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保肝中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2158阅读:来源:国知局
食品补充剂才慢慢被接受。虾青素的化学名称是3, 3'-二羟基_4,4'-二酮基(6-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04,分子量为596. 84。虾青素 含有共辄双键,叶黄素和酮基。虾青素既有亲水性又有亲脂性,结构式如下:
[0017]
[0018] 虾青素呈暗红色是由于位于其组分结构中间的共辄双键。在多种器官组织中,这 种类型的共辄双键可以通过贡献(donating)电子和与自由基反应来使其形成更稳定的产 物,终止自由基链反应。与其他的抗氧化剂比较,虾青素可以与细胞膜内外结合从而具有 更好的生物活性。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最高级别产物,(6-胡萝卜素、叶黄素、角黄 素、番茄红素等均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中间产物,因此在自然界,虾青素具有最强的抗氧化 性(Rangaetal.,2014)。1999年,Martin等学者发现虾青素与(6-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不同,它完全没有预氧化(pro-oxidative)特性,并且具有抗细胞膜氧化的作用(Goto,et al.,2001)。它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被确认是维生素E的1000倍,是辅酶QlO的800倍,是一 氧化氮的930倍,是纳豆的700倍,是花青素的700倍,是(6-胡萝卜素的110倍,是核酸的 680倍,是番茄红素的1800倍,是叶黄素功效的800倍,是茶多酚功效的320倍。天然虾青 素(台湾地区成为天然虾红素)能够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再生能力,维 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由内而外保护细胞和DNA健康,具有抗衰老、抗肿瘤、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护皮肤健康、改善运动机能等作用。目前虾青素已经在全世界申请了 超过30项专利,涉及人体的10多个器官。虾青素可以更好的降低血浆血脂/胆固醇,增加 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Ranga等(2010,2013)研究发现大鼠摄入溶解在橄榄油中 的红球藻后,其在血浆和肝脏中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特性方面均有所提升。Osterlie等 (2000)以单剂量IOOmg检测虾青素在人类血浆中的生物利用度(3名受试中年男性,72h内 检测血浆虾青素代谢的浓度-时间曲线),虾青素在摄入6. 7± 1. 2小时后浓度达到最大值 1.3±0.lmg/L,消除半衰期为21±11小时。虾青素主要集中在含乳糜微粒的极低密度脂蛋 白中,占总量的36-64%,在LDL中占29%,HDL中占24%。其在血浆,VLDL/CM,LDL,HDL中 的分布不受时间的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与脂类相似,通过淋巴系统运输至肝脏。其吸 收取决于伴随摄入的食物组分。高胆固醇饮食可能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然而低脂肪饮食 会减少它的吸收。虾青素消化后与胆汁酸混合,在肠形成微胶粒(micelles)。含有虾青素 的微胶粒被肠粘膜细胞吸收,转变成乳糜微粒,被脂蛋白酶消化后释放进入淋巴循环系统, 残留的乳糜微粒被肝脏和其他组织快速清除。虾青素与脂蛋白一起被吸收并运输至组织 (Olson,J.,etal.,2004) 〇
[0019] 刺参糖胺聚糖是从刺参体壁提取的一种硫酸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病毒、 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海参糖胺聚糖(seacucumberglycosaminoglycan,SC_GAG)虽其 化学结构不尽相同,但生物学活性相似。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SCGAG有良好的抗凝、抗栓 作用,同时引起出血的危险性较小,与其他的多糖类如未极分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 (LMffH)、硫酸皮肤素(DS)相比治疗窗较宽。SC-GAG还可抑制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促进 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移位,促进血管再生,降低血SC-GAG具有良好的抗凝、 抗栓作用,同时出血副作用较小,且其出血副作用可被PS中和。SC-GAG可以抑制动脉平滑 肌增殖,促进内皮损伤后修复,还具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作用。所以SC-GAG不仅可以用于预防和 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且有可能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形成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保肝中药,所述中药包含红景天 苷、壳寡糖、白藜芦醇、壳寡糖和刺参糖胺聚糖5种活性成分。该药物能减轻NAFLD肝细胞 和肝脏中甘油三脂(TG)的蓄积,从而改善及治疗NAFLD,且无明显副作用,无细胞毒性,不 会破坏机体自身免疫平衡。
[0021]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22] -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保肝中药,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 分,以重量份计:壳寡糖2-10重量份、红景天苷3-20重量份、白藜芦醇5-10重量份、虾青素 10-20重量份和刺参糖胺聚糖5-15重量份。
[0023]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5g、红景天苷10g、白藜芦醇 6g、虾青素15g和刺参糖胺聚糖10g。
[0024]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8g、红景天苷5g、白藜芦醇 6g、虾青素IOg和刺参糖胺聚糖5g。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2g、红景天苷8g、白藜芦醇 8g、虾青素20g和刺参糖胺聚糖5g。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5g、红景天苷10g、白藜芦醇 l〇g、虾青素18g和刺参糖胺聚糖15g。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含有红 景天苷、壳寡糖、白藜芦醇、壳寡糖和刺参糖胺聚糖5种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此5种动植物 生物活性成分均为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物活性 成分,本发明通过NAFLD小鼠模型体内外实验,通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了红景天 苷、壳寡糖、白藜芦醇、壳寡糖和刺参糖胺聚糖5种生物活性成分经科学配比后,能够调节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具有显著降低NAFLD肝脏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可以减轻脂肪 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小鼠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内TG含量,并且无明显 副作用,无细胞毒性,不会破坏机体自身免疫平衡。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油红0染色观察L02细胞内脂滴X400,其中A:正常对照组;B:模型 组:I.Ommol/LFFA处理24h;C:所述复合保肝中药组:1.Ommol/LFFA+0.5mg/mL所述复合 保肝中药处理24h;
[0029] 图2是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脂肪酸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0030] 图3是肝组织HE染色实验结果;
[0031] 图4是肝组织油红0染色实验结果;
[0032] 图5是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小鼠肝脏TG含量的影响,注:*P〈0. 05,其中COS组为 P成加药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保肝中药主要包括红景天苷、壳寡糖、 白藜芦醇、壳寡糖和刺参糖胺聚糖5种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这5种组分均来自于市售商 品。本发明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壳寡糖2-10重量份、红景天苷3-20重量份、白藜芦醇 5-10重量份、奸青素10-20重量份和刺参糖胺聚糖5-15重量份。
[0035] 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具体的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5g、红景天苷10g、白藜芦醇6g、 虾青素15g和刺参糖胺聚糖10g。
[0036] 或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8g、红景天苷5g、白藜芦醇6g、虾青素 IOg和刺参糖胺聚糖5g。
[0037] 或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2g、红景天苷8g、白藜芦醇8g、虾青素 20g和刺参糖胺聚糖5g。
[0038] 或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5g、红景天苷10g、白藜芦醇10g、虾青 素18g和刺参糖胺聚糖15g。
[0039] 实施例1、所述复合保肝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体外实验
[0040] 一、液体的配制
[0041] ⑴1% (w/w)PBS缓冲液的配制
[0042] 称取2.OgPBS粉末放入250mL广口瓶内,再加200mL双蒸水溶解,采用高压蒸汽 法灭菌,保存于4°C普通冰箱。
[0043] (2)细胞培养液的配制(其中胎牛血清为10%和青链霉素为1%)
[0044] 在超净台内,向广口瓶(250mL)内加入15mL胎牛血清,再加入I. 5mL双抗(青链 霉素),最后加入适量RPMI-1640培养液定容至150mL,过滤除菌,置于普通冰箱4°C保存。
[0045](3)细胞冻存液的配制
[0046] 向离心管(15mL)内加入RPMI-1640培养液7mL、胎牛血清2mL和DMSOlmL,使三者 以7:2:1的比例混匀,现用现配。
[0047] (4)混合脂肪酸溶液的配制
[0048] 取油酸(OA)和棕榈酸(PA)以2:1的比例溶解于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