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91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移动读物设备,通读的讲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在给人类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时候,同时也带来对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使用者身体造成不利影响,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员和习惯经常低头玩手机的人群,在上述描述的人群中,有90%以上的人颈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出现导致颈椎病,或由颈椎病引起的并发症,为了纠正低头工作,玩手机的习惯及辅助上述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本实用新型特地提供一种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包括腹部固定杆、背部固定杆、头部支撑杆,腹部固定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有中间连接件,背部固定杆的第一端部和头部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中间连接件为T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二杆体连接成一体;所述腹部固定杆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杆体滑动套接;所述背部固定杆3的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部,所述头部支撑杆1的第一端部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4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腹部固定杆与背部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腹部固定杆上,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背部固定杆上,位于腹部固定杆和背部固定杆上均设置有肩膀焊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腹部固定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腹压板,所述背部固定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背压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腹压板和背压板顶压人体一侧的板面上均设置有垫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设置于腹压板上的垫层为海绵垫层;所述设置于背压板上的垫层为橡胶垫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肩膀焊钳通过弹性不锈钢条分别对应连接在腹部固定杆和背部固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提供的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其头部支撑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头部前屈限位挡板,头部前屈限位挡板贴合头部的一面上设置有透气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是用于消除头颈部向前倾斜的负荷重量,防止颈部僵硬,辅助颈椎病患者康复,能帮助在执行工作时由于职业习惯导致脖子僵硬的工作人员修正不良习惯,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松地穿到身上或安装到书桌或椅子,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戴状态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戴状态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穿戴状态的第三视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的1、颈部前屈位固定装置,包括腹部固定杆2、背部固定杆3、头部支撑杆1,腹部固定杆2的第一端部连接有中间连接件13,背部固定杆3的第一端部和头部支撑杆1的第二端部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件13上;所述中间连接件为T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二杆体连接成一体;所述腹部固定杆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杆体滑动套接;所述背部固定杆3的第一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部,所述头部支撑杆1的第一端部通过棘轮棘爪机构14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部;所述腹部固定杆2与背部固定杆3之间连接有拉簧12,拉簧12的一端固定在腹部固定杆2上,拉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背部固定杆3上,位于腹部固定杆2和背部固定杆3上均设置有肩膀焊钳11;所述腹部固定杆2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腹压板6,所述背部固定杆3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背压板8;所述腹压板6和背压板8顶压人体一侧的板面上均设置有垫层。

优选的,所述设置于腹压板6上的垫层为海绵垫层7;所述设置于背压板8上的垫层为橡胶垫层9;所述肩膀焊钳11通过弹性不锈钢条分别对应连接在腹部固定杆2和背部固定杆3上;所述头部支撑杆1的第二端部设置有头部前屈限位挡板4,头部前屈限位挡板4贴合头部的一面上设置有透气垫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