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在制备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9548873阅读:1599来源:国知局
棕榈酸在制备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棕榈酸(C16H32O2)的新用途,尤其涉及一种棕榈酸在制备杀灭水产动物 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棕榈酸[十六(烷)酸、软脂酸]是从药用植物一年生攀爬植物旋花科牵牛属植 物牵牛(Pharbitis nil)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的成熟种子--牵牛子中提 取分离的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0004]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6H32O2,分子量为256. 4,白色片状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冷 醇及石油醚,溶于热乙醇、乙醚和氯仿等。用于制造蜡烛、肥皂、金属皂、润滑脂、合成洗涤 剂、软化剂等化学用品,或药物合成的中间体等。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棕榈酸制备杀灭水 产动物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
[0007]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9] 棕榈酸在制备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0010] 进一步的,棕榈酸在制备杀灭鱼类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应用。
[0011] 更进一步的,棕榈酸在制备杀灭鱼类体外寄生虫-指环虫药物中的应用。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棕榈酸1 %~20 %,表面活性剂5 %~10 %,透皮剂1 %~4 %,其余为溶剂,上述原料 的总和为100% ;
[0013]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是吐温-20 ;
[0014] 所述的透皮剂优选是水溶性氮酮(XW-02),名称为1-正十二烷基氮杂环庚-2-酮, 分子式C 18H35NO ;
[0015] 所述的溶剂优选为无水乙醇。
[0016] 本发明优选的溶剂为无水乙醇,还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溶剂,例 如甲醇。
[0017] 所述的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称取棕榈酸、表面活性剂、透皮剂、溶剂各原料,备用;
[0019] (2)将棕榈酸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
[0020] (3)将表面活性剂、透皮剂加入步骤⑵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勾,即得杀灭水 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
[0021] 本发明的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防治剂的使用方法简单,直接按12~20mL/ m3的剂量泼洒于池塘中即可有效防治或杀灭水产动物(鱼类)体外寄生虫,特别是指环虫 (Dactylogyrus spp.)〇
[0022]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3] (1)本发明对已知化合物棕榈酸发掘了新用途,开拓了新应用领域。
[0024] (2)棕榈酸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新型渔药,对鱼类毒性低、不易引起寄生虫产生耐药 性,能高效杀灭指环虫,效果显著。
[0025] (3)棕榈酸的生产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以下将用棕榈酸对鱼类急性毒性实验、药理试验, 防治剂的药理试验及结果来说明其在杀灭水产动物体外寄生虫药物中的新用途。
[0028] 坏鲍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在文献"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指环虫杀 灭作用的研究[J].淡水渔业,2006, 03:3-8. "中公开。
[0029] 实施例1棕榈酸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
[0030] 1材料与方法
[0031] 1.1 材料
[0032] I. I. 1供试样品
[0033] 试验所用棕榈酸纯度为95. 0%以上,由本实验室制备提供。精确称取1.0 g棕榈 酸,用无水乙醇(购自天津化学试剂厂)充分溶解,定容于IOOmL容量瓶中,配成浓度为 10.0 mg/mL,-4°C冰箱保存备用。
[0034] I. 1. 2试验动物
[0035] 试验所用斑马鱼(Danio rerio)购于观赏渔场,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一,平均体 重0. 45±0. 06g。购回后在实验室水簇箱中暂养7d以上,每天投喂1~2次,投喂的饲料在 IOmin内吃完为限。待斑马鱼体质健康,生长良好,群体基本稳定后进行毒性试验。
[0036] I. 1. 3试验仪器
[0037] ALC-1100. 2百分之一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Q-500E型超 声波清洗器;5~10 μ L,20~200 μ L移液器:V〇luMate,德国;自动控温加热棒,浙江舟山 市渔具厂生产;塑料盆(容积为8L)等。
[0038] 1. 2试验方法
[0039] I. 2. 1试验条件
[0040] 采用静水式试验法,每盆加入充分曝气的自来水6L,pH 7. 0~7. 2,控制水温为 25土 1°C,先加入试验药液充分混匀后再加入试验用鱼,每盆放养10尾。放养鱼后,要求保 持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为了保持恒定的药物浓度,每隔24h换水重新加药。
[0041] L 2. 2试验药物浓度的设定
[0042] 首先,反复进行预试验,确定正式试验药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即试验鱼在24h内全 部中毒死亡的最低药液浓度(9. Omg/L)和96h内不发生死亡的最高药液浓度(4. 5mg/L)。 然后在预试验基础上,在药液浓度4. 5~9. Omg/L范围内按浓度对数等差(公差d = 0. 3) 插入14个浓度试验组,进行正式试验,观察各浓度下试验鱼的中毒死亡情况。
[0043] 在试验期间随时观察记录试验鱼的死亡情况,如发现鱼中毒死亡,应即时捞出,以 免影响水质,影响试验结果。判断鱼死亡的方法是当鱼停止呼吸后(鳃盖运动停止)用玻 璃棒或镊子轻击鱼的尾柄部,如果在3min之内鱼体不产生任何应激反应,即可判断死亡。
[0044] 试验期间统计在24h、48h、72h和96h内各药物浓度下试验鱼的死亡情况。试验 期间应保持安静,尽可能避免对试验鱼的任何干扰。当对照组的死亡率小于5%,各时间 段内试验鱼的死亡率可不予校正;若对照组的死亡率大于5%,则应予校正,校正公式采用 Abbott公式;如果对照组死亡率达20%以上,则在查找原因后,重新进行毒性试验。
[0045] Abbott 公式:p = (p' -C)/(1-C);
[0046] P:校正死亡率,即纯属药物引起的死亡率;
[0047] P':试验组死亡率,即自然因素和药物引起的死亡率;
[0048] C:对照组死亡率,即自然因素引起的死亡率。
[0049] 1. 2. 3棕榈酸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半数致死浓度(LC5q)
[0050] 观察记录供试鱼在第24h、48h、72h和96h内的死亡情况,试验鱼各时间段开始出 现死亡的最低浓度和下一个浓度为该时间段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并计算致死率。利用直 线回归法,用直线回归方程y = a+bx(x_药物浓度的浓度对数;y-死亡率转换成的概率单 位;a,b分别为直线的截距与斜率。),求出a与b,a与b的计算公式为:
[0053] k:药物浓度的组数(死亡率为0和100%的浓度不计算在内)
[0054] 求出a、b后,便可确定出回归方程,然后再将50%死亡率的概率单位y = 5. 0带 入方程,求出X,取其反对数,便得出该时间内的LC5。,并计算其95%的可信限,公式为:
[0057] N:供试的动物总数(死亡率为0和100%的浓度不计算在内)
[0058] X : LC5q值的对数
[0059] 1. 2. 4棕榈酸安全浓度的计算
[0060] 根据Turubell公式计算安全浓度:
[0061] 2结果与分析
[0062] 2. 1棕榈酸半数致死浓度(LC50)
[0063] 2. I. 1棕榈酸各试验浓度在不同时间内对斑马鱼致毒情况
[0064] 各试验药物浓度在第24h、48h、96h内的斑马鱼死亡情况见表1。在药物浓度为 9. Omg/L的高浓度试验组,试验鱼中毒反应非常明显,用药后2h左右出现异常表现,斑马鱼 将头浮出水面,继而行动迟缓,出现侧游,不久后开始出现麻痹,失去平衡,腹部朝上而死。 在浓度为4. 5mg/L的低浓度试验组中,斑马鱼表现较安静,对外界反应灵敏,活动正常。
[0065] 表1棕榈酸对斑马鱼的中毒死亡结果
[0067] 2. L 2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半数致死浓度(LC50)
[0068] 统计不同浓度试验药液在第12h、24h、48h和96h内的死亡情况,结果见表2。
[0069] 将各试验浓度取其对数,得其浓度对数,并将各时间段试验鱼中毒死亡的百分率 查表得其概率值,将各时间段的药物浓度对数及其对应的死亡率的概率值代入公式,求出 回归方程,可计算出各时间段的半数致死浓度(LC 5。),和其LC5。的95%可信限。结果见表3。
[0070] 表2棕榈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
[0071]
[0073] 表3各时间段的LCm及其95%的可信限
[0075] 由表3可知,
[0076] 第 12h 内所得的回归方程为:y = -35. 363X+34. 617,LC5。= 7. 058mg/L,95%的可 信限为 6· 770 ~7. 360mg/L ;
[0077] 第 24h 内所得的回归方程为:y = -36. 025χ+35· 035,LC5。= 6. 982mg/L,95%的可 信限为 6· 702 ~7. 276mg/L ;
[0078] 第 48h 内所得的回归方程为:y = -35. 752χ+34· 435,LC5。= 6. 794mg/L,95%的可 信限为 6· 506 ~7. 089mg/L ;
[0079] 第 96h 内所得的回归方程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