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1123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竹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板材领域,特别是一种竹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竹子作为原材料的装饰用基板很少、主要是由于相关技术部过关。目前主要以木基为多,向中低高密度板、多层板、实木板等作为装饰材料后加工的基板。由于竹子的后期生长非常快、产量非常大、但目前进行深度加工的层面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桌椅领域,等并且由于竹子的生理特性,无法整根使用,通常都是用胶将碎竹粘合,因此污染相对较大,并且由于其在防霉防虫方面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其在地板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竹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竹基板包括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胶,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其中,其中助剂包括抗菌剂、防水剂、阻燃剂、防霉剂、防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胶为土豆胶、淀粉胶、MDI、酚醛胶、脲醛胶、木质素胶、羧甲基纤维素胶、糊精胶、白乳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竹基板的组成成分还包括:蜡、填料和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蜡 0.0001~0.30个重量份;

填料 0.0001~0.20个重量份;

色粉 0.0001~0.30个重量份;

填料为滑石粉、钙粉、氧化锌粉、氧化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竹基材包括粉碎的竹粉、竹片、竹丝、竹条中的一种或多种;木基材包括木粉。

其中,蜡包括石蜡、微晶体蜡、动物蜡、植物蜡、聚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色粉包括有机色粉和无机色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粉型竹基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1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和助剂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小于组分含量选取;

2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10%;

3辅料的配料混合,在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小于组分含量选取,使得第二部分胶和第一部分胶的选取量之和等于胶的组分含量;

4预压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型。

其中,步骤4还包括:使预压成型后基板密度为200~1500KG/m3;厚度为1~50mm。

其中,步骤4和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51:成型,对预压成型后的竹基板 进行风干、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板芯型竹基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S表层料的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和助剂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小于组分含量选取;

2S表层料的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10%;

3S板芯料的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和助剂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小于组分含量选取;

4S板芯的含水率处理,对作为板芯主料混合均匀的竹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10%;

5S板芯预压成型,将为制作板芯的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板芯成型板;

6S竹基板预压成型:将表层材料和板芯成型板依次按照表层材料、板芯成型板、表层材料进行铺装,并在20~1500KG/m2的压力下预压成型。

其中,步骤2S和步骤3S之间还包括步骤3S’:

3S’表层料的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表层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组分含量选取,使得第二部分胶和第一部分胶的选取量之和等于胶的组分含量;

步骤4S和步骤5S之间还包括步骤5S’:

5S’板芯料的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板芯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 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小于组分含量选取,使得第二部分胶和第一部分胶的选取量之和等于胶的组分含量。

其中,步骤5S还包括:使得预压成型后的板芯成型板的密度为200~1500KG/m3;板芯成型板的厚度为1~50mm。

在各组分中,助剂主要提供和加强基板本身具有抗菌、杀菌、防水、阻燃、防霉、防潮等作用;

颜料色粉主要改变基板本身的色彩,根据使用的需求可制作各种不同颜色的基板;

蜡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基材本身抗吸潮、吸水、提高抗水、防潮;另外蜡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基板的抗开裂、提高其机械性能和切割性能等;

填料具有增强基板硬度,提高基板导热系数等作用;

滑石粉、钙粉、氧化锌粉、主要是改善基板密度、抗折强度、抗裂强度、后加工性能等。

另外,由于竹材表皮光滑疏水,内壁竹黄性质脆硬,无论表皮还是内壁均不易胶合,本发明通过在竹基材中添加木基材,增加了基材与其他成分的粘结度,减少了结合过程中胶的用量,增加了竹基板自身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竹基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胶代替普通胶,使制得的竹基板除具备防霉、不生菌、防水等性能外,还具有高度的环保性能,使制得的竹基板是零污染的生态竹基板,另外通过先后二次混胶的方式,使制得的竹基板具备更高的强度,和抗折、抗裂能力。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全粉型竹基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板芯型竹基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竹基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胶代替普通胶,使制得的竹基板具有高度的环保性能,另外加入助剂还使制得的竹基板具备防霉、不生菌、防水、防虫等性能,使制得的竹基板为高性能的生态竹基板,另外通过先后二次混胶的方式,使制得的竹基板具备更高的强度,和抗折、抗裂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竹基板包括: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胶,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其中,其中助剂包括抗菌剂、防水剂、阻燃剂、防霉剂、防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MDI、酚醛胶、脲醛胶、木质素胶、羧甲基纤维素胶、糊精胶、白乳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使制得的竹基板能够应实际需求呈现不同的颜色以及具备更好的硬度和导热能力,竹基板的组成成分还包括:蜡、填料和颜料,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蜡 0.0001~0.30个重量份;

填料 0.0001~0.20个重量份;

色粉和/或阻燃剂 0.0001~0.30个重量份;

填料为滑石粉、钙粉、氧化锌粉、氧化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竹基材包括粉碎的竹粉、竹片、竹丝、竹条中的一种或多种,蜡包括石蜡、微晶体蜡、动物蜡、植物蜡、聚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色粉包括有机色粉和无机色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详细解释本发明提供的竹基板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实施例1

竹基板1

竹粉 0.55

抗菌剂 0.0001

土豆胶 0.30

竹基板2

竹基板3

竹基板4

竹基板5

竹基板6

竹基板7

竹基板8

竹基板9

如表1和表2所示,竹基板的组分和含量具体可以为:

表1:

表2:

以上为一种竹基板可能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示例性举例,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说明制备这种竹基板的方法。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全粉型竹基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方法1

1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和助剂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1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1的组分含量的80%选取;

2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

3辅料的配料混合,在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1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1的组分含量的20%选取。

4预压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型,使得预压成型的竹基板的密度为200KG/m3;厚度为1mm。

51成型,对预压成型后的竹基板进行风干成型。

方法2

1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助剂按照实施1的竹基板2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2的组分含量的65%选取;

2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10%。

3辅料的配料混合,在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实施1的竹基板2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1的竹基板2的组分含量的35%选取。

4预压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型,使得预压成型的竹基板的密度为1500KG/m3;厚度为50mm。

51成型,对预压成型后的竹基板进行风干、成型。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预制板芯型竹基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方法1’

1S表层料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助剂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的组分含量的45%选取;

2S表层料的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填料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

3S’表层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表层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的组分含量的55%选取;

3S板芯料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和助剂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组分含量的70%选取;

4S板芯的含水率处理,对作为板芯主料混合均匀的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5%;

5S’板芯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板芯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板、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3的组分含量的30%选取;

5S板芯预压成型,将为制作板芯的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板芯成型板,使得板芯成型板的密度为200KG/m3,厚度为1mm。

6S竹基板预压成型,将表层材料和板芯成型板按照一层表层材料、一层板芯成型板再一层表层材料进行铺装,并在20KG/m2的预压压力下预压成型。

方法2’

1S表层料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助剂、木基材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木基材和助剂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的50%选取;

2S表层料的含水率处理,对混合均匀的竹基材、填料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10%;

3S’表层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表层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的50%选取;

3S板芯料主料的配料混合,将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放入混料桶进行混合,其中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和助剂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一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的50%选取;

4S板芯的含水率处理,对作为板芯主料混合均匀的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10%;

5S’板芯辅料的配料混合,在作为板芯主料的脱水后的竹基材(竹片、竹丝、竹条)、木基材、助剂和第一部分胶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二部分胶以及蜡、填料和燃料,进行搅拌、混合、润湿,分散,其中蜡、填料和燃料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选取,第二部分胶按照实施例1的竹基板4的组分含量的50%选取;

5S板芯预压成型,将为制作板芯的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铺装,并预压成板芯成型板,使得板芯成型板的密度为1500KG/m3,厚度为50mm。

6S竹基板预压成型,将表层材料和板芯成型板按照一层表层材料、一层板芯成型板再一层表层材料进行铺装,并在1500KG/m2的压力下预压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竹基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胶代替普通胶,使制得的竹基板除具备防霉、不生菌、防水等性能外,还具有高度的环保性能,使制得的竹基板是零污染的生态竹基板,另外通过先后二次混胶的方式,使制得的竹基板具备更高的强度,和抗折、抗裂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 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