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科专用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9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科专用输液装置,属于医疗器具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小儿科病人在医院输液时大多无专用座椅,多是让其独自坐在成人输液椅上或由家长抱着输液,这种输液椅小儿坐着不舒服,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再则儿童天性好动,成人输液椅无法移动且其上缺少对输液肢体约束的装置,家长看护非常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和家长的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目前无小儿专用输液椅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移动方便且能有效束缚输液肢体的小儿科专用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儿科专用输液装置,包括座椅和输液杆,其特别之处在于椅座11、靠背7、扶手8以及输液杆6均安装在支撑架3上,椅座为可伸缩式,椅座与靠背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椅座与靠背之间可呈180°或90°两种结构状态,当椅座与靠背之间呈90°时,通过安装在椅座背面的支杆2与支撑架3连接以支撑椅座;扶手8在靠背的两侧,扶手上设有手臂固定装置9,用于固定输液的手臂,防止针头错位;支撑架3的底部设有踏板12,踏板下部设有滚动轮1,输液装置上还设有把手4,使输液装置可以随意移动;靠背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顶端支架用来安装头部降温装置5。

所述椅座11、靠背7及扶手8在支架3上的安装高度可调节,可沿支撑架上下移动,通过调节椅座和靠背在支撑架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

所述扶手8为可收放式,扶手能收起贴于支撑架的侧面,方便输液装置的收纳。

所述两扶手8的末端可对接形成闭合结构,两扶手与靠背形成环形结构,患儿置于环形结构内更安全。

所述头部降温装置5为采用柔软材料制成的、内部装有蓄冷剂(俗称冰胶)的降温装置,其外形尺寸符合儿童头部特征,可整体取下放入低温冷藏室中冷藏,需要进行头部降温时将其安装在靠背的顶端支架上,既能为患儿头部降温,又因顶端支架的保护不会伤到孩子。

所述扶手8上还设有音乐播放器10,可播放儿歌和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输液带来的不适与焦灼。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功能多样,由于座椅为可收放式,孩子输液时可站可坐,还可被推着四处移动,同时可聆听儿歌或故事,满足孩子好奇多动的性情;手臂固定装置又可防止针头错位,减轻家长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发烧的孩子还可以进行头部降温,减轻患病带来的不适,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动轮,2、支杆,3、支撑架, 4、把手,5、头部降温装置,6、输液杆,7、靠背,8、扶手,9、手臂固定装置,10、音乐播放器,11、椅座,12、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小儿科专用输液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座椅和输液杆,特点是椅座11、靠背7、扶手8以及输液杆6均安装在支撑架3上,椅座为可伸缩式,椅座与靠背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椅座与靠背之间可呈180°或90°两种结构状态,当椅座与靠背之间呈90°时,通过安装在椅座背面的支杆2与支撑架3连接以支撑椅座;扶手8在靠背的两侧,扶手上设有手臂固定装置9,用于固定输液的手臂,防止针头错位;支撑架3的底部设有踏板12,踏板下部设有滚动轮1,把手4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推动把手可使输液装置随意移动;靠背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顶端支架用来安装头部降温装置5。头部降温装置5为采用柔软棉布制成的、内部装有蓄冷剂(俗称冰胶)的降温装置,其外形尺寸符合儿童头部特征,可整体取下放入低温冷藏室中冷藏,需要进行头部降温时将其安装在靠背的顶端支架上,既能为患儿头部降温,又因顶端支架的保护不会伤到孩子。

椅座11、靠背7及扶手8在支架3上的安装高度可调节,可沿支撑架上下移动,通过调节椅座和靠背在支撑架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两扶手8的末端可对接形成闭合结构,两扶手与靠背形成环形结构,患儿置于环形结构内更安全。扶手8上还设有音乐播放器10,可播放儿歌和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输液带来的不适与焦灼。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结构相同或等同的输液装置,及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理相同的输液装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