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针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2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放针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放针机械手。
技术背景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其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装置,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 并通过针勾和针叶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叶,并退出针叶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然而,在编织物中,除了放针还有大量的收针,而现有的电脑横机的收针还是由大量手工操作来完成,无法实现自动收针,运行速度低,无法提高编织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放针、运行速度快的收放针机械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收放针机械手,包括有收放针手柄,收放针手柄的上端铰接有上阀和下阀,上阀和下阀相对设置。所述上阀和下阀组合成卡爪状结构。所述上阀的上端朝向下阀弯折形成上折弯部,下阀的上端朝向上阀弯折形成下折弯部,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分别卡在收放针手柄上。所述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的弯折角度均为90度。所述收放针手柄的上端与上阀、下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凸卡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收放针手柄,收放针手柄的上端铰接有上阀和下阀,上阀和下阀相对设置,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时,上阀或下阀利用织针与针板的磨擦阻力而自行打开,上阀或下阀利用重力和压簧的弹力使自行关闭,无需任何附加开关阀装置,结构简单,节省了成本,并且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时,无需停顿就可以达到开阀与关阀的功能,从而提升了收放针机械手的稳定性和上下运行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能够自动收放针,运行速度快,提高编织效率,节省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向上运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向下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3所示,收放针机械手,包括有收放针手柄1,收放针手柄1的上端铰接有上阀2和下阀3,上阀2和下阀3相对设置。上阀2和下阀3组合成卡爪状结构。上阀2的上端朝向下阀3弯折形成上折弯部 21,下阀3的上端朝向上阀2弯折形成下折弯部31,上折弯部21和下折弯部31分别卡在收放针手柄1上。上折弯部21和下折弯部31的弯折角度均为90度。收放针手柄1的上端与上阀2、下阀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凸卡部11,起到限位作用。收放针手柄1向上运行时,上阀2关闭,下阀3打开,下阀3推动织针4向上运动; 收放针手柄1向下运行时,下阀3关闭,上阀2打开,上阀2推动织针4向下运动。收放针手柄1上下运行时,上阀2或下阀3利用织针与针板的磨擦阻力而自行打开,上阀2或下阀 3利用重力和压簧的弹力使自行关闭,无需任何附加开关阀装置,结构简单,节省了成本,并且收放针手柄1上下运行时,无需停顿就可以达到开阀与关阀的功能,从而提升了收放针机械手的稳定性和上下运行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针手柄1上下运行能够自动收放针,运行速度快,提高编织效率,节省成本。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收放针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放针手柄(1),收放针手柄(1)的上端铰接有上阀⑵和下阀(3),上阀⑵和下阀(3)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针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 和下阀C3)组合成卡爪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针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O)的上端朝向下阀 (3)弯折形成上折弯部(21),下阀C3)的上端朝向上阀( 弯折形成下折弯部(31),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31)分别卡在收放针手柄(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针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 (31)的弯折角度均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收放针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针手柄 (1)的上端与上阀O)、下阀(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凸卡部(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特涉及收放针机械手,包括有收放针手柄,收放针手柄的上端铰接有上阀和下阀,上阀和下阀相对设置,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时,上阀或下阀利用织针与针板的磨擦阻力而自行打开,上阀或下阀利用重力和压簧的弹力使自行关闭,无需任何附加开关阀装置,结构简单,节省了成本,并且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时,无需停顿就可以达到开阀与关阀的功能,从而提升了收放针机械手的稳定性和上下运行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针手柄上下运行能够自动收放针,运行速度快,提高编织效率,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2298040SQ2011203849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黄锦添 申请人:东莞市奥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