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828发布日期:2019-06-11 23:4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美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脸部的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使用者借由各式多样外敷内用的美容保养品,来调理、改善脸部的肌肤。由于肌肤表层组织的阻隔,在外敷保养品的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部或者是按摩工具,借以拍打、按摩的方式来活化细胞,因此,可利于保养品的营养成份能渗入肌肤内层,并且促进细胞对于保养品的吸收。然而,目前现有的按摩工具,例如日本意匠公告第1391656号专利,其按摩头为圆形,当贴覆于使用者的脸部时会有死角且使用者按摩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其只能帮助肌肤表层的吸收,而无法让保养品有效地深入肌肤底层,甚至更没有办法针对脸部的特殊部位,例如鼻翼、眼睛四周,提供使用者作整脸全面性有效的按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即可供一种美容装置,不止能够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部轮廓,产生均匀的按摩力道,更能够提供使用者可以针对鼻翼、眼睛四周的脸部位置来按摩,进而增加脸部使用按摩的效果。

于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主体结构、片状体结构,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主体及固定于所述主体上的连接杆。所述片状体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包括实质呈扇形的外周缘,及连接于所述外周缘且适用于接触使用者皮肤的外凸弧面。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装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为可受控地产生振动,使所述片状体结构受带动而一并振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外凸弧面具有钝端部及位于所述钝端部相反侧的尖端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外周缘具有对应所述外凸弧面的所述尖端部的上周缘段、与所述上周缘段位于相反侧且对应所述外凸弧面的所述钝端部的下周缘段,及二朝所述上周缘段的方向相向延伸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周缘段及所述下周缘段两端的侧周缘段。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上周缘段具有第一弧缘。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下周缘段具有二位于两侧且相向的第二弧缘。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主体为圆柱状结构,定义通过所述主体的轴心的中心轴线,所述连接杆具有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及位于所述下端部相反侧的上端部,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下端部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上,且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上端部远离于所述中心轴线,借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异,并使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片状体结构的所述外凸弧面相对于所述主体呈倾斜状。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片状体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周缘且位于所述外凸弧面相反侧的连接面,定义通过所述外凸弧面的至高点至所述连接面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围介于3.0毫米至6.0毫米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侧周缘段分别具有切面,定义通过所述切面的上缘至高点至所述切面的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的范围介于1.0毫米至4.0毫米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主体具有握持部,及连接于所述握持部且可拆卸的基座,所述握持部界定出供容纳所述传动单元的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具有电连接于所述传动单元的开关,所述开关适用于启动或关闭所述传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辅助使用者以握持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主体的方式,通过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连接杆的弯折设置手段,以及所述片状体结构整体的特殊形状设计,借由所述传动单元的所述致动件可受控地产生振动,使所述片状体结构受所述致动件带动而一并振动,以提供使用者利用所述片状体结构来按摩脸部例如鼻翼、眼睛四周等的细部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一主体结构以及一片状体结构间的组合关系;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侧面状态;

图4是一后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背面状态;

图5是一前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正面态样;

图6至图8是所述片状体结构的细部结构的不同角度视图;及

图9是一示意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于脸部的一使用实施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的一实施例,包含一主体结构1、一片状体结构2,以及一传动单元3。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实质呈扇形」包含「水滴形」、「扇形」的态样,以及「扇形的三个角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一弧缘」的态样。

详细来说,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一主体11,以及一固定于所述主体11上的连接杆12。所述主体11为一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定义一通过所述主体11的轴心的中心轴线Y,且所述主体11具有一握持部112,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握持部112且可拆卸而能与所述握持部112彼此分离的基座111。所述基座111具有一电连接于所述传动单元3的开关111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111a适用于提供使用者以例如转动所述基座111的方式来启动或者是关闭所述传动单元3,但不以此种操作方式为限。所述握持部112界定出一供容纳所述传动单元3的容置空间112a。

参阅图3与图4,所述连接杆12是呈一细条状,所述连接杆12具有一连接于所述主体11的所述握持部112的下端部121,以及一位于所述下端部121的相反侧的上端部122。所述连接杆12的所述下端部121位于所述中心轴线Y上,并且所述连接杆12的所述上端部122远离于所述中心轴线Y,也就是说,所述连接杆12与所述主体11两者的延伸方向为相异。然而,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连接杆12也可以跟所述主体11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不以前述实施方式为限。

参阅图3与图4、图6至图8,所述片状体结构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且呈扁平的实质呈扇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片状体结构2包括一实质呈扇形的外周缘22、一连接于所述外周缘22且适用于接触使用者皮肤的外凸弧面23,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外周缘22且位于所述外凸弧面23相反侧的连接面21。所述连接面21为一实质呈扇形且平滑的平面,且所述连接面21形成一设置于邻近中心位置的连接部211,所述连接部211呈一下窄上宽的截头锥状,且所述连接部211用于提供所述片状体结构2与所述主体结构1的所述连接杆12互相连接。由于所述连接杆12的所述上端部122朝远离于所述中心轴线Y的方向而向外微弓,使得所述连接杆12呈弧形弯折状,并进而使得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的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所述外凸弧面23相对于所述主体11呈倾斜状,借由此种实施方式,让使用者持握所述美容装置时能便于对脸部进行美容、按摩。特别要说明的是,设计、制造者当能依据实际使用需要作调整,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设置方式不以本实施例的公开内容为限,同样可以达到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功效者,均视为本实施态样的常规变化。

参阅图4至图8,所述外凸弧面23具有一邻近于所述主体结构1的钝端部231,以及一位于所述钝端部231相反侧的尖端部232,而呈现如图6所绘制的态样。所述外周缘22为实质呈扇形的外观,且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外凸弧面23的所述尖端部232的上周缘段221、一与所述上周缘段221位于相反侧且对应于所述外凸弧面23的所述钝端部231的下周缘段223,以及二朝所述上周缘段221的方向相向延伸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周缘段221及所述下周缘段223两端的侧周缘段222。进一步来说,所述侧周缘段222分别具有一切面222a,而所述下周缘段223位于所述侧周缘段222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侧周缘段222相连接,所述上周缘段221具有一第一弧缘221a,且所述下周缘段223具有二个位于两侧且相向的第二弧缘223a,由此,所述片状体结构2整体是呈两边对称的结构。

参阅图3、图7与图8,定义一通过所述外凸弧面23的至高点至所述连接面21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厚度D1,并定义一通过所述切面222a的上缘至高点至所述切面222a的下缘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厚度D2。所述第一厚度D1的较佳范围介于3.0毫米至6.0毫米间,最佳长度则为4.5毫米。而所述第二厚度D2的较佳范围介于1.0毫米至4.0毫米间,最佳长度则为2.5毫米。除此以外,如图7所绘制的态样,所述上周缘段221的高度近似于所述下周缘段223的高度。另一方面,所述侧周缘段222的高度是大于所述上周缘段221的高度,且所述侧周缘段222的最小高度的位置是与所述上周缘段221相连,所述侧周缘段222的宽度是大于所述上周缘段221的宽度,而呈现如图8所示的态样。由此,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所述外周缘22具有不同的厚度,使得所述片状体结构2侧视为中间隆起、所述外凸弧面23上下两端略为扁平,以及左右(所述侧周缘段222)具有一定厚度的飞碟型,借此整体正视、后视皆为实质呈扇形的造型结构设计,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所述外周缘22的不同部位来进行脸部的美容、保养,以达成利用所述片状体结构2按摩、拉提脸部的功能。

参阅图2与图3,所述传动单元3包括一装设于所述主体11的内部的致动件31,以及一与所述致动件31连接并供所述致动件31作动的供电器32。由于所述致动件31具有一高转速振动马达(图中未绘制),所述致动件31可通过使用者启动所述开关111a而被开启并产生振动,使得所述片状体结构2受所述致动件31带动而一并随其振动,借由高速振动的方式来增进按摩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件31的振动频率约为每分钟8,000转至9,000转左右,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创作。所述供电器32例如为一干电池,但不以上述公开内容为限,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供电器32也可以替换为一锂电池,或者是其他可提供一电力的电源装置等。

参阅图4、图5与图9,使用者可借由所述片状体结构2来按摩脸部。首先,使用者以一手握持所述主体结构1的所述主体11,并以另一手抓住所述主体11的所述基座111,同时将所述主体11的所述基座111朝一第一方向A转动以旋开所述开关111a,让所述开关111a上的一导电片(图中未绘制)与所述供电器32相接触,并启动连接于所述供电器32一端的所述致动件31而产生振动,使用者便能以所述片状体结构2在脸部或其他部位的皮肤来进行按摩,且利用所述致动件31振动的作用,可帮助使用者将预先涂抹于脸部的保养品的护肤成份有效地导入肌肤底层。

具体而言,由于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整体的平滑、圆边角设计,并配合所述连接杆12的弯折角度,能利于使用者易于在脸部上移动、推提。再者,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形貌设置,可以符合人体的脸部轮廓,使得所述片状体结构2的所述外凸弧面23能完整地服贴于使用者的脸部肌肤,并且增加所述片状体结构2与使用者脸部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上周缘段221为较窄且面积较小的尖端结构而适用于按摩脸部的细部部位,例如鼻翼、鼻梁两侧,或者是眼角等位置,配合穴位来通过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上周缘段221按摩细部部位的穴道,而较宽且面积较大的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下周缘段223则适用于按压脸部例如眼窝的细部部位。另外,使用者也能以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侧周缘段222来轻推脸部两侧,不止能够亮颜、改善细纹,消除水肿而提升脸部的轮廓与线条,更具有紧实小颜瘦脸的功能,同时通过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侧周缘段222来拉提眼下位置,而能达成紧致抚纹、淡化眼圈眼袋的效果。除此以外,使用者也可以借由所述外周缘22的所述侧周缘段222来挤压粉刺,帮助粉刺代谢浮出,并且可将粉刺收集、集中于所述连接面21的位置,使得所述美容装置兼具多重的美容功能。

另一方面,待使用者使用完毕时,则将所述主体11的所述基座111朝所述第一方向A的反方向转动以关闭所述开关111a,使所述开关111a上的所述导电片无法与所述供电器32互相接触,因此,可将连接于所述供电器32一端的所述致动件31停止运转而使其无法产生振动。除此以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美容装置整体由24K金所打造,其材质不止无毒、不伤肌肤,在所述致动件31的高转速振动配合下,更能够帮助淋巴畅通而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并且加强肌肤对于保养品的营养成份的深入吸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辅助使用者以握持所述主体结构1的所述主体11的方式,通过所述主体结构1的所述连接杆12的弯折设置手段,以及所述片状体结构2整体的特殊形状设计,借由所述传动单元3的所述致动件31可受控地产生振动,使所述片状体结构2受所述致动件31带动而一并振动,以提供使用者利用所述片状体结构2来按摩脸部例如鼻翼、眼睛四周等的细部部位,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只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