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93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抢救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失血过多,往往急需进行快速输血抗休克抢救治疗,在治疗病人需要输血时,如果单纯依靠输血的重力滴注,因血液较为粘稠,血袋即使挂很高,血液的滴注依然很慢;目前,在没有专用的快速输血设备的情况下,通常做法是由医护人员用手为血袋加压,以加快输血速度,此种方法不仅占用了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力,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捷式加压装置,推板在传动机构的推动下对盛放在壳体内的血浆袋进行挤压,人们通过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限定齿条前进,使推板做间歇性运动,防止推板进度过快,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控制器内的时间继电器控制气泵工作,使得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有规律的上下移动,满足人们对于输血节奏的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为医务人员省时省工,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捷式加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板、推板、传动机构、定位机构和控制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安装板固接于壳体一侧,所述推板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一端穿装于壳体内,且与推板相固接;所述齿条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杆、定位杆、连接杆、双联气缸和气泵,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壳体外侧壁上,所述定位杆固接于支撑杆上,且其顶部与定位槽相配适;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气泵与双联气缸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且双联气缸与气泵均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气泵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用于控制气泵工作时间的时间继电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壳体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槽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推板在传动机构的推动下对盛放在壳体内的血浆袋进行挤压,人们通过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限定齿条前进,使推板做间歇性运动,防止推板进度过快,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控制器内的时间继电器控制气泵工作,使得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有规律的上下移动,满足人们对于输血节奏的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为医务人员省时省工。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捷式加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板2、推板3、传动机构4、定位机构5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1,所述安装板2固接于壳体1一侧,所述推板3设置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电机、齿轮41和齿条42,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板2上,并与齿轮41连接;所述齿轮41与齿条42相啮合,所述齿条42一端穿装于壳体1内,且与推板3相固接;所述齿条42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42-1,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支撑杆51、定位杆52、连接杆53、双联气缸54和气泵(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杆51转动连接于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定位杆52固接于支撑杆51上,且其顶部与定位槽42-1相配适;所述连接杆53一端与支撑杆5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双联气缸54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气泵与双联气缸54的活塞上腔、下腔相连通,且双联气缸54与气泵均设置于安装板2上;所述气泵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用于控制气泵工作时间的时间继电器(图中未示出)。

所述壳体内的容置腔1-3用于盛放血浆袋。

优选的,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顶盖1-2,所述顶盖1-2与壳体1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42-1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推板在传动机构的推动下对盛放在壳体内的血浆袋进行挤压,人们通过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限定齿条前进,使推板做间歇性运动,防止推板进度过快,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控制器内的时间继电器控制气泵工作,使得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杆有规律的上下移动,满足人们对于输血节奏的要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为医务人员省时省工。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