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407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扫地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打扫卫生的时间自然越来越少,而住所的整洁是舒适生活的必须条件,因此,智能扫地机受到人们的喜爱,智能扫地机具有智能计算机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房间做出测量,自动清洁房间的每个角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扫地机的大多存在自动避障装置较为粗糙,其与墙壁发生碰撞时难以得到预期的避障工作,且吸尘效率不高,耗能较大,使用时充电的频率较高,使用寿命一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安全可靠,且适合铝线的新型智能扫地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包括扫地机壳体、安装在扫地机壳体上的扫地组件、吸尘泵组件、垃圾盒组件、控制器和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壳体包括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下壳组件的前侧安装有复位弹簧片,复位弹簧片的外端连接有碰撞盖组件,下壳组件前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当碰撞盖组件碰撞外物时触动的红外开关。上述的复位弹簧片包括呈八字形布置的左右复位弹簧片,左右复位弹簧片的内端均固定在下壳组件上,外端连接在碰撞盖组件内侧。上述红外开关包括由盒体,盒体内设置有摆杆和红外感应装置,摆杆的外端伸出盒体并与碰撞盖组件的内壁配合,摆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安装在盒体上并可在碰撞盖组件作用下绕转轴转动,摆杆的内端成型有当摆杆转动时进入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并隔断红外线的挡片;盒体内还设置有使转动后的摆杆复位的弹簧。上述吸尘泵组件和扫地组件安装在下壳组件的中部,所述垃圾盒组件可拆卸安装在下壳组件的后侧,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对着扫地组件,所述吸尘泵组件的导槽体的上侧面与进风盖配合形成进风通道,导槽体的下侧面与下壳组件配合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对接,排风通道的排风口对应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处。上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左右侧;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垃圾收集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进风通道和垃圾组件的出风口通过发泡密封条密封。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碰撞盖组件通过复位弹簧片安装在下壳组件上,下壳组件前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当碰撞盖组件碰撞外物时触动的红外开关,红外开关的感应灵敏,反应迅速,功耗低,能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并进行规避。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开关盒体内的摆杆和红外感应装置配合,碰撞盖组件碰撞障碍物时,使摆杆绕转轴转动,摆杆内端的挡片进入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并隔断红外线,使红外开关触动,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3、本实用新型吸尘泵组件的导槽体的上侧面与进风盖配合形成进风通道,导槽体·的下侧面与下壳组件配合形成排风通道,且排风通道的排风口对应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处,使得吸尘效率好,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件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红外开关分解图。图中1_碰撞上盖;2_碰撞下盖;3_减速红外组件;4a_左红外开关;4b_右红外开关;5a-左复位弹簧片;5b-右复位弹簧片;6_下壳组件;7_导槽体;8_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 ;9_垃圾盒组件;10-进风盖;11_风轮;12_吸尘泵安装位;13-垃圾收集腔;14_过滤装置;15-扫地组件;16_电机;17-排风通道的排风口 ; 18-摆杆外端;19_转轴;20_摆杆中部;21_摆杆;22_弹簧安装钩;23_转轴安装位;24_上盒盖;25_红外感应装置安装位;26-红外板;27_弹簧;28_挡片;29_弹簧固定轴;30_下盒盖;31_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一3所示,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包括扫地机壳体、安装在扫地机壳体上的扫地组件15、吸尘泵组件、垃圾盒组件9、控制器(未画出)和驱动轮组件(未画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壳体包括上壳组件(未画出)和下壳组件6,下壳组件6的前侧安装有复位弹簧片(5a、5b),复位弹簧片的外端连接有碰撞盖组件(碰撞盖组件由碰撞上盖2和碰撞下盖I组成,碰撞上盖2和碰撞下盖I通过锁紧螺丝固定),下壳组件6前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当碰撞盖组件碰撞外物时触动的红外开关(4a, 4b )。上述的复位弹簧片包括呈八字形布置的左右复位弹簧片(5a、5b),左右复位弹簧片的内端均固定在下壳组件6上,外端连接在碰撞盖组件内侧。上述红外开关(4a、4b)包括由盒体(盒体由上盒盖24、下盒盖30配合形成),盒体内设置有摆杆21和红外感应装置(未画出),摆杆外端18伸出盒体并与碰撞盖组件的内壁配合,摆杆中部21通过转轴19安装在盒体上并可在碰撞盖组件作用下绕转轴19转动,摆杆21的内端成型有当摆杆21转动时进入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并隔断红外线的挡片28 ;盒体内还设置有使转动后的摆杆21复位的弹簧27。所述盒体上成型有与所述转轴19配合的转轴安装位23,转轴安装位23设置在盒体的供摆杆21伸出侧壁处。上述吸尘泵组件和扫地组件15安装在下壳组件6的中部,所述垃圾盒组件9可拆卸安装在下壳组件6的后侧,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 31对着扫地组件15,所述吸尘泵组件的导槽体7的上侧面与进风盖10配合形成进风通道,导槽体7的下侧面与下壳组件6配合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 8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对接,排风通道的排风口 17对应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 31处。上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 8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垃圾盒组件9的左右侧;所述垃圾盒组件9的垃圾收集腔1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4,过滤装置14为过滤网;所述进风通道和垃圾组件的出风口 8通过发泡密封条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原理是机器工作时,吸尘泵组件的风轮11转动,使进风通道内空气被抽走,因而,扫地组件15扬起的灰尘在垃圾盒组件5内的负压作用下被吸入垃圾盒组件9内,并经过滤装置11过滤后,灰尘留在垃圾收集腔13内,同时,排风通道的排风口 17对着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31,排风通道的排风口 17排出的风向和吸入垃圾盒组件5的风向一致,这样能更好的避免扬尘,同时能更好地将垃圾送入垃圾盒组件。图2中箭头为空气流通方向。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包括扫地机壳体、安装在扫地机壳体上的扫地组件、吸尘泵组件、垃圾盒组件、控制器和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壳体包括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下壳组件的前侧安装有复位弹簧片,复位弹簧片的外端连接有碰撞盖组件,下壳组件 前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当碰撞盖组件碰撞外物时触动的红外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片包括呈八字形布置的左右复位弹簧片,左右复位弹簧片的内端均固定在下壳组件上,外端连接在碰撞盖组件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开关包括由盒体,盒体内设置有摆杆和红外感应装置,摆杆的外端伸出盒体并与碰撞盖组件的内壁配合,摆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安装在盒体上并可在碰撞盖组件作用下绕转轴转动,摆杆的内端成型有当摆杆转动时进入红外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并隔断红外线的挡片;盒体内还设置有使转动后的摆杆复位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泵组件和扫地组件安装在下壳组件的中部,所述垃圾盒组件可拆卸安装在下壳组件的后侧,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对着扫地组件,所述吸尘泵组件的导槽体的上侧面与进风盖配合形成进风通道,导槽体的下侧面与下壳组件配合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对接,排风通道的排风口对应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左右侧;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垃圾收集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进风通道和垃圾组件的出风口通过发泡密封条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扫地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智能扫地机,扫地机的下壳组件的前侧安装有复位弹簧片,复位弹簧片的外端连接有碰撞盖组件,下壳组件前部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当碰撞盖组件碰撞外物时触动的红外开关,红外开关的感应灵敏,反应迅速,功耗低,能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并进行规避,安全可靠;扫地机的吸尘泵组件具有导槽体,导槽体的上侧面与进风盖配合形成进风通道,导槽体的下侧面与下壳组件配合形成排风通道,所述垃圾盒组件的出风口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对接,排风通道的排风口对应设置在垃圾盒组件的进风口处,使得吸尘效率好,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文档编号A47L11/40GK202739921SQ20122040388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李健, 李加涛, 徐顺闯 申请人:浙江天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