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大黄素明胶微球与纳米银复合凝胶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449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大黄素明胶微球与纳米银复合凝胶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烧烫伤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创伤,如不及时处理,伤口处会形成淤 血、引起炎症产生疼痛,伤口会被细菌感染加重伤情,甚至会危及生命。目前,抗生素治疗是 西医常用的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创面收缩慢,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 作用,甚至会使损伤肝肾等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而中医采用的外用膏药在治疗外 伤方面却有着独特的疗效。市场上比较盛行的治疗烧烫伤的膏药有京万红软膏、普济烧伤 膏、冰王烧烫伤膏等,这些膏药各有优缺点。京万红价格便宜,治疗烧烫伤效果较好,但是主 要用于治疗轻度烧烫伤,对深度烧烫伤效果不佳;普济烧伤膏治疗烧伤效果良好,且能治疗 深度大面积烧烫伤,但是价格昂贵;冰王烧烫伤膏价格便宜,主要用于轻度烧烫伤,且疗效 较慢。
[0003] 大黄素具有抑菌抗炎、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药理作用。纳米银是新一代天然抗菌 材料,具有广谱抗菌、渗透性强、修复再生、安全无毒、无耐药性等药理特点,且银的效价高, 极少的纳米银即可产生强大的药效,成本低。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高分子蛋白质,具有良好 的纤维再成形性,易被人体吸收,能促进血小板凝结,促进细胞成活与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胶原蛋白无需分解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是一种很好的医学材 料。水性凝胶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剂型,具有美观、使用舒适、生物利用高、稳定性好、不 良反应少、不污染衣物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疗效好,生产成本低,且能治疗各种烧烫伤的水性凝胶制剂。
[0005]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复合凝胶,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制成的新型 复合凝胶:
[0006] 大黄素明胶微球43. 1份纳米银0. 2份 [0007]鱼鳞胶原蛋白3. 4份卡波姆基底953. 3份
[0008] 所述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第一步: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备用;
[0010] 第二步:制备大黄素明胶微球,备用;
[0011] 第三步:制备卡波姆基底,备用;
[0012] 第四步:取纳米银加蒸馏水超声20min的纳米银混悬液,备用;
[0013] 第五步:将上述第一步的鱼鳞胶原蛋白、第二步的大黄素明胶微球、第三步的卡波 姆基底和第四步的纳米银混悬液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新型复合凝胶。
[0014] 所述的方法中,大黄素、纳米银和鱼鳞胶原蛋白三者之间不发生反应,将三者结合 制成新型复合凝胶,涂抹于常见的烧烫伤上,不仅能消肿抗炎,活血化瘀,修复再生,还能对 微生物引起的伤口感染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 图1是各组小鼠I. 5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2是实验组小鼠3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3是对照组小鼠3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4是空白组小鼠3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5是实验组小鼠9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6是对照组小鼠9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7是空白组小鼠9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8是实验组小鼠21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9是对照组小鼠21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10是空白组小鼠21d时伤口组织的病理切片图; 图11是各组小鼠伤口完全愈合后创伤部位的病理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5]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6] 实施例1: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第一步: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称量鱼鳞20g,加蒸馏水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0. 5h,除去杂质,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加200mL 0. 6mol/L盐酸溶液浸泡,用磁力搅 拌器搅拌5h ;用蒸馏水洗至无悬浮杂质,瞭干后加200mL 0. lmol/L盐酸溶液、0. 8g胃蛋白 酶,置于冰箱保鲜室(温度为4°C)放置酶解24h;将酶解后的鱼鳞用纱布过滤,向滤液中 加入IOg氯化钠,静置6h ;将TGL-16高速离心机的转速调至5000r/min,将上述滤液离心 20min,倾出上清液,取出离心管中类白色沉淀,即得鱼鳞胶原蛋白。
[0018] 第二步:制备大黄素明胶微球:在50ml液体石蜡中加入0. 8g司盘80,预热至 60°C,将磁力搅拌器的转速调至400rpm,搅拌均勾;取20% (w/v)明胶溶液5ml,预热至 60°C,加入上述液体石赌中,搅拌15min ;取0.1 g大黄素溶于5ml乙醇中,预热至60°C,加入 上述混合液体中,搅拌15min,并迅速冷却至5°C,离心制得大黄素明胶微球。
[0019] 第三步:制备卡波姆基底:取卡波姆0.5g、甘油40ml、三乙醇胺0.45ml、1 %苯甲酸 钠水溶液2ml混合均匀,制得基底。
[0020] 第四步:取纳米银0. 06g,加蒸馏水12ml,水浴超声20min,即得纳米银混悬液。
[0021] 第五步:将上述第一步中得到的鱼鳞胶原蛋白lg、第二步中制得的大黄素明胶微 球12. 6g、第三步中制得的卡波姆基底278. 6g和第四步制得的纳米银混悬液混合,搅拌均 匀,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lh,即制成新型复合凝胶。
[0022] 实施例2 :用制成的新型复合凝胶,进行小鼠实验,考察其疗效。具体实验方法如 下:
[0023] 取24只昆明种小鼠,雄性,25g左右,均分为3组,编号为一、二、三组,每组8只。 采用持续麻醉的方法,用乙醚麻醉小鼠后,用专用剃毛器剃干净小鼠背部的毛,使其皮肤裸 露。将小鼠置于俯卧位,四肢伸展,用夹子将其四肢固定在操作板上,使背部皮肤呈平坦状, 以小鼠脊柱为中线,用从室温加热3min的小铁块(面积为IcmX Icm)烫伤小鼠肩胛骨后 方,左右对称位置各烫一个伤口,用力适中,时间为5s。
[0024] 烫伤模型制成后,第一组小鼠左边部分涂抹0.9%生理盐水,右边伤口涂抹新型复 合凝胶;第二组小鼠左边涂抹新型复合凝胶,右边涂抹京万红药膏(药店购买);第三组小 鼠左边涂抹京万红药膏,右边涂抹0.9%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认真观察小鼠。具体观察指 标如下:
[0025] 1、大体观察:观察小鼠精神状况、进食、睡眠以及活动情况。
[0026] 2、对各组小鼠皮肤感染创面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创面颜色变化,有无脓性分泌物 渗出,是否出现溃疡、流血、结痂等现象。
[0027] 3、将小鼠用乙醚迷晕后,用0.IcmXO. Icm标准透明计算方格纸覆盖于伤口上,进 行创面愈合百分率的测定。
[0028] 愈合率=[(An_「An) /An_J X 100 %
[0029] 式中Alri=烫伤后第n-1天创面面积,An=术后第n天创面面积(开放创面)。
[0030] 计算结果见表一:
[0031] 表一
[0032]
[0033] 由表一结果可得新型复合凝胶的愈合率优于京万红和生理盐水。
[0034] 实施例3:分别于1. 5(1、3(1、9(1、21(1、完全愈合后各组取小鼠一只,取伤口组织,用 4%多聚甲醛固定,交由重庆医科大学做成病理切片,进行观察,观察结果如下:
[0035] I. 5d:三组并无太大差别,炎细胞数量相差无几。如图1。
[0036] 3d:实验组小鼠伤口组织炎细胞数量相对空白组和对照组较少,且有成纤维细胞 生成,如图2;对照组小鼠伤口组织炎细胞数量最多,如图3;空白组小鼠伤口组织炎细胞数 量非常多,如图4。
[0037] 9d:实验组炎细胞数量相对于空白组和对照组较少,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且有毛 细血管生成,如图5;对照组炎细胞数量非常多,有成纤维细胞生成,如图6;空白组炎细胞 数量非常多,未见成纤维细胞生成,如图7。
[0038] 21d:实验组已长出肉芽组织,数量较多,如图8 ;对照组肉芽组织数量较少,如图 9 ;空白组肉芽组织数量较多,如图10。
[0039] 完全愈合后:三组情况类似,皮肤组织层次鲜明,内部都仍可见少量炎细胞,如图 Ilo
[0040] 实施例4 :在新型复合凝胶制成后5d、65d、130d后,对新型复合凝胶中的中药成分 进行稳定性考察,鉴定其是否变质。取新型复合凝胶5g,加入甲醇20ml,水浴超声20min,过 滤,浓缩,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展开剂: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甲酸=15 : 5 : 1)。 在254nm波长的紫外灯下观察,计算Rf值,结果见表二。
[0041] 表二
[0042]
[0043] 本发明治疗烧烫伤过程中,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其对伤口的愈合率高于京万红软膏 和生理盐水。
[0044]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诉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制成的新 型复合凝胶: 大黄素明胶微球43. 1份纳米银 0. 2份 鱼鳞胶原蛋白 3. 4份卡波姆基底953. 3份。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素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液体石蜡中加入司盘80,预热至60°C,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20% (w/v)明胶溶液,预热至60°C,加入上述液体石蜡中,搅拌均匀,备用; 第三步:取大黄素溶于乙醇中,预热,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并迅速冷却至 5°C,离心即得大黄素明胶微球。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黄素明胶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第二步中液体石 蜡:司盘80 : 20% (w/v)明胶溶液=10 : 0. 1565 : Uv/w/v),所述第三步中大黄素: 乙醇=1 : 50 (w/v)。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鱼鳞除杂,加0. 6mol/L盐酸溶液搅拌5h,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第二步:将上述鱼鳞加〇. lmol/L盐酸溶液、胃蛋白酶,置于冰箱保鲜室放置酶解24h ; 第三步:将上述酶解后的鱼鳞过滤,滤液中加入氯化钠,静置6h后,离心20min,倾出上 清液,取出离心管中类白色沉淀即得鱼鳞胶原蛋白。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鳞胶原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中 原料试剂比例为鱼鳞:〇.6mol/L盐酸溶液:0? lmol/L盐酸溶液:胃蛋白酶:氯化钠= 4. 65 : 46. 42 : 46. 42 : 0. 19 : 2. 33 (w/v/v/w/w) 〇6.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波姆基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一定比例取卡波姆、甘油、三乙醇胺、1%苯甲酸钠水溶液混合制得基底。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波姆基底,其特征在于,它的比例为卡波姆:甘油:三乙醇 胺:1%苯甲酸钠水溶液= 1.17 : 93.14 : 1.04 : 4.66 (w/v/v/v)。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新型大黄素明胶微球与纳米银复合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制成的新型复合凝胶:大黄素明胶微球,43.1份,纳米银,0.2份,鱼鳞胶原蛋白,3.4份,卡波姆基底,953.3份。本发明是一种水性凝胶制剂,具有美观、使用舒适、生物兼容性好、生物利用高、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和不污染衣物等优点。
【IPC分类】A61K33/28, A61P31/02, A61K9/06, A61K38/39, A61P17/02, A61K31/122
【公开号】CN104971345
【申请号】CN201510368421
【发明人】张起辉, 王丹, 古今, 张昭, 孙宗良, 张育珍, 郭圆圆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