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及制法_3

文档序号:9241953阅读:来源:国知局
5人)。以上两组患者在年 龄结构、性别组成、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一般情况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病 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0044] 治疗方法: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使用方法:敷患处,盖 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回阳玉龙膏、金黄散、五积 散等药物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0045] 疗效情况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主要化验指标正常,关节功 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日常工作及生活;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主要化验指标接近 正常,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所改善;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 减轻,主要化验指标趋向好转,关节活动明显进步;无效:病情无减轻,主要化验指标无好 转。总有效包括治愈、显效和好转,结果如表1所示。
[0046] 表1 :本发明所得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效果验证[例(%)]
治疗效果:在实验组的135例患者中,治愈92例,占68. 15% ;显效32例,占23. 70% ;好 转9例,占6. 67% ;无效2例,占1. 48%,总有效率达98. 52%。在对照组的135例患者中,治 愈35例,占25. 93% ;显效40例,占29. 63% ;好转30例,占22. 22% ;无效30例,占22. 22%, 总有效率77. 7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47] 本发明以五加皮、松节、雀梅藤和桑瘿等为主要原料药,制成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 剂。方中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松节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雀梅藤降 气;化痰;祛风利湿。桑瘿祛风除湿;止痛;消肿。桃茎白皮清热利水,解毒,杀虫。桑枝祛 风湿,利关节。八角楓叶化瘀接骨;解毒杀虫。紫薇皮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猪 苓利水渗湿。弹刀子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黑面叶清热祛湿;活血解毒。泽兰活血化瘀, 行水消肿。乌榄叶清热解毒;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滋补肝肾、活血化 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利关节、强筋骨之效,能够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的。
[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五 加皮9-16,松节7-15,雀梅藤10-17,桑瘿8-13,桃茎白皮6-12,桑枝9-13,八角楓叶7-16, 紫薇皮10-15,猪苓8-14,弹刀子菜12-17,黑面叶9-15,泽兰11-18,乌榄叶10-16。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药制备而成:五加皮11-15,松节9-13,雀梅藤12-15,桑瘿10-12,桃茎白皮8-11,桑 枝10-12,八角楓叶10-14,紫薇皮11-14,猪苓10-13,弹刀子菜13-15,黑面叶11-14,泽兰 13-16,乌榄叶 11-1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 原料药制备而成:五加皮13,松节12,雀梅藤13,桑瘿11,桃茎白皮9,桑枝11,八角楓叶12, 紫薇皮13,猪苓12,弹刀子菜14,黑面叶13,泽兰15,乌榄叶14。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该治疗鹤膝风 的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松节和桑瘿,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5-7倍(优选加水 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6倍),每次煎煮1-1. 5小时(优选每次煎煮1. 3小时),合并两 次药液; (2) 取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加4. 5-8倍量水(优选加6. 5倍量水),大火煮开后再 小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滤渣再加3. 8-6. 6倍量水(优选滤渣再加5. 4倍量水),大火煮开 后再小火煮2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3) 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 33的药膏(优选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1的药膏),50°C干燥15小时,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4) 将除松节、桑瘿、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外的其余8味原料药共研细末,过六号 筛,50°C干燥6小时,取出; (5) 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混匀,以干挤制粒机压成薄片,每片重0. 5g即得。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该治疗鹤膝风 的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松节和桑瘿,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5-7倍(优选加水 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6倍),每次煎煮1-1. 5小时(优选每次煎煮1. 3小时),合并两 次药液; (2) 取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加4. 5-8倍量水(优选加6. 5倍量水),大火煮开后再 小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滤渣再加3. 8-6. 6倍量水(优选滤渣再加5. 4倍量水),大火煮开 后再小火煮2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3) 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 33的药膏(优选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1的药膏),50°C干燥15小时,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4) 将除松节、桑瘿、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外的其余8味原料药共研细末,过六号 筛,50°C干燥6小时,取出; (5) 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混匀,以每包4g分包,无菌封装即得。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该治疗鹤膝风 的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外用膏剂,所述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松节和桑瘿,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5-7倍,每次煎煮 1-1. 5小时,合并两次药液; (2) 取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加4. 5-8倍量水(优选加6. 5倍量水),大火煮开后再 小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滤渣再加3. 8-6. 6倍量水(优选滤渣再加5. 4倍量水),大火煮开 后再小火煮2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3) 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2-1. 36的药膏,备用; (4) 将除松节、桑瘿、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外的其余8味原料药放入锅中,加 5. 5-7. 8倍量水(优选加7倍量水),浸泡40分钟,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28-40分钟(优选大 火煮开后再小火煮37分钟),滤出药液,滤渣再加3. 5-5. 4倍量水(优选滤渣再加4. 3倍量 水),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22-32分钟(优选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27分钟),滤出药液,合并 两次药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2-1. 36的药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5的药膏); (5 )将步骤(3 )和步骤(4 )所得混匀,即得。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将该治疗鹤膝风 的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松节和桑瘿,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5-7倍(优选加水 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6倍),每次煎煮1-1. 5小时(优选每次煎煮1. 3小时),合并两 次药液; (2) 取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加4. 5-8倍量水(优选加6. 5倍量水),大火煮开后再 小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滤渣再加3. 8-6. 6倍量水(优选滤渣再加5. 4倍量水),大火煮开 后再小火煮2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3) 将除松节、桑瘿、八角楓叶、黑面叶和乌榄叶外的其余8味原料药共研细末,过六号 筛,50°C干燥6小时,取出,以步骤(1)和步骤(2)所得泛丸,干燥,每丸重0. 3g即得。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中加水量均为松节和桑瘿总重量的6倍。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中每次煎煮1.3小时。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3)中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5的药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制剂及制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五加皮9-16,松节7-15,雀梅藤10-17,桑瘿8-13,桃茎白皮6-12,桑枝9-13,八角枫叶7-16,紫薇皮10-15,猪苓8-14,弹刀子菜12-17,黑面叶9-15,泽兰11-18,乌榄叶10-16。本发明安全、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不易复发,能够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的。
【IPC分类】A61K36/80, A61P29/00, A61K9/14, A61K9/06, A61K9/20, A61P19/02
【公开号】CN104958423
【申请号】CN201510399457
【发明人】范道柱
【申请人】范道柱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