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中松经辊的退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2151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织机中松经辊的退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中松经辊的退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松经辊及松经机构的织机中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其中所述织机包括:松经辊,其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的同时被由经纱轴送出的经纱所绕挂,在织造时的位置被设定为,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经纱轴的上端(更详细地指经纱轴法兰部的上端)更下方的位置;松经机构,其与所述松经辊连结并使所述松经辊摆动,以此吸收伴随织造所产生的织机在一个周期中的经纱的张力变动。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的松经机构的织机,例如有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织机。在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织机中,由经纱轴引出的经纱被作为导纱辊的第I辊所绕挂后,被作为松经辊的第2辊所绕挂并改变方向导向织口侧。其中,导纱辊(第I辊)被设置为,即使经纱轴中经纱的卷径发生变化,经纱相对松经辊(第2辊)的卷挂角度也不会改变,一般来说,其被设置在相对松经辊的经纱行进路线的上游侧,即比松经辊更下方的位置。
[0003]并且,在专利文献I的织机中,松经辊(第2辊)通过松经臂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具体来讲,分别在织机的左右机架上,松经臂的一端通过支撑轴可转动地被支撑,松经辊于其两端的轴部处支撑于松经臂的中央。于是,松经辊以支撑松经臂的支撑轴的轴心为中心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上。
[0004]此外,松经臂的另一端上连结有松经机构,其包括与松经臂相连结的松经杆以及与松经杆相连结的偏心驱动机构(曲柄式驱动装置)。该偏心驱动机构与织机(主轴)的旋转同步,以主轴每旋转I周也跟着旋转I周的比例被旋转驱动。专利文献I中的织机具有作为松经机构的积极松经机构。而且,在该积极松经机构中,随着偏心驱动机构的旋转,松经杆在前后方向(松经辊到织口的经纱延伸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松经臂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往复转动,进而使松经辊以所述支撑轴的轴心为中心往复摆动以进行松经运动。其中,该松经运动的作用是,为了缓和(吸收)织机在一个周期(相当于在织机织造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中从某次打玮到下一次打玮,或者相当于主轴从0°位置旋转至360°位置之间的过程)中因开口运动等引起的经纱的张力变动。
[0005]但是,在织机中为了使断经时的修复作业容易进行,或为了提高织机的可操作性,理想的是将织造时的经位置线(相当于从松经辊到织口的经纱高度位置)设置得低一些。不过要将经位置线设置得较低则有必要降低形成经位置线的松经辊的高度位置。但是在织机中当经纱轴上的经纱耗尽时,或者在换轴等时候需要进行经纱轴更换作业,该更换作业是通过转动设于织机架的导丝器上的经纱轴进行经纱轴的装卸的,但当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该装卸时经纱轴会对松经辊产生干扰,因此,目前只能将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设置在不会对经纱轴产生干扰的较高位置上。
[0006]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位于比松经辊更下方位置的导纱辊(专利文献2中称为后辊)移动(提升)到更换经纱轴时的退避位置。于是,这就同样意味着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被设定在会产生所述干扰的位置,即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比经纱轴的上端更下方的位置,在更换经纱轴时,需要将松经辊移动到不会对经纱轴产生干扰的退避位置上。但问题是,松经辊不同于专利文献2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导纱辊,由于其连结有专利文献I中所例举的松经机构,因此往退避位置进行的移动作业变得非常苦难。
[0007]例如,以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织机为例,为了将松经辊移动到退避位置,首先应该断开松经机构中所包含的连杆机构与织机架之间的连结,也就是说必须断开松经臂与松经杆之间或者松经杆与偏心驱动机构之间的连结,当然在安装经纱轴之后,还必须将断开的部分重新连结并进行调试等作业。而且,如上述所述在断开连结部分时,与松经辊相互连结状态下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由于松经辊自身重力等原因会迅速发生位移,为避免危险,在进行连结的断开作业过程中,必须固定好松经臂等的状态,该作业需要一定的体力且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0008]并且,由于松经辊是在与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结的状态下移动至退避位置的,因此单单就松经辊本身已经算是重量较大的部件,由此可想象该作业对体力的要求很大。另外,如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的导纱辊的升降装置那样,可以考虑将用于提升松经辊的专用机构附设在织机上。但是在该情况下,织机中送出装置附近的机构将变得更加复杂的同时还会导致织机整体成本的提高。而且,即使对松经辊进行机械式提升时,也有必要进行所述的松经机构中所包含的连杆机构与织机架之间的连结的断开作业,这样依然避免不了作业的复杂性。
[0009][先行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5081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09-111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前文所述的织机为前提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其可在不使织机的结构变得复杂的前提下,在经纱轴进行装卸作业时,使松经辊移动(提升)至不会对经纱轴产生干扰的退避位置的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作为前提的织机中,松经机构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可使松经辊摆动位移至超出织造时松经辊的摆动范围的退避位置,即松经辊的下端位于比经纱轴的上端更上方的退避位置。
[0017]另外,本发明中所述松经机构为积极松经机构,其包括:与松经辊连结的连杆机构;与织机的主轴同步旋转的驱动轴;通过该驱动轴旋转驱动的驱动件;以及偏心轴,其由所述驱动件支撑,被设置为使轴心偏离支撑该驱动件的支撑轴的轴心,并与设于所述连杆机构中所包含的松经杆的松经辊相反侧的一端部上的连结部而使所述连杆机构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该积极松经机构还可构成为,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所述支撑轴的轴心的偏心量,可设定为作为织造时偏心量的第I偏心量,以及将所述松经辊移动至所述退避位置的第2偏心量。
[0018]还有,所述积极松经机构可为曲柄式积极松经机构,其中所述驱动件由所述驱动轴支撑并且所述驱动轴作为所述支撑轴发挥作用,该曲柄式积极松经机构可以包括:转动轴,其由所述驱动轴支撑,被设置为使轴心偏离所述驱动轴的轴心;传动件,其以围绕该转动轴的方式设置,并通过轴承以可相对旋转的状态支撑于所述转动轴;卡合件,其可防止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传动件的相对旋转,另外,所述松经杆也可构成为,通过嵌插于所述一端部的连结轴可转动地连结至所述传动件的同时在中央处可与所述传动件卡止。
[0019]此外还可以是:在织造时,所述松经杆在所述中央处与所述传动件卡止,由此防止所述连结轴处的所述松经杆相对所述传动件的转动使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松经杆处于一体共同运转的状态,所述传动件作为所述连结部发挥作用的同时所述转动轴作为所述偏心轴发挥作用使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相对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量为所述第I偏心量。在所述松经辊退避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松经杆之间的所述卡止被解除使所述松经杆处于在所述连结轴处可相对所述传动件旋转的状态的同时通过所述卡合件防止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传动件的相对旋转的状态,所述松经杆中的嵌插所述连结轴的部分作为所述连结部发挥作用的同时所述连结轴作为所述偏心轴发挥作用使所述连结轴的轴心相对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量为所述第2偏心量。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本发明,为了吸收织造时织机在一个周期中经纱的张力变动,利用使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的松经辊进行通过往复摆动引起的松经运动的松经机构,将该松经机构构成为,可使松经辊摆动位移至超出织造时松经辊的摆动范围的退避位置,即松经辊的下端位于比经纱轴的上端更上方的退避位置,可将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而无需设置专用升降装置。并且,因为通过松经机构所引起的松经辊的摆动使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所以无需断开松经机构中所包含的连杆机构与织机架之间的连结,因此使得作业变得更加容易进行。
[0022]并且,如果将所述松经机构作为,利用由驱动轴旋转驱动的驱动件、被该驱动件支撑的偏心轴、以及与该偏心轴相互连结的同时与松经辊连结的连杆机构通过驱动轴的旋转使松经辊进行摆动运动的积极松经机构,就可以无需手动操作,只需借助机械的驱动即可将松经辊移动(提升)至退避位置,从而使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的作业变得更加容易进行。
[0023]而且,所述积极松经机构中的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所述支撑轴的轴心的偏心量,可被设定为织造时的第I偏心量,以及将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的第2偏心量,从而在将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时,只需将松经机构中的所述偏心量由原来的被设定为第I偏心量状态变更到被设定为第2偏心量的状态,因此使松经辊移动至退避位置的作业将变得更加容易进行。
[0024]此外,所述积极松经机构构成为,在织造时以及松经辊向退避位置移动时,可对相对驱动轴的轴心形成所述第I偏心量的部件(转动轴)和形成所述第2偏心量的部件(连结轴)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利用更加小型的装置进行所述偏心量的变更(切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显示适用根据本发明第I实施例的松经辊退避装置的织机在织造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6]图2为显示适用根据本发明的松经辊退避装置的织机的一例的平面图。
[0027]图3为显示适用根据本发明的松经辊退避装置的织机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0028]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I实施例的松经辊退避装置中的松经机构的关键部位的侧视图以及部分剖面平面图。
[0029]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I实施例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中的松经机构的一些细节的侧视图以及部分剖面图。
[0030]图6为显示适用根据本发明第I实施例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的织机的松经辊在退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1]图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I实施例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的松经机构中的关键部位的操作图。
[0032]图8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松经辊退避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关键部位的放大图。
[0033]图9为显示在图8所示的其它实施例在织造时及松经辊退避时的状态的操作图。
[0034]图10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松经辊退避装置的另外其它实施例在织造时的状态的侧面操作图以及关键部位的放大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