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21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



背景技术:

清纱器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电子式清纱器的成本较高,安装麻烦,而且容易损坏,因此价格低而使用寿命长的机械式清纱器在纺织行业中的运用更加广泛。现有的清纱装置大多通过两块清纱板形成大小固定的清纱缝,在输纱装置的带动下使纱线通过清纱缝完成清纱操作。但是由于纺机上经常会使用不同粗细的纱线进行纺织,为了适应不同的纱线,需要经常对清纱缝的大小进行调节,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现纱线与清纱缝过度摩擦,影响纱线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清纱缝的缝隙大小从清纱缝的一侧向另外一侧逐渐减小,可以通过手动调节输纱装置的固定位置从而改变对应纱线经过处清纱缝大小的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清纱板,所述清纱板上开设有清纱缝,所述清纱缝的缝隙大小从清纱缝的一侧向另外一侧逐渐减小;所述清纱板两侧的底板上平行对称安装有条形孔,所述清纱板两侧的底板上通过条形孔固定安装有输纱装置;所述输纱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活动套装有输纱轮安装座,所述输纱轮安装座上活动安装有输纱轮,所述安装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和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螺合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条形孔后通过分别安装在底板两侧的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与底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输纱轮安装座之间的安装杆以及固定螺杆上套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以及输纱轮安装座固定相连。

所述输纱轮安装座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输纱轮固定相连,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输纱轮安装座固定相连。

所述清纱板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清纱板通过固定座与底板固定相连。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清纱缝的缝隙大小从清纱缝的一侧向另外一侧逐渐减小,清纱板两侧的底板上通过条形孔固定安装有输纱装置,输纱装置可以顺着条形孔手动调节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输纱装置上对应纱线经过处清纱缝大小,满足不同规格纱线的清纱操作,而且结构稳定,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纱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清纱板2,所述清纱板2上开设有清纱缝21,所述清纱缝21的缝隙大小从清纱缝21的一侧向另外一侧逐渐减小。所述清纱板2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座22,所述清纱板2通过固定座22与底板1固定相连,固定座22上可以开设有螺纹固定孔,固定座22可以通过螺钉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固定孔11,用于将清纱装置固定在纺机上。

所述清纱板2两侧的底板1上平行对称安装有条形孔3,所述清纱板2两侧的底板1上通过条形孔3固定安装有输纱装置5。所述输纱装置5包括安装杆51,所述安装杆51上活动套装有输纱轮安装座 52,所述输纱轮安装座52上活动安装有输纱轮5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纱轮安装座52上套装有轴承4,所述轴承4的外圈与输纱轮58固定相连,所述轴承4的内圈与输纱轮安装座52固定相连,轴承4能够减小输纱轮安装座52与输纱轮58之间的摩擦。

所述安装杆51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54和固定螺杆55,所述固定螺杆55上螺合安装有第一固定块56和第二固定块57,所述固定螺杆55穿过条形孔3后通过分别安装在底板1两侧的第一固定块56以及第二固定块57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56 与输纱轮安装座52之间的安装杆51以及固定螺杆55上套装有支撑弹簧7,所述支撑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56以及输纱轮安装座52固定相连,输纱轮安装座52通过支撑弹簧7的弹力支撑固定。通过调节第一固定块56和第二固定块57的固定位置还能够调节输纱轮58的安装高度,从而可以调节纱线穿过清纱缝21时与清纱缝21 上下两边接触情况,防止纱线与清纱缝21的边沿过度摩擦。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圆机新型清纱装置,清纱缝的缝隙大小从清纱缝的一侧向另外一侧逐渐减小,清纱板两侧的底板上通过条形孔固定安装有输纱装置,输纱装置可以顺着条形孔手动调节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输纱装置上对应纱线经过处清纱缝大小,满足不同规格纱线的清纱操作,而且结构稳定,便于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