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方法制得的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9993发布日期:2018-09-21 20:2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化学和中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制备葛兰心宁软胶囊中的应用,以及采用该方法制得的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



背景技术:

葛兰心宁软胶囊每粒由葛根总黄酮200mg、山楂提取物60mg、绞股蓝总皂苷20mg三种组分组成。上述三个组分合用,发挥协同作用,共奏扩冠、调节血脂、保护内皮、防止血栓形成之功。长期临床应用表明,葛兰心宁软胶囊具有成分明确、靶点清楚、疗效确切的特点。

葛兰心宁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制备三种提取物,然后混合加入必要的辅料,制备成胶囊剂。现有技术中,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工艺为: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先浸润,再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得。采用此工艺生产的葛根总黄酮,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较低;且存在的鞣质等杂质与软胶囊囊壳中明胶通过氢键发生化学反应,贮存时间稍久,会引起软胶囊囊壳溶胀性变小,从而导致葛兰心宁软胶囊崩解时限延长,影响药物吸收。

葛根总黄酮作为葛兰心宁软胶囊中用量最大的原料,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软胶囊制剂的疗效,甚至服用量。因此,有必要对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除去了葛根提取物中鞣质等杂质成分,使得到的葛根总黄酮的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该制备方法虽简单易行,但是以所述方法得到的葛根总黄酮为原料,制备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不仅解决了软胶囊崩解时限延长的问题,而且所述药物的疗效还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得到葛根粗提物;

II.以步骤I得到的所述葛根粗提取物的质量为基准,向所述葛根粗提取物中加入3-8倍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95%的乙醇,搅拌使充分溶解,滤过,收集滤液;沉淀用所述葛根粗提物质量1-3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60%-95%的乙醇洗涤,收集洗涤液;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浓缩至干,即得所述葛根总黄酮。

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向所述葛根粗提取物中加入5倍所述乙醇。

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向所述葛根粗提取物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5%-95%的乙醇。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向所述葛根粗提取物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

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所述搅拌使充分溶解是指持续搅拌1-3小时,更优选为持续搅拌2小时。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采用机械搅拌,搅拌频率30-80转/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洗涤用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5%-95%;更优选为95%。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溶解用乙醇和洗涤用乙醇的浓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更优选的,溶解用乙醇和洗涤用乙醇的浓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步骤II中,合并的所述滤液和所述洗涤液,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然后喷雾干燥。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80%,更优选为70%。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野葛根用所述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更优选的,野葛根用所述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每次提取,所述乙醇的用量为野葛根药材质量的6-10倍,更优选为8倍。

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在第一次回流提取前,所述乙醇先浸润野葛根0.5-2小时,更优选浸润1小时。

还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各次乙醇提取液合并后,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再喷雾干燥,得到所述葛根粗提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葛根总黄酮。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和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葛根总黄酮在制备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葛根总黄酮、山楂提取物和绞股蓝总皂苷:

葛根总黄酮10-50重量份、山楂提取物3-20重量份、绞股蓝总皂苷1-10重量份。

上述山楂提取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的制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心系分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汇编,2002)P476收载的方法,以及国家药品标准WS-10370(ZD-0370)-2002-2012Z(颁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收载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葛兰心宁软胶囊药物,原料包括: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葛根总黄酮10~50重量份、山楂提取物3~20重量份、绞股蓝总苷1~10重量份、大豆油或色拉油10~50重量份、蜂蜡0.2~2重量份、氢化棕榈油1~5重量份、大豆磷脂0.5~2.5重量份、甲基硅油0.03~0.2重量份、明胶20~120重量份、甘油10~50重量份、纯化水20~100重量份、对羟基甲酸乙酯0.05~0.5重量份;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胶液的配制:首先用适量将明胶溶解,使其吸入膨胀,将甘油、余下的、对羟基甲酸乙酯置化胶罐内,加热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熔融成为均匀的明胶,开启溶胶罐的真空系统,除去明胶溶液中的气泡,边加热边蒸去明胶溶液中的水分,直到粘度为28000~32000毫泊,放入稳胶桶中保温,备用;

(2)将大豆油或色拉油中加入蜂蜡、氢化棕榈油,加热至70~80℃使上述两种物质在大豆油或色拉油中完全溶解,冷却至30~35℃加入大豆磷脂,充分搅拌,使其均匀;

(3)再按照所述重量份逐次加入过60目筛的绞股蓝总苷、山楂提取物、葛根总黄酮,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过胶体磨2遍,加入甲基硅油,静置,抽真空,待药液中气泡基本去除,备用;

(4)用步骤1得到的所述胶液和步骤3得到的所述药液采用压制法制丸,即得。

在本文中,重量份数表示的是组分之间相对的用量配比关系,而不是组分的实际用量。根据实际情况,1重量份可以是1g、10g、50g、1kg等。

本发明提供的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另行增加设备;但是在经过简单的纯化处理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中葛根黄酮的含量,还令人意想不到地解决了葛兰心宁软胶囊在有效期内贮存时间稍长就出现囊壳硬化、崩解时间超规定的问题。另外,临床试验表明,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葛根总黄酮为原料之一,葛兰心宁软胶囊在治疗冠心病时,在扩冠、调节血脂、保护内皮、防止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的是实施例4中,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辅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得到葛根粗提物;

II.以步骤I得到的所述葛根粗提取物的质量为基准,向所述葛根粗提取物中加入3-8倍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95%的乙醇,搅拌使充分溶解,滤过,收集滤液;沉淀用所述葛根粗提取物质量1-3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60%-95%的乙醇洗涤,收集洗涤液;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浓缩至干,即得所述葛根总黄酮。

步骤I优选的具体操作是:

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野葛根药材质量6-10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80%的乙醇浸泡0.5-2小时,然后回流提取1-3小时,趁热过滤,药渣加入野葛根药材质量6-10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1-3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到葛根粗提物。

步骤I更优选的具体操作是:

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1小时,然后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药渣加入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到葛根粗提物。

步骤II中,优选的,溶解所述葛根粗提物和洗涤所述沉淀的乙醇浓度相同。而该步骤中乙醇的浓度和用量,以及溶解所述葛根粗提物的时间,对提高总黄酮的含量和去除杂质影响较大,因此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葛根总黄酮提取物纯化处理中乙醇浓度筛选

按照如下操作制备葛根粗提物:

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1小时,然后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药渣加入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到葛根粗提物。

平行取所述葛根粗提物4份,每份约4000g,分别加葛根粗提物质量6倍的95%、85%、70%、60%(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搅拌(60转/分钟)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沉淀加2倍量相同浓度的乙醇洗涤,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稠膏置减压干燥箱中继续减压干燥(真空度0.08~0.09Mpa,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10小时),得到干浸膏;按下述方法测定干浸膏收率及干浸膏中葛根素(Pu)、葛根总黄酮(PF)的含量。

1.1.干浸膏收率

分别将干浸膏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即得。

式中,投料量——葛根粗提物的质量

1.2葛根素(Pu)含量

试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512)。

仪器:岛津LC-2010AHT四元高效液相色谱仪,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

对照品:葛根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纯度100%,批号110752-200410。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葛根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30%乙醇适量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3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干浸膏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30%乙醇适量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色谱条件:

岛津Inertsil ODS-SP C18(4.6mm*150mm,5μm)柱;

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25:75);

检测波长:250nm;

柱温:35℃;

流速:1mL/min。

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即得。葛根素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对照品——对照品溶液葛根素的浓度,mg/ml;

A供试品——供试品溶液葛根素的峰面积;

A对照品——对照品溶液葛根素的峰面积;

V供试品——供试品稀释体积,ml;

W供试品——供试品取样量,mg。

1.3葛根总黄酮(PF)含量

试验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401)。

仪器: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UV/Vis-4802S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吸取葛根素含量项下对照品储备液3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吸取“1.2”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3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检测波长:250nm。

测定方法:分别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即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对照品——对照品葛根素的浓度,mg/ml;

A供试品——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值;

A对照品——对照品溶吸光度值;

V供试品——供试品稀释体积,ml;

W供试品——供试品取样量,mg。

上述各项测定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95%时,所得干膏葛根素含量和葛根总黄酮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选择复溶乙醇浓度为95%。

表1乙醇浓度筛选试验结果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葛根总黄酮提取物纯化处理中乙醇用量选择

2.1乙醇用量选择

平行取实施例1制备的葛根粗提物3份,每份4000g,分别加3、5、8倍量95%(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搅拌(60转/分钟)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沉淀加2倍量95%(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洗涤,洗涤液与滤液合并,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和条件得到干浸膏并测定干浸膏收率、干浸膏中葛根素(Pu)、葛根总黄酮(PF)的含量。

测定结果见表2。

表2不同乙醇用量筛选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95%乙醇用量在3~8倍时,对干浸膏中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影响不大,主要对浸膏收率有影响,综合检测结果与生产成本,优选乙醇用量为5倍量。

2.2洗涤乙醇用量选择

取实施例1制备的葛根粗提物4000g,加5倍量95%(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搅拌(60转/分钟)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沉淀加95%(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洗涤,每次1倍量,分别收集各次的洗涤液,将滤液和各次洗涤液分别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和条件得到干浸膏并测定干浸膏收率、干浸膏中葛根素(Pu)、葛根总黄酮(PF)的含量。

测定结果见表3。

表3乙醇不同洗涤用量试验结果

由表3的数据可知,第3次洗涤液所得浸膏在总浸膏中仅占比3.3%,葛根素占比1.9%,葛根总黄酮占比2.7%。即:大部分的葛根黄酮类成分已经被洗涤。因此乙醇洗涤用量选择2倍投料量(葛根粗提物的质量)。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葛根总黄酮提取物纯化处理中搅拌(提取)时间选择

平行取原工艺葛根总黄酮3份,每份4000g,分别加5倍量95%乙醇搅拌提取1、2、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沉淀加2倍量乙醇洗涤,收集洗涤滤液;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测定干浸膏收率及干浸膏中葛根素(Pu)、葛根总黄酮(PF)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提取时间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小时后时间增加几乎对提取结果无影响,因此选择提取时间为1小时。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葛根总黄酮提取物纯化工艺大生产确认

取野葛根530kg,破碎成粗粉,用70%(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2000L先浸润1小时,再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药渣再用70%(体积百分比浓度)乙醇2000L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得到葛根粗提物。所述葛根粗提物加250L乙醇搅拌4小时(转速60转/分钟),滤过,收集滤液;沉淀加100L乙醇洗涤,收集洗涤液;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减压浓度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即得葛根总黄酮;沉淀减压干燥,备用。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两批葛根总黄酮。

分别检测上述方法中所用的野葛根、得到的葛根总黄酮和沉淀中葛根素(Pu)、葛根总黄酮(PF)、鞣质含量。

葛根素、葛根总黄酮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

鞣质检测方法如下:

试验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401)。

仪器: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UV/Vis-4802S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磷钼钨酸试液的制备:取钨酸钠25g,钼酸钠6.25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175ml使其溶解,再加25ml盐酸、12.5ml磷酸于电热套上加热回流10h放冷,再加37.5g硫酸锂,2.5ml水和0.05ml溴水,煮沸除去残留的溴,冷却,加水稀释至250ml,过滤,滤液避光保存,备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没食子酸对照品(批号:110831-201605,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1、1、2、3、2、5ml,分别置20、10、10、10、5、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线性溶液(浓度依次为0.01mg/ml、0.02mg/ml、0.04mg/ml、0.06mg/ml、0.08mg/ml、0.10mg/ml)。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葛根总黄酮约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适量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不同浓度对照品溶各液2.0ml,分别置25ml棕色量瓶中,各加入磷钼钨酸试液1ml和水10ml,再加29%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采用分光光度法,在760nm测定吸光度。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回归方程如下:

y=9.298x+0.0745 R2=0.9982

图1示出,没食子酸对照品在0.01013~0.1013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鞣质含量测定: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自“加入磷钼钨酸试液1ml”起,同法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供试品中鞣质的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A供试品——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V供试品——供试品稀释体积,ml;

W供试品——供试品取样量,mg。

各项测定结果见表5。

表5纯化工艺大生产确认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大生产结果平行性较好,与原工艺比较,纯化后葛根总黄酮中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含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约提高60%),鞣质含量则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约降低77%)。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鞣质等杂质,保留了大部分的葛根黄酮类成分。

实施例5新工艺制备的葛兰心宁软胶囊

处方:

葛根总黄酮200重量份、山楂提取物60重量份、绞股蓝总苷20重量份、大豆油或色拉油254重量份、蜂蜡6重量份、氢化棕榈油30重量份、大豆磷脂10重量份、甲基硅油0.5重量份、明胶272重量份、甘油109重量份、纯化水272重量份、对羟基甲酸乙酯0.54重量份。

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得到。

(2)山楂提取物的制备:取山楂片,第一次加70%乙醇8倍量,第二次加70%乙醇6倍量,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热测)的浸膏,喷雾干燥,即得山楂提取物。

(3)绞股蓝总苷的制备:绞股蓝总苷购自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108,执行标准:(94)卫药标字Z-02号;

(4)胶液的配制:首先用适量纯化水将明胶溶解,使其吸入膨胀,将甘油、余下的、对羟基甲酸乙酯置化胶罐内,加热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熔融成为均匀的明胶,开启溶胶罐的真空系统,除去明胶溶液中的气泡,边加热边蒸去明胶溶液中的水分,直到粘度为28000~32000毫泊,放入稳胶桶中保温,备用;

(5)将大豆油或色拉油中加入蜂蜡、氢化棕榈油,加热至70~80℃使上述两种物质在大豆油或色拉油中完全溶解,冷却至30~35℃加入大豆磷脂,充分搅拌,使其均匀;

(6)再按照所述重量份逐次加入过60目筛的绞股蓝总苷、山楂提取物、葛根总黄酮,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过胶体磨2遍,加入甲基硅油,静置,抽真空,待药液中气泡基本去除,备用;

(7)用步骤1得到的所述胶液和步骤3得到的所述药液采用压制法制丸,即得。

规格:每粒装0.58g

用量用法: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按照上述方法共制备得到三批葛兰心宁软胶囊,批号分别为20160831(新)、20160832(新)、20160833(新)。

对比例1现有工艺制备的葛兰心宁软胶囊

本对比例的葛兰心宁软胶囊,处方与实施例5的相同,制备方法的(2)~(7)也与实施例5的相应制备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葛根总黄酮的制备:取野葛根,破碎成粗粉,用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1小时,然后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药渣加入野葛根药材质量8倍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的浸膏,喷雾干燥,即得。

制备得到的葛兰心宁软胶囊,批号为20160802(旧)。

实施例6本发明所述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对葛兰心宁软胶囊质量的影响6.1样品

(1)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三批葛兰心宁软胶囊(以下简称“新工艺产品”):批号分别为20160831(新)、20160832(新)、20160833(新)。

(2)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葛兰心宁软胶囊(以下简称“现有工艺产品”):批号:20160802(旧)。

6.2试验条件

6.2.1加速试验:将本品置温度40℃±2℃,相对湿度25%±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2、3、6个月末进行检测。

6.3试验方法

按葛兰心宁软胶囊质量标准(WS-10370(ZD-0370)-2002-2012Z)操作。6.4试药与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10AHT四元梯度泵,LabSolution色谱工作站;

葛根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批号110752-201514。6.5实验结果

见表6~9。

通过以上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葛根总黄酮,能够改善葛兰心宁软胶囊的性状、稳定性和崩解性能,解决了现有工艺产品存在的在有效期内随着存储时间加长而崩解时限超限的问题。同时药物中有效成分葛根总黄酮的含量提高了约15%,其临床疗效可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施例7采用纯化后葛根总黄酮制备的软胶囊与原工艺葛根总黄酮制备的软胶囊药效对比

受试药物: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葛兰心宁软胶囊(以下简称“新工艺产品”):批号为20160831(新),规格580mg/粒。

受试目的:观察本发明的受试药物在治疗扩冠、调节血脂、保护内皮、防止血栓形成方面的冠心病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设计实验

对照药物:对比例1制备的葛兰心宁软胶囊,批号:20160802(旧)。

病例选择:病例选择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年版。

纳入病例标准: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的82例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小于等于70岁。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AMI)、重度心律失常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

分组与治法

分组:随机分为2组:1)治疗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61.2±9.0)岁;伴有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症17例,心率失常10例,心功能不全5例;住院3-21(16.2±5.8)d。2)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62.4±8.8)岁:伴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症16例,心律失常7例,心功能不全4例:住院3-19(15.4±5.0)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降血糖、调脂药,治疗组同时给予受试药物,对照组给予对照药物,每组给药方式均为3次/d,2粒/次,服用4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病例用药期间、用药后3个月及6个月心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缺血性ST段下降减少0.1mV;

有效: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减轻,缺血性ST段下降减少0.05~0.1mV;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2组用药期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2例(5%),对照组复发12例(29%);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1例(2%),对照组复发14例(34%)。2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0.01)。

不良反应

2组在试验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受试药物治疗冠心病时,在扩冠、调节血脂、保护内皮、防止血栓形成方面优于对照药物。

本实施例对比的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处了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不同,其它各原料(山楂提取物和绞股蓝总苷)的制备方法及用量,以及辅料的种类的用量,均相同。因此,上述实施例中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应该源自本发明提供的葛根总黄酮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