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提取单元、具有它的药品提取装置以及药品提取装置的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619668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18与药品容器9的外周部分接触,且使药品容器9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面17向图4的右上方进行了移动,利用接触部18使药品容器9绕逆时针方向旋转。
[0121]然后,粘贴于药品容器9的识别标记15,随着药品容器9的旋转,朝向图4所示的检测部16的方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图4的上方。
[0122]检测部16从粘贴于药品容器9的识别标记15读取药品容器9中所容纳的药品的药品ig息。
[0123]若通过检测部16读取药品容器9的药品信息,且确认是由配方指示的药品,则将药品容器9容纳于容纳袋12。
[0124]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在移动路径部13的端部13a与第I制动部14之间产生规定空隙的驱动部27。也就是说,利用该驱动部27,例如,通过使移动路径部13向图4的右方向(参照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在移动路径部13的端部13a与第I制动部14之间产生规定的空隙。
[0125]由驱动部27产生的间隙,只要设置比与药品容器9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药品容器9的宽度大的程度的空隙即可。
[0126]然后,使药品容器9从通过驱动部27产生的空隙自由落下,由此将药品容器9投入设置于第I制动部14的下方的容纳袋12,在该容纳袋12中暂时保管药品容器9。
[0127]如此,在通过同样的动作而在容纳袋12中投入了由配方指示的一套药品容器9之后,通过如使用图3所述那样使取出头8下降,而在托盘5中投入药品容器9。
[0128](药品提取装置的动作的细节)
[0129]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取出头8、以及具有取出头8的药品提取装置的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品提取装置的动作流程的图。
[0130]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取出头8的动作中,如图11所示,大体划分为进行如下(I)?
(12)的工序。
[0131](I)第I取出头移动工序SlOO
[0132](2)盒提取动作工序S200
[0133](3)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
[0134](4)旋转开始工序S302
[0135](5)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
[0136](6)旋转停止工序S400
[0137](7)驱动部的第I驱动工序S500
[0138](8)容器检测工序S6OO
[0139](9)振动部的驱动工序S601
[0140](10)驱动部的第2驱动工序S700
[0141](11)第2取出头移动工序S800
[0142](12)托盘提取动作工序S900
[0143]接着,以下,针对上述⑴?(12)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0144](I)第I取出头移动工序SlOO
[0145]首先,控制部40驱动图3中所示的取出头移动部31,使取出头8移动到从药品提取装置的外部指示的,更具体而言,由配方等指示的保管有药品容器9的药品容器容纳盒4的位置的背面。
[0146](2)盒提取动作工序S200
[0147]在前述的第I取出头移动工序S100之后,控制部40,如图4所示,通过取出头8的操作部11来操作药品容器容纳盒4的取出杆10。通过该操作,将药品容器容纳盒4中所容纳的药品容器9,从药品容器容纳盒4取出到取出头8侦U。
[0148](3)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
[0149]接着,对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进行说明。
[0150]控制部40,在前述的盒提取动作工序S200之后,在后述的旋转开始工序S302以及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的同时,实施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
[0151]在从药品容器容纳盒4取出药品容器9之后,药品容器9被设置于取出头8的第2制动部33 (第2制动部的一例)的端部34,暂时停止(参照图9A)。即,通过控制部40来进行制动用驱动部36的控制,以使第2制动部33的端部34位于导入路37的上表面附近。之后,控制部40驱动第2制动部33,在第2制动部33的端部34形成空隙,使暂时停止的药品容器9向移动路径部13侧移动(滚落)。
[0152](4)旋转开始工序S302
[0153]控制部40,在前述的盒提取动作工序S200之后,在前述的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以及后述的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的同时,实施旋转开始工序S302。
[0154]在此,在该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中,控制部40驱动图4所示的辊22,使移动路径部13的移动面17向图4的右上方(参照图7的箭头D)连续地移动。由此,降低从第2制动部33的端部34移动(滚落)过来的药品容器9的移动速度(滚落速度)。与此同时,使药品容器9在取出头8内的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上旋转。
[0155]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工序中的控制部40,与此同时,驱动辊24,使第I制动部14(第I制动部的一例)的移动面19向图4的右下方(参照图7的箭头E)连续地移动。即,向与从第2制动部33侧滚落的药品容器9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持续地移动。由此,使药品容器9在取出头8内的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停止,能够更稳定地旋转药品容器9。
[0156]此外,在该工序的初始状态下,设为使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的状态,在该工序中,药品容器9不会向容纳袋12落下(进行移动)。
[0157]也就是说,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药品容器9在与取出头8内的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接触的位置处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使辊22旋转,而使移动面17向图4的右上方,S卩,向与在移动面17上使药品容器9从药品容器容纳盒4侧向容纳袋12侧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取出头8内的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上的药品容器9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绕逆时针方向旋转。
[0158](5)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
[0159]控制部40,在前述的盒提取动作工序S200之后,在前述的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以及旋转开始工序S302的同时,实施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
[0160]在该第2制动部驱动工序S301中,控制部40控制检测部16,读取旋转着的药品容器9上的识别标记15。
[0161](6)旋转停止工序S400
[0162]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第I识别标记读取工序S303,若能够读取旋转着的药品容器9上的识别标记15,则停止在前述的旋转开始工序S302中旋转的辊22以及辊24的旋转。
[0163]由此,使在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上旋转着的药品容器9的旋转停止。
[0164](7)驱动部27的第I驱动工序S500
[0165]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旋转停止工序S400,若确认了辊22以及辊24的旋转的停止,则驱动驱动部27在移动路径部13的端部13a与第I制动部14之间产生规定的空隙。也就是说,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被打开。由此,在与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接触的位置停止的药品容器9,向设置于第I制动部14的下方的容纳袋12落下,将药品容器9容纳在容纳袋12中。
[0166](8)容器检测工序S6OO
[0167]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驱动部27的第I驱动工序S500,在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打开之后,控制容器检测部30来检测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是否有(有无状态)药品容器9。
[0168]在此,如前所述,将容器检测部30配置为使容器检测部30的容器检测区域K在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之上(图8参照)。
[0169]由此,来确认在容纳袋12中是否容纳有药品容器9。
[0170]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在第I驱动工序S500以及容器检测工序S600中,由于是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被打开的状态,即是在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有空隙S的状态,因此,药品容器9从该间隙向容纳袋12落下。因此,只要是图12所示的通常状态,则通过容器检测部30,检测出在第I制动部14的接触部20上没有该药品容器9,换言之,在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的空隙S的部分不存在药品容器9。于是,之后,控制部40驱动驱动部27,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
[0171]如此,在通过容器检测部30检测出没有药品容器9之后,通过驱动驱动部27并控制为使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能够确认药品容器9是否可靠地移动(提取)到容纳袋12中。此外,由于在确认了不存在药品容器9之后会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关闭,因此,能够防止药品容器9的破损。作为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药品容器9移动(提取)到容纳袋12中。
[0172]此外,由于药品容器9的形状、大小、重量之差的缘故,药品容器9向容纳袋12的落下时间会产生偏差,但在假设未设置容器检测部30的情况下,就必须以落下时间最长的药品容器9为基准。S卩,例如,即使使用了落下时间较短的药品容器9,也需要在待机了最长落下时间之后,才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然而,在由容器检测部30检测出没有药品容器9之后,通过驱动驱动部27,并控制为使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能够控制为尽早地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能够缩短药品容器9的提取时间。
[0173](9)振动部的驱动工序S601
[0174]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检测容器检测区域K内是否有药品容器9 (有无状态)。然而,通常,如前所述,药品容器9会经过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的空隙,且以躺倒的状态容纳在容纳袋12中(参照图12)。因此,在药品容器9向容纳袋12落下的通常的动作状态下,在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中,是不会检测为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有药品容器9的。
[0175]然而,如图13所示,例如,药品容器9在容纳袋12中直立等,有时药品容器9会呈不完全经过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的空隙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0通过容器检测部30会检测为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有药品容器9。
[0176]如此,在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中,当检测为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有药品容器9时,控制部40驱动振动部32 (图3中图示),使取出头8整体振动(S601)。
[0177]如此,通过使振动部32振动,且使取出头8整体振动,能够使容纳袋12中直立的药品容器9倒下,横卧在容纳袋12内。S卩,药品容器9能够更可靠地经过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的空隙S。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能够呈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没有药品容器9的状态。
[0178]此外,控制部40,在如此实施了振动部的驱动工序S601之后,实施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来确认在容器检测区域K内不存在药品容器9。
[0179](10)驱动部的第2驱动工序S700
[0180]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在药品容器9检测出在图8所示的容器检测区域K内没有药品容器9之后,驱动图5所示的驱动部27,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
[0181](11)第2取出头移动工序S800
[0182]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容器检测工序S600,在将移动路径部13与第I制动部14之间闭合之后,如图3所示,驱动取出头移动部31,使取出头8移动到托盘5之上。
[0183](12)托盘提取动作工序S900
[0184]控制部40实施前述的第2取出头移动工序S800,在使取出头8移动到托盘5之上之后,驱动容纳袋12,使容纳袋12内的药品容器9移动(提取)到托盘5内。
[0185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