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73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一上板设置若干个控制阀,以及在一下板设置流体输入及输出端所构成的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此上板及下板由螺钉所固定,当此装置有阻塞不通或其他的情形产生时,可以拆下此螺钉固定以便换装,如此即可轻易且迅速地解决故障。
一般用于牙科诊疗台的流体控制装置有几种,其中普遍使用电磁阀,它借助继电器或直接开关来控制阀体的开闭状态,虽然此类电磁阀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然而经过长期使用会产生许多的弊病。例如绕组线圈之间的绝缘物会因高热退化而发生故障,且此类接头及通道极多,易增加故障率,若电压太低或在电源供应不稳的地区对电磁阀的使用效率有不利影响,另外,利用电力控制水流的情形容易产生漏电现象。而且,此类电磁阀控制器为单一控制器,要想多个同时使用,为了避免彼此间磁场的影响必须占据极大的体积。
为了克服电磁阀控制器的缺点,另有一种利用气体输入来控制阀体开闭的控制器已被大量使用(请参阅图3),虽然此类控制器解决了部分电磁阀的缺点,然而此类控制阀体(4)之活塞部分(43)与流体输入端(41)及输出端(42)制造成一体,且其装配需利用特殊工具,若在使用时发生阻塞不通的情形时,无法立刻发现其故障位置,而且,必需利用特殊工具才能将此控制器卸下,除非技术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换装,否则无法立即有效地解决故障问题。另外,此类控制阀体仍为单一控制器,多个同时使用时,除了增加接头及通道的数目之外,亦需占据较大空间,不满足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它包含一设有控制阀的上板及一设有流体输入及输出端的下板,此上板及下板由一般螺钉贯穿而组合成一体,从而改善了现有的将控制阀及输入、输出端合并成一体的控制阀的缺点。因此,如有故障发生时,可利用普通工具,例如十字螺丝起子,即可直接将易产生故障的上板拆卸换装新的上板,不象现有的控制阀,必须拆下其他装配附件,才能卸下该控制阀以供维修。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特殊的设计结构,可立即解决故障问题,无需耗用太多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由于其易于拆换的特性,如有故障发生时,不需要依赖专业维修人员就可实施检修工作,除了避免直接影响牙科医师的工作或病人就诊时间及情绪之外,还可以节省维修人员亲至现场的时间与成本,对于偏远地区的牙科诊所或制造业者而言,均为一实用创作。而发生故障的上板可用邮寄等方式寄给供应商维修后寄回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它由若干个控制阀体组合成一体,除了大量减少接头及通道的数目之外,还可以减少现有的若干个单一控制阀所占用的体积,非常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在该上、下板上设有垂直贯穿的配置孔以利螺钉通过其中,从而将该上、下板组合成一体,其中,在上述上板中,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其侧壁的控制阀孔,此控制阀孔的内径大小不一,其中以一较小的内径段置于中间部分,从而将此控制阀孔分为前段、中段及后段部分,上述前段部分内由外向内分别设有一前螺盖、一活塞控制环及一螺旋弹簧,上述中段部分内设有一活塞部,及上述后段部分内由内向外设有一螺旋弹簧及一后螺盖,
上述控制阀孔可分为数目相等或不等的左右两侧,其中各侧的控制阀孔的后段部分为横向凿穿成贯通状,且在此左右二贯穿通道中任一位置各设有向下贯穿该上板底面的上供给孔。另外,在每一控制阀孔的前螺盖与控制环的交接处,设有向下贯穿该上板底面的上入气孔,且在中段部分前后分别设有上出气孔及上接通孔,在上述下板中,分别设有对应上述控制阀孔底面的上供给孔、上入气孔、上出气孔及上接通孔的下供给孔、下入气孔、下出气孔及下接通孔,在此下板上表面的所有孔的顶端,皆嵌设有一防泄漏的O形环,其中左右设立的下供给孔横向穿过下板侧壁以供设置不同的流体输入端(例如过滤水或过滤稳压空气),另外,在与控制阀孔的同一方向,该下入气孔横向穿过下板侧壁以供设置作为讯号输入用的气体输入端,该下接通孔横向穿过下板另一侧壁以供设置流体输出端,而下出气孔彼此贯通且延伸至下板的两端侧壁外,因此,当由该气体输入端输入过滤稳压气体时,该气体将经由下入气孔及上入气孔而推动控制环,此控制环借助弹簧作用将活塞部推离其阻塞的位置,使得连接流体输入端的贯穿通道与该控制阀孔的上接通孔相通,如此将此流体经由下接通孔引导到对应的流体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沿线3-3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中下板通道的俯视图。
图5为现有的流体换向控制装置的外观图。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大体上包含一上板(1)及一下板(2),此上板(1)及下板(2)上设有垂直贯穿的配置孔(11)及(21)以利螺钉(12,13)通过其中,从而将此上、下板(1,2)组合成一体以供使用。另外在下板(2)的底面设有装配柱(3),以将此装置固定在牙科诊疗台中。
请参阀图2、3所示,在此上板(1)中,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其侧壁的控制阀孔(14)。由于这些控制阀孔(14)构造相同,故在此仅就其中之一进行说明。此控制阀孔(14)的内径大小不一,其中以一较小的内径段(140)置于中间部分,从而将此控制阀孔(14)分成前段、中段及后段部分。前段部分内由外向内分别设有一前螺盖(41),一活塞控制环(42)及一螺旋弹簧(43),中段部分内设有一活塞部(44),后段部分内由内向外设有一螺旋弹簧(45)及一后螺盖(46)。
该控制阀孔(14)可依其分布情形分成数目相等或不等的左右两侧,各侧的控制阀孔(14)的后段部分为横向凿穿成贯通状,请参阅图2所示的加工孔(15),该左右二侧的贯穿通道即借助此加工孔(15)完成。又,在左右二贯穿通道中任一位置各设有向下贯穿上板底面的上供给孔(16),另外,在每一控制阀孔(14)的前螺盖(41)与控制环(42)的交接处,设有向下贯穿上板(1)底面的上入气孔(17),且在中段部分前后分别设有上出气孔(18)及上接通孔(19)。
上述控制阀孔(14)内的组件是为配合该孔洞的结构而特殊设计的。例如,前螺盖(41)的内侧前端设有一凸起(410)使与控制环(42)之间形成一空隙,此空隙对准上入气孔(17)以便使气体进入此空隙将控制环(42)向中段部分推进。在前螺盖的侧边设有一O形环(411)以防止气体泄漏出该空隙;且控制环(42)在靠近前螺盖(41)处设有一V形环(421),此环(421)的开口面向前螺盖(41),以防止由上入气孔(17)输入的气体穿过控制环(42)的周边流向控制阀孔(14)的中间部分。上述的上出气孔(18)设置于控制环(42)及活塞部(44)之间,在控制环(42)上另设一V形环(422),此环(422)的开口面向活塞部(44),以防止控制阀孔后段部分的流体穿过控制环(42)的周边流向上入气孔(17)。上述控制环(42)上设置的两个V形环也可以两个O形环代替。
活塞部(44)依次可分为一头部(441)、一杆部(442)及一制止部(443),其中当此控制阀位于关闭位置时,头部(441)置于内径较大的后段部分,制止部(443)置于中段部分,而杆部(442)对准上接通孔(19)。在头部(441)的底部及制止部(443)的侧边各设有一O形环(444)(或V形环亦可),借助活塞部(44)前、后两端螺旋弹簧以及活塞部(44)所设的O形环(444)的共同作用,可以隔离控制阀孔(14)的中段部分及后段部分,亦即将上接通孔(19)和上供给孔(16)隔开。
在下板(2)中,请参阀图4,分别设有对应控制阀孔底面的上供给孔(16)、上入气孔(17)、上出气孔(18)及上接通孔(19)的下供给孔(26)、下入气孔(27)、下出气孔(28)及下接通孔(29)。在下板(2)上表面的所有孔的顶端,皆嵌设有一防泄漏的O形环(20),以便上板(1)下板(2)组合成一体时,防止流体泄漏出。对应于上板(1)的加工孔(15)的位置,在下板(2)中设有一孔,与下供给孔(26)相接通,此孔外接一管头(25)为流体输入端,显而易知,左右两侧的管头(25)可以引接不同的流体,例如过滤水或过滤稳压空气等。另外,在与控制阀孔(14)的同一方向,下入气孔(27)横向穿过下板(2)侧壁以供设置作为讯号输入用的气体输入端(22),所有下接通孔(29)横向穿过下板(2)另一侧壁以供设置流体输出端(23)。而下出气孔彼此贯通且延伸至下板(2)的两端侧壁的疏导孔(24),其中上出气孔(18)、下出气孔(28)及疏导孔(24)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控制环推动时在其中存在的空气阻力。
因此,当由气体输入端(22)输入气体时,气体将经由下入气孔(27)及上入气孔(17)。气体布满在(41)及(42)之间而推动控制环(42)向中段部分推进。此控制环(42)产生的推进压力,压缩弹簧将活塞部(44)推离其阻塞的位置,使得经由下供给孔(26)及上供给孔(16)而使流体输入端(25)与上接通孔(19)相通,从而将此流体经由下接通孔(29)引导到对应的流体输出端(23)。当讯号气体消失时,弹簧(43)将控制环(42)推回原来位置,另一弹簧(45)亦将活塞部(44)推回原位,这样,在上接通孔(19)与上供给孔(16)之间形成阻塞状,使流体再度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不但使用方便,维修保养检测容易且可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在该上、下板上设有垂直贯穿的配置孔以利螺钉通过其中,从而将该上、下板组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板中,设有若干横向贯穿其侧壁的控制阀孔,此控制阀孔的内径大小不一,其中以一较小的内径段置于中间部分,从而将此控制阀孔分为前段、中段及后段部分,上述前段部分内由外向内分别设有一前螺盖、一活塞控制环及一螺旋弹簧,上述中段部分内设有一活塞部,及上述后段部分内由内向外设有一螺旋弹簧及一后螺盖,上述控制阀孔可分为数目相等或不等的左右两侧,其中各侧的控制阀孔的后段部分为横向凿穿成贯通状,且在此左右二贯穿通道中任一位置各设有向下贯穿该上板底面的上供给孔,另外,在每一控制阀孔的前螺盖与控制环的交接处,设有向下贯穿该上板底面的上入气孔,且在中段部分前后分别设有上出气孔及上接通孔。在上述下板中,分别设有对应上述控制阀孔底面的上供给孔、上入气孔、上出气孔及上接通孔的下供给孔、下入气孔、下出气孔及下接通孔,在此下板上表面的所有孔的顶端,皆嵌设有一防泄漏的O形环,其中左右设立的下供给孔横向穿过下板侧壁以供设置不同的流体输入端(例如过滤水或过滤稳压空气),另外,在与控制阀孔的同一方向,该下入气孔横向穿过下板侧壁以供设置作为讯号输入用的气体输入端,该下接通孔横向穿过下板另一侧壁以供设置流体输出端,而下出气孔彼此贯通且延伸至下板的两端侧壁外,因此,当由该气体输入端输入过滤稳压气体时,该气体将经由下入气孔及上入气孔而推动控制环,此控制环借助弹簧作用将活塞部推离其阻塞的位置,使得连接流体输入端的贯穿通道与该控制阀孔的上接通孔相通,如此将此流体经由下接通孔引导到对应的流体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控制环上设有两只背向背的V形环,其中第一只V形环的开口面向前螺盖,以防止由上入气孔输入的气体穿过活塞控制环的周边流向控制阀孔的中段部分,第二只V形环的开口面向活塞部,以防止控制阀孔后段部分的流体穿过活塞控制环的周边流向上入气孔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控制环上设有两只O形环,其中第一只O形环用以防止由上入气孔输入的气流穿过活塞控制环的周边流向控制阀孔的中段部分,第二只O形环用以防止控制阀孔后段部分的流体穿过活塞控制环的周边流向上入气孔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诊疗台用的卡式流体换向控制装置,它为若干个流体选择瓣组合而成,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其中流体的输入及输出部分设置于下板,而流体的控制阀设置于上板。使用时,上板及下板由螺钉贯穿固定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阻塞不通时,可拆卸固定螺钉换装另一上板,如此即能轻易迅速地解决故障问题。
文档编号A61C17/028GK2043113SQ8920041
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7日
发明者胡俊雄 申请人:胡俊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