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38741发布日期:2018-06-08 20:0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有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材料都是采用编织的方法制备得到,这种编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编织的孔不是均匀的,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小孔,小孔容易产生细菌定植,造成炎性反应;编织的方法弹性过大,在受力的情况下,孔径变形,使得有效孔径变小,同样造成细菌定植,已经形成疤痕桥接作用,形成大瘢痕组织,造成网片的挛缩;编织的方法使得网片在各个方向的弹性不一致,因此在植入这种膜材料时,医生要注意放置的方向,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孔径分布均匀、材料呈各向同性力学性能的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湿度为50~80%的细菌纤维素的致密膜裁切后置入模具中固定,用功率为10~30W的紫外激光的切割的设备以200~600mm/s的速率切割膜,切割次数5~12次,得到孔隙率30~60%,均匀分布直径1~2mm孔的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

实验发现,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的致密膜的厚度为1~2cm时,加工制备过程更容易控制。

虽然激光切割是一种现有的加工技术,常用于焊接、打孔、裁切等,二氧化碳激光和紫外激光是常见的两种激光切割技术,但现有技术表明通常用于加工高分子等较软的材料二氧化碳激光不能打穿致密膜材料,而紫外激光则通常用于加工金属陶瓷等高硬度模具,在加工有机膜材料时着火,因此这种激光切割技术被普遍认为并不适合用于加工致密的有机膜材料。

与现有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这种采用的紫外激光打孔方法,在细菌纤维素膜材料上形成的孔径较大,并且均匀分布,这种孔径均匀的大孔可以避免细菌定植;并且这种制备方法得到膜材料的力学是各向同性的,因此这种材料在使用时,便于医生操作。这种打孔方法所打的孔形状可以任意定制,如圆形,菱形或者方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厚度为1cm的细菌纤维素致密膜,经挤压——晾干处理,至膜的湿度为60~80%,再经裁切后夹入硅胶模具中,保持膜的平整度,用功率为15W的紫外激光切割设备以400mm/s的速率切割膜,切割次数10次,按设定的圆形孔形状加工,设备的其它参数为:激光开延时30μs,激光关延时246μs,跳转延时250μs,走笔延时40μs,拐弯延时30μs,点出光延时18μs,Q频70KHz,Q释放50μs,电流60A,首脉冲抑制时间2.8μs;制得孔隙率40~60%,均匀分布直径1~2mm圆形孔的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厚度为2cm的细菌纤维素致密膜,经挤压——晾干处理,至膜的湿度为60~80%,再经裁切后夹入硅胶模具中,保持膜的平整度,用功率为30W的紫外激光切割设备以500mm/s的速率切割膜,切割次数12次,按设定的方形孔形状加工,设备的其它参数为:激光开延时15μs,激光关延时160μs,跳转延时200μs,走笔延时20μs,拐弯延时23μs,点出光延时8μs,Q频10KHz,Q释放25μs,电流20A,首脉冲抑制时间0.1μs;制得孔隙率30~40%,均匀分布边长1~2mm方形孔的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厚度为1cm的细菌纤维素致密膜,经挤压——晾干处理,至膜的湿度为50~70%,再经裁切后夹入硅胶模具中,保持膜的平整度,用功率为10W的紫外激光切割设备以200mm/s的速率切割膜,切割次数10次,按设定的圆形孔形状加工,设备的其它参数为:激光开延时25μs,激光关延时246μs,跳转延时220μs,走笔延时35μs,拐弯延时28μs,点出光延时15μs,Q频40KHz,Q释放36μs,电流40A,首脉冲抑制时间1.5μs;制得孔隙率40~60%,均匀分布直径1~2mm圆形孔的多孔细菌纤维素膜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