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向顶料功能的自动拼板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65476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介质引出接口 313,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采用第一下固定座322固定在机架I上,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 3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 32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 321通过第一过渡管3211 (采用软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 312连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在对应于下加热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采用第二下固定座332固定在一对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前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即对应于一对机架右立柱12背对一对机架左立柱11的一侧,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 3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 33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 331通过第二过渡管3311 (采用软管)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 313连接。
[0033]前述的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前述板料行移通道10。前述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前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上加热管21上。
[0034]在本实施例中,上面提及的加热介质为蒸汽,然而也可使用导热油或其它等效的物质作为加热介质。
[0035]依据上述的上、下加热机构2、3的说明可知,由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的协同作用而可对途经板料行移通道10的板料30加热,使涂覆在板料30上的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同时使板料30相互可靠地粘接在一起。以上加热机构2的加热原理为例:高温的加热介质(本实施例为蒸汽)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 221经第一上过渡连接管2211引至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 212,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 212引入上加热管腔211,再由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 213经第二上过渡连接管2311以及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 231进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从而形成加热介质的循环回流过程。在该过程中,一组上加热管21对途经其下方的即对途经板料行移通道10的板料30加热。由于下加热机构3的加热原理与上加热机构2雷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0036]请重点见图2并且结合图1,上面提及的板料施压机构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一组栅板条44、一板料施压条45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端)固定有一第一垫块411,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端)固定有一第二垫块412,第一垫块411与前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首根即处于最左侧的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第二垫块412与一组上加热管21中的末尾一根即处于最右侧的一根上加热管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一端焊接固定,而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与支承梁4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顶部各以水平状态固定(通过焊接)有一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对栅板条靠梁43与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侧焊接固定,并且该对栅板条靠梁43彼此横向并行(以上下对应的状态横向并行),一组栅板条44以间隔状态纵向固定在一对栅板条靠梁43背对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侧,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在一对施压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个施压作用缸固定架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该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压条45的一端通过压条连接座451并且采用连接座销轴4511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而板料施压条45的另一端同样通过压条连接座451并且采用连接座销轴4511与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中的另一个板料施压条作用缸的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的末端连接,并且该板料施压条45与前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对应。
[0037]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为气缸,但是并不排斥使用油缸。前述的一组栅板条44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
[0038]申请人简述板料施压机构4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当一对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工作时,例如当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自缸体外逐渐伸出时,那么由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带动板料施压条45下行,由板料施压条45对由图1示意的板料30的上部(最上面的板料)压迫。此时,在前述推料机构6的工作下,当最下部的板料30自板料引入口 101进入板料行移通道10后,板料30在前述储板腔40内的料位便降低了一枚板料30的厚度的程度,于是板料施压作用缸柱461向缸体外相应伸出一枚板料30的厚度的程度,也就是说该板料施压条45始终处于对板料30的压迫状态,直至储板腔40内的板料30被推料机构6的推料板62推尽后,板料施压条作用缸46才反向动作,使板料施压条作用缸柱461向上回复。由此可知,板料施压机构4对板料30产生压紧力,以保证推料机构6的推料板62对板料30推送。
[0039]前述储板腔40内的板料30是由翻料机构5翻入的,即由翻料机构5喂入的。
[0040]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翻料机构5包括一翻转作用缸51、一翻转臂52、一翻料板轴53和一翻料板54,翻转作用缸51以纵向状态并且通过连接销513连接在翻转作用缸座512上,而该翻转作用缸座512固定在前述机架I的左端的前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并且该翻转作用缸51的翻转作用缸柱511朝向上,在翻料板54朝向前述板料腔16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固定有一翻料板轴固定座541,翻料板轴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翻料板轴固定座541固定(以嵌置方式嵌固在翻料板轴固定座541上),而翻料板轴53的两端均探出翻料板54并且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翻转臂52的一端与翻料板轴53固定,另一端通过翻转臂销轴521与所述翻转作用缸柱511铰接。由图1和图2所示,翻转臂52的整体形状呈圆弧状,更形象地讲呈腰形(也可称香蕉形)。
[0041]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设置至少一个翻料板搁脚132,当翻料板54由图1所示垂直状态变为由图2所示的趋向于水平状态时,便搁置在翻料板搁脚132上。
[0042]在前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翻料板轴53的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翻料板牵引机构7,前述翻料板轴53的两端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牵引机构7上。
[0043]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翻转作用缸51为气缸,但是也可使用油缸代替气缸。
[0044]前述的翻料板牵引机构7包括牵引板71和牵引板作用缸72,牵引板71移动地设置在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与前述的翻料板轴53的端部相对应,在该牵引板71上构成有一翻料板轴支承座711和一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翻料板轴53的端部转动地支承在翻料板轴支承座711上,牵引板作用缸72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该牵引板作用缸72的尾部连接有一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该牵引板作用缸调整螺杆721连接在调整螺杆座7211上,并且由限定螺母7212限定,调整螺杆座7211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牵引板作用缸72的牵引板作用缸柱722的末端与所述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连接。在牵引板71上还开设有牵引板滑动槽713,在对应于该牵引板滑动槽713的位置设置有与前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固定的牵引板限位螺钉7131。
[0045]当要使翻料板54由图2所示的状态演变为由图1所示的状态时,也就是说当要使位于翻料板54上的板料30翻至由图1所示的程度时,那么,翻转作用缸51工作,翻转作用缸柱511向缸体外伸出,即向上伸出,由翻转作用缸柱511带动翻转臂52,由翻转臂52带动翻料板轴53,由翻料板轴53带动翻料板54向前述的板料施压机构4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到呈图1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先前位于翻料板54上的板料30被管制在由图1所示的储板腔40内。在翻料板54翻料后,也就是说在翻料板54处于图1所示的趋于与机架推料板平台131垂直的状态时,前述的牵引板作用缸72工作,牵引板作用缸柱722向缸体外位移,并且同时带动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由牵引板作用缸柱连接座712带动牵引板71,由牵引板71上的翻料板轴支承座711带动翻料板轴53,迫使翻料板54保持在前述的趋于与机架推料板平台131垂直的状态。由于翻料板54由图1状态变为图2状态时的翻转作用缸51以及牵引板作用缸72的运动过程与前述相反,并且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因而申请人不再复述。
[0046]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牵引板作用缸72优选使用油缸,但是如果择用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
[0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