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337发布日期:2018-06-05 22:0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燥机的出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烘燥机主要用于印染布的烘干环节,烘燥机包括进布口和出布口,在出布口固定有上导布辊,在出布口的后端设有竖直固定架,在竖直固定架上固定有下导布辊以及两个压布辊,下导布辊的位置比上导布辊的低,用于传导烘干后的布,进行降温,然后经过压布辊进行整平去皱。

在实际使用中,竖直固定架体积重大,难以移动,上导布辊与下导布辊之间的距离较固定,当布的材质等发生变化时,在传导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等不良现象,影响成品布的质量,造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增加布传导摩擦力,避免打滑,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包括上导布辊、下导布辊以及两个压布辊,上导布辊固定在烘燥机出布口,在烘燥机出布口的后端设有竖直固定架,在竖直固定架的靠近烘燥机的一侧固定有下导布辊,在竖直固定架的远离烘燥机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压布辊,上导布辊、下导布辊及两个压布辊均由电机Ⅰ提供动力,在竖直固定架的中部与烘燥机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竖直固定架纵向中心线对称的横向固定架,在横向固定架上设有槽钢,槽钢的槽指向横向固定架的外侧,槽钢的下支脚与横向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槽钢的上支脚上通过螺栓固定两个轴承座;在两个横向固定架之间设有两个过渡导布辊,过渡导布辊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内的轴承配合,两个过渡导布辊高度一致并且分别与上导布辊平行,在竖直固定架上固定有为过渡导布辊提供动力的电机Ⅱ;过渡导布辊的材质为PP。

在槽钢的上支脚上设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与上述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过渡导布辊对从上导布辊出来的布进行过渡传导,增大布在传导过程中的摩擦力,避免打滑,过渡导布辊的材质为PP,增大过渡导布辊与布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生产加工及安装,采用槽钢取材方便,固定牢固可靠,槽钢的槽指向横向固定架的外侧,便于安装轴承座;在槽钢的上支脚上设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螺栓孔,便于移动两个过渡导布辊之间的距离,适应布因材质等因素的变化,产生的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槽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烘燥机的出布传导装置,包括上导布辊2、下导布辊9以及两个压布辊8,上导布辊2固定在烘燥机出布口,在烘燥机1出布口的后端设有竖直固定架7,在竖直固定架7的靠近烘燥机1的一侧固定有下导布辊9,在竖直固定架7的远离烘燥机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压布辊8,上导布辊2、下导布辊9及两个压布辊8均由电机Ⅰ提供动力,电机Ⅰ与上导布辊2、下导布辊9及两个压布辊8之间通过带传动或者链条传动,此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竖直固定架7的中部与烘燥机1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竖直固定架7纵向中心线对称的横向固定架12,在横向固定架12上设有槽钢11,槽钢11的槽指向横向固定架12的外侧,槽钢11的下支脚10与横向固定架12固定连接,在槽钢11的上支脚5上通过螺栓固定两个轴承座3,采用槽钢11取材方便,固定牢固可靠,槽钢11的槽指向横向固定架12的外侧,便于安装轴承座3;在两个横向固定架12之间设有两个过渡导布辊4,过渡导布辊4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3内的轴承配合,两个过渡导布辊4高度一致并且分别与上导布辊2平行,在竖直固定架7上固定有为过渡导布辊4提供动力的电机Ⅱ,电机Ⅱ与过渡导布辊4之间通过带传动或者链条传动,此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过渡导布辊4的材质为PP,增大过渡导布辊4与布之间的摩擦力,成本低,质量较轻,方便安装。

在槽钢11的上支脚5上设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与上述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6,便于移动两个过渡导布辊4之间的距离,适应布因材质等因素的变化,产生的不同需要。

在使用时,经过烘燥机1烘干的布通过上导布辊2后,经过两个过渡导布辊4过渡传导,增大布在传导过程中的摩擦力,避免打滑,然后再通过下导布辊9传导到压布辊8进行整平去皱。当布因材质等因素的变化,需要调整两个过渡导布辊4的位置时,移动轴承座3在槽钢11上支脚5上的固定位置,从而调整两个过渡导布辊4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