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油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79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油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油炸装置,尤指一种可用来油炸食品的电油炸锅,其在外锅底板上设置插座,并于内锅锅底下方设置末端形成导电端的电热元件,当电热元件的一导电端插入插座插孔并接触已连接电源的电接触器形成电气导通时,该电热元件可通电加热内锅中的油炸流质,以进行油炸食品。
背景技术
按专利文献US6365878B1、US6499390B1、US6341555B1及CN2595293Y皆为揭露一种可用来进行油炸食品的电油炸锅,该电油炸锅包含一中空外锅,其可供一内锅放置其内。该外锅内部底面设有一与外界电源接通的插座,而内锅底部下方则固定设置有一电热管;在操作使用时,将内锅放入外锅中,且令内锅底部下方的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插入插座的插孔内,并同时与该位于插孔下方的电接触器(一般由单片状金属导电弹片或双片状金属导电夹片构成)产生接触后,该电热管即能因导电加热,而使内锅中的食物用油开始升温,以进行油炸食品操作。上述各专利文献所揭示的技术皆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护插座的保护机构;其中,该保护机构所能达成的效益有如下几种类型1、当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插入插座插孔时,该保护机构可导引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正确地插入所对应的插座插孔中,而与电接触器形成导电接触。
2、当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被移离插座插孔后,该保护机构可关闭插座插孔,以防止异物(如食用油、水或油炸食物碎屑)由插座插孔中进入,而破坏该位于插座插孔一下方的电接触器,并导致触电或电路短路情况发生。
除了以上所述的专利文献外,另外尚有一专利文献US6225605B1亦揭露一种可辅助引导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顶利地进入插座插孔中而与电接触器产生接触导电的结构。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所揭露的电油炸锅皆存在下述缺点当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插入插座的插孔内,并定位而与电接触器产生接触时,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与电接触器两者间的接触状态在没有外力施加情况下,经常会有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虽电接触器以单片状金属导电弹片或双片状金属导电夹片构成而可恢复弹性,使得电油炸锅在初期使用过程中,该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定位在插座插孔内后可与电接触器形成稳定的电气接触关系,然而随着电油炸锅使用次数的增加,该电接触器本身于重复使用后所导致的弹性疲乏,皆往往会造成日后无法与电热管末端的导电端持续维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促使电热元件的导电端与插座内的电接触器在电气导通接触过程中,该电接触器可借助一外力辅助,而迫使电接触器紧密接触电热元件的导电端,以维持电热管良好导电加热效益的电油炸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油炸装置,其外锅锅体内形成一容置空间,且锅体内的底板具一插座,而内锅可活动地置入外锅的容置空间内,且锅底下方固定设置一电热元件,该电热元件末端形成可插入插座形成电气导通的导电端,该插座具有一外壳、一活动板及一弹性偏压元件,其中,外壳固定设置在外锅底板上,其壳体开设可供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插入的插孔,活动板则为可活动地内置一于外壳中,并且弹性偏压元件设置于外壳与活动板之间,该与电源连接并可与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接触形成电气导通的电接触器固定设置在活动板上,当活动板带引电接触器至外壳的插孔的对应下方供电热元件的导电端往下插入产生电气接触时,该弹性偏压元件对活动板施加的恢复弹力可迫使电接触器紧密且不松弛地与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接触。
本发明的电油炸装置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陷,不仅可有效防止异物(如食用油、水或油炸食物碎屑)由插座插孔中进入破坏该位于插座插孔一下方的电接触器,避免触电或电路短路情况发生;同时弹性偏压元件对活动板施加的恢复弹力可迫使电接触器紧密且不松弛地与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接触,可使其长时间持续维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图1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热元件分布位置图。
图3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插座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三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第四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实施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油炸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三实施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电油炸锅 2、外锅21、容置空间 22、锅盖23、底板3、内锅31、推杆 32、电热元件321、导电端 33、炸篮 34、把手 4、插座41、外壳411、开孔 412、插孔42、活动板421、导孔 422、槽孔 423、导引块 424、电接触器43、弹性偏压元件5、插座51、外壳 511、插孔52、活动板 521、槽孔 522、导引块 523、电接触器53、弹性偏压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及二个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了解。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油炸装置,尤指一种可用来油炸食品的电油炸锅1,该电油炸锅1包括一外锅2及一内锅3,其中外锅2,是于锅体内形成一容置空间21供内锅3置入,其顶部可选择性地装设一能掀合的锅盖22,其于底板23上则设置一与外界电源相接通的插座4。
内锅3,可供具把手34的炸篮33放置,其于锅底下方固定设置一推杆31及一电热元件32,并且该电热元件32的两末端各形成导电端321。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的插座4包含可由绝缘材质构成的外壳41、活动板42及一弹性偏压元件43。该外壳41固定设置在外锅2的底板23上,其壳体开设形成可供推杆31及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对应插入的开孔411及插孔412;该活动板42则于其板体上开设各与外壳41的开孔411及插孔412对应相通的导孔421及槽孔422,其中,该导孔421侧边设有可供内锅3的推杆31下插触滑的导引块423,而槽孔422内则设置有与电源相接的电接触器424。组合上,该活动扳42可活动位移地安置在外壳41内部空间中,且弹性偏压元件43(如螺旋弹簧)设置于外壳41与活动板42间。
请参阅图4,当内锅3的推杆31及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尚未置入插座4内时,该插座4的原始状态为活动板42受弹性偏压元件43的恢复弹性作用而被推移至遮蔽位置,让电接触器424随槽孔422移离对应外壳41的插孔的下方位置,且同时由活动板42的实体板面遮挡外壳41的插孔412,以防止异物由插孔412处进入。
请参阅图5所示,当内锅3的推杆31及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往插座4方向开始插入时,推杆31会率先进入外壳41的开孔中,并且向下推抵活动板42的导引块423,使活动板42往抵抗弹性偏压元件43的恢复弹力方向移动,使电接触器424随槽孔422移往对应外壳41的插孔412的下方位置。
请参阅图6所示,在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由外壳41的插孔进入活动板42的槽孔422,并与电接触器424进行接触时,该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即会迫使活动板42继续再往抵抗弹性偏压元件43的恢复弹力方向位移,使电接触器424可相对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作一电气接触位置导正调整,且同时进一步地让导引块423相对离开推杆31,使导引块423不再触及推杆31。而在此状态下,该活动板42相对抵抗弹性偏压元件43恢复弹力所需的反向作用力,从原本由推杆31抵触导引块423提供,转而为由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抵触电接触器424提供;如此相对地,在弹性偏压元件43的恢复弹力对电接触器424压迫作用下,该电接触器424可更紧密地与该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接触,而维持电热元件32良好的导电加热效果(如图7所示)。
请参阅图8所示,此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于插座5的外壳51壳体开设可供内锅3锅底下方的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插入的插孔511,并且于活动板52板体开设可与外壳51的插孔511对应相通的槽孔521,且槽孔521侧边设置一可供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滑移的导引块522,槽孔521内设置有和电源相接的电接触器523。该活动板52可活动位移地安置在外壳51内部空间中,且外壳51与活动板52两者间设置有一弹性偏压元件53。
插座5的外壳51固定设置在外锅2的底板23上,当内锅3的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尚未置入插座5内时,该插座5的原始状态为活动板52受弹性偏压元件53的恢复弹力作用而被推移至遮蔽位置,让电接触器523随槽孔521移离对应外壳51的插孔511下方位置,且同时由活动板52的实体板面遮挡外壳51的插孔511,以防止异物由插孔511处进入。
请参阅图9所示,当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插入外壳51的插孔511时,导电端321可抵触活动板52的导引块522往下滑移,并使活动板52相对外壳51往抵抗弹性偏压元件53的恢复弹力方向移动,让电接触器523随槽孔521移往对应外壳51的插孔511下方位置。
请参阅图10所示,当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沿导引块522进入活动板52的槽孔521时,其即会与位于槽孔521内的电接触器523接触,并且导电端321于定位在电接触器523的最佳接触位置时,该活动板52相对抵抗弹性偏压元件53恢复弹力所需的反向作用力,即由电热元件32的导电端321抵触电接触器523提供;相对地,在弹性偏压元件53的恢复弹力作同下,该电接触器523与导电端321之间即可形成紧密接触效果,而让电热元件32维持良好的导电加热状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油炸装置,至少包括一外锅,于锅体内形成一容置空间,且锅体内底板设置一插座;一内锅,其可被拆离地置于外锅的容置空间内,且锅底下方固定设置一电热元件,该电热元件末端形成可插入插座插孔形成电气导通的导电端;该插座具有一外壳、一活动板及一弹性偏压元件,其中,外壳固定地设置在外锅底板上,其壳体开设可供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插入的插孔,活动板则为可活动位移地置于外壳内部空间中,并且弹性偏压元件设置于外壳与活动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电接触器固定设置在活动板上,其与电源连接并与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接触形成电气导通,当活动板带引电接触器至外壳插孔的对应下方供电热元件的导电端往下插入形成电气接触时,该活动板所受的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迫使电接触器更加紧密且不松弛地与电热元件的导电端维持电气导通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锅锅底下方设有一推杆,且插座的外壳对应开设有一开孔,而活动板则对应开设有一于侧边具有导引块的导孔,以供该推杆由外壳的开孔插入,并往下推迫导孔的导引块,使活动板可往抵抗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方向进行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板具有可供电接触器固定设置的槽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孔侧边具有可让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推迫活动板往抵抗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方向进行移动的导引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电热元件的导电端随内锅移离外锅后,该插座的活动板可受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推移,而带动电接触器离开外壳的插孔的对应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活动板受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推移,而带动电接触器离开外壳的插孔的对应下方后,该外壳插孔同时受活动板实体板面遮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油炸装置,其包含一外锅及一内锅、该外锅具一容置空间可供内锅置入,外锅底板设有一插座可供该固定于内锅锅底下方的电热元件的导电端插入形成电气导通,以使电热元件通电加热内锅中的油炸流质,其中,该插座内的电接触器为固定设置在活动板上,并可由一弹性偏压元件的恢复弹力迫使电接触器压迫电热元件的导电端形成紧密接触,从而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陷,不仅可防止异物进入插座插孔,保护电接触器,同时可持续维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文档编号A47J37/10GK1806557SQ20051000234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志维 申请人: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