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91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深层神经肌肉激活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康复医学领域,被证实深层核心稳定肌肉和整体稳定肌肉的失活是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原因,激活并恢复这些神经肌肉的功能可缓解或者解除疼痛。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有如下几种用于激活人体神经肌肉的训练产品,它们的特点和缺陷分别描述如下:

1.REDCORD(红绳)的振动设备,用于红绳的悬吊训练器上,主要用于医疗康复。该悬吊训练器是由挪威REDCODE(红码)公司研发的,用于骨科手术和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该振动设备只能用于与之配套的红绳的悬吊训练器,无法与其他训练器相结合使用,兼容性较差。其次,该振动设备必须同时绑住两根悬吊绳,使用场景较为受限。另外,该振动设备的参数设置较为不便,无法由使用者自己实时地参与设置。

2.振动平台,例如VibroPLATE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家庭保健。该振动平台的体积普遍非常庞大,不能便携。其次,该振动平台的使用不能与绳索相结合,从而不能借助绳索来增加本体感觉输入的训练。另外,该振动平台的价格通常非常昂贵,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

3.振动杆,主要用于健身锻炼。该振动杆使用时需要自发振动,然而大部分受训患者无法自行启动。另外,该振动杆也没有客观数据和参数产生,不能提供实时和后续的了解和进一步研究。

至于其他种类的训练产品,也大都存在着便携性差、自我操控不便、使用体验不佳(如信号线、电源线都是有线的)以及价格昂贵(对于价格敏感者来说)等缺陷。

总而言之,目前本领域中还没有一款能够快速有效地激活深层神经肌肉、增加本体感觉并且能兼容各种绳带训练的产品设备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激活深层神经肌肉、增加本体感觉并且能兼容各种绳带训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包括激活装置本体及其无线遥控器;所述激活装置本体能夹持在一根或多根针对神经肌肉激活的训练绳带或者训练杆上;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所述激活装置本体无线连接,控制所述激活装置本体的振动频率和/或振动幅度;

其中,所述激活装置本体包括:

蚌形壳体,具有两片互相能开闭的壳瓣,所述训练绳带或者所述训练杆的一段被夹持于两片所述壳瓣之间;

振动器,设置于两片所述壳瓣中的至少一片内,产生激活所述神经肌肉所需的一定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的振动动作,所述振动动作通过所述蚌形壳体传递到所述训练绳带或者所述训练杆上;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壳瓣内且分别与所述振动器和所述无线遥控器相连接,根据来自所述无线遥控器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振动器的所述振动频率和/或所述振动幅度;

内置电池,设置于两片所述壳瓣中的至少一片内且分别与所述振动器和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向所述振动器和所述控制单元提供所需的电力供应;以及

夹持弹簧,装配于两片所述壳瓣的一侧端部,使所述激活装置本体具备能夹持在所述训练绳带或者所述训练杆上不掉落的弹性夹持力。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壳瓣内。

可选地,所述内置电池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片所述壳瓣内,共同向所述振动器和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力供应。

可选地,所述激活装置本体还包括锁扣保险部件,装配于两片所述壳瓣的、与所述夹持弹簧相对的另一侧端部,用于将两片所述壳瓣彼此扣紧、锁定。

可选地,所述锁扣保险部件为粘扣带或者锁紧齿扣。

可选地,两片所述壳瓣中的至少一片的咬合内表面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卡槽,能将所述训练绳带或者所述训练杆的一段嵌入并夹持于其内。

可选地,所述弹性卡槽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塑胶;和/或所述壳瓣的材质为塑料或者树脂。

可选地,所述内置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具有有线充电接口或者无线充电端口。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还包括充电器,与所述激活装置本体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能通过所述有线充电接口或者所述无线充电端口对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激活装置本体还包括:

触摸传感器,设置于两片所述壳瓣中的至少一片的外表面,感测来自一使用者的触摸动作,以产生第二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传感器相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振动器的所述振动频率和/ 或所述振动幅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能通过机械方式绑定多种不同规格的训练绳带和训练杆的方式进行振动来快速有效地激活深层神经肌肉和增加本体感觉,能够将振动参数和训练数据客观实时地呈现并录入,便于后续临床研究和参考。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的安全性好,可无线充电、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数据,从而体积可以小型化、便携性好、使用体验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实现了医疗康复、家庭保健和健身锻炼这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的兼容全覆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分解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A-A 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7和图8分别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B-B线和C-C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10和图11分别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D-D线和E-E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类似于图9中E-E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4和图15分别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锁紧齿扣座的后视图和纵截面图;

图16和图1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悬吊训练的场景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健身绳索训练的场景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PNF训练的场景示意图;以及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振动杆训练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分解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中的激活装置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需要提醒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请结合图1至图3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100主要包括激活装置本体200及其无线遥控器300。该激活装置本体200能夹持在一根或多根针对神经肌肉激活的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训练杆144(见图 21)上。该无线遥控器300与该激活装置本体200无线连接并通信,控制该激活装置本体200的包括振动频率和/或振动幅度。

该激活装置本体200主要包括:蚌形壳体102、振动器104、控制单元106、内置电池108和夹持弹簧110。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由图中示出的以及后续其他的元器件的无论是形状、尺寸还是具体位置等均仅作为示例,其并不一定是按照最优的应用条件绘制的,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其中,该蚌形壳体102具有两片互相能开闭的壳瓣121,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该训练杆144(见图21)的一段能够被夹持于两片该壳瓣121 之间。该振动器104可以设置于两片该壳瓣121中的至少一片内,产生激活该神经肌肉所需的一定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的横向(左右)振动的振动动作,该振动动作通过该蚌形壳体102最终传递到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该训练杆 144(见图21)上。该控制单元106可以设置于该壳瓣121内且分别与该振动器104 和该无线遥控器300无线或者有线相连接,根据来自该无线遥控器300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该振动器104的该振动频率和/或该振动幅度。该内置电池108可以设置于两片该壳瓣121中的至少一片内且分别与该振动器104和该控制单元106相连接,向该振动器104和该控制单元106提供所需的电力供应。该夹持弹簧110装配于两片该壳瓣121的一侧连接端部,使该激活装置本体200具备能夹持在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该训练杆144(见图21)上而不掉落的弹性夹持力。该振动器104、该控制单元106和该内置电池108均可以由一片封盖板112借助螺丝封盖于该蚌形壳体102的一片或者两片该壳瓣121之内,从而保护它们无法被从外界触及,以免招致可能的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该无线遥控器300可以为目前使用广泛的无线智能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优选为可以安装有客户端软件(App)的智能手机,从而无需额外配置专用的无线遥控器。该无线遥控器300与该激活装置本体200之间可以使用目前成熟使用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来通信,例如EnOcean、Z-Wave、Wi-Fi、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 NFC(近场无线通信)、2G/3G/4G/5G等。在该无线遥控器300具体为安装有客户端软件(App)的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的界面来设置有关振动的一切程序(频率、振幅等),通过客户端软件动画演示其训练内容,完成数据传输,以及管理电源等。

对于该激活装置本体200,优选地,该振动器10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可以分别设置于两片该壳瓣121内。上述设置可以是基于平衡振动的考虑,从而两个该振动器104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均相互对应,有利于形成共振。与之类似地,该内置电池108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两片该壳瓣121内,共同地向该振动器104和该控制单元106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另外,该内置电池108可以为可充电电池,具有有线充电接口(未图示)或者无线充电端口(未图示),这可以依据不同的实际使用场景而确定。可以与此相配套地,该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充电器(未图示),其与该激活装置本体200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能通过该有线充电接口(未图示)或者该无线充电端口(未图示)对该内置电池108进行充电。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A-A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振动器、控制单元和内置电池被移除了。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图7和图8分别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B-B线和C-C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振动器、控制单元和内置电池被移除了。请参考图4至图5、图6至图8并结合图1来理解,该蚌形壳体102的两片该壳瓣121 中的至少一片(优选为所有两片)的咬合内表面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卡槽125,能将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该训练杆144(见图21)的一段嵌入并夹持于其内,确保该激活装置本体200能夹持在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 20)或者该训练杆144(见图21)上振动而不掉落。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卡槽 125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橡胶或者塑胶。另外,该壳瓣121本身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或者树脂。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图10和图11分别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D-D线和E-E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振动器、控制单元和内置电池被移除了;而图12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9至图12并结合图1来理解,该激活装置本体200 还可以包括锁扣保险部件123,装配于两片该壳瓣121的、与该夹持弹簧110相对的另一侧端部,用于将两片该壳瓣121彼此扣紧、锁定,进一步确保该激活装置本体200能夹持在该训练绳带142(见图18至图20)或者该训练杆144(见图21) 上振动而不掉落。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扣保险部件123可以为粘扣带131,包覆于该蚌形壳体102的开口端部外侧。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沿着类似于图9中E-E线的截面示意图;图14和图15分别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激活装置本体的锁紧齿扣座的后视图和纵截面图。请参考图13至图15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扣保险部件123可以为锁紧齿扣 133。该锁紧齿扣133与男士皮带扣有类似的结构,主要包括锁紧齿扣条135和锁紧齿扣座137。该锁紧齿扣座137位于该蚌形壳体102的两片该壳瓣121中的一片的外表面,而该锁紧齿扣条135则一端固定连接于两片该壳瓣121中的另一片的外表面,另一端从该蚌形壳体102的开口端部外侧贴紧绕过后插入该锁紧齿扣座137,从而将两片该壳瓣121彼此扣紧、锁定。

图16和图1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的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激活装置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激活装置本体200 可以还包括有触摸传感器127。该触摸传感器127可以设置于两片该壳瓣121中的至少一片的外表面,感测来自使用者的一触摸动作,以产生第二控制指令。位于该蚌形壳体102内部的该控制单元106与该触摸传感器127相连接并接收该第二控制指令,进而根据该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该振动器104的该振动频率和/或该振动幅度。具体来说,该触摸传感器127可以被配置为:当使用者沿着该壳瓣121的外表面纵向(上下)触摸滑动,实现增大或者减小振动幅度;而当使用者沿着该壳瓣121 的外表面横向(左右)触摸滑动,实现增大或者减小振动频率。

更具体地来说,该触摸传感器127可以包括振动幅度调节元件(未图示)和振动频率调节元件(未图示),分别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触摸滑动动作(不同的四个方向)使该振动器104增大或者减小该振动幅度以及增大或者减小该振动频率。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悬吊训练的场景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健身绳索训练的场景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PNF训练的场景示意图,PNF训练的全称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训练(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神经肌肉激活装置应用于振动杆训练的场景示意图。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能通过机械方式绑定多种不同规格的训练绳带和训练杆的方式进行振动来快速有效地激活深层神经肌肉和增加本体感觉,能够将振动参数和训练数据客观实时地呈现并录入,便于后续临床研究和参考。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的安全性好,可无线充电、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数据,从而体积可以小型化、便携性好、使用体验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实现了医疗康复、家庭保健和健身锻炼这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的兼容全覆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