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851发布日期:2018-09-21 22: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背景技术:

榫卯是在两个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各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构成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建筑施工、传统家具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结构方式。每个构件通过互相结合,互相支撑,将单薄的个体变成严丝合缝的整体,它克服了个体单薄的缺点,组合而成的整体能承受巨大的应力。除此之外,这种特殊的柔性结构体在承受较大荷载的同时还允许产生一定的形变。这也是许多中国古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固定,却能岿然屹立百年的原因。榫卯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是古代工匠技艺的精髓,是极为精巧的实用新型创造。

椎间融合器在椎体间融合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具有提高融合率,维持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满足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种类繁多的椎间融合器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总的来说包括生物型椎间融合器、金属型椎间融合器、复合材料型椎间融合器、可吸收型椎间融合器等四大类。不同手术方式加之不同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往往意味着不同的临床效果。理想的椎间融合器应能纠正脊柱畸形,保持节段稳定并提供有利融合的理想力学环境。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椎间融合器移位、沉降、应力遮挡、邻近部位骨吸收、迟发性炎症反应等并发症时有报道。因此椎间融合器在材料学、生物力学和仿生学等领域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其适用于胸椎侧前方减压手术及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将上下椎体组合成牢固的整体,达到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的目的,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胸椎或者腰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固定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连接部和榫头,连接部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固定连接,连接部沿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采用这种结构后,椎间固定器体部与椎体榫卯式组合方式,以垂直翼状部件为榫头,骨刀凿取胸椎的上下椎体的侧缘或腰椎的上下椎体的后缘骨槽做榫眼,将椎间固定器体部嵌入椎间隙中,将上下椎体组合成牢固的整体,达到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的目的。

椎间固定器体部与垂直翼状部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更为稳固。

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设有凹槽,连接部位于凹槽内,连接部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分开设置便于开模加工,制造工艺简单。

连接部的下部位于凹槽内,连接部的上部突出于凹槽。根据人体胸椎和腰椎的特点设置,使垂直翼状部件嵌入上下椎体的深度更合适。

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卡齿,卡齿的方向朝向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位于椎间固定器体部两侧的卡齿呈对称设置。为椎间固定器体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把持作用。

卡齿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卡齿的斜面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插入方向。进一步提供更佳的稳固性和把持作用,上述为卡齿结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

卡齿包括大卡齿和小卡齿,大卡齿设置于小卡齿的两侧,靠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端。上述为卡齿排列方式最优选的实施方式。

椎间固定器体部设有镂空。既可以用于放置骨粒利于骨间融合又能够减轻椎间固定器整体重量。

镂空为扁圆形镂空。上述结构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椎间固定器体部两侧设有把持器卡口,两个把持器卡口的连线垂直于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用于手术时固定把持器。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的胸腰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胸椎侧前方减压手术及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角度的水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述角度的矢状面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为椎间固定器体部、1-1为大卡齿、1-2为小卡齿、1-3为扁圆形镂空、1-4为把持器卡口、1-5为圆柱状小孔;

2为垂直翼状部件、2-1为连接部、2-2为榫头、2-3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胸椎或者腰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1,及固定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2,垂直翼状部件2包括连接部2-1和榫头2-2,连接部2-1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1固定连接,连接部2-1沿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2-2。采用这种结构后,椎间固定器体部1与椎体榫卯式组合方式,以垂直翼状部件2为榫头2-2,骨刀凿取胸椎的上下椎体的侧缘或腰椎的上下椎体的后缘骨槽做榫眼,将椎间固定器体部1嵌入椎间隙中,将上下椎体组合成牢固的整体,达到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的目的。椎间固定器体部1与垂直翼状部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更为稳固。连接部2-1的下部位于凹槽内,连接部2-1的上部突出于凹槽。根据人体胸椎和腰椎的特点设置,使垂直翼状部件2嵌入上下椎体的深度更合适。垂直翼状部件2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反方向的一面为平滑弧面,榫头2-2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方向设有锐利的刃口2-3。锐利的刃口2-3在椎间固定器植入椎间隙时便于榫头2-2插入骨槽间隙内。

如图1所示,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卡齿,卡齿的方向朝向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位于椎间固定器体部1两侧的卡齿呈对称设置。为椎间固定器体部1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把持作用。卡齿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卡齿的斜面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插入方向。进一步提供更佳的稳固性和把持作用,上述为卡齿结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卡齿包括大卡齿1-1和小卡齿1-2,大卡齿1-1设置于小卡齿1-2的两侧,靠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两端。上述为卡齿排列方式最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4所示,椎间固定器体部1设有镂空。既可以用于放置骨粒利于骨间融合又能够减轻椎间固定器整体重量。镂空为扁圆形镂空1-3。上述结构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扁圆形镂空1-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圆柱状小孔1-5,便于观察扁圆形镂空1-3内部情况。

如图1至图3所示,椎间固定器体部1两侧设有把持器卡口1-4,两个把持器卡口1-4的连线垂直于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用于手术时固定把持器。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的胸腰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胸椎侧前方减压手术及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2的榫头2-2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胸椎侧路及腰椎后路手术减压完成后,选取适合高度的垂直翼状部件2,如需要多节段固定,榫头2-2高度小于椎体高度的二分之一。以榫头2-2高度为参考用骨刀分别在操作节段椎间隙上下椎体侧缘(胸椎)或后缘(腰椎)凿开相应高度、宽度和深度的骨槽制备榫眼,注意骨槽方向与椎间隙保持垂直。

根据手术试模检测椎间隙高度和宽度,结合术者经验确定最适合的胸腰椎用椎间固定器体部1规格。选取椎间固定器体部1后,将制备榫眼凿取的骨片(或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粒)植入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扁圆形镂空1-3空间内并打压密实,以植骨块填满椎间固定器体部1并与顶底面平齐为宜。

将把持器(与现有椎间融合器所使用的产品通用)远端叉状结构放入椎间固定器体部1两侧的水平凹槽后部的把持器卡口1-4内,旋紧把持器近端螺栓确保把持器与椎间固定器固定良好。

将椎间固定器体部1前缘对准椎间隙,垂直翼状部件2上下两侧榫头2-2对准骨槽,击打把持器近端,控制击打力度和节奏,密切观察椎间固定器植入方向和深度。保持椎间固定器体部1后缘植入椎体内并确定垂直翼状部件2底面与上下椎体侧缘(胸椎)或后缘(腰椎)平齐,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植入到位。

适度提拉把持器手柄,检查椎间固定器体部1固定深度及牢靠程度,旋松把持器近端螺栓。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安放完毕。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可在胸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配合前路钉棒系统使用,或在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使用。同时,垂直翼状部件2高度不超过椎体高度的一半,因此亦可用于实施连续两个及以上节段椎间病变手术。具体情况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和手术者经验综合考量。将椎间固定器体部1和垂直翼状部件2做成不同的规格,以适应不同胸腰椎节段和不同患者个体差异所需。

实施例2。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一端设有凹槽,连接部2-1位于凹槽内,连接部2-1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分开设置便于开模加工,制造工艺简单。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