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2904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3
[0040] 原料组成:茶多酚lg,丙二醇l〇g,大豆磷脂7g,司盘80 0.5g,聚甘油油酸酯 0· 5g,辛酸甘油醋81g,lmol/L盐酸;
[0041]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0042] 1)将茶多酚与丙二醇混合,在IOO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溶液,用lmol/L盐酸 将溶液pH值调解至1. 5 ;
[0043] 2)将大豆磷脂、司盘80、聚甘油油酸酯与辛酸甘油酯混合,在40°C、200rpm条件下 搅拌,形成透明液体;
[0044]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液体混合,在室温、6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均一、透 明的液体,即得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0045] 实施例4
[0046] 原料组成:茶多酚0. 5g,丙二醇7g,大豆磷脂5g,聚甘油油酸酯I. 5g,癸酸甘油酯 86g,lmol/L 盐酸;
[0047]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0048] 1)将茶多酚与丙二醇混合,在5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溶液,用lmol/L盐酸 将溶液pH值调解至2. 0 ;
[0049] 2)将大豆磷脂、聚甘油油酸酯与癸酸甘油酯混合,在30°C、5000rpm条件下搅拌, 形成透明液体;
[0050]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液体混合,在室温、2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均一、透 明的液体,即得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0051] 对比例1 :
[005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原料中,用聚乙二醇代替甘油。
[0053] 对比例2 :
[0054]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原料中,用吐温80代替大豆磷脂和司盘80组 成的乳化剂。
[0055] 对比例3 :
[0056]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制剂:
[0057] 将茶多酚、甘油、大豆磷脂、司盘80与橄榄油混合,用lmol/L盐酸将pH值调节至 3. 0,在室温、800rpm条件下充分搅拌即得。
[0058] 实验例
[0059] 取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得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分别在37°C、密闭、避光的条件 下放置,在第〇个月(制备完毕后立即检测)、第〇. 5个月、第1个月和第3个月,检测各制 剂的均一性和酶活性。检测方法如下所述,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0060] 1、均一性检测:用日立U-2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00nm测定各实施例和对 比例所得制剂的光密度。本发明提供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的均一性可以用光密度表 示;光密度反映了光的透过性,光密度数值越低,则光的透过性越好,样品越均一。
[0061] 2、茶多酚活性检测:通过福林酚方法,测定不同样品中茶多酚含量。测试前,将不 同试样统一稀释,稀释液浓度按茶多酚理论含量为1 μ g/ml。试验中,将不同试样的稀释液, 各取Iml于于IOml具塞试管,用蒸馏水定容至7ml,加0. 5ml 50%福林酷试剂,5分钟后加 入Iml 5%碳酸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室温下放置60分钟,于760nm处测吸光度, 代入相应标准曲线,获得各样品中茶多酚实际含量。
[0062] 表1 :检测结果
[0063]
【主权项】
1. 一种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茶 多酚0,01?10份,多元醇1?20份,乳化剂1?30份,油40?9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备而成:茶多酷〇. 1?1份,多元醇5?10份,乳化剂5?10份,油80?9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丙 二醇或甘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大 豆磷脂、蛋黄磷脂、司盘80、聚甘油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选自辛酸/ 癸酸甘油酯、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红花油或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备而成:茶多酚〇. 1?1份,丙二醇或甘油5?10份,大豆磷脂5?7份,司盘80或 /和聚甘油油酸酯〇?1. 5份,辛酸/癸酸甘油酯或橄榄油80?90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备而成:茶多酚〇. 1?1份,甘油5?10份,大豆磷脂5?7份,司盘800. 5?1. 5 份,橄榄油80?90份。
8. 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所述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 括pH值调节剂。
9. 制备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多酷油包多元醇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1) 将茶多酚与多元醇混合,在100?5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溶液; 2) 将乳化剂与油混合,在20?50°C、200?80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液体; 3) 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液体混合,在室温、200?8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均一、 透明的液体,即得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茶多酷与多元醇混合,在100?5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溶液,用pH值调节 剂将溶液pH值调节至1. 5?3. 5 ; 2) 将乳化剂与油混合,在20?50°C、200?80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透明液体; 3) 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液体混合,在室温、200?8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均一、 透明的液体,即得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茶多酚0.01~10份,多元醇1~20份,乳化剂1~30份,油40~95份;在制备过程中,可将体系pH值调节剂至可以维持茶多酚稳定的范围内。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茶多酚是一种水溶性的物质,自然条件下,茶叶中的茶多酚稳定性好,但一旦分离、提取后,茶多酚稳定性较差,只有在pH很低的酸性环境下才能保持稳定,本发明提供的单相、透明的茶多酚油包多元醇制剂中不含有现有技术中溶解茶多酚常用的水相,避免了茶多酚被快速氧化降解,从而保证其活性,大大提高了茶多酚作为活性成分在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IPC分类】A61K8-24, A61K47-12, A61P17-16, A61K47-02, A61K8-97, A61K36-82, A61K47-22, A61K8-19, A61K8-365, A61K8-20, A23L1-29, A61K47-24, A61K8-36, A61K47-34, A61K47-04, A61P39-02, A61K47-18
【公开号】CN104606372
【申请号】CN201410843116
【发明人】陈 光, 张娟, 赵云霞
【申请人】唯美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