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芯纱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47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芯纱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缝制性、自动机缝制性等可缝纫性和线缝美观程度优异的包芯纱缝纫线。
背景技术
包芯纱缝纫线的一般的线结构是芯线纤维含有长纤维丝条,鞘线纤维含有被牵伸的短纤维丝条,是将这些芯线纤维和鞘线纤维并丝成芯-鞘状供给精纺机的前罗拉,实施复合精纺,先制成包芯纱,然后进一步将多根该包芯纱并丝,在与复合精纺的加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终捻而成的。
该包芯纱缝纫线的特征在于,与短纤维丝条的构成比例为100%的短纤维缝纫线相比,断裂强度高且可缝纫性也良好,因此,近年其产量急剧增加。此外,该包芯纱缝纫线由于将长纤维丝条用于芯线,与短纤维丝条为100%的短纤维缝纫线相比,存在原料费用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若与长丝丝条的构成比例为100%的长丝缝纫线相比,该包芯纱缝纫线的鞘线所使用的短纤维丝条的起毛显著,缝制使用长丝的薄织物时,线缝的品质不好,难以用于高级衣料用品。
作为改善这些包芯纱缝纫线的根本问题的技术,例如,已经提出了由将进行了初捻的长纤维丝条和普通的短纤维丝并丝,在并捻机上进行终捻并捻而成的并捻结构的复合丝形成的“聚酯混捻缝纫线”(参照专利文献1)。该缝纫线为合理制造的混捻缝纫线,但是由于在并捻结构上长纤维丝条未完全被短纤维丝包覆,因此缝制性低,此外,由于长纤维丝条和短纤维丝的染色差异、光泽差异等也显著,因此作为包芯纱缝纫线时品质低。
此外,提出了将通过静电而电开纤的芯线的长纤维丝条在作为鞘线的短纤维组的截面内均匀分布,通过复合精纺制造包芯纱,并进一步将多根该包芯纱并丝,进行终捻而得到的高模量的高强度、高断裂伸长率的“复合缝纫线”(参照专利文献2)。该缝纫线虽然在缝制性、芯/鞘间的均一染色性方面优异,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通过电开纤工序,因此制造成本高;由于在工序中易起毛,因此品质低;由于伸长率容易增大,因此容易起皱。
另外,还提出了包芯纱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双层结构丝及其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
这些装置或方法是具有由在喷嘴轴方向上形成有丝通路的中空导丝轴体、与在其尖端部使旋流作用的产生旋流的喷嘴构成的纺纱部;在与被牵伸的短纤维束一起供给纺纱部的长纤维的周围包缠卷缠而形成的包芯纱技术。
但是,任意一种现有技术作为包芯纱纺织的应用技术,对于在缝纫线中的展开完全未提及,此外,也未提出细纤度且满足高断裂强度特性、可缝纫性或品质优异的缝纫线的制造技术。
此外,虽然提出了由在长纤维的周围包络短纤维而形成的复合丝构成的复合缝纫线(参照专利文献5),但是在高缝制张力下由于刮地色浆而都易产生毛结,存在缝制性降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虽然提出了通过包缠纺纱法得到的“包芯缝纫线”(参照专利文献6),但是由于鞘线的卷缠量与总丝量相比极少,且是在丝长度方向上间歇地包缠卷缠的方法,芯部易在各处暴露,卷缠不均一,且没有全部卷缠,所以存在芯线从鞘线的缝隙暴露的致命缺陷。
如上所述,现在还未得到在可缝纫性、线外观方面具有优异性能的包芯纱缝纫线。
专利文献1特开平02-3334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公昭63-397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69760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2-69774号公报专利文献5专利第2901806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平02-160943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现有技术背景下,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工业用的平缝缝纫机进行缝制时,作为以往缺点的芯/鞘线条的染色差异、芯线部的暴露、线缝的起皱、线缝外观等得到改善,高速缝制性、通过计算机控制达成的自动缝制性或钮孔等的高缝制性优异的包芯纱缝纫线。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具有下述结构。
首先,第1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多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
第2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多根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并且实施具有下式(1)的关系的初捻数(Ts)的初捻而形成的;10000/Ds1/2≥Ts>0 (t/m) 式(1)其中,Ds包芯纱的纤度(dtex)。
第3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中,上述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是长纤维丝条。
第4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中,其是对上述包芯纱缝纫线进一步实施具有下式(2)的关系的终捻数(Tu)的终捻形成的。
12000/Du1/2≥Tu≥4000Du1/2(t/m) 式(2)其中,Du并丝的多根包芯纱的纤度(dtex)。
第5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是上述第1~4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其中,终捻数(Tu)和初捻数(Ts)具有下式(3)的关系。
Tu≥Ts(t/m) 式(3)第6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实施具有下式(1)的关系的初捻数(Ts)的初捻,将多根该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10000/Ds1/2≥Ts>0 (t/m)式(1)其中,Ds包芯纱的纤度(dtex)。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作为以往缺点的芯/鞘线条的染色差异;防止芯线部的暴露;解决缝制后的线缝的起皱。此外,得到高速可缝纫性和自动机适应性等可缝纫线优异、能够实现降低缝制步骤的成本的高性能的包芯纱缝制线。进一步地,该缝纫线由于毛茸状的短纤维端均一短并在芯线的周围卷缠,具有缝制后的线缝表面看起来美观、品质优异等效果。


用于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包芯纱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图。
使用图1的包芯纱的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外观图。
符号说明1芯线部的长纤维丝条2平行于筒条地环绕于芯线的鞘线的短纤维丝条3在第2层的外层上均一紧密卷缠的鞘线的短纤维丝条4毛茸5松丝6绕丝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对缝制中的断头少,缝纫机的缝制条件的调整容易的高性能包芯纱缝纫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直接将基本无捻的包芯纱或稍微实施初捻后,进一步将多根并丝,实施终捻制造缝纫线时,可以一举解决上述问题。
下文对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第1发明为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多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
其中,作为芯线,虽然不言而喻地可以使用通常的所有合成纤维,但其中优选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的纤维丝条。此外,也可以容易地适用被称为高功能性纤维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或弹性类纤维、纤维素类纤维等,没有特别限定。
将长纤维丝条用于芯线时,该长纤维丝条的单纤维长丝纤度,优选为30~200dtex的范围,单纤维长丝根数为12~200根的范围是合适的,例如,该长纤维长丝的纤度为33dtex时更优选为12根~30根,为78dtex时更优选为24根~72根,为200dtex时更优选为50根~200根的丝结构。这是由于单纤维长丝纤度与单纤维长丝根数相关,若单纤维长丝纤度增大则缝纫线变硬,线缝从布料浮现出来。另一方面,若变细则由于在从捻丝工序到最后的精卷工序中,发生起毛或断裂强度降低,因此必须适当选择单纤维纤度和单纤维长丝根数的组合。
进一步地,虽然单纤维长丝根数较多时,包芯纱的弯曲或抗扭特性变得柔软,从而可缝纫性提高,是改善线缝的起皱等优选的使用方法,但是反而有可能难以得到染色加工的深色。当然,即使是该范围外的纤度,也可以作为缝纫线,但是由于与引起线缝的美观程度、耐久性、与布料的配色等各种问题的原因相关,因此根据目的或用途设计丝是重要的。
虽然作为鞘线使用短纤维丝条,但是与芯线同样地,可以使用通常的所有的合成纤维,其中,优选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类纤维等。此外,当然可以容易地适用合成纤维,也可以容易地适用天然纤维的棉花、绢丝或纤维素类、丙烯酸纤维等。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称的“短纤维丝条”指的是如棉或羊毛这样的长度为几cm~十几cm左右的纤维,指的是纺纱丝用原料或被褥棉、填充棉等原料,作为具体方式的短纤维丝条,可以举出纺纱用的切段纤维、不连续纤维或简称为化纤短纤维的短纤维丝条等。
作为切段纤维,单纤维纤度优选为0.1~3dtex的范围,0.5~1.5dtex的范围由于包芯纱可纺性、包芯纱缝纫线的线光滑程度或包芯纱缝纫线的柔软程度与高可缝纫性相关,更为优选。此外,作为其纤维长度,虽然可以是短纺式的51mm或以下左右、长纺式的51mm或以上的任意一种,但是从包芯纱缝纫线缝制后的美观程度考虑,优选前者,从高断裂强度特性考虑,优选后者的纺织方式的纤维长度。
作为鞘线在芯线卷缠的根数,最低为40根以上。虽然对上限不特别限定,但是为500根以上时,由于刚直化或易产生丝不均一而不优选。而小于40根时,由于卷缠性不好而不优选。芯线的纤度和鞘线的纤度的比例在1∶0.5~1∶4.0的范围内是合适的,该鞘线的纤度多50%~200%左右是最优选的组合。
该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丝重量,相对于含有芯线的包芯纱的全部丝重量,必须在20%~60%的范围内。若小于20%进行卷缠,则该芯线易暴露,而且断裂强度也降低,因此易产生卷缠不好或脱散,包芯纱形成不充分。另一方面,若以超过60%的丝重量进行卷缠,则虽然该芯线不会暴露,但是强度降低易增大。因此,更优选以30%~50%的范围进行卷缠。
作为上述鞘线重量的测定方法,使用放大镜,从1英寸长度的包芯纱缝纫线分解为芯线和鞘线,进一步仅取出鞘线的卷缠短纤维,测定其重量(g)。算出其重量对于总丝重量的重量比例而算出。
作为对于包芯纱的芯线的卷缠方法,优选为鞘线的单纤维丝条在芯线的丝长度方向上紧密且在其全部表面上旋转卷缠的方法。该方法几乎观察不到芯线的暴露,该鞘线在一定方向上均一且在全部表面上紧密卷缠,因此包缠力增强,形成用作缝纫线优选的包芯纱。如此在一定方向的全部表面上紧密地旋转卷缠而成的包芯纱有下述特征虽然卷缠有鞘线但是作为包芯纱整体,基本上无捻,并且几乎不产生扭距。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称的“基本上无捻”指的是包芯纱的芯线无捻,具体地说,指的是芯线的捻数为5t/m以下左右。
作为鞘线的旋转卷缠的方向,由于最终用途为缝纫线,优选与一般缝纫线的初捻方向相同的S方向,相反地,为Z方向时,由于加捻扭距增强,从而工序通过不好,并且成为卷缠方向暂时退捻的丝结构,因此易发生强度降低或线不均一,所以不优选。即,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优选为下述结构的包芯纱缝纫线,即,将多根在与丝卷缠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插入初捻的包芯纱并丝,在与初捻方向相反方向的Z方向上插入终捻的结构。
作为在丝长度方向上均一地卷缠全部表面的鞘线的角度,优选在20度~70度的范围。其中,角度指的是丝长度方向和卷缠的鞘线纤维所夹的角度。若小于20度,则包缠力降低,产生脱散,纺纱性大大降低。此外,若平均超过70度,则虽然卷缠性提高,但是由于产生粗细不均,纺纱性降低,因而不优选。从纺纱性、丝形成角度考虑,更优选的卷缠角度为30~60度的范围。测定卷缠角度时,由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以40倍倍率拍摄该包芯纱得到的丝形态照片,测定10根卷缠的鞘线纤维的角度,算出其平均值。要说明的是,在包芯纱插入初捻时,先将初捻数退回到原来的0进行测定。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通过所使用的包芯纱为鞘线的短纤维在一定方向上以基本均一的间隔在全部表面上旋转卷缠于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上的丝结构,包芯纱缝纫线的外观光滑,从而对可缝纫性的倒缝性或自动机缝制性、线缝的美观程度有好的影响。对于成为制品的包芯纱缝纫线的具体数据,由于缝纫线断裂强度高时缝制中的断头少,缝纫机的张力管理也容易,因此优选至少为5cN/dtex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cN/dtex以上。
作为包芯纱缝纫线的沸水收缩率,为了阻止缝制后的起皱,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第1发明的特征在于,如上所述由于包芯纱是基本上无捻的,而且在丝长度方向上紧密地卷缠全部表面,因此可以不实施如通常的缝纫线的线结构那样以提高包缠性、防止退捻、提高丝强度为目的的初捻。
此外,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如上所述由于包芯纱是基本上无捻的,而且在丝长度方向上紧密地卷缠全部表面,因此如通常的缝纫线的线结构那样的以提高包缠性、防止退捻、提高丝强度为目的实施的初捻可以较少。由于包芯纱已经具有成为鞘线的单纤维牢固地卷缠的丝结构,因此与通常的通过环锭式纺纱得到的包芯纱相比,通过加捻扭距的产生达成的丝的操作性容易。因此,可以省略通常实施的定捻的蒸纱定捻。
因此,作为在该包芯纱缝纫线插入的初捻数的优选的范围,为10000/Ds1/2≥Ts>0(t/m)式(1)尽可能少时,对于可缝纫性是合适的。其中,Ds为包芯纱的纤度(dtex)。若所插入的初捻数超过10000/Ds1/2的关系,则缝制性大幅降低,特别是对于倒缝性或自动机缝制性,由于产生大量断头,高速缝制性降低,因而不优选。例如,对于相当于芯线78dtex、鞘线151的包芯纱230dtex组合,若初捻超过800t/m以上,则可缝纫性大幅降低,但是为600t/m以下时,可缝纫性有提高的趋势。从优选的缝制性角度考虑,初捻数越少越好,虽然0、即几乎未插入初捻数的条件最优选,但是如上所述,若考虑到终捻工序通过性或终捻后的线的均一性,预先插入50~100t/m左右由于工序的稳定通过性增高,因此在实用上优选。
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地,成为包芯纱的芯线的纤维丝条为长纤维丝条。此时,与使用短纤维的100%短纤维使用时相比,线更光滑均一且线断裂强度更高,在缝纫线性能方面成为高品质的缝纫线。但是,如上所述,若使用长纤维丝条则缝纫线的成本增高。因此,优选根据缝制用途区分使用短纤维丝条100%缝纫线和混合有长纤维丝条的包芯纱缝纫线。
作为长纤维丝条的优选的特性,断裂强度高的特性是必然的,但是作为伸长率,尽可能低为宜,具体地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此外,优选较低的沸水或干热收缩率,都为5%以下为宜。若在上述范围,则可极有效防止缝制后的起皱。
对于第4发明,该包芯纱缝纫线是进一步实施了具有下式(2)的关系的终捻数(Tu)的终捻的包芯纱缝纫线,优选为12000/Du1/2≥Tu≥4000Du1/2(t/m) 式(2)的范围。其中,Du为并丝的多根包芯纱的纤度(dtex)。若终捻数Tu超过12000/Du1/2,则断裂强度降低较大,可缝纫性降低,小于4000/Du1/2时,由于集束性降低,断裂强度降低较大,可缝纫性降低,因而不优选。终捻优选以低于对通常的缝纫线实施的范围的条件适用,例如,对于相当于芯线78dtex、鞘线151的包芯纱230dtex,在Z方向上插入500t/m~250t/m为宜。
对于第5发明,在本发明中,由于初捻数优选为0或较少,终捻数多于初捻数,所以形成完全与以往的包芯纱缝纫线的捻设计思想相反的关系。换而言之,在通常实施的环锭式包芯纱缝纫线的范围,有初捻数Tu>终捻数Ts的关系,而本发明的该包芯纱缝纫线中,由于包芯纱的鞘线纤维紧密且均一地在全部表面上旋转、卷缠,表现出与插入初捻相同的效果,所以特征在于,形成与以往的捻设计思想完全不同的初捻数Tu≥终捻数Ts(t/m)式(3)的关系。要说明的是,初捻数为与终捻数相等~小于150%的范围,更优选为110%~130%。而且,150%以上时,由于有可能引起强的加捻扭距的产生或断裂强度降低,不太优选。
如此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由于鞘线的均一且紧密卷缠性强,因此与以往的制品相比,集束性高。此外,由于毛茸个数与以往的环锭精纺式包芯纱缝纫线相比极少,包芯纱缝纫线得到线外观、线缝美观完成的优异的效果。
使用附图对上述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线的包芯纱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1的包芯纱是实施初捻前的形态,1表示芯线的长纤维丝条;2表示短纤维丝条以筒状环绕于芯线而形成的鞘线部;3表示基本上均一且紧密地在S方向上旋转、卷缠全部表面而形成的部分。
图2是将2个实施了初捻的包芯纱并丝,实施Z方向的终捻制成2股加捻纱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一个实施例,4表示毛茸;5表示松丝;6表示绕丝状态。
接着,对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具体例子,下文对包芯纱的芯线为长纤维丝条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纺纱工序的并条工序后的切段纤维即短纤维束,将含有配置于精纺机的供给部中央的短纤维束、与夹着该短纤维束或配置于短纤维束的下方的短纤维束的短纤维束牵伸,然后,将被牵伸的纤维束和长纤维丝条并丝,供给利用S方向的旋转空气流的纺纱构件,通过一边将该短纤维丝条缠在含有长纤维的芯纤维上一边进行空气精纺加工,制造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由于可以以该精纺加工速度比以往的环锭式精纺机快10~30倍的速度制造,进一步地可以省略粗纺工序,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要说明的是,作为进行该空气精纺加工的装置,例如有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
然后,将多根所得到的该包芯纱并丝,在与用旋转空气流卷缠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Z方向上直接施加终捻;或先在与用旋转空气流卷缠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对所得到的该包芯纱实施初捻,将多根所得到的包芯纱并丝,在与初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实施终捻,由此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要说明的是,虽然实施初捻以及将多根包芯纱并丝实施终捻时,可以使用公知的装置、方法,但是如上所述,初捻优选实施具有下式(1)的关系的初捻数的初捻;10000/Ds1/2≥Ts>0(t/m) 式(1)其中,Ds包芯纱的纤度(dtex)终捻优选实施具有下式(2)的关系的终捻数的终捻。
12000/Du1/2≥Tu≥4000Du1/2(t/m)式(2)其中,Du并丝的多根包芯纱纤度(dtex)实施终捻后,为了防止收缩或消除终捻后残留的扭距,实施热定形。定形后制成实施了松卷的筒子纱,进行筒子纱染色加工,通过精卷得到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产品。
实施例下文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而且,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1)纤度、纱线支数、强度、伸长率、热水收缩率根据JIS L1090-2003。
(2)毛茸数使用シキボウ(株)制F-INDEX TESTER测定每1m的毛茸根数。
(3)U%使用计测机工业(株)制EVENNESS TESTER 80进行测定。
(4)缝制性使用T/C阔幅布,改变缝纫机的针旋转速度,测定前进缝、倒缝和自动机缝制性。
(5)缝制评价方法A.高速可缝纫性将10块T/C阔幅布料重叠,测定能够缝制2m的缝纫机的最高旋转速度(针/分钟)、1000~5000(针/分钟)的范围。
B.倒缝性将4块T/C阔幅布料重叠,测定以1500(针/分钟)缝制1m时的断头次数(平均次数/n数=10),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不能缝制△2~5○1~2◎0C.自动机适应性将4块T/C阔幅布料重叠,测定能够以1500(针/分钟)缝制2m的张力范围,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不能缝制△能够缝制(张力范围不定)○100~200g◎50~300gD.线缝张力基于JIS规格L-1093,测定每1英寸线缝宽度的拉伸断裂强度(N)。
E.线缝品质目视评价。
△可发现毛茸○基本上不显眼
◎无毛茸(6)鞘线的卷缠特性A.环绕量将1英寸长的包芯纱缝纫线分解为芯线和鞘线,测定短纤维丝条的环绕纤维重量(g),算出环绕量相对于总丝重量的重量比。
B.卷绕量将1英寸长的包芯纱缝纫线分解为芯线和鞘线,进一步仅取出短纤维丝条的卷缠纤维,测定其重量(g)。然后,算出卷缠量相对于总丝重量的重量比。
实施例1、2首先,使用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使用成为芯线的长纤维丝条的强度为6.1cN/dtex的聚酯复长丝56dtex 24长丝的丝条、和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的纤度1.3dtex、纤维长为38mm的纱条,在纺速300m/min、喷嘴压力0.6MPa、锭子外径1.2mm、超喂率1~2%、主牵伸40倍、总牵伸140倍、喷嘴隔距21mm的条件下,制造S方向卷缠的包芯纱。
然后,为了将该包芯纱制成2股加捻缝纫线,以初捻数为0t/m(实施例1)、400t/m(实施例2),都在Z方向上实施780t/m的终捻数,制造2股加捻包芯纱。要说明的是,对于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重量,相对于总丝量,实施例1的初捻数0t/m的包芯纱为31%,实施例2的初捻数400t/m的包芯纱为32%。
然后,将2股加捻的包芯纱卷取成筒子纱,进行定捻处理,100℃下实施蒸纱定捻20分钟,然后,卷取成松筒子纱,在60℃下精练10分钟,进行松弛处理后,在130℃下进行筒子纱染色40分钟,染成黑色,制造包芯纱缝纫线。
所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的特性和可缝纫性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
比较例1另一方面,比较例中,使用美国COATS公司制“EPIC”(ArtN529Tkt150 Tex21 WHT)作为使用聚酯长丝原丝和聚酯原棉、通过环锭精纺机制造的2股加捻的包芯纱缝纫线的市售品,评价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对于丝重量%,环绕量为0,卷缠量为61%。
实施例3、4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纺纱机械和原丝、原棉,在相同条件下制造包芯纱。
对该包芯纱,作为初捻数T插入800t/m(实施例3)、1100t/m(实施例),进一步作为终捻数在Z方向上插入780t/m,制造2股加捻的包芯纱。而且,对于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重量,相对于总丝量,实施例3的初捻数800t/m的包芯纱为32%,实施例4的初捻数1100t/m的包芯纱为35%。
下面,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包芯纱缝纫线,所得到的缝纫线的缝纫线特性和评价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缝制评价结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1~4中,若初捻数减小为1100t/m~0t/m,则高速可缝纫性、倒缝性、线缝品质有优异的趋势。特别是,终捻数Tu≥初捻数Ts且初捻数为400t/m以下时,与实施例3、4相比,显著优异。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包芯纱缝纫线,与实施例1、2的相比,线缝断裂强度低,线缝品质也低。此外,增大了初捻数的实施例3、4的缝纫线,虽然其高速可缝纫性和倒缝性降低,但是与比较例1相比,线缝断裂强度、线缝品质优异,因此降低缝制速度缝制是优选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5然后,使用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使用芯线和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强度为5.7cN/dtex的聚酯原棉纤度1.45dtex、纤维长为38mm的纱条,在纺速350m/min、喷嘴压力0.5MPa、锭子外径1.3mm、总牵伸225倍、搓条宽度3mm的条件下,制造S方向卷缠的约30支的短纤维100%的缝纫线用的单丝。
该单丝,由于在芯部排列短纤维丝条,由在鞘部也环绕的短纤维丝条和卷缠全部表面的短纤维丝条构成,因此,芯部形成含有短纤维丝条的包芯纱结构。为了将该包芯纱制成2股加捻缝纫线,在Z方向上实施终捻150t/m,制造2股加捻的包芯纱。鞘线重量相对于该包芯纱的丝重量为41%。
然后,将该2股加捻的包芯纱卷取成筒子纱,进行定捻处理,在110℃实施20分钟蒸纱定捻,重复该蒸纱定捻2次,然后,卷取成松筒子纱,在60℃精练10分钟,进行松弛处理后,在133℃进行筒子纱染色40分钟,染成黑色,制造包芯纱缝纫线。
所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的缝纫线特性和可缝纫性评价结果如下述表2所示。
表2.线特性、缝制评价结果

如上表2所示,实施例5的缝纫线与比较例2的通过环锭精纺式得到包芯纱缝纫线相比,毛茸数极少,线缝美观,线不均一的U%低,纱条光滑。
比较例2此次使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短纤维丝条,在锭子旋转速度12000rpm、牵伸40倍、纺纱速度20m/分钟的条件下制造S方向的约30支短纤维丝。为了制造2股加捻缝纫线,作为终捻数,在Z方向上实施通常的780t/m,制造2股加捻的包芯纱。将该2股加捻的短纤维丝卷成筒子纱,进行定捻处理,在110℃实施蒸纱定捻20分钟,重复该蒸纱定捻2次,然后,卷成松筒子纱,在60℃精练10分钟,进行松弛处理后,在130℃进行筒子纱染色40分钟,染成黑色,通过精纺制造通常的短纤维缝纫线。
所得到的短纤维缝纫线的缝纫线特性和可缝纫性评价结果如下表2所示。
如上表2所示,比较例2的缝纫线由于毛茸数多,在线缝的表面上毛茸端显著,在使用长丝的布料缝制中极其显著,成为缺点。
比较例3、4、5、6使用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使用成为芯线的长纤维丝条的强度为6.1cN/dtex的聚酯复长丝56dtex24长丝的丝条、和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的纤度1.3dtex、纤维长为38mm的纱条,在纺速200m/min、Z加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0.5MPa、S退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0.5MPa、超喂率0.0%、总牵伸40倍的条件下,制造S方向包缠卷缠的包芯纱。
与实施例1、2、3、4相比,由于包缠部和非包缠部的丝结构差异所导致的纱条不均匀、能够在非包缠部的内层一侧发现芯线的长丝等包覆性不好显著。
然后,为了将该包芯纱制成2股加捻缝纫线,以S方向的初捻数为0t/m(比较例3)、400t/m(比较例4)、800t/m(比较例5)、1100t/m(比较例6),都在Z方向上实施780t/m的终捻数,制造2股加捻的包芯纱。
然后,将2股加捻的包芯纱卷取成筒子纱,进行定捻处理,在110℃实施蒸纱定捻20分钟,然后,卷取成松筒子纱,在60℃精练10分钟,进行松弛处理后,在130℃进行筒子纱染色40分钟,染成黑色,结果得到纱条不均一、包覆性不好显著的包芯纱缝纫线。
所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的特性和可缝纫性评价结果如下述表3所示。
比较例7与比较例3同样,使用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使用成为芯线的长纤维丝条的强度为6.1cN/dtex的聚酯复长丝56dtex24长丝的丝条、和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的纤度1.3dtex、纤维长为38mm的纱条,在纺速200m/min下,改变Z加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S退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和超喂率等,使鞘线的卷缠量小于20%,由于包缠卷缠量少,因此不能制造适于缝纫线的包芯纱。
比较例8与比较例3同样,使用村田涡流纺纱机(ムラタ·ボルテツクススピナ一)(MVS)机械(村田机械(株)制),使用成为芯线的长纤维丝条的强度为6.1cN/dtex的聚酯复长丝56dtex24长丝的丝条、和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的聚酯原棉的纤度1.3dtex、纤维长为38mm的纱条,在纺速200m/min、Z加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0.5MPa、S退捻用空气旋转喷嘴压力0.5MPa、超喂率0.0%、总牵伸45倍的条件下,制造包缠卷缠的包芯纱。
然后,为了将该包芯纱制成2股加捻缝纫线,以初捻数为800t/m,都在Z方向上实施900t/m的终捻数,制造2股加捻的包芯纱。
然后,将2股加捻的包芯纱卷取成筒子纱,进行定捻处理,在110℃实施蒸纱定捻20分钟,然后,卷取成松筒子纱,在60℃精练10分钟,进行松弛处理后,在130℃进行筒子纱染色40分钟,染成黑色,制造包芯纱缝纫线。
所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的特性和可缝纫性评价结果如下表3所示。
而且,所得到的包芯纱缝纫线与比较例3、4、5、6同样,是纱条不均一或包覆性不好显著的包芯纱缝纫线。
表3.缝制评价结果

产业实用性本发明的包芯纱缝纫线,除了要求高速可缝纫性、自动机适应缝制性、倒缝性、线缝的美观等的能够供给工业用平缝缝纫机的一般衣料用缝纫线之外,例如,还可以适用于利用作为长短复合丝表面光滑、剥离的产生极少、针-腰感优异的特征的高级妇女衣料用或绅士西服裤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多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
2.一种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多根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并且实施具有下式(1)的关系的初捻数(Ts)的初捻而形成的,10000/Ds1/2≥Ts>0(t/m)式(1)其中,Ds包芯纱的纤度,单位dtex。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是长纤维丝条。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其是对包芯纱缝纫线进一步实施具有下式(2)的关系的终捻数(Tu)的终捻形成的,12000/Du1/2≥Tu≥4000Du1/2(t/m)式(2)其中,Du并丝的多根包芯纱纤度,单位dtex。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芯纱缝纫线,其特征在于,终捻数(Tu)和初捻数(Ts)具有下式(3)的关系。Tu≥Ts(t/m)式(3)
6.一种包芯纱缝纫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实施具有下式(1)的关系的初捻数(Ts)的初捻,将多根该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旋转卷缠而形成的;10000/Ds1/2≥Ts>0(t/m) 式(1)其中,Ds包芯纱的纤度,单位dtex。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芯纱缝纫线,其是将多根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进一步合股加捻形成的;所述基本上无捻的包芯纱,是在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1的周围全部表面上,沿该成为芯线的纤维丝条1的长度方向以全丝重量比20%~60%的卷缠量将成为鞘线的短纤维丝条2旋转卷缠而形成的。本发明提供使用工业用的平缝缝纫机进行缝制时,作为以往缺点的芯/鞘线条的染色差异、芯线部的暴露、线缝的起皱、线缝外观等得到改善,高速缝制性、通过计算机控制达成的自动缝制性或钮孔等高缝制性优异的包芯纱缝纫线。
文档编号D02G3/44GK101044272SQ200580035760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9日
发明者木村俊彦, 新宅知德, 山贺直贵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