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起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80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起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起伏装置,属于一种可使对置的装饰物或玩偶产生此起彼伏动作效果的升降起伏装置。
目前,一般应用在玩具或饰物上的升降起伏装置,由于为配合本体造型的需要,需具有其专属的构造,且因所选配的动力源(如音乐铃或电动马达)的不同,而具有其专属的结构特性,无论是在整体装置的构成,或是各零配件间的选用都往往无法驱于一致,使各零配件间的互换性降低,增加了产品的制作开发成本,加之用螺钉或铆钉装配,需要大量螺钉、铆钉或垫片等小配件,从而增加了装配组合的困难,同时更无法完全保证组装完成后其各零配件间的稳定性,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因小配件的松脱掉落产生异声,其不但影响装置使用的可靠度,更因此会缩减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对置的装饰物或玩偶产生此起彼伏动作效果的升降起伏装置,其各零配件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采用凸块与孔洞或凹坑相配合的拼卡结构,以减化其元件间的组装过程,使螺钉、铆钉、垫片等小配件更得以大辐节省,便于组合装配提高组装效率。各零配件由塑料材质构成,使装置的重量减小,降低动力源额外的负荷,增强运动的可靠性,进而延长升降运动的时间;并且由于各零配件大都为塑料材质构成,可使生产上用一模多孔注塑成形的方式生产,因而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整体装置由简单的组化设计,配合动力源的不同而与其它不同的饰物造型相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升降起伏装置,它构造包括有底板,该底板上设有以利装配动力源的圆孔,同时设有方形孔以利插固左右相对置的内、外支撑架;动力源,该动力源是为一具有传动出力轴的音乐铃;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是由内、外支撑架分别由其底的凸块与底板上的方形孔相插固接,呈对配置并列在动力源的出力轴两侧,内、外支撑架上分别形成有相穿对的轴孔,而外支撑架顶部则分别形成有圆柱销,另有形成有套孔的两支撑块分别由其上的插固孔与外支撑架上的圆柱销相插固,使支撑块分别插固外支撑架顶端;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的面齿轮中心孔是穿固在动力源的出力轴上,另有两偏心轴分别由其长轴穿过内、外支撑架上的轴孔而穿置于内、外支撑架上,偏心轴长轴尾端的套轴上分别套固有与面齿轮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同时偏心轴另端的短轴分别插置于从动滑块的长形滑槽中,而从动滑块上所形成的螺杆则分别锁固穿过支撑块的套孔顶触挺杆。
该内、外支撑架与底板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销结构;该从动滑块与挺杆间的连接方式亦可以为卡销结构。
该偏心轴为呈一百八十度的夹角相配置。
该挺杆在轴向的运动方向可以由偏心轴的长、短轴的偏置量控制。
该动力源可以为音乐铃以外其他具有传动出力轴的结构装置。
该底板、支撑组件以及传动组件间的各零配件均可以由塑料材质构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剖视图参见
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一可使的装饰物或玩偶产生此起彼伏动作效果的升降起伏装置,如
图1所示,其升降起伏装置A即应用在木马音乐铃上,使音乐铃除具有美丽乐声外更使相对置的木马A1、A2产生此起彼伏的动作效果;请同时配合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起伏装置A是以一底板1为结构的承座体,该底板1上分别开设有圆孔11与方形孔12-19以固定组装音乐铃2与内支撑架41、42与外支撑架51、52等为动力源及用以支撑传动装置的零配件,其传动装置是由面齿轮31借由其中心孔311紧密套置在音乐铃2的出力轴21上;该内、外支撑架41、42、51、52与底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销结构;该从动滑块71、72与挺杆91、92间的连接方式亦可以为卡销结构;该内支撑架41、42分别由其底部的凸块411、412以及421、422与底板1的方形孔14、15以及16、17相插接,至于外支撑架51、52则分别由其底部的凸块511、512以及521、522与底板1上的方形孔11、12以及18、19相插接,而与内支撑架41、42相呈对配置并列在面齿轮31的两侧,又内支撑架41、42相呈对配置并列在面齿轮31的两侧,又内支撑架41、42与外支撑架51、52上各形成有轴孔413、423以及513、523,另有两偏心轴61、62分别由其长轴612、622穿过轴孔513、413以及523、423穿置于内、外支撑架41、51以及42、52上,而偏心轴61、62长轴尾端的套轴611、621上分别套固有与面齿轮31相啮合的圆柱齿轮33、32,同时偏心轴61、62另端的短轴613、623分别插置于从动滑块71、72的长形滑槽711、721中,而前述的外支撑架51、52顶部则分别形成有圆柱销514、515以及524、525,另有两支撑块81、82分别藉由其上的插固孔811、812以及821、822与外支撑架51、52上的圆柱锁514、515以及524、525相插接,使支撑块81、82分别插固外支撑架51、52顶端,从动滑块71、72上所形成的螺杆712、722则分别锁固穿过支撑块81、82的套孔813、823顶触挺杆91、92。
再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升降起伏结构装置可经由一上盖93将整组结构装置盖合,并在盖板93上设有穿孔931、932而使挺杆91、92穿出,以利配合实际的设计需要而在挺杆91、92上配设玩偶或装饰物,以当面齿轮31转动时,对置的偏心轴(该偏心轴为呈一百八十度的夹角相配置)61、62即经由圆柱齿轮33、32被面齿轮31带动而分别呈相反方向,放置进而使偏心轴61、62尾端的端轴613、623于从动滑块71、72的长形滑槽711、721内滑动,以使挺杆呈上、下起伏的反复运动,进而使挺杆91、92顶端的玩偶或饰物呈此起彼落的动作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将装置中的支撑结构或从动装置以相同的结构采用对置方式配置,使各零配件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采用凸块与孔洞或凹坑相配合的拼卡结构,以减化其元件间的组装过程,使所需如螺钉、铆钉、垫片等小配件更得以大幅节省,便于组合装配,提高组装效率,提供了升降起伏装置另一较佳可行的结构。
2、由于各零配件由塑料材质构成,使装置的重量减小,降低动力源额外的负荷,增强运动的可靠性,进而延长升降运动的时间;并且由于各零配件大都为塑料材质构成,使得生产上可采用一模多孔注塑成形的生产方式,因而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置采用简单的组化设计,可配合动力源的不同而与其它不同的饰物造型相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构造包括有底板,该底板上设有以利装配动力源的圆孔,同时设有方形孔以利插固左右相对置的内、外支撑架;动力源,该动力源是为一具有传动出力轴的音乐铃;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是由内、外支撑架分别由其底的凸块与底板上的方形孔相插固接,呈对配置并列在动力源的出力轴两侧,内、外支撑架上分别形成有相穿对的轴孔,而外支撑架顶部则分别形成有圆柱销,另有形成有套孔的两支撑块分别由其上的插固孔与外支撑架上的圆柱销相插固,使支撑块分别插固外支撑架顶端;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的面齿轮中心孔是穿固在动力源的出力轴上,另有两偏心轴分别由其长轴穿过内、外支撑架上的轴孔而穿置于内、外支撑架上,偏心轴长轴尾端的套轴上分别套固有与面齿轮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同时偏心轴另端的短轴分别插置于从动滑块的长形滑槽中,而从动滑块上所形成的螺杆则分别锁固穿过支撑块的套孔顶触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外支撑架与底板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销结构;该从动滑块与挺杆间的连接方式亦可以为卡销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心轴为呈一百八十度的夹角相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挺杆在轴向的运动方向可以由偏心轴的长、短轴的偏置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源可以为音乐铃以外其他具有传动出力轴的结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起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支撑组件以及传动组件间的各零配件均可以由塑料材质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使装饰物或玩偶产生此起彼伏动作效果的升降起伏装置。其主要是由面齿轮带动呈相对位置的圆柱齿轮,以使与圆柱齿轮产的偏心轴反向旋转,另有顶套接有挺杆的从动滑块分别套接于偏心轴的尾端,从动滑块的挺杆则穿套于一支撑块的套孔中,当面齿轮转动时,对置的偏心轴即经由圆柱齿轮被面齿轮带动而反向旋转,进而使偏心轴尾端于从动滑块的长形滑槽内滑动,以使挺杆呈上、下起伏的反复运动,并配合有音乐或其他声光效果。
文档编号A63H19/22GK2385769SQ99217330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9日
发明者杨新亚 申请人:杨新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