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7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洗衣机(washing machine)中使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其中洗衣滚筒(washing drum)在水平轴线上转动。
背景技术
设置在洗衣机中的减振器通常有两种类型。在第一种类型中,虽然仅当洗衣机变热时会出现功率的某一减小,但是阻尼力总是恒定的,以及在要求低阻尼的小滚筒移动的情况下引起额外振动。在第二种类型中,小滚筒移动中的阻尼力可减小为零。因而,这两种减振器变得耐用,并且机器的振动水平可被减小。然而,这两种类型的减振器都不能在出现不平衡荷载时提供一种有效的阻尼,所述不平衡荷载在洗衣机的每一次洗涤中都不同。这是因为阻尼力是预定和固定的;此外,它们未接收关于动态系统的移动的反馈。
在现有技术已知的编号为EP2090687A1的欧洲专利文件中,使用了金属钳形托架,所述金属钳形托架夹紧马达、齿轮系和摩擦元件。在实际中该系统是不可能工作的。想不出用于消除张紧的任何系统。此外,具有齿轮系的一个系统的速度不可能达到洗衣机滚筒的动态系统的速度。在编号为W02006037767A1的专利文件中描述了试图用磁效应来产生阻尼力;然而,在该系统中,能量应当被连续地供应至线圈,从而重置或产生该阻尼力。这增大了洗衣机的电力消耗。此外,不可能在该系统中产生预期的力的范围。仅最大阻尼力和零阻尼力是可得的。另一方面,通过在垂直于按压轴线的方向上用弹簧承压,不能产生摩擦力,即使产生了摩擦力,由于线圈力不能克服弹簧力,该系统也不能实现其目的。在上述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系统中,洗衣滚筒的动态运动不能被完全充分地阻尼。此外,它们未应用在工业上中。它们的性能低,但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摩擦减振器,所述机电摩擦减振器根据洗衣的量、所造成的不平衡荷载、滚筒的旋转速度以及由所有这些参数所造成的滚筒的移动量来实时和全时地控制洗衣机滚筒的动态运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减振器,所述机电减振器借助于可被包括在该系统中的行程传感器(stroke sensor)来检测放置到所述滚筒中的要洗的衣服的量,从而确定待使用的水和洗涤剂的量,以及所述机电减振器通过测量任何时间的滚筒移动来更加精确地计算所要求的力。出于该目的而研发的减振器包括两个制动蹄块(brake shoe),所述制动蹄块仅从其外侧接触摩擦元件;两个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的两侧在减振器的工作轴线(workaxis)上是完全敞开的;两个槽,设置在该主体的内表面中,用于限制和支承所述制动蹄块在所述减振器主体内的移动;一个支撑轴线,在这些槽中每一个的拐角处;一个制动螺杆,用于围绕所述支撑轴线来夹紧和松开制动蹄块,所述制动螺杆经由一个托架连接至减振器主体并且经由步进马达转动;联接器连接系统,用于阻止在该联接器连接系统移动期间在所述制动蹄块中出现张紧;以及,带螺纹和不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优选地,行程传感器也可被包括在该系统中,用于使得控制更加精确。由于阻尼力并非在机器开始操作之前由减振器生成,所以洗衣机滚筒允许测量加载在其中的洗衣的量,从而干预待使用的洗涤剂和水的量。当滚筒以高且恒定的速度转动时,滚筒产生了某一振荡。减振器柱塞足以在该机器内所形成的空间中自由移动。洗衣机的滚筒振动仅被洗衣机的弹簧吸收,阻止振动传输至机器接触地板的底部。如果滚筒运动达到会造成振动的水平时,则根据滚筒中的洗衣的量以及滚筒的振荡速度,所要求的阻尼力即刻由减振器生成,从而防止在洗衣机中出现振动。由于制动蹄块相对于工作轴线的错位而造成在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中所使
用的所述步进马达和所述制动蹄块之间出现的张紧被联接器系统完全阻止,所以步进马达的力矩和功率保持在一个低水平,所述联接器系统包括凹形联接器、凸形联接器和联接器垫圈。由于此,确保了生产成本低。因而,与现有技术的系统相比,本发明的系统在工业可适用水平上是经济的。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而实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被示出在附图中,在附图中图I是洗衣机上的、不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应用的视图,所述洗衣机包括在水平轴线上转动的滚筒。图2是洗衣机上的、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应用的视图,所述洗衣机包括在水平轴线上转动的滚筒。图3是不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立体图。图4是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立体图。图5是机电摩擦减振器的轴视图。图6是机电摩擦减振器的轴向剖面图。图7是当阻尼力为零时,垂直于工作轴线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剖面图。图8是当阻尼力为最大值时,垂直于工作轴线的机电摩擦减振器的剖面图。图9是设置在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蹄块-摩擦元件支承系统的轴向剖面图。图10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锁环的立体图。图11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减振器主体的立体图。图12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制动蹄块的立体图。图13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制动蹄块的立体图。图14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马达托架的立体图。图15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凹形垫圈的立体图。图16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凸形垫圈的立体图。图17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联接器垫圈的立体图。图18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制动器支撑件的立体图。图19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的立体图。图20是机电摩擦减振器中的制动螺杆的立体图。
附图中的部件被各自相应地编号如下I.滚筒2.弹簧吊环3.弹簧4.滚筒弹簧吊环5.洗衣机主体6.主控制板7.减振器控制板
8.滚筒托架9.控制板连接电缆10.机电摩擦减振器11.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2.行程传感器13.行程传感器连接电缆14.底座托架15.洗衣机底座16.步进马达17.步进马达托架18.减振器主体19.凹形联接器20.凸形联接器21.联接器垫圈22.制动器支撑件23.制动蹄块24.制动螺杆25.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6.减振器柱塞27.行程传感器夹具28.行程传感器磁体夹具29.行程传感器磁体30.摩擦元件31.行程传感器固位销32.行程传感器固位销安装孔33.步进马达托架固位销34.制动蹄块支撑件侧支承间隙35.制动蹄块螺杆侧支承间隙36.锁环37.摩擦兀件固位平面(retainer level)38.摩擦元件固位凸耳
39.制动蹄块下侧滑动表面40.制动蹄块上侧滑动表面41.制动蹄块滑动表面42.制动蹄块抵接表面43.制动蹄块支撑件支座44.制动蹄块移动接触表面45.托架固位销安装孔
46.步进马达固位销47.托架安装接触表面48.步进马达凸缘安装支座49.步进马达托架肋50.步进马达托架制动蹄块孔51.步进马达托架52.步进马达连接凸缘53.制动器支撑件孔54.制动器支撑件支承面55.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螺纹56.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支承面57.制动螺杆锯齿58.制动螺杆带螺纹部分59.凸形联接器制动螺杆安装孔60.凹形联接器步进马达轴安装孔61.联接器垫圈支承面62.联接器垫圈制动螺杆孔63.凹形联接器支承面64.凸形联接器支承面65.摩擦元件支承面66.摩擦元件支承面67.减振器柱塞支承面X :减振器工作轴线Z :支撑轴线S :制动螺杆工作轴线M :步进马达工作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减振器由两部分组成,即主体和柱塞。在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中,除了沿着工作轴线(X)提供对减振器柱塞(26)的支承以及提供与洗衣机托架(8)的连接外,减振器主体(18)还容纳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需要的结构。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优选地用在前端装载洗衣机(front loadingwashing machine)中。洗衣机包括在水平轴线(W)上转动的滚筒(I),在所述洗衣机上应用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滚筒(I)借助于弹簧(3)连接至洗衣机主体(5),所述弹簧(3)布置在滚筒弹簧吊环(4)和位于主体(5)上的洗衣机弹簧吊环(2)之间。另一方面,滚筒(I)借助于至少两个减振器(10,11)沿着工作轴线(X)联接至洗衣机底座(15),所述至少两个减振器(10,11)安装在滚筒托架(8 )和底座托架(14 )之间。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可以两种变体适配至洗衣机。在第一种变体中,仅足够数目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被适配至洗衣机(图I)。在第二种变体中,除了足够数目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之外,还使用一个具有行程传感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1)(图2)。该行程传感器(12)优选是磁阻式的。行程传感器(12)根据检测磁体(29)在减振器主体(18)内的位置的原理来操作,所述磁体(29)经由夹具(28)连接至减振器柱塞(26)。借助于热铆铆接(hot-drivenrivet)方法,通过将设置于减振器主体(18)上的行程传感器固位安装销(31)固定至设置于行程传感器夹具(27)上的固位销安装孔(32 )来安装所述行程传感器(12)。依据机电摩擦减振器(11)借助于行程传感器(12 )接收关于滚筒(I)的移动的反 馈,改善洗衣机的声音和振动值。此外,行程传感器(12)允许测量放置到洗衣机内的洗衣量,按重量计。通过该测量信息,控制了待使用的水和洗涤剂的量,由此节省了能源,并且防止环境被不必要量的洗涤剂污染。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经由控制板连接电缆(9)与机电摩擦减振器控制板(7)通信。洗衣机主控制板(6)还优选地与机电摩擦减振器控制板(7)通信。行程传感器(12)经由行程传感器连接电缆(13 )连接至控制板(7 )。机电摩擦减振器(10 )基本上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减振器柱塞(26);-至少一个减振器主体(18),环绕所述减振器柱塞(26),沿着减振器工作轴线(X)与柱塞(26) —起可伸缩地移动,从其端部支承所述柱塞(26);-一个或多个制动蹄块(23),当就座在减振器主体(18)内的支承间隙(34,35)中时,所述制动蹄块(23)定位为围绕减振器柱塞(26),并且所述制动蹄块(23)围绕支撑轴线(Z)移动;-至少一个锁环(36),其将减振器柱塞(26)支承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8),并且阻止摩擦元件(30)移置离开减振器主体(18);-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30),其定位在制动蹄块(23)和减振器柱塞(26 )之间,且被减振器主体(18)和锁定环(36)预先地沿着工作轴线(X)紧固定。借助于安装至减振器主体(18)的托架(17),马达可联接至减振器(10,11),制动蹄块被致动。当联接一个步进马达托架(17 )时,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还包括-至少一个制动螺杆(24),其沿着工作轴线(S)转动所述制动蹄块(23),从而围绕支撑轴线(Z)来将它们拉向和推向彼此/将它们拉离或推离彼此;-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撑件(22),其就座在制动蹄块(23)上,制动螺杆(24)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撑件(22);-至少一个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其沿着工作轴线(X)就座在制动蹄块(23)上且被制动器支撑件(22)和制动螺杆(24)驱动,用于将制动螺杆(24)的移动传递至制动蹄块(23);-至少一个步进马达(16),经由托架(17)沿着马达轴线(M)定位在减振器主体(18)上,用于在马达轴线(M)上转动制动螺杆(24);-至少一个凹形联接器(19)和至少一个凸形联接器(20),用于阻止由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与马达轴线(M)的偏离所造成的张紧,所述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与马达轴线(M)的偏离是由于制动螺杆(24)围绕制动蹄块(26)的支撑轴线(Z)的转动所造成的;-一个联接器垫圈(21),阻止制动器支撑件(22)和凹形联接器(19)之间的张紧。制动蹄块(23)就座在位于减振器主体(18)上的支撑件侧支承间隙(34),以及就座在螺杆侧支承间隙(35 ),所述螺杆侧支承间隙(35 )宽于支撑件侧支承间隙(34 )。制动蹄 块(23)以稍紧的方式布置在间隙(34,35)中,使得它们将在制动蹄块滑动表面(41)、减振器主体的上部滑动表面(40)和下部滑动表面(39)之间舒适地滑动,而不会产生间隙。在支撑件侧支承间隙(34)的两侧上,在工作轴线(X)的方向上存在支撑轴线(Z)。这些轴线(X,Z)形成了该系统的基准。压力(Fs)以及马达力(Fm)形成了围绕支撑轴线(Z)的曲柄原理,所述压力(Fs)形成了所述系统操作期间的摩擦力。当两个制动蹄块(23)的减振器(10)阻尼力为零时,抵接表面(42)平行于彼此并且彼此接触。当产生阻尼力时,移动接触表面(44)到达线性接触位置。摩擦元件(30)布置在制动蹄块(23)的内部处以及中心工作轴线(X)上的减振器柱塞(26)的外部处。为了限制摩擦元件(30)围绕工作轴线(X)的移动,制动蹄块(23)优选地包括两个固位平面(37)和多个固位凸耳(38),用于阻止在操作期间摩擦元件(30)围绕工作轴线(X)在制动蹄块(23)和减振器柱塞(26)之间转动。固位凸耳(38)优选是
0.5X45°。摩擦元件(30)通过位于减振器主体(18)上的支承面(65)以及位于锁环(36)上的支承面(66)被沿着工作轴线(X)固定。摩擦元件(30)沿着工作轴线(Z)从顶部到底部长于间隙(34,35),所述摩擦元件(30)定位在所述间隙(34,35)中。优选地,该距离是2mm。这样,显著减小了由制动蹄块滑动表面(41)沿着工作轴线(X)做出的对减振器主体(18)的上部滑动表面(40)和下部滑动表面(39)的压力,消除了噪声的风险。具有挠性柱塞支承面(67)的锁环(36)使得减振器柱塞(26)能够沿着工作轴线(X)被初始固定在减振器主体(18)的入口处,允许阻止其竖直移动。通过用热铆铆接技术将步进马达托架固位销(33)固定至设置于步进马达托架
(17)上的固位销安装孔(45),步进马达托架(17)被安装至减振器主体(18)。步进马达托架(17 )优选地由塑料制成。托架(17 )被托架肋(49 )加固,从而增强其耐压性。在托架(17)上设置有制动蹄块孔(50)(使得能够实现制动蹄块(23)的移动)以及与步进马达(16)连接的固位销(46)。在托架(17)上还有安装孔(45),用于将托架连接至减振器主体(26)。由于托架(17)的对称结构,可在减振器(10,11)两侧上采用步进马达(16)。换句话说,托架在被旋转180度后,可被安装至减振器主体(18)。经由凸缘安装支座(48),步进马达凸缘(52)相对于托架(17)居中。经由安装接触表面(47),步进马达托架(51)和步进马达托架(17)接触彼此。此外,步进马达托架(51)的孔被套在设置于托架(17)上的步进马达固位销(46)上方,通过应用热铆铆接技术来实现连接。凹形联接器(19)经由安装孔(60)被紧密连接到步进马达(16)的带有锯齿的轴。因而,步进马达(16)和凹形联接器(19)被定位在马达工作轴线(M)上,马达轴线(M)被定位在距所述减振器(10)工作轴线(X)的一固定距离处。在操作期间,该距离保持恒定。在制动蹄块(23 )的端部处存在支撑件支座(43 )。在位于减振器(10 )上的两个相同的制动蹄块(23)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撑件,即制动器支撑件(22)和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制动器支撑件(22)位于更接近步进马达(16)的制动蹄块(23)上。制动器支撑件(22)经由支承面(54)稍紧配合至制动器支撑件支座(43)。制动器支撑件(22)的功能是允许制动螺杆(24)经由较大的支撑件孔(53)穿过该制动器支撑件(22),同时借助于支承面(61)提供对于联接器垫圈(21)的支撑。联接器垫圈(21)定位在凸形联接器(20)和制动器支撑件(22)之间。同时,制动螺杆(24)穿过联接器垫圈(21)的中心中的孔(62)。联 接器垫圈(21)可以稍紧的方式在凸形联接器(20)和制动器支撑件(22)之间转动。-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位于远离步进马达(16)的制动蹄块(23)上。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经由支承面(56)稍紧配合至制动蹄块(23)的制动器支撑件支座
(43)。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的主要功能是经由沿工作轴线(S)所设置的螺纹(55)将制动螺杆(24)的移动传输至制动蹄块(23),并且阻止制动螺杆(24)工作轴线(S)与马达工作轴线(M)形成角度,同时使得制动螺杆(24)工作轴线(S)能够围绕支撑轴线(Z)转动。螺纹(55)优选的是M3尺寸。制动螺杆(24)经由制动螺杆锯齿(57)紧密连接至设置于凸形联接器(20)上的制动螺杆安装孔(59)。制动螺杆(24)的末端是带螺纹的(58),从而将移动传输至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螺纹(58)优选的是M3尺寸。凹形联接器(19)支承面(63)和凸形联接器(20)支承面(64)以稍紧的方式支承彼此。这样,阻止了在制动蹄块(23)操作期间出现张紧,并且步进马达(16)的扭矩值非常低。在减振器(10,11)操作期间,制动蹄块(23 )在减振器柱塞(26 )上的位置称为全开(图7)和全闭(图8);但是蹄块(23)的位置应当不限于两个位置(即全开和全闭)。借助于从步进马达(16)到带螺纹的轴(24)的移动,制动蹄块(23)优选地在共10次转动中到达全开和全闭位置。当源自施加到全开位置中的制动蹄块(23)摩擦元件(30)上的阻尼力是零时,它可在10次转动中到达全闭位置,实现最大阻尼力。如果对于制动蹄块(23)想要一个中间阻尼值,则通过使其转动所要求数目的转数来实现所需要的阻尼力。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的转变花费小于I秒的时间,在本发明的减振器(10,11)中使用的步进马达(16)优选地具有IOOOrpm的速度。-当仔细检查其全开位置时阻尼力是零牛顿。摩擦元件(30 )未施加力至减振器柱塞(26 )。制动蹄块(23 )平行于剖面轴线。制动蹄块(23)经由平行表面处的制动蹄块抵接表面(42)彼此接触。马达轴线(M)与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重叠。在该情形中,轴线(M,S)处于距工作轴线(X)的相等距离处。制动蹄块(23)支撑轴线(T,R)彼此分隔开一距离D。凹形联接器(19)和凸形联接器(20)之间的距离是K。-当仔细检查其全闭位置时阻尼力是最大值。摩擦元件(30)施加最大力至减振器柱塞(26)。制动蹄块(23)相对于工作轴线(X)围绕支撑轴线(Z)形成角度U。该角度优选地为7度。此时,制动蹄块
(23)与制动蹄块移动接触表面(44)线性接触。因此,阻止了制动蹄块(23)在支承间隙(34)内的张紧。在马达轴线(M)和制动螺杆(24)工作轴线(S)之间出现距离L。由于使用联接器,阻止了制动蹄块(23)张紧。消除了在凸形联接器(20)和凹形联接器(19)之间由于距离L所产生的张紧。当马达轴线(M)与工作轴线(X)维持距离V时,制动螺杆工作轴线(X)现在处于距工作轴线(X)V+L处。制动蹄块支撑轴线(T,R)彼此间隔开D-2M距离。凹形联接器(19)和凸形联接器(20)之间的距离现在是K+M。
如果用方程式表示由摩擦元件(30)上的步进马达(16)驱动的制动蹄块的操作, 采取根据与工作轴线(X)在相同方向的支撑轴线(Z)的动量,则该方程如下M(Z) = - ((Fs) X (A)) + ((Fm) X (A+V+L) = O在此,Fs表示柱塞(26)和摩擦元件(30)之间的压力。机电摩擦减振器(10)的摩擦力是压力(Fs)的函数;随着压力(Fs)增大,摩擦力也增大。Fm是经由制动螺杆(24)传输至制动蹄块(23)的拉力,扭矩由步进马达(16)产生。在此用符号表示的(Fm)是拉动两个制动蹄块(23)的总力。在此重要的是,力(Fm)距支撑轴线(Z)的距离(A+V+L)远远大于力(Fs)距支撑轴线(Z)的距离(A) (A< (A+V+L))。因而,在不使用齿轮组的情况下,通过所产生的曲柄效应,低扭矩步进马达(16)达到了高摩擦力值。此外,甚至当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达到全闭位置时,也就是当功率达到最大值时,系统中的电力消耗为零。借助于制动螺杆(24)系统,不使用任何功率将摩擦力保持,直至步进马达(16)被转动。仅当由于制动螺杆(24)的移动造成制动蹄块(23)施加摩擦力至摩擦元件(30)时,消耗了能量。在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范围内,可研发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I)的各种实施方案。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基本根据权利要求所限定的。
权利要求
1.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减振器柱塞(26);至少一个减振器主体(18 ),该至少一个减振器主体(18 )环绕所述减振器柱塞(26 ),与所述柱塞(26 ) —起沿着相同的工作轴线(X)可伸缩地移动,并且从其端部支承所述柱塞(26);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制动蹄块(23),经由滑动表面(39,40)就座在设置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8)上的间隙(34,35)中,所述制动蹄块(23)环绕所述柱塞(26)并且与所述主体(18)—起在相同的工作轴线(X)上移动; -至少一个摩擦元件(30),位于所述制动蹄块(23)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减振器柱塞(26)的外部,通过固位平面(37)固定,所述摩擦元件(30)的沿工作轴线(X)的表面不接触所述制动蹄块(23);以及 -至少一个锁环(36 ),将减振器柱塞(26 )支承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8 )上,并且阻止所述摩擦元件(30)移出所述主体(1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挠性柱塞支承面(67),该挠性柱塞支承面(67)阻止所述减振器柱塞(26)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8)内垂直于所述工作轴线(X)移动。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摩擦元件(30),所述摩擦元件(30)沿着所述工作轴线(X)被紧密固定在减振器主体(18)支承面(65)和锁环(36)支承面(66)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制动器支撑件(22,25),所述制动器支撑件(22,25)通过它们的支承面(54,56)以稍紧的方式固定至位于所述制动蹄块(23)的端部处的支座(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和一个包括制动器支撑件孔(53)的制动器支撑件(22),在所述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上设有螺纹(55),所述制动器支撑件孔(53)允许螺杆穿过其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工作轴线(X)的固位凸耳(38),所述固位凸耳(38)阻止位于所述制动蹄块(23)的内部处的所述摩擦元件(30)围绕所述工作轴线(X)滑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滑动表面(41),所述滑动表面(41)比位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8)上的所述滑动表面(39,40)宽,用于使得所述制动蹄块(23)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8)的所述支承间隙(34,35)中滑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制动蹄块抵接表面(42)和制动蹄块移动接触表面(44),它们使得所述制动蹄块(23)在移动期间始终彼此接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制动螺杆(24),所述制动螺杆(24)在其端部处具有螺纹(58),所述螺纹使得所述制动蹄块(23)能够移动,并且所述制动螺杆(24)与所述支撑件(22,25)接触,以及所述制动螺杆(24)的头部带有锯齿(57)。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凸形联接器(20),所述凸形联接器(20)经由本身具有的安装孔(59)固定所述制动螺杆(24)。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联接器垫圈(21),所述联接器垫圈(21)定位在所述凸形联接器(20)和所述制动器支撑件(22)之间;在所述制动器支撑件支承面(54)与所述支承面(61)接触时,所述联接器垫圈(21)能够以稍紧方式转动;以及,所述联接器垫圈(21)包括一个孔(62),用于所述制动螺杆(24)穿过。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凹形联接器(19),由于所述凸形联接器支承面(64)与支承面(63)的接触,所述凹形联接器(19)以稍紧的方式被固定。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步进马达(16),所述步进马达(16)通过其带有锯齿的轴紧连接至所述凹形联接器(19)上的安装孔(6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步进马达托架(17);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提供所述步进马达(16)和所述减振器主体(18)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包括一个允许制动蹄块(23)穿过的孔(50)、用于实现抗力的肋(49)以及一个步进马达(16)凸缘安装支座(48)。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固位销(33),所述固位销(33)设置在所述减振器主体(18)上并且经由热铆铆接方法连接至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上的安装孔(45)。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上的固位销(46),所述固位销(46)经由热铆铆接方法连接至所述步进马达托架(51)上的连接孔;以及其特征在于步进马达连接凸缘(52),所述步进马达连接凸缘(52)紧密固定在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上的所述安装支座(48)上。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蹄块(23)在一恒定距离(A)处线性接触所述工作轴线(X),以及步进马达(16)使用由位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8)处的支撑件形成的在支撑轴线(Z)周围的曲柄系统。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步进马达工作轴线(M)恒定地距所述工作轴线(X) —个固定距离(V)。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在零阻尼力时,所述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与步进马达工作轴线(M)在相对于所述工作轴线(X)的相等距离(V)处;以及,在最大阻尼力时,所述制动螺杆工作轴线(S)相对于所述步进马达工作轴线(S)为(V+L)的距离。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在零阻尼力时,所述联接器(19,20)之间的间隔为K;以及,在最大阻尼力时,所述联接器(19,20)之间的间隔为K+M。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中通过在使得能够实现所述制动蹄块(23)与所述步进马达(16)连接的所述制动螺杆(24)处使用支撑件(22,25)和联接器系统(19,20,21 ),所述步进马达轴线(M)与所述制动螺杆轴线(S)在零阻尼力时重叠;其中在最大阻尼力时所述螺杆相对于所述工作轴线X偏离约距离L ;其特征在于一个联接器系统(19,20,21),所述联接器系统(19,20,21)消除了由这样的轴向变化导致出现的张紧。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处于零阻尼力时,所述制动蹄块(23)相对于所述工作轴线(X)是平行的;以及,处于最大阻尼力时,所述制动蹄块(23)成角度U+U;以及,制动器支撑件(22)轴线和带螺纹的制动器支撑件(25)轴线之间的距离从(D)改变为(D-2M)。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施加至所述制动蹄块(23)的制动螺杆拉力(Fm)以及在产生阻尼力的柱塞(26)和摩擦元件(30)之间的压力(Fs),相对于支撑轴线(Z)的总动量为零,M(Z) = -((Fs) X (A))+ ((Fm) X (A+V+L) = O 以及,所述压力(Fs)与所述支撑轴线(Z)的距离(A)小于所述制动螺杆拉力(Fm)与所述支撑轴线(Z)的距离(A+V+L)。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所述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不仅能够产生零阻尼力和最大阻尼力,而且还能够产生任何期望的阻尼力。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步进马达托架(17),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具有对称形状,在必要时,所述步进马达托架(17)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安装轴线转动180度后而被安装至所述减振器主体。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当必要时,所述机电摩擦减振器包括行程传感器(12)。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磁体(29 ),所述磁体(29 )经由一个磁体夹具(28 )被安装至所述减振器柱塞(26 )的端部。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一个磁阻式传感器(12),该磁阻式传感器(12)借助于设置于所述行程传感器夹具(27)上的安装孔(32)和设置于所述减振器主体(18)上的销(31)经由热铆铆接方法被连接。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其特征在于,该机电摩擦减振器用在前端装载洗衣机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洗衣机中使用的机电摩擦减振器,其中洗衣滚筒在水平轴线上转动。机电摩擦减振器(10,11)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减振器柱塞(26);至少一个减振器主体(18),环绕减振器柱塞(26),与柱塞(26)一起沿着相同的工作轴线(X)可伸缩地移动,从其端部支承柱塞(2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蹄块(23),经由滑动表面(39,40)就座在设置于减振器主体(18)上的间隙(34,35)中,环绕柱塞(26),以及与主体(18)在相同的工作轴线(X)上移动;至少一个摩擦元件(30),位于制动蹄块(23)的内部以及减振器柱塞(26)的外部,通过固位平面(37)固定,该摩擦元件(30)的沿着工作轴线(X)的表面不接触制动蹄块(23);以及,至少一个锁环(36),将减振器柱塞(26)支承在减振器主体(18)上,阻止摩擦元件(30)移出主体(18)。通过本发明的机电摩擦减振器,根据洗衣的量、所造成的不平衡荷载、滚筒的旋转速度以及作为所有这些参数结果的滚筒的移动的量来实时和全时控制洗衣机滚筒的动态运动。
文档编号D06F37/20GK102947612SQ201080067501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阿迪尔·坎尼奥兹 申请人:阿迪尔·坎尼奥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