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保肝中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12158阅读:来源:国知局
lmmol/L的NaOH中,水浴加热 至70°C,制备150mmol/L的混合脂肪酸储存液。用双蒸水37°C溶解牛血清白蛋白(BSA)配 制成10%储存液,过滤除菌。将150mmol/L脂肪酸储存液溶于10%的牛血清白蛋白中得到 lOmmol/L的脂肪酸使用液。然后,将上述的lOmmol/L脂肪酸使用液稀释于RPMI-1640/1% (W/V)中,以获得所需脂肪酸的最终浓度,滤器过滤除菌。
[0049] (5)MTT溶液的配制
[0050] 称取MTT150mg,置于30mL的PBS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约30min,在超净工作台 用0. 22ym滤膜过滤以除去溶液里的细菌,EP管分装,放-20°C保存备用。
[0051] (6)油红0母液的配制
[0052] 用电子天平称取0.5g油红0粉末,置于1个200mL广口瓶中,向广口瓶中加入 IOOmL异丙醇,摇匀溶解,室温保存。
[0053] (7)油红0工作液的配制
[0054] 配制好的油红0工作液要在2h内用完,所以应该现用现配。配制时,取适量油红 〇母液与蒸馏水按体积比3 :2混合,将混合液用定性滤纸过滤,待用。
[0055] (8) 12%SDS-PAGE分离胶的配制(以配制IOmL为例)
[0056]取1支15mL离心管,向离心管内分别加入3. 3mL蒸馏水、4.OmL30%丙烯酰胺、 2.5mL1.5MTris(pH8.8)、0.1mL10%SDS、0.1mL10%过硫酸铵,最后加4yLTEMED,吹打 混匀,加入TEMED以后要尽快使用。
[0057] (9) 5%SDS-PAGE浓缩胶的配制(以配制3mL为例)
[0058] 取1支15mL离心管,按适当比例向离心管内加入2.ImL蒸馏水、0.5mL30% 丙烯酰胺、〇.3811^1.0111^8化册.8)、0.031^10%303、0.031^10%过硫酸铵,最后加 3yLTEMED,吹打混匀,加入TEMED以后要尽快使用。
[0059] 二、实验方法
[0060] 1、细胞培养:L02细胞的细胞冻存液融化,并在细胞培养液中于37°C、5%C02的 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细胞培养的大部分操作需要在细胞培养室的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操作开始之前先用75%的酒精擦拭细胞培养室和超净工作台,然后用紫外灯照射消毒 30min〇
[0061] 2、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构建
[0062] 2. 1脂肪酸浓度的选择
[0063]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脂肪酸(0A:PA= 2: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0064] (1)将L02细胞用胰酶消化,用RPMI-1640培养液终止消化。800r/min离心5min, 弃去上清液,加入1640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计数后按4XIO4个/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 96孔板,置于37°C、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0065] (2) 24h后各组按上述方法加入含不同浓度脂肪酸的培养液,每组设6个复孔。
[0066] (3) 24h后弃去含脂肪酸的培养液,每孔加入RPMI-1640180yL、5mg/mLMTT 20yL/孔,37°C继续孵育4h,使MTT还原为甲臜后,弃去旧液,每孔加DMSO150yL,微量振 荡器震荡l〇min,使甲臜充分溶解后。
[0067] (4)酶标仪选择波长为490nm,测定各孔吸光度即OD值。
[0068] 2. 2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建立
[0069] 接种L02细胞于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24h后,对照组加入含1 %BSA的 RPMI-1640培养液,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的OA与PA的脂肪酸混合液(OA:PA= 2:1) (0. 25mmol/L, 0. 5mmol/L,lmmol/L),培养24h后,测定细胞脂质含量,确定建模最佳脂肪酸 浓度。
[0070] 3?实验分组
[0071] 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用含10 %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24h后,将细胞分为3 组,分别为对照组(1 %BSA的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模型组(lmmol/LFFA),加入复合 保肝中药(本实施例中保肝中药包括壳寡糖5g、红景天苷10g、白藜芦醇6g、4下青素15g和 刺参糖胺聚糖l〇g),继续培养24h。
[0072] 4?油红0染色
[0073] (1)当6孔培养板内细胞贴壁后,对照组加1 %BSA的RPMI-1640培养液,模型组 加入lmmol/L脂肪酸,所述复合保肝中药组在脂肪酸的基础上给予0. 5mg/mL所述复合保肝 中药,继续培养24h。
[0074] (2)吸出孔内的培养液,加PBS液清洗2遍,吸尽PBS液。向每个培养孔内加入3mL 4%多聚甲酉全固定液,室温静置20min。
[0075](3)吸出多聚甲醛固定液,向每个培养孔内加入ImL0. 5 %油红0工作液,室温静 詈15min〇
[0076] (4)吸出油红0染液,用清水洗净染液,向每个培养孔内加入ImL苏木精染液,室温 静置lOmin。
[0077] (5)吸出苏木精染液,用清水洗净染液直至视野变蓝,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收 集图像。
[0078] 5.测定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
[0079] 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融合至70%时,对照组、模型组、所述复合保肝中 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后用PBS轻柔冲洗3遍,加入裂解液裂解细胞,收集细胞放于 1.5mLEP管中1500rpm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待测。按照甘油三酯(组织细胞)酶法测定 试剂盒说明书,采用经典GPOTrinder反应,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值,吸光 度值与甘油三酯浓度成正比,以此计算甘油三酯浓度。同时用BCA法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 总蛋白浓度并对细胞内甘油三酯数值进行校正。所得数值为甘油三酯浓度与细胞总蛋白浓 度的比值,单位用mg/mg表示。
[0080]6.Hochest荧光染色
[0081] 将L02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脂肪酸组加入2mmol/L脂肪酸,所述复合保肝中 药组在2mmol/L脂肪酸的基础上给予0. 5mg/mL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照组加1 %BSA的 RPMI-1640培养液。24h后将细胞用PBS洗涤两次,用4%多聚甲醛处理lOmin,并用IOyg/ mL的Hoechst33258染色lOmin。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拍摄照片。正常细胞,细胞核会出现 弥漫均匀的低强度荧光;凋亡细胞,其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者颗粒状荧光。
[0082] 7?统计学分析
[0083] 所有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 组数据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P〈0. 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084] 三、实验结果
[0085] 3. 1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
[0086] 实验结果表明(表1):所述复合保肝中药中浓度为0? 025、0. 05、0.lmg/mL的各种 组分作用于L0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未见明显降低,表明该浓度的组分对细胞的生长无 明显影响。当浓度为〇. 2mg/mL时,细胞活力开始减退,故选取0. 025mg/mL作为壳寡糖等5 种(0.025X5mg/ml)有效成分干预脂肪变肝细胞的最适浓度。
[0087] 表1不同浓度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0088]
[0090] 3. 2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L02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影响
[0091] I.Ommol/LFFA混合液诱导细胞脂肪变性作为模型组,同时处理组还给予0. 5mg/ mL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刺激,24h后油红0染色显示:对照组仅见胞质内少量橘红色脂滴,而 模型组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多,且出现脂滴融合现象,成功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模型(图1)。 给予所述复合保肝中药的处理后可见脂滴数减少。另外,通过检测细胞内TG的量来进行 定量分析。如表2所示,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TG含量明显增高(P< 0. 05);给予0. 5mg/ mL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处理24h后,细胞内TG含量和模型组相比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〇
[0092] 表2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L02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mg/mg,i±s)
[0093]
[0094]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 05 ; b与模型组相比,P<0? 05
[0095] 3. 3所述复合保肝中药抑制脂肪酸诱导肝细胞的凋亡
[0096] 为了从形态学的角度直接观察L02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所述复合保肝中药对其 凋亡的影响,对各实验组细胞进行了核染色。结果发现,对照组L02细胞染色质分布较均 匀,为弥漫均匀的低强度荧光;脂肪酸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大量的细 胞核呈浓缩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