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麻将牌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882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文化娱乐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麻将牌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麻将一直以来是中国民众喜爱的牌类游戏之一,打麻将能使人们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各类策略,益智益脑,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娱乐之一。为了坚固耐用,中小型企业通常用竹、塑料、有机玻璃等硬质材料制成麻将牌,虽然使麻将牌达到了不易磨损和刮划的效果,但在洗牌过程中麻将牌互相碰撞会发出很大的噪音。麻将的游戏规则导致每次游戏之前都要进行洗牌,而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和学习工作,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容易打扰周围邻居,影响邻里和睦。

申请公布号为CN103111070A、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05月2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夹心式减噪麻将由牌面,吸音夹层和牌背组成。牌面由钢化玻璃制成,牌面上刻有内凹的麻将图案,吸音夹层位于牌面和牌背之间,由毛毡制成,牌背由加了软化剂的塑料制成,牌面,吸音夹层和牌背用粘贴的方式连接。现有技术通过采用软化剂以降低塑料牌背的硬度,且在牌背和牌面之间粘贴了毛毡制的吸音层,从而达到降噪的作用。然而,由于吸音层粘贴于牌背和牌面之间,牌面由钢化玻璃制成,在洗牌的过程中,牌面的侧面与侧面之间相互碰撞,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从而影响周围人群的正常休息。

授权公告号为CN100575041C、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08月2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麻将牌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取定量的粉末状树脂置于母模中,把公模抵设于粉末状树脂的上表面,所述公模底面设有向母模部分延伸的定位成型头,所述定位成型头用于在底层上表面形成一个向底层下表面部分延伸的凹槽,同时在凹槽内成型一个用于对磁力块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将公模加热至100℃~200℃,同时对公模施加100kg/cm2~250kg/cm2向下的力,持续2~15分钟至粉末状树脂形成固体底层;2)、把所述固体底层脱模后置于第二成型模具中;3)、把磁力块置于固体底层凹槽内的定位装置上;4)、在所述固体底层的凹槽中添加填充辅料;5)、在所述固体底层及磁力块上方铺设一层粉末状树脂,把一平板模头抵设于粉末状树脂上表面,将平板模头加热至100℃~200℃,同时对平板模头施加100kg/cm2~250kg/cm2向下的力,持续2~15分钟至粉末状树脂与固体底层形成一体相连的自动麻将牌。6)、将前述自动麻将牌进行抛光处理;所述粉末状树脂是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现有技术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制作形成带有凹槽的麻将牌的底层,再将底层脱模后置于第二成型模具中,在凹槽内加入磁力块,再向凹槽内填充辅料并加入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制作形成麻将牌整体,将磁力块牢固地固定于麻将牌内部。麻将牌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制成,麻将桌洗牌时,可达到减噪的效果,且可通过磁力块的磁极统一麻将牌的朝向,达到洗牌的目的。然而,制造出的底层需带有用于放置磁力块的凹槽,且制成固定底层时还需要将其脱模后更换模具,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导致制作麻将牌的过程需要经常更换模具且对用到的模具精细度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过程和模具制造出一种具有减噪功能的自动麻将牌具有较好的商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麻将牌,其解决了自动麻将牌在被自动麻将机洗牌时易发出较大噪音的问题,具有降低噪声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麻将牌,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80-92份;

凝固剂1-10份;

磁力块10-15份;

所述凝固剂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HJ-1885-1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82-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90-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3157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采用了聚氨酯作为基料,聚氨酯硬度范围宽,且性能的可调节范围较大,添加凝固剂后,通过相互混合并反应,从而对本申请整体硬度进行调节;添加磁力块,使自动麻将机进行自动洗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可对聚氨酯产生良好的凝固效果;HJ-1885-1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82-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90-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3157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通过相似相容远离,可与聚氨酯发生交联作用,在使聚氨酯达到良好的凝固效果的同时,起到调节本申请硬度的作用,从而防止形成的本申请过软而无法将磁力块承载,也防止形成的本申请过硬而导致相互碰撞时发出较大的噪声;此外,凝固剂与聚氨酯相互混合后,可使凝固后的本申请富有弹性,并在外表面形成光滑且有弹性的弹性膜;因此,本申请整体具有较为适中的柔软度和弹性,相互碰撞时可达到良好的减震降噪的目的,且手在使用本申请的过程中不易长茧。同时,还使本申请具有耐磨、防滑、稳定和强度高等优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自动麻将牌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重量份数为7-25份,所述增塑剂为二苯甲酸二聚丙二醇酯或癸二酸二异辛酯。

二苯甲酸二聚丙二醇酯可使聚氨酯达到良好的增塑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同时还可缩小与聚氨酯之间的间隙,使其与聚氨酯之间达到紧密配合,从而使聚氨酯快速成型。癸二酸二异辛酯是性能优良的增塑剂,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增塑剂为长链状结构,与凝固剂形成复配作用,可与聚氨酯形成更好的交织,促进聚氨酯的凝固并缩短本申请凝固所需的时间;且使形成的本申请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良好的回弹效果,一旦受刮划后可较快恢复原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自动麻将牌还包括软化剂,所述软化剂的重量份数为0.8-3.5份,所述软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是一种具有很强溶解力,且具有润滑、软化的作用,能够与聚氨酯很好地相溶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粘着性和防水性,促进共混体系的流动性,增加体系凝固后的柔软程度,与凝固剂、增塑剂配合使用,调节本申请的硬度,从而使本申请具有良好的手感。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聚氨酯之间形成良好的相容性,还能对其起到软化效果,与凝固剂、增塑剂配合使用,起到协同作用,使混合体系在凝固后可达到合适的硬度,且可提高本申请的抗老化程度和拉伸强度,并延长本申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自动麻将牌还包括消泡剂,所述消泡剂优选为矿物油消泡剂,所述矿物油消泡剂的重量份数为0.1-0.5份。

由于凝固剂与聚氨酯混合反应后,会产生小气泡,在混合体系中,易影响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成型后本申请的减震降噪能力和手感。矿物油消泡剂具有优异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在流动性较差的体系中仍然可达到良好的抑制泡沫产生并消除泡沫的作用;可与增塑剂、凝固剂复配使用并产生协同作用,加快聚氨酯凝固并减少成型后内部的气泡,增加整体减震能力,提高强韧度,且使手感变得更好。且矿物油消泡剂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能,与聚氨酯配合使用后,可使其达到较好的防止汗水腐蚀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磁力块包括异性磁铁块和铁圈,所述铁圈包覆于异性磁铁块的四周,所述异性磁铁块和铁圈的重量份数比为1-1.2∶1,所述磁力块的横截面与自动麻将牌横截面的比值大于3/10。

异性磁铁块具有南北两极,本申请在异性磁铁块四周包覆铁圈,且该磁力块的横截面占本申请横截面的30%以上,不仅可增加磁力块的重量,使用者拿起本申请的分量增加,防止本申请过轻;还不影响异性磁铁块上下表面的吸力,便于自动麻将机在洗牌的过程中使本申请自动达到统一的效果,且可避免牌面朝向不统一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麻将牌的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麻将牌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80-92份聚氨酯粉末加热至70-80℃,进行第一次脱湿处理;

S2,分别将1-10份凝固剂、7-25份增塑剂、0.8-3.5份软化剂加热至70-80℃,再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脱湿处理;

S3,分别将S1和S2中获得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分别分成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

S4,将模具加热至100-135℃,再将S3中的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三次脱湿处理后加入至模具中,压平,凝固20-35min后,形成底层;

S5,在S5中形成的底层上加入重量份数为10-15份的一块磁力块,待底层再凝固2-5min,形成带磁力块的底层;

S6,将S3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进行第四次脱湿处理,加入至S5中获得的带磁力块的底层上,压平,静置20-35min,第二混合物凝固形成白层;

S7,在S6中形成的白层表面压制出相应图案,在100-135℃的条件下硫化12-15h,冷却获得半成品;

S8,在S7中半成品的图案上涂色,精磨抛光,获得成品。

将各组分分别加热至70-80℃,分别变成液态状,可更均匀地进行混合;而其中存在的水分受热后易在液态状的组分里形成气泡,通过脱湿处理将气泡排除,经原料混合后,增加了聚氨酯与其他组分之间相互的紧密程度,从而使增塑剂、凝固剂、软化剂形成协同作用,与聚氨酯之间形成更好的配合,从而使成型后的本申请更快凝固,提高本申请降噪和减震的功能。

先在模具中制作底层,待其基本凝固后,在底层表面加上磁力块,并使磁力块受到未充分凝结的底层对其的粘接作用,增加磁力块下表面与底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再在底层和磁力块上表面上加入第二混合物,形成白层,从而使磁力块与底层、磁力块与白层、底层与白层之间两两对应,相互连接形成整体。经100-135℃硫化12-15h后,白层与底层中的凝固剂与聚氨酯、增塑剂与聚氨酯之间形成更为充分的交联作用,并将其中混合组分件的间隙减小,且提高了白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白层、底层更为紧实并形成更为紧实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更强的回弹效果,从而改善了手感并提高了整体的降噪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本申请的拉力、抗老化程度、内部强度和耐磨程度,延长了本申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S2中还将0.1-0.5份消泡剂加热至液态状,再与S2中的其他物质进行混合。

液态的消泡剂在软化剂的协同作用下,可更好地与其他组分混合,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使混合物中的气泡被破除并可抑制气泡的形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S4里向第一混合物中添加0.2-0.5份颜料,并与第一混合物充分混合。

添加颜料可使第一混合带有相应的颜色,形成的底层与白层之间的层次感更为明显,且带有颜色的本申请更富年代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脱湿处理均为抽真空脱湿处理。

在不加入其他物质的情况下达到脱除混合体系内部的水分的效果;且可与脱泡剂配合,将混合体系中的泡沫快速去除。其中,第一、第二次脱湿处理保持分别保持原料和辅料的组分干燥,防止水分受热时使变成液态的原料中充满气泡,且防止羟基等活性基团与活泼的异氰酸酯等基团发生反应。第三、第四次脱湿处理针对混合后的原料,使置入模具中的混合物处于干燥状态,防止产生气泡,使聚氨酯与其他组分之间的间距缩小,并相互之间形成紧密连接,增加了整体的紧固程度,且不影响防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聚氨酯作为基料,形成的主体可到达良好的柔软度和耐磨程度,在洗牌的过程中可降低噪音;而与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配合使用后,制备获得的本申请具有更适合的硬度和更好的回弹效果,使洗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同时改善手感,并防止碰撞对表面造成划痕;还提高本申请的抗老化程度和拉伸强度,延长本申请的使用寿命。

2、消泡剂与增塑剂、凝固剂复配使用并产生协同作用,加快聚氨酯凝固并减少成型后本申请内部的气泡,增加整体减震能力,提高强韧度,且使本申请表面光滑且手感变得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对照试验1:硬度和拉伸强度测试试验

试验样品:以实施例1-6作为试验样1-7,对比例1-6作为对照样1-6。

实施例1:一种自动麻将牌,其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注:HJ-1885-1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82-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1590-2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HJ-3157型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均购自淄博恒久聚氨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的制作工艺:

S1,将相应重量份数的聚氨酯粉末加热至80℃,变成液体,进行第一次抽真空脱湿处理;

S2,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凝固剂,加热至80℃,再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抽真空脱湿处理;

S3,分别将S1和S2中获得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分别分成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

S4,将模具加热至120℃,对第一混合物中进行第三次抽真空脱湿处理,之后加入至模具中,压平,凝固30min后,形成底层;

S5,在S5中形成的底层上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磁力块,待底层再凝固3min,形成带磁力块的底层;

S6,将S3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进行第四次抽真空脱湿处理,加入至S5中获得的带磁力块的底层上,压平,静置30min,第二混合物凝固形成白层;

S7,在S6中形成的白层表面压制出相应图案,在120℃的条件下硫化15h,冷却获得半成品;

S8,在S7中半成品的图案上涂色,精磨抛光,获得成品。

实施例2: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2的制作工艺:

S1,将相应重量份数的聚氨酯粉末加热至80℃,变成液体,进行第一次抽真空脱湿处理;

S2,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加热至80℃,再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抽真空脱湿处理;

S3,分别将S1和S2中获得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分别分成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

S4,将模具加热至120℃,再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颜料加入至S3中的第一混合物中进行第三次抽真空脱湿处理,之后加入至模具中,压平,凝固30min后,形成底层;

S5,在S5中形成的底层上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磁力块,待底层再凝固3min,形成带磁力块的底层;

S6,将S3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进行第四次抽真空脱湿处理,加入至S5中获得的带磁力块的底层上,压平,静置30min,第二混合物凝固形成白层;

S7,在S6中形成的白层表面压制出相应图案,在120℃的条件下硫化15h,冷却获得半成品;

S8,在S7中半成品的图案上涂色,精磨抛光,获得成品。

实施例3: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制作工艺的S6中增加相应重量份数的消泡剂,将其加热至80℃使其呈液态状,再将其与S2中的其他物质进行混合;其他步骤参考实施例1的制作工艺。

实施例4-实施例7: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对比例1:一种自动麻将牌,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聚氨酯100份,磁力块10份,颜料0.3份。

对比例1的制作工艺:

100份聚氨酯熔化后,将30份取出并加入0.3份颜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模具中,冷却凝固30min后置入磁力块,再加入剩余的熔化后的聚氨酯,冷却凝固,制得。

对比例2: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4相比缺少凝固剂,其他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其制作工艺与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相同。

对比例3: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4相比缺少增塑剂,其他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其制作工艺与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相同。

对比例4: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4相比缺少软化剂,其他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其制作工艺与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相同。

对比例5: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4相比缺少消泡剂,其他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其制作工艺与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相同。

对比例6:一种自动麻将牌,与实施例4相比缺少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其他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其制作工艺与实施例4的制备工艺相同。

试验方法:1、将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经国标GB/T 2411-2008中规定的方法对硬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2、采用INSTRON-1121型拉伸弯曲试验机对拉伸强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7与对照样1-6的拉伸强度与邵氏硬度对比如表3所示。

表1试验样1-7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表2对照样2-6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表3试验样1-7与对照样1-6的拉伸强度与邵氏硬度对比

由表3可知,试验样1-7的拉伸强度高于对照样1-6的拉伸强度,说明试验样具有良好的拉伸效果;且试验样的邵氏硬度低于对照样的邵氏硬度,相对于对照样而言,更为柔软。形成上述反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照样1-6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与聚氨酯形成复配作用,促进聚氨酯凝固的过程中,还使组分之间的间隙减小,增加了聚氨酯与其他组分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拉伸过程中,使各组分对聚氨酯具有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强了试验样的拉伸强度。而由于软化剂与凝固剂的复配使用,从而使试验样的邵氏硬度较低,相互之间具有防震效果,且碰撞所产生的噪声大大降低。

对照试验2:热老化性能测试试验

试验样品:采用对照试验1中的试验样和对照样作为本试验的试验样品。

试验方法:1、采用INSTRON-1121型拉伸弯曲试验机对拉伸强度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2、将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经国标GB/T3512-2001中规定的方法对热老化性能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的热老化性能变化如表4所示。

表4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的热老化性能变化

由表4可知,经热老化处理后,试验样1-7的拉伸强度与未经热老化处理之前的拉伸强度相比,变化不大,老化程度不高;而对照样1-6中老化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照样4和对照样6的拉伸强度降低较多,老化程度较大。由上可知,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与聚氨酯形成复配作用,提高试验样中聚氨酯的抗老化能力,可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对照试验3:弹性恢复能力测试试验

试验样品:采用对照试验1中的试验样和对照样作为本试验的试验样品。

试验方法:分别将试验样1-7和对照样1-6表面采用10N的压力进行一次刮划,观察各样品表面划痕消失并恢复原状所需的时间,记录并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表面恢复时间如表5所示。

表5试验样1-7以及对照样1-6表面恢复时间

由表5可知,受到同样的作用力刮划后,试验样表面的恢复比对照样的的恢复时间更短。因此,聚氨酯与凝固剂、增塑剂、软化剂、消泡剂之间形成复配作用,使得试验样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回弹效果,不易使手磨出茧,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受到刮划,可较快恢复原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