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70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粉针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其结构包括瓶体和瓶头,以及位于瓶体、瓶头之间凹陷部分的瓶颈,容量一般为1~20ml,一般用于注射用药液,瓶头的瓶盖一般采用橡胶制成,在橡胶外还套设有一层金属铝片密封。

目前,在对粉针瓶进行配药时,一般手持粉针瓶,采用事先抽吸有药液的注射针筒插入粉针瓶内,然后向内注射药液,将针拔出,用手摇匀粉针瓶内药液,最后再通过针筒将粉针瓶内药液抽吸出来。这种通过人工手持粉针瓶的方法进行配药,在大量的配药场合,其劳动强度较高,而且手持粉针瓶将针插入瓶塞,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插针不正确容易造成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48513A公开了一种粉针瓶用配药方法及单向阀式配药机构,如图1-6所示,该单向阀式配药机构,包括单向阀一6、单向阀二7,单向阀一6的一端、单向阀二7的一端分别连接导液管一8、导液管二9,单向阀一6另一端、单向阀二7另一端连接在过渡容器5上的接口一、接口二,其中单向阀一6的流向是从过渡容器5流向导液管一8,单向阀二7的流向是从导液管二9流向过渡容器5,过渡容器5的接口三连接气泵6;导液管一8端部设有针头一3,导液管二9端部设有针头二4。该配药机构在进行粉针瓶1配药时,包括准备,然后向粉针瓶1和输液袋2分别插针头一3与针头二4,抽吸输液袋2内药液至过渡容器5,将过渡容器5内药液注入粉针瓶1,同时拔出针头一3和针头二4,交换针位,向粉针瓶1和输液袋2分别插入针头二4与针头一3,再次将粉针瓶1内药液抽吸至过渡容器5,最后将过渡容器5内药液注入输液袋2,完成配药。

该单向阀式配药机构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完成一次粉针瓶1和输液袋分别插入针头一3和针头二4,进行粉针瓶1药液注入后,需要拔出针头一3和针头二4,交换针位,再次分别插入粉针瓶1和输液袋2,才能将粉针瓶1内药液吸入输液袋2。在两次插拔针头时,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配药时间,影响了配药效率,而且插拔多次可能造成两个针头将粉针瓶1、输液袋2内药液喷洒出来造成浪费,配药量不准确,甚至如果针头插拔接触不良容易对针头造成损坏需要中途更换,提高了配药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该单向阀式配药装置进行粉针瓶配药时,需要两次或多次插拔针头,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了配药时间,影响了配药效率,而且容易药喷洒药液,造成浪费,配药量不准确,甚至损坏针头提高了配药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以及该配药装置的配药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包括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所述输液袋针为包括通孔一和通孔二的双孔针,所述粉针瓶针为包括通孔三和通孔四的双孔针,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三之间连接导管一,所述通孔二和通孔四之间连接导管二;所述导管一上设有夹紧件一以及控制所述夹紧件一夹紧或松开的控制件一,所述导管二上设有夹紧件二以及控制所述夹紧件二夹紧或松开的控制件二。

该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均为双孔针,并且分别相互连接导管一和导管二,其中导管一上设置夹紧件一,导管二上设置夹紧件二,并且通过控制件一和控制件二分别控制夹紧件一和夹紧件二的夹紧或松开,该配药装置直接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配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操作时,首先保持倒立输液袋和正立粉针瓶,挤压输液袋,并通过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导管一,此时导管二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通过导管二注入粉针瓶内混合药剂;然后放松输液袋,此时通过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导管二,此时导管一处于通畅状态,由于粉针瓶内注入有药液,粉针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空气通过导管一回流至输液袋;多次重复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直到将粉针瓶药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可将整个输液袋和粉针瓶翻转,即保持倒立粉针瓶和正立输液袋,并保持输液袋针与输液袋空气接触;再次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当挤压输液袋时,并通过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导管一,此时导管二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中空气通过导管二进入粉针瓶,再松压输液袋,此时通过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导管二,此时导管一处于通畅状态,粉针瓶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导管一回流至输液袋,多次重复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直至粉针瓶内药液全部回流至输液袋。因此,该配药装置,通过在导管一上设置夹紧件一,导管二上设置夹紧件二,并且通过控制件一和控制件二分别控制夹紧件一和夹紧件二的夹紧或松开,配合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空气在配药装置中的内循环,将输液袋内药液注入粉针瓶,并进一步将粉针瓶内药剂混合完毕后,其药液回流注入输液袋;该配药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配药效率高;配药完成后,只需要更换输液袋针、粉针瓶针、导管一和导管二,节约配药时间。

优选地,该配药装置还包括可将整个配药装置旋转的旋转部件。

该配药装置还可以通过一个旋转部件,实现输液袋和粉针瓶的整体旋转,即可实现输液袋倒立、粉针瓶正立状态,或者输液袋正立、粉针瓶倒立状态,便于挤压输液袋将药液注入粉针瓶,或者将空气注入粉针瓶使粉针瓶药液回流至输液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整个配药装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该旋转部件通过一个支撑板将配药装置的所有部件,包括输液袋针和输液袋,粉针瓶针和粉针瓶,四个导管、两个单向阀均固定在支撑板上,电机转轴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使整个配药装置的部件均发生180度正反方向翻转,可靠性较高。

优选地,所述输液袋针或/和粉针瓶针上设有便于夹持的夹头一或/和夹头二,便于适配的夹持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插拔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

优选地,该配药装置还包括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实现该配药装置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药液的挤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以及导管二,最后注入粉针瓶。

优选地,所述挤压部件包括用于固定的挂板,所述挂板上连接有后夹板和前夹板,所述挂板上固定有导轨和电机,所述电机转轴连接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的丝杆,所述前夹板穿过所述导轨和丝杆;输液袋设于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丝杆旋转,所述前夹板相对所述后夹板靠近或远离,对输液袋实现挤压或松压。

优选地,所述控制件一和控制件二通过逻辑开关连接电源驱动装置,即当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一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此时所述夹紧件二保持松开状态;当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二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此时所述夹紧件一保持松开状态。通过逻辑开关来连通控制件一或控制件二,其控制更加方便可靠。

优选地,所述输液袋处于挤压状态时,所述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一,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将导管一夹紧;所述输液袋处于松压状态时,所述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二,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将导管二夹紧。

优选地,所述输液袋处于挤压状态时,所述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二;所述输液袋处于松压状态时,所述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一。

优选地,所述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结构相同。

该配药装置的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结构相同,即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的结构、大小和用途可以互通,即配药装置包括的两个针,每个针均可插入输液袋或粉针瓶,不分方向,提高了配药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地,输液袋针、粉针瓶针、导管一和导管二为一体成型结构。

由于输液袋针、粉针瓶针、导管一和导管二为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配药完成后该结构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能够节约更换时间。

该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在使用时,其配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即将所述输液袋针插入输液袋,将所述粉针瓶针插入粉针瓶,此时输液袋保持瓶口朝下的倒立状态,粉针瓶处于瓶口朝上的正立状态,并且所述输液袋针保持接触输液袋内药液状态;

步骤二、将药液注入粉针瓶,即采用若干次挤压输液袋和放松输液袋的循环动作,所述输液袋内药液依次通过所述导管二流入粉针瓶,具体的,当挤压输液袋,并通过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导管一,此时导管二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通过导管二注入粉针瓶内混合药剂;然后放松输液袋,此时通过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导管二,此时导管一处于通畅状态,由于粉针瓶内注入有药液,粉针瓶内的空气压强增大,空气通过导管一回流至输液袋;多次重复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直到将粉针瓶药剂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三、翻转输液袋和粉针瓶,即将翻转输液袋使其瓶口为朝上的正立状态,翻转粉针瓶使其瓶口为朝下的倒立状态,并且将所述输液袋针调节为针尖接触输液袋内空气状态;

步骤四、若干次挤压和放松输液袋,即每次挤压输液袋时,输液袋内的空气依次进入所述导管二流入粉针瓶;当挤压输液袋时,并通过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导管一,此时导管二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中空气通过导管二进入粉针瓶,再松压输液袋,此时通过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导管二,此时导管一处于通畅状态,粉针瓶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导管一回流至输液袋,多次重复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直到粉针瓶内药液全部被注入输液袋内;

步骤五、取下粉针瓶和输液袋,完成配药。

使用该方法再进行配药的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或交换输液袋和粉针瓶工位,能够实现一次性连接输液袋和粉针瓶,并使输液袋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配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配药工序得到了简化,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而且也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失喷洒出来。

多次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粉针瓶瓶内空间全部充满药液。

该重复步骤二,是为了多次向粉针瓶内注入输液袋内药液,可尽量全部或彻底的充分溶解粉针瓶内药剂,便于其全部输入到输液袋中。

上述步骤二或/和步骤四中每次挤压输液袋的持续时间为0.5-2s。

上述步骤二或者步骤四在每次挤压输液袋时,或者步骤二和步骤四均为挤压输液袋时,时间均控制在挤压输液持续时间为0.5-2s,挤压输液袋和放松输液袋交替进行,也便于空气在四个导管内内循环的流动速度,提高配药效率。

上述步骤二和步骤四中每次挤压输液袋的持续时间和每次放松输液袋的持续时间相等,均为1-2s,便于挤压部件以相同的频率对输液袋挤压或松压,提高配药过程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通过在导管一上设置夹紧件一,导管二上设置夹紧件二,并且通过控制件一和控制件二分别控制夹紧件一和夹紧件二的夹紧或松开,配合挤压和放松输液袋,空气在配药装置中的内循环,将输液袋内药液注入粉针瓶,并进一步将粉针瓶内药剂混合完毕后,其药液回流注入输液袋;该配药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配药效率高;配药完成后,只需要更换输液袋针、粉针瓶针、导管一和导管二,节约配药时间;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其中导管一和导管二上的控制件一和控制件二,是通过逻辑开关来连通电源驱动装置,具体的当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一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控制件一控制夹紧件一夹紧,此时所述夹紧件二保持松开状态;当逻辑开关接通所述控制件二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控制件二控制夹紧件二夹紧,此时所述夹紧件一保持松开状态;控制更加方便可靠;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药装置还包括有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该挤压部件能够实现该配药装置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药液的挤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和导管二,最后注入粉针瓶,提高了自动化配药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结构相同,其位置可以互换,即输液袋针和粉针瓶针的结构、大小和用途可以互通,即配药装置包括的两个针,每个针均可插入输液袋或粉针瓶,不分方向,提高了配药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其中输液袋针、粉针瓶针、导管一和导管二为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配药完成后该结构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能够节约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向阀式配药装置插入粉针瓶和输液袋准备配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配药装置将输液袋中药液通过负压注入粉针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配药装置分别从粉针瓶和输液袋中拔出针头一、针头二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配药装置交换粉针瓶和输液袋针位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通过负压将粉针瓶内药液吸入过渡容器时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通过正压将过渡容器药液注入输液袋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输液袋针的双孔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粉针瓶针的双孔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准备配药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首次挤压输液袋将药液注入粉针瓶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多次挤压和放松输液袋后药液注入粉针瓶时的示意图;

图13为通过旋转部件将整个配药装置旋转180度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再次挤压和放松输液袋气体进入粉针瓶产生正压内将药液回流输液袋中的示意图;

图15为完成粉针瓶药液输入输入袋后旋转配药装置恢复初始位置并拔出粉针瓶袋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挤压部件安装在挤压部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图1-6中标记:

1、粉针瓶,2、输液袋,3、针头一,4、针头二,5、过渡容器,6、单向阀一,7、单向阀二,8、导液管一,9、导液管二;

图7-17中标记:

1、输液袋,2、粉针瓶,3、输液袋针,31、通孔一,32、通孔二,33、夹头一,4、粉针瓶针,41、通孔三,42、通孔四,43、夹头二,5、挤压部件,51、前夹板,52、后夹板,53、丝杆,54、导轨,55、电机,56、挂板,6、支撑板,7、控制件一,8、控制件二,9、导管一,10、导管二,11、夹紧件一,12、夹紧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7-9所示,包括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其中输液袋针3为包括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的双孔针,粉针瓶针4为包括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的双孔针,通孔一31和通孔三41之间连接导管一9,通孔二32和通孔四42之间连接导管二10;其中导管一9上设有夹紧件一11以及控制夹紧件一11夹紧或松开的控制件一7,其中导管二10上设有夹紧件二12以及控制夹紧件二12夹紧或松开的控制件二8。该夹紧件一11和夹紧件二12可选用常用的机械夹子,外置于导管一9和导管二10的外侧,夹紧时实现截流,松开时,导管一9和导管二10内流体导通。

上述的配药装置中还包括可将粉针瓶针4与粉针瓶2整体一起在竖直平面翻转的旋转部件,如图16、17所示,其中该旋转部件的结构包括支撑板6,图中未展示电机和转轴的结构,配药装置的所有部件,包括输液袋针3和输液袋1,粉针瓶针4和粉针瓶2,四个导管和两个单向阀均固定在支撑板6上,电机转轴连接支撑板,电机旋转带动支撑板6使整个配药装置的部件均发生180度正反方向翻转,分别可实现将已经注入有药液的粉针瓶2从正向旋转倒立,可将初始位置的输液袋1从倒立旋转位正向,同时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瓶盖位置,便于更加充分彻底的将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注入输液袋1,以提高配药效率,可靠性较高。

上述配药装置还包括可挤压输液袋的挤压部件5,如图16、17所示,该挤压部件5包括用于固定在旋转装置上的挂板56,挂板56上连接有后夹板51,挂板56上固定有导轨54和电机55,电机55的转轴连接与丝杆53,丝杆53与导轨54平行设置,前夹板52穿过导轨54和丝杆53,并且与后夹板51平行;输液袋1则设于前夹板52和后夹板51之间,电机55带动丝杆53旋转,前夹板52则相对后夹板51相互靠近或远离,对输液袋1实现挤压或松压,因此该挤压部件5能够实现该配药装置配药过程中自动对输液袋1药液的挤压或松压,使药液能够顺利进入导管一9和导管二10,最后注入粉针瓶2。

为了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便于夹持,实现自动化配药,在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上均设有夹头一33和夹头二43,便于适配的夹持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插拔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

上述的控制件一7和控制件二8可以通过逻辑开关连接电源驱动装置,即当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一7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控制件一7控制夹紧件一11夹紧,此时夹紧件二12保持松开状态;当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二8时,电源驱动装置驱动控制件二8控制夹紧件二12夹紧,此时夹紧件一11保持松开状态。通过逻辑开关来连通控制件一7或控制件二8,其控制更加方便可靠。

另外,当输液袋1处于挤压状态时,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一7,控制件一7控制夹紧件一11将导管一9夹紧;输液袋1处于松压状态时,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二8,制件二8控制夹紧件二12将导管二10夹紧。相反的,还可以是,当输液袋1处于挤压状态时,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二8;输液袋1处于松压状态时,电源驱动装置通过逻辑开关接通控制件一7。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一一种情况。

该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均为双孔针,并且分别相互连接导管一9和导管二10,其中导管一9上设置夹紧件一11,导管二10上设置夹紧件二12,并且通过控制件一7和控制件二8分别控制夹紧件一9和夹紧件二10的夹紧或松开。该配药装置能够直接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配药时,首先保持倒立输液袋1和正立粉针瓶2,挤压或松开输液袋1,夹紧件一11和夹紧件二12分别通过交替夹紧对应的导管一9和导管二10,将输液袋1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通过导管二10注入粉针瓶2内混合药剂,空气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多次重复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直到将粉针瓶2内药剂充分混合;然后将整个输液袋1和粉针瓶2翻转,即保持倒立粉针瓶2和正立输液袋1,并保持输液袋针3与输液袋1空气接触,再次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同时夹紧件一11和夹紧件二12分别通过交替夹紧对应的导管一9和导管二10,输液袋1中空气通过导管二10进入粉针瓶2,粉针瓶2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直至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回流至输液袋1。

因此,使用该配药装置,配药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或交换输液袋1和粉针瓶2工位,能够一次性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通过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空气在配药装置中的内循环,便能将输液袋1内药液注入粉针瓶2,并进一步将粉针瓶2内药剂混合完毕后,其药液回流注入输液袋1;该配药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配药效率高;由于该配药结构为连接成一个整体,配药完成后的配药装置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节约了更换时间。

该配药装置的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的结构相同,相当于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用途可以互通,即配药装置包括的两个针,每个针均可插入输液袋1或粉针瓶2,不分方向,在配药时不用特别注意两个针的适配对象,提高了配药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另外,输液袋针3、粉针瓶针4、导管一9和导管二10为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该一体式结构的意思为各个部件为彼此已经相互连接完成的部件,使用时,只需要通过输液袋针3插入输入袋1,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即可,并不需要再完成如导管一9、导管二10与输液袋针3的连接即可直接配药使用。该结构能够一次性进行整体更换,能够节约更换时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配药方法,包括上述的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其配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如图10所示,即将输液袋针3插入输液袋1,将粉针瓶针4插入粉针瓶2,此时输液袋1保持瓶口朝下的倒立状态,粉针瓶2处于瓶口朝上的正立状态,并且输液袋针3保持接触输液袋1内药液状态;

步骤二、将药液注入粉针瓶2,如图11、12所示,即采用挤压输液袋1和放松输液袋1的至少一次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的循环动作,输液袋1内药液依次通过导管二10流入粉针瓶2;具体的,当挤压输液袋1,并通过控制件一7控制夹紧件一11夹紧导管一9,此时导管二10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1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通过导管二10注入粉针瓶2内混合药剂(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此处的药液并非是要将粉针瓶2内充满,只要进入一部分药液混合药剂即可);然后放松输液袋1,此时通过控制件二8控制夹紧件二12夹紧导管二10,此时导管一9处于通畅状态,由于粉针瓶2内注入有药液,粉针瓶2内的空气压强增大,空气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多次重复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直到将粉针瓶2药剂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三、翻转输液袋1和粉针瓶2,如图13所示,即将翻转输液袋1使其瓶口为朝上的正立状态,翻转粉针2瓶使其瓶口为朝下的倒立状态,并且将输液袋针3调节为针尖接触输液袋1内空气状态;

步骤四、若干次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如图14所示,即每次挤压输液袋1时,输液袋1内的空气依次进入导管二9流入粉针瓶2;当挤压输液袋1时,并通过控制件一7控制夹紧件一11夹紧导管一9,此时导管二10处于通畅状态,输液袋1中空气通过导管二10进入粉针瓶2,再松压输液袋1,此时通过控制件二8控制夹紧件二12夹紧导管二10,此时导管一9处于通畅状态,粉针瓶2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多次重复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直到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被注入输液袋1内;

步骤五、取下粉针瓶2和输液袋1,完成配药,如图15所示。

为了全部或彻底的溶解粉针瓶2内药剂,使其全部输入到输液袋1中多次向粉针瓶2内注入输液袋1内药液,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四,直至将粉针瓶2内药剂完全溶解并输入输液袋1中,便于其全部输入到输液袋中。

在上述步骤二和步骤四中每次挤压输液袋1的持续时间为0.5-2s,每次放松输液袋1的持续时间为0.5-3s,挤压输液袋1和放松输液袋1交替进行,加快四个导管内药液或空气内循环的流动速度,提高配药效率。另外,采用在步骤二和步骤四中每次挤压输液袋1的持续时间和每次放松输液袋1的持续时间相等,均为1-2s,便于挤压部件5以相同的频率对输液袋1挤压或松压,提高配药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用于粉针瓶的配药装置的配药方法,首先保持倒立输液袋1和正立粉针瓶2,通过夹紧件一11和夹紧件二12分别通过交替夹紧对应的导管一9和导管二10,当挤压输液袋1时,输液袋1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通过导管二10注入粉针瓶2内混合药剂;然后放松输液袋1,由于粉针瓶2内注入有药液,粉针瓶2内的空气压强增大,空气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多次重复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直到粉针瓶2内填充所需药液容积;然后将整个输液袋1和粉针瓶2翻转,即保持倒立粉针瓶2和正立输液袋1,并保持输液袋针3与输液袋1空气接触;再次交替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输液袋1中空气通过导管二10进入粉针瓶2,粉针瓶2内空气正压将药液通过导管一9回流至输液袋1,直至粉针瓶2内药液全部回流至输液袋1。

该一体式配药装置的配药方法,通过挤压和放松输液袋1,空气在配药装置中的内循环,便能将输液袋1内药液注入粉针瓶2,并进一步将粉针瓶2内药剂混合完毕后,其药液回流注入输液袋1;使用该方法再进行配药的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再次拔出输液袋针3和粉针瓶针4,或交换输液袋1和粉针瓶2工位,能够实现一次性连接输液袋1和粉针瓶2,并使输液袋1内药液顺利注入粉针瓶2,配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配药工序得到了简化,大大提高了配药效率,而且也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失喷洒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