α(3.69,d,J=10.0,4.0Hz),H-17β(3.55,d,J=10.0,4.0Hz),H-18(1.22,s),H-19(1.04,s),H-20α(5.07,d,J=9.50Hz),H-20β(4.26,d,J=9.50Hz),17-OMe(3.25,s);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pyridine-d5,125MHz):73.1(CH,1-C),29.4(CH2,2-C)39.6(CH2,3-C),35.2(C,4-C),63.2(CH,5-C),60.1(CH,6-C),100.1(C,7-C),62.3(C,8-C),55.2(CH,9-C),44.3(C,10-C),66.5(CH,11-C),29.9(CH2,12-C),29.8(CH,13-C),29.9(CH2,14-C),225.4(C,15-C),58.1(CH,16-C),69.3(CH2,17-C),34.5(CH3,18-C),22.8(CH3,19-C),66.9(CH2,20-C),58.6(CH3,17-OCH3)。在氢谱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单峰甲基信号[δH1.22(3H,s)与1.04(3H,s)],一个甲氧基信号[δH3.25(3H,s,17-OMe)],两对连氧亚甲基质子信号[δH3.69(1H,d,J=10.0,4.0Hz,H-17α)与3.55(1H,d,J=10.0,4.0Hz,H-17β),5.07(1H,d,J=9.50Hz,H-20α)与4.26(1H,d,J=9.50Hz,H-20β)]以及三个连氧次甲基质子信号[δH3.88(1H,m,H-1β),3.34(1H,d,J=7.50Hz,H-6)与4.56(1H,br,s,H-11α)];在碳谱中显示该化合物有21个碳信号,包括三个甲基(一个甲氧基),六个亚甲基(两个连氧碳),七个次甲基(三个连氧碳)以及五个季碳(一个羰基和一个连氧季碳)。结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该化合物可能是一个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文献发现该化合物和ent-1β,6α,7α,11β-tetrahydroxy-17-methoxy-7β,20-epoxy-kauran-15-one具有相似结构。将二者核磁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该化合物仍然是ent-kauranoid型的化合物。在已知化合物中的C-6位的羟基消失,同时C-7位的碳信号发生位移,结合7个不饱和度,故而推测该新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的区别在已知化合物中C-6羟基和C-7位形成新的三元氧环。进一步的对新化合物的HMBC谱的解析中,H-6/C-5,H-6/C-8,H-6/C-9,H-6/C-10的相关性以及C-6和C-7的核磁数据证实了C-6和C-7之间存在一个环氧结构。ROESY谱中,H-11β/H-9β以及H-1β/H-9β的相关信号表明C-1和C-11位的羟基均是α构型。同时,H-6/H-19之间的相关性说明该化合物的三元氧环为β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R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实施例2:药理作用本实施例以大鼠腹腔注射青霉素600万U/kg制作癫痫模型,观察药物治疗癫痫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动物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120±20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试剂与样品磷酸丙吡胺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苯妥英钠:天津市力生制药总厂生产;青霉素:哈尔滨制药总厂生产;乌拉坦:哈尔滨制药总厂生产。1.3仪器LMB-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生产。1.4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取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苯妥英钠4.2mg·kg-1)、磷酸丙吡胺组(80mg·kg-1)、化合物(Ⅰ)组(80mg·kg-1)、磷酸丙吡胺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40mg·kg-1磷酸丙吡胺+40mg·kg-1化合物(Ⅰ)】。各组给药组按照各自剂量给药,均为口服灌胃给药。模型组灌服同体积水。各组动物均在给药或蒸馏水1h后,腹腔注射青霉素600万U/kg,观察大鼠行为。1.5癫痫大鼠惊厥潜伏期测定实验腹腔注射青霉素后,观测各组小鼠痫性发作行为及痫性发作的潜伏期。1.6大鼠痫性发作程度观测实验痫性发作行为观察,参照Racine标准:0级:无反应或抽搐停止。Ⅰ级:节律性嘴或面部抽动。Ⅱ级:点头或甩尾。Ⅲ级:单肢抽动。Ⅳ级:多肢抽动或强直。Ⅴ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1.7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结果2.1对青霉素诱导癫痫大鼠惊厥潜伏期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磷酸丙吡胺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磷酸丙吡胺组、化合物(Ⅰ)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P<0.05)。结果见表1。2.2对青霉素诱导大鼠痫性发作程度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痫性发作程度显著减小(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磷酸丙吡胺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大鼠痫性发作程度显著减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磷酸丙吡胺组、化合物(Ⅰ)组大鼠痫性发作程度减小(P<0.05)。见表2。表1对青霉素诱导癫痫大鼠惊厥潜伏期的影响组别潜伏期(s)惊厥百分率(%)模型对照组45.4±16.9100%阳性对照组87.5±17.370%磷酸丙吡胺组73.3±18.380%化合物(Ⅰ)组72.7±18.680%磷酸丙吡胺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85.2±18.870%表2对青霉素诱导大鼠痫性发作程度的影响青霉素是经典的致痫剂,其急性或点燃癫痫动物模型已获公认。青霉素能抑制GABA能神经元,引起抑制性突触活动减弱或兴奋性突触活动增强,从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综合超过一定阈值即可产生阵发性去极化飘移(PDS)。结果表明,磷酸丙吡胺、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癫痫具有治疗作用;磷酸丙吡胺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癫痫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癫痫的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