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22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骨科手术中,常常需要借助由橡皮膏、竖形细金属丝及横形细金属丝组成的体表定位器,以便在拍摄X光片时能够准确确定病变位置和手术位置。

但这种体表定位器只适合在医生人工手术中使用。由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时,由于无法把具体的手术位置与手术机器人联系起来,所以无法指引手术机器人进行自动导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体表定位器无法指引手术机器人进行自动导航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定位装置,所述手术定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基体内分别嵌有多个金属件,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基体上还分别印有至少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图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为基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是一体化结构或者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是金属球或金属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金属件是按照定位算法嵌在基体内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第二定位板的周边具有固定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定位装置通过所述固定安装孔安装在定位支架上,所述定位支架安装在手术床边或患者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定位装置可确定一立体坐标系,由于手术定位装置包括金属件和供双目视觉识别系统识别的图标,因此能够同时被X光机和双目视觉识别系统识别,X光机可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的金属件把手术部位定位到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同时双目视觉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图标计算出手术机器人自身在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将手术机器人的坐标和智能骨钻的坐标统一到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从而指引手术机器人到达相应的手术位置,这样更直观,精度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互相垂直,从而简化了建立立体坐标系的计算,当然,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也可以不互相垂直,即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之间的夹角不是90度。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是一体化结构或者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均采用透明的塑胶材料为基体,在基体内按照定位算法嵌有多个金属件13,金属件13可以是金属球、金属块等,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上的金属件13用于X光机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感光,可以阻挡X光线,在X光片上形成图像,用于手术定位用。

由于金属件13在手术机器人的智能骨钻的双目视觉识别系统中无法清晰识别,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板11和第二定位板12的基体上还分别印有至少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供双目视觉识别系统识别的图标14。根据不在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图标14才能确定一个平面。其中,双目视觉识别系统由安装在智能骨钻前端下部的两个工业相机组成,工业相机由网线经以太网交换机与系统相连,操作者和被授权人员通过网络实时观看两个工业相机的实时图像,还用于在手术机器人动作之前进行坐标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板11和/或第二定位板12的周边具有固定安装孔15,用于固定在手术床边或者患者身上的定位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手术床边安装定位支架,然后将手术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支架上,另一种是在患者身上固定定位支架,然后将手术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定位装置可确定一立体坐标系,由于手术定位装置包括金属件和供双目视觉识别系统识别的图标,因此能够同时被X光机和双目视觉识别系统识别,X光机可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的金属件把手术部位定位到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同时双目视觉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图标计算出手术机器人自身在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的位置,从而将手术机器人的坐标和智能骨钻的坐标统一到通过手术定位装置确定的立体坐标系中。从而指引手术机器人到达相应的手术位置,这样更直观,精度也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