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915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述贴紧部55则具备了和上述旋转本体71的外周面相互匹配的形状,因此能够让上述滑动件50尽量位于上述安置槽13的中央而得以让上述螺钉30不受上述滑动件50干涉地插入。
[0092]如图14的(b)所示,为了确保上述旋转件70与上述专用器具77的结合空间而让上述滑动件50朝上述螺钉孔11方向按照一定距离进行直线运动。但是,如果因为专用器具77的形式及形状而不需要上述结合空间的话,可以省略本步骤。
[0093]如图14的(C)所示,把上述专用器具77的槽夹入上述旋转本体71后予以旋转而让上述旋转本体71的长轴LI平行于上述滑动件50的直线运动方向。上述旋转件70旋转而使得上述滑动件50被上述旋转件70推动并且通过上述第一导轨131及上述第二导轨133在上述安置槽13内进行直线运动。
[0094]如图14的(d)所示,上述滑动件50由于上述突出槛515接触上述挡槛135而在上述螺钉孔11方向的直线运动受到限制,上述旋转本体71的长轴LI的末端支持上述贴紧部55的凹陷部分551而得以在覆盖上述螺钉孔11的一部分的状态下固定住。而且,由于上述第一导轨131及上述第二导轨133压迫上述滑动件50的侧面部51,因此阻止上述滑动件50脱离上述安置槽13而得以防止回退现象。
[0095]如前所述,本发明的脊椎固定装置I能够通过上述滑动件50及上述旋转件70的结合位置、形状及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机制轻易地切换上述解锁模式与上述锁定模式,还能完善地防止回退现象。
[0096]而且,在上述板10上形成视窗19让施术人员能以肉眼检查施术部位而能够轻易地进行施术并且能够轻易弯曲上述板10而使得施术人员能符合患者脊椎模样地弯曲上述板1后贴紧上述脊椎地加以固定。
[0097]前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本发明的例示。因此,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整体脊椎,不得阐释为仅仅适用于颈椎。前述内容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本发明能以各种其它组合、变形及环境下应用。亦即,可以在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发明概念的范围、前述揭示内容的等值范围及/或本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范围内实现变形或修改。前述实施例说明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最佳状态,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应用领域及用途中所要求的各种变形。因此前文所述详细说明并不是以所揭示的实施状态限定本发明。而且所附权利要求书应阐释为包含其它实施状态。
【主权项】
1.一种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板,固定在脊椎; 螺钉,结合在上述板并且插入上述脊椎; 旋转件,在上述螺钉与螺钉之间的一定地点进行旋转运动; 滑动件,在上述旋转件的两侧,位于上述旋转件与上述螺钉之间并进行直线运动; 可以切换为解锁模式与锁定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包括多个螺钉孔,上述多个螺钉孔在上述板上间隔一定距离地贯穿形成而让上述螺钉插入, 上述旋转件及上述滑动件位于一双上述螺钉孔之间并且在两侧以上述旋转件为中心实现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包括安置槽,该安置槽在上述滑动件的移动方向凹入地形成而得以收容上述滑动件与上述旋转件,上述滑动件在上述安置槽内进行直线运动地切换解锁模式与锁定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置槽包括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以下列方式倾斜形成,亦即,从上述安置槽的下表面越接近上述安置槽的上表面,抵接于上述滑动件的两末端的间距越变窄,其能够导引上述滑动件的移动, 上述第一导轨压迫上述第一滑动面而阻止上述滑动件脱离上述安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置槽包括:挡槛,从上述第一导轨的上述螺钉孔方向的一端往上述安置槽的内侧近似于直角地折曲形成;第二导轨,从上述挡槛的末端平行于上述第一导轨地朝上述螺钉孔方向延伸形成并且按照和上述第一导轨相同的的方向倾斜; 上述滑动件的侧面部包括:突出槛,从上述第一滑动面的一端往上述滑动件的内侧近似于直角地折曲形成;第二滑动面,从上述突出槛的末端平行于上述第一滑动面地重新折曲并延伸形成,并且按照和上述第二导轨相互匹配的形状倾斜; 切换到上述锁定模式时上述突出槛被上述挡槛卡挡而限制上述滑动件的直线运动,由于上述第二导轨压迫上述第二滑动面而阻止上述滑动件脱离上述安置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置槽包括从上述第一导轨的另一端往上述安置槽的外侧凹入形成的插槽,上述插槽的宽度以能够收容上述滑动件的上述第一滑动面地形成, 让上述第一滑动面抵接上述插槽而上述第二滑动面抵接上述第一导轨并且把上述滑动件由上述安置槽的上表面放进上述安置槽后,把上述滑动件往上述螺钉孔方向推动使得上述第一滑动面夹入上述第一导轨而上述第二滑动面则夹入上述第二导轨而使得上述滑动件被上述安置槽收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件包括连接上述侧面部的上述螺钉孔方向的一端的覆盖部,上述覆盖部为了在上述解锁模式下不覆盖上述螺钉孔而和上述螺钉孔的外周面成为一致形状地弯曲形成, 从而让上述滑动件在上述解锁模式下不妨碍螺钉的插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件包括和上述滑动件移动方向成直角方向的长菱形形状的旋转本体, 上述滑动件包括连接上述侧面部的另一端的贴紧部,上述贴紧部则和上述旋转本体的外周面成相互匹配形状地凹入形成, 在上述解锁模式下上述贴紧部包裹上述旋转本体的外周面地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件一面让上述旋转本体的长轴和上述滑动件的移动方向成平性状态地旋转,一面推动上述滑动件在上述第一导轨及上述第二导轨上进行直线运动, 上述滑动件则因为上述突出槛被上述挡槛卡挡而使其往上述螺钉孔方向的直线运动受到限制,上述旋转本体的长轴的末端支持上述贴紧部的凹陷部分而使其往上述旋转件方向的直线运动也受到限制,从而以覆盖上述螺钉孔的一部分的状态固定, 即使上述螺钉朝上推上述滑动件,也因为上述第一导轨压迫上述第一滑动面、上述第二导轨压迫上述第二滑动面而阻止上述滑动件脱离上述安置槽,从而得以防止回退现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设有在上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贯穿上述板地形成的旋转件孔,上述旋转件则设有在上述旋转本体的下表面突出地形成并且被上述旋转件孔收容的旋转中心部, 上述旋转件结合在上述板时,把突出于上述板的下表面的上述旋转中心部加以铆接而阻止上述旋转件脱离上述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件包括从上述旋转本体的下表面突出地形成并且压迫上述安置槽的下表面的固定突起, 上述板则设有固定槽,该固定槽在下列位置按照和上述固定突起相互匹配的形状凹入地形成于上述安置槽的下表面,该位置是上述固定突起在上述锁定模式下所处的位置,从而在上述锁定模式下收容上述固定突起。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件由于上述旋转中心部被铆接并且上述固定突起压迫上述安置槽的下表面引起摩擦而无法轻易地旋转,因此只能由专用器具加以旋转,该专用器具则具备了其形状和上述旋转本体的外周面相互匹配的槽。13.根据权利要求2到权利要求12之任何一项所述的脊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双上述螺钉孔和其它一双螺钉孔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上述板还设有在间隔一定距离的上述螺钉孔之间的空间按照预设面积贯穿地形成的视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脊椎的脊椎固定装置,更详细地说,该脊椎固定装置包括:板,固定在脊椎;螺钉,结合在上述板并且插入上述脊椎;旋转件,在上述螺钉与螺钉之间的一定地点进行旋转运动;滑动件,在上述旋转件的两侧,位于上述旋转件与上述螺钉之间并进行直线运动;上述旋转件一边旋转一边推动上述滑动件进行直线运动而使其覆盖上述螺钉的上表面,从而切换解锁模式与锁定模式并得以轻易地锁定上述螺钉或解除上述螺钉的锁定状态,还能牢靠地固定在脊椎,上述板具备了按照预设面积贯穿形成的视窗而能让施术人员以肉眼检查施术部位并且能够轻易地施术,能够轻易弯曲上述板而使得施术人员得以把上述板弯曲成符合患者脊椎的模样后贴紧脊椎并加以固定。
【IPC分类】A61B17/86, A61B17/70, A61B17/80
【公开号】CN105682584
【申请号】CN201580001726
【发明人】严允燮
【申请人】科润泰克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公告号】US20160206351, WO2016024719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