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稳定机构的导引导管及用于插入导引导管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792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引套筒的所述远侧端部;以及将所述导引套筒的所述远侧端部支撑在界定所述体腔的壁上。
[0040]所述方法特别适于插入上述的导引导管或上述的电外科系统,直到身体组织中毗连体腔的目标位置或在所述目标位置前面。
[0041]所述电外科系统及其发展以及所述方法及其发展优选地具有特别适于供根据本发明的导引导管及其发展使用的特征或方法步骤。
[0042]关于所述电外科系统及其发展以及所述方法及其发展的优点、实施方式变型和实施方式细节,参考导引导管的相应特征的以上描述。
[0043]以举例的方式在附图的基础上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0044]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引导管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0045]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引导管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和
[0046]图3示出了根据图2在稳定元件上具有锁钩的导引导管;以及
[0047]图4示出了根据图3在内窥镜的工作通道的出口处形成有互补的锁定元件的导引导管。
[0048]图1至图4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引导管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等同或基本功能等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除非另有说明,以下描述涉及两个实施方式。
[0049]图1至图4描绘了导引导管I,导引导管I用于沿着插入方向3将施用器10插入体腔2中。导引导管I包括导引套筒100,导引套筒100包围管腔101。此外,图4示出了内窥镜200,内窥镜200具有接收导引导管I的工作通道120并且具有光学通道220和冲洗通道230。
[0050]施用器10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导引导管I的管腔101中,特别是在插入方向3上相对于导引导管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施用器10形成为带有细长的施用器轴11和两个凝结或消融电极12、13的双极电外科器械,电极12、13沿施用器轴的纵向方向接连布置在施用器轴11上,并且均形成施用器轴11的表面部。经由绝缘体14使远侧电极12和近侧电极13彼此电绝缘。绝缘体14关于电极12、13同轴地布置,并且同样形成施用器轴11的表面部。施用器末端15形成在远侧凝结或消融电极12上。以举例的方式,机械切割和/或穿刺的末端(例如套管针)可以布置在远侧施用器末端15上。切割电极还可以设置在施用器末端15上。总体上,除了施用器末端15,还为施用器轴11提供了具有基本恒定的圆形横截面的柱形设计。
[0051]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优选地具有开口构造,使得施用器10的具有施用器末端15的远侧端部可以从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冒出,以便能够推进至组织中的目标位置。
[0052]施用器10(特别是施用器轴11)优选为柔性的,以便能够跟随由偏转机构110造成的导引套筒100的远侧部分130的偏转。
[0053]期望借助施用器10执行治疗的目标位置优选地位于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与支气管壁4a的接触点背后的区域。
[0054]借助施用器末端15来穿刺壁(优选为支气管壁),以便允许施用器10刺入壁4a并由此推进至目标位置。高的穿刺力和冲击可特别地发生在穿刺支气管壁的时候,并且可导致导引导管I的远侧端部120的移位或位置改变。
[0055]为了防止这一点而提供了稳定机构。稳定机构用来将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支撑在相对的壁4b上。针对下面描述的这样的稳定机构,图1和图2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稳定机构140和偏转机构110,而图2示出的稳定机构150同时也是偏转机构。
[0056]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变型中,导引导管I还具有偏转机构110,借助偏转机构110,导引套筒的远侧端部120可以相对于插入方向3偏转。为此目的,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三个连接点112设置在导引套筒100的远侧部分130上,在此连接点112处将设计为牵引线材111的牵引元件连接到导引套筒100的远侧部分130。偏转机构110可以优选地从导引导管的近侧端部的方向张紧。为此目的,牵引线材111可以被引导,例如直到导引导管的近侧端部(在导引套筒100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为牵引线材111施加张紧,使远侧端部120偏转(如图1所示),并且在壁4a的方向上取向并优选地与该壁4a接触。
[0057]图1示出了具有稳定机构140的导引导管I的实施方式变型,稳定机构140具有若干稳定元件141、143、144和基座元件142。远侧稳定元件141比其它稳定元件141、143、144更长,并且远侧稳定元件141的远侧端部连接到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为此目的,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可以具有加强环。至少在释放位置(未示出)中,稳定元件141、143、144和基座元件142接连布置在插入方向3上。在图1所示的稳定位置中,稳定元件141、143、144和基座元件142以使它们形成90°角度这样的方式进行布置,其中远侧稳定元件141垂直于插入方向3,并且近侧稳定元件140和基座元件142在插入方向3上取向。其它稳定元件413部分地布置在插入方向3上且部分地垂直于插入方向3。
[0058]在每种情况下,两个相邻稳定元件141、143、144由一侧闭锁的接头145连接。如图1中可以看到的,接头145可以采用不同的位置,其中分别相邻的稳定元件或者在相同的方向上取向,或者由接头连接的两个稳定元件围成例如在此示出为90°角的角度。通过在插入方向3上推进基座元件142或者(优选地借助未示出的激活机构)与插入方向3相反地往回牵引基座元件142,一侧闭锁的接头145可以被带动到其不同的方位。在释放位置中,基座元件142和所有的稳定元件141、143、144优选地接连布置在插入方向3上。在稳定位置中,一侧闭合的接头中的至少一个接头被阻挡在这样的位置中:使与之相邻布置的稳定元件围成小于180°的角度,特别是30°至120°的角度,特别是90°角度。
[0059]在图1所示的该稳定位置中,在穿刺期间产生的力然后可以经由稳定机构140接纳在方向5上,并且可以引入与目标位置相对的壁4b处。
[0060]图2至图4示出了具有替代稳定机构150的导引导管I的替代实施方式变型。图2至图4中的稳定机构150正好具有一个稳定元件151、151’。在图2和图3中,稳定元件151、151’连接到环形基座元件152。还可以被称为导环的环形基座元件152在导引套筒100的圆周上延伸。虽然图4未示出基座元件,但是这样的基座元件也可存在于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中(然后将布置在内窥镜200的工作通道210的内侧并将不可见)。原则上,还可以提供优选地沿着导引导管I的长度分布的若干基座元件。
[0061]在图2所示的变型中,基座元件152的内周具有若干锁钩(未示出),利用锁钩可以将基座元件152固定在图2所示的稳定位置中。为此目的,在基座元件152已移入插入方向3以及与插入方向3相反地略微往回牵引之后,锁钩与导引套筒100的互补的锁定元件(例如肋(未示出))作用。基座元件152的移动或激活优选地经由激活机构(未示出)发生,该激活机构可以优选地从导引导管I的近侧端部的方向致动。在图3和图4中,若干锁钩154布置在稳定元件151’上并与至少一个互补的锁定元件相互作用。在图3所示的变型中,锁定元件由基座元件152形成。如果提供了若干基座元件,则锁定元件优选地由远侧那个基座元件形成。在图4所示的变型中,锁定元件由内窥镜200的工作通道210的远侧出口(接收导引导管)形成。
[0062]稳定元件151、151’形成为板,优选地形成为柔性片状金属板,并将远侧端部153连接到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为此目的,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可以具有加强环。
[0063]如图2至图4中可以看到的,稳定机构150同时作用为偏转机构,因为在沿插入方向3推进基座元件152期间,发生板151、151’的弯曲变形,这导致导引套筒100的远侧端部120的相应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