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8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纺丝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长丝机械制造,特别是一种纺丝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纺丝箱,一般如公开号为CN1176320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纺丝箱,然而,此类纺丝箱中采用的喷纱罐,往往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1928993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布的一种能够消除熔体流动死点的纺丝组件,包括上过流盖、组件盖、组件体、砂杯和喷丝板,所述砂杯为环形砂杯,所述环形砂杯的内腔可为环形内腔,所述环形砂杯的中心为实心,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滤砂,然而上述结构对喷丝板的板孔分布具有限制,正如上述发明专利申请所述的喷丝板只在其外圈具有板孔且只具有一圈,从而导致此种纺丝组件生产纱线的效率较低,纱线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丝箱,它采用的喷纱罐不但不具有流动死点,以防止出现毛丝和断头现象,而且纱线产量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纺丝箱,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部喷纱罐、用于对纱线吹风的吹风机构、设于机架两侧之间的导纱组件、设于机架两侧之间且位于导纱组件下方的引纱组件及位于机架下方的集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纱罐包括罐筒及都安装于所述罐筒内的至少具有两个都设有多个细孔的喷丝区的喷丝板、具有与所述喷丝区一一对应的流通道的砂杯、具有流体进口并具有与流体进口相通且与所述流通道一一对应的分流通道的过流体;每个所述流通道的底部为具有多个微孔的滤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流体从过流体的流体进口进入,并被分流而进入分流通道,自此流体被至少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对应的流通道及喷丝区;在上述过程中,流体被分成至少两路,分别对应各自的分流通道,且每个分流通道都具有与之对应的独立的流通道,也即通过分流,使得每个流通道底壁所受到的流体压力尽可能地趋于平衡;再者,当流体经滤板上的微孔进入喷丝板的喷丝区,由于多个微孔的设置,使得流体在喷丝区所能产生的压力已降低,更被多个微孔所分散,再进一步由于每个流通道内流体经过微孔后又流进与该流通道对应的同一个喷丝区,从而使得每个喷丝区内的流体由于压力作用,在喷丝区的径向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流通,从而进一步有利于使得每个喷丝区内的流体产生的压力在径向上趋于平衡;进而消除流动死点,避免出现毛丝和断头现象;同时,由于每个喷丝区都具有多个细孔,从而有利于提闻生广效率,提闻广量。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该种喷纱罐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喷丝板、砂杯、过流体紧固于罐筒的紧固盖。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罐筒的一端内壁具有用于抵触所述喷丝板的凸缘;所述罐筒的另一端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紧固盖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砂杯与所述过流体之间具有防止流体从所述砂杯与所述过流体之间溢出及防止流体从一个所述流通道流入另一个所述流通道的密封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每个所述流通道的上端内壁具有台阶;所述过流体具有对应于各个分流通道的分流区;所述密封件为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台阶且另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分流区内壁的密封圈。由于密封圈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流通道上端内壁的台阶及分流区的内壁,从而避免流体由于压力作用而从砂杯与过流体之间溢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过流体具有对应于各个分流通道的分流区;所述密封件为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滤板且另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分流区内壁的密封圈。由于密封圈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流通道内壁,也即滤板表面及分流区的内壁,从而 避免流体由于压力作用而从砂杯与过流体之间溢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能够胀紧于所述流通道的内壁及所述分流区的内壁。进一步加强过流体与砂杯之间的密封性。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密封圈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流通道的深度及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分流区的深度之和。作为优选,密封圈的高度大于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流通道的深度及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分流区的深度之和,从而一方面确保密封圈两端分别与流通道及分流区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使密封圈的侧壁由于流体压力作用而更胀紧于流通道内壁及分流区内壁,以进一步加强密封性。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喷丝板与所述砂杯之间设有密封垫。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纱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两侧之间的横档一、设于所述横档一上的基座、设于基座上的聚线件;所述聚线件的中部具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凸起,且聚线件上开有用于对纱丝喷油的油孔。多条凸起的设置,使纱丝与聚线件的接触为点接触而非面接触,从而减小纱线在聚线件上所受到的摩擦,从而有利于减小纱线摩擦,防止断裂。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特别是它采用的喷丝罐不仅消除了流动死点,避免出现毛丝和断头现象,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图I是实施例I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部放大示意 图3是实施例I喷纱罐结构示意 图4是实施例I中喷丝板结构示意 图5是实施例I中砂杯结构示意 图6是实施例I中过流体结构示意 图7是实施例I中过流体剖示 图8是实施例I中罐筒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中砂杯结构示意 图10是实施例2中密封件结构示意 图11是实施例3中过流体剖示图。图中,8、机架,10、喷纱罐,9、集纱箱,911、风孔,91、风板,81、横档一,82、基座,83、聚线件,831、凸起,832、油孔,84、横档二,85、引纱件,I、罐筒,11、凸缘,12、内螺纹,2、喷丝板,3、砂杯,4、过流体,5、紧固盖,51、外螺纹,41、流体进口,42、分流通道,43、分流区,31、流通道,6、密封件,312、台阶,3111、微孔,311、滤板,21、喷丝区,22、定位盲孔,32、定位柱,7、密封垫,211、细孔,4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I :如图1-8所示,一种纺丝箱,包括机架8、位于机架8上部喷纱罐10、用于对纱线吹风的吹风机构、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的导纱组件、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且位于导纱组件下方的引纱组件及位于机架8下方的集纱箱9。所述吹风机构包括风机、与风机相通且开有多个风孔911的风板91 ;风机在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纱组件包括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的横档一 81,横档一 81上设有基座82,基座82上固定有将多条纱线聚拢并进行喷油的聚线件83 ;聚线件83的中部具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凸起831,且聚线件83上开有用于对纱丝喷油的油孔832。所述弓I纱组件包括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的横档二 84,横档二 84上设有用于张紧纱线的引纱件85。喷纱罐10,包括罐筒1,罐筒I的一端内壁设有凸缘11,罐筒I的另一端内壁设有内螺纹12 ;罐筒I内设有沿罐筒I轴向密封胀紧连接的喷丝板2、砂杯3、过流体4、紧固盖
5;喷丝板2抵触于凸缘11,紧固盖5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12吻合的外螺纹51,过流体4的形状呈“T”状,紧固盖5呈环状,从而紧固盖5能够套于过流体4上,进而,由于喷丝板2抵触于凸缘11,因而,可以通过紧固盖5与罐筒I的拧紧程度,实现喷丝板2、砂杯3、过流体4的罐筒I内的轴向密封胀紧。为消除流动死点,避免出现毛丝和断头的现象,过流体4内由流体进口 41延伸出两路独立的分流通道42,并在过流体4的一端部形成两个独立的分流区43 ;砂杯3内设有两个分别与相应分流区43 —一对应的流通道31 ;在过流体4与砂杯3本身已密封胀紧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以防止流体在两个流通道31或两个分流区43之间流通及从过流体4与砂杯3之间溢出,在流通道31与分流区43之间密封件6 ;每个流通道31的上端内壁设有台阶312 ;密封件6为形状与流通道31内侧壁形状及分流区43内侧壁形状一致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台阶312及分流区43内壁,密封圈的高度至少等于密封圈能够深入流通道31的深度及密封圈能够深入分流区43的深度之和;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密封圈的尺寸应与流通道31内侧壁尺寸及分流区43内侧壁尺寸相配,以使密封圈的侧壁能够胀紧于流通道31及分流区43的内侧壁;更为优选的,以再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密封圈的高度应大于密封圈能够深入流通道31的深度及密封圈能够深入分流区43的深度之和,以使得密封圈侧壁能够由于流体压力作用及过流体4与砂杯3轴向的压力而更加胀紧于流通道31及分流区43的内侧壁;同时,密封圈还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使每个流通道31与相应的分流区43相对应;每个流通道31的底部为设有多个微孔3111的滤板311 ;喷丝板2具有两个分别与相应流通道31 —一对应的喷丝区21,喷丝板2上开有定位盲孔22,砂杯3底部开有与定位盲孔22相配的定位柱32,从而确保每个喷丝区21与相应的流通道31对应,为在喷丝板2与砂杯3本身已胀紧密封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使流体不会在两个喷丝区21之间流通及不会从喷丝板2与砂杯3之间溢出,在喷丝板2与砂杯3之间设有密封垫7 ;每个喷丝区21都设有多个细孔211 ;—般情况下,细孔211的尺寸大于微孔3111的尺寸,同时,在符合丝线尺寸要求的基础下,细孔211尺寸越大,也进一步越不容易出现毛丝和断头的现象。砂杯3的高度为3_5cm,喷丝区21开有细孔211的底面与滤板31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O. 5-1. 5cm。实施例2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10所示,密封圈高度值较大;流通道31上端内壁没有设有台阶,密封圈的一端抵触于滤板311。实施例3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所示,分流区43设有凹槽431,凹槽431的一侧壁所在面与分流区43的内侧壁所在面为同一面;密封圈一端插于凹槽431中。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1,分流区43设有凹槽431,凹槽431的一侧壁所在面与分流区43的内侧壁所在面为同一面;密封圈一端插于凹槽431中。实施例5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流通道42具有三个,与之对应的分流区43、流通道31、喷丝区21也具有三个。 实施例6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流通道42具有四个,与之对应的分流区43、流通道31、喷丝区21也具有四个。
权利要求
1.一种纺丝箱,包括机架(8)、位于机架(8)上部喷纱罐(10)、用于对纱线吹风的吹风机构、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的导纱组件、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且位于导纱组件下方的引纱组件及位于机架(8)下方的集纱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纱罐(10)包括罐筒(I)及都安装于所述罐筒(I)内的至少具有两个都设有多个细孔(211)的喷丝区(21)的喷丝板(2)、具有与所述喷丝区(21)——对应的流通道(31)的砂杯(3 )、具有流体进口( 41)并具有与流体进口(41)相通且与所述流通道(31)—一对应的分流通道(42)的过流体(4);每个所述流通道(31)的底部为具有多个微孔(3111)的滤板(3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纱罐(1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喷丝板(2)、砂杯(3)、过流体(4)紧固于罐筒(I)的紧固盖(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筒(I)的一端内壁具有用于抵触所述喷丝板(2)的凸缘(11);所述罐筒(I)的另一端内壁具有内螺纹(12);所述紧固盖(5 )具有与所述内螺纹(12 )配合的外螺纹(51)。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杯(3)与所述过流体(4)之间具有防止流体从所述砂杯(3)与所述过流体(4)之间溢出及防止流体从一个所述流通道(31)流入另一个所述流通道(31)的密封件(6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通道(31)的上端内壁具有台阶(312);所述过流体(4)具有对应于各个分流通道(42)的分流区(43);所述密封件(6)为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台阶(312)且另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分流区(43)内壁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体(4)具有对应于各个分流通道(42)的分流区(43);所述密封件(6)为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滤板(311)且另一端能够抵触于所述分流区(43)内壁的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能够胀紧于所述流通道(31)的内壁及所述分流区(43)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流通道(31)的深度及密封圈能够深入所述分流区(43)的深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纺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2)与所述砂杯(3)之间设有密封垫(7)。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组件包括设于机架(8)两侧之间的横档一(81)、设于所述横档一(81)上的基座(82)、设于基座(82)上的聚线件(83);所述聚线件(83)的中部具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凸起(831),且聚线件(83)上开有用于对纱丝喷油的油孔(83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纤长丝机械制造,特别是一种纺丝箱。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纺丝箱,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部喷纱罐、用于对纱线吹风的吹风机构、设于机架两侧之间的导纱组件、设于机架两侧之间且位于导纱组件下方的引纱组件及位于机架下方的集纱箱,喷纱罐包括罐筒及都安装于所述罐筒内的至少具有两个都设有多个细孔的喷丝区的喷丝板、具有与所述喷丝区一一对应的流通道的砂杯、具有流体进口并具有与流体进口相通且与所述流通道一一对应的分流通道的过流体;每个所述流通道的底部为具有多个微孔的滤板。本发明采用的喷纱罐不但不具有流动死点,以防止出现毛丝和断头现象,而且纱线产量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1D4/06GK102912465SQ2012103936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戚海栋 申请人:浙江华特斯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