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38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特别是一种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立体车库升降传动方式一般采用钢绳或链条,这种传动方式不能用来安装配重平衡负荷,所有升降重量全依赖电机带动,并且存在使用寿命较短,可能断绳、断链的缺点。
现有的巷道堆垛式车库与轨道垂直方向运动采用链条机构牵引承车板,承车板与搁架之间设置滚轮用于减少阻力,这种结构带来了零件多,需设置定位装置的缺点;另外,它还采用电梯式伸缩门,为此它还必须设置防止夹车装置,造成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价低节能并适宜地下安装使用的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它包括位置固定用于放置车辆的搁架、可在轨道上沿搁架作横向移动的横移大车以及电控装置三部分,搁架为层结构,层与层之间水平安装有槽钢搁架,横移大车的机架上安装有通过电机带动、利用齿条及升降齿轮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承车板,升降平台上的输送车利用槽钢搁架用作轨道将该承车板输送至槽钢搁架,输送车上安装有顶升油缸,升降平台通过绳轮连接配重,车辆出入口设置有可收放的栈桥门。
本实用新型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具有安全可靠、节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作为地下立体停车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它包括位置固定用于放置车辆的搁架1、可在轨道11上沿搁架1作横向移动的横移大车2以及电控装置三部分,其中的电控装置是采用国家定型产品配置,搁架1为层结构,层与层之间水平安装有槽钢搁架9,槽钢搁架9也作为输送车10的运行轨道,横移大车2的机架3上安装有通过电机7带动、利用齿条4及升降齿轮5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6,在升降平台6上安装有承车板8,升降平台6上的输送车10将该承车板8输送至搁架1上的槽钢搁架9,输送车10上安装有顶升油缸16,运送车辆时,顶升油缸升起,承车板8随输送车10运动。油缸回位,承车板8放于搁架1,输送车及承车板8分离;升降平台7通过绳轮13连接配重14,使升降负荷减少三分之二,车辆出入口设置有可收放的栈桥门15,进出车时,放下栈桥门15,车辆驶入升降平台6后,栈桥门15收回垂直状,防止人车误入。
本实用新型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的工作过程如下存车过程放下栈桥门15,车辆通过栈桥门15驶入横移大车2上的承车板8,栈桥门15升起,防止人车误入;横移大车2在轨道11上移动,行驶至有空位的搁架1后,升降平台6对正指定空车位,输送车10上的顶升油缸16顶起承车板8及上面停放的车辆,输送车10再将承车板8送入槽钢搁架9上指定位置,顶升油缸16回位,输送车10回至升降平台6。
取车过程将输送车10和升降平台6联合动作,将输送车10对正要取车位;输送车10进入承车板6下方;顶升油缸16升起,承车板8与搁架1分离;输送车10将承车板8运回升降平台6;顶升油缸16回位,栈桥门15放下,车辆驶出车库。
权利要求1.一种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置固定用于放置车辆的搁架(1)、可在轨道(11)上沿搁架(1)作横向移动的横移大车(2)以及电控装置三部分,搁架(1)为层结构,层与层之间水平安装有槽钢搁架(9),横移大车(2)的机架(3)上安装有通过电机(7)带动、利用齿条(4)及升降齿轮(5)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6),在升降平台(6)上安装有承车板(8),升降平台(6)上的输送车(10)利用槽钢搁架(9)用作轨道将该承车板(8)输送至槽钢搁架(9),输送车(10)上安装有顶升油缸(16),升降平台(7)通过绳轮(13)连接配重(14),车辆出入口设置有可收放的栈桥门(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它包括位置固定用于放置车辆的搁架、可在轨道上沿搁架作横向移动的横移大车以及电控装置三部分,搁架为层结构,层与层之间水平安装有槽钢搁架,横移大车的机架上安装有通过电机带动、利用齿条及升降齿轮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承车板,升降平台上的输送车利用槽钢搁架用作轨道将该承车板输送至槽钢搁架,输送车上安装有顶升油缸,升降平台通过绳轮连接配重,车辆出入口设置有可收放的栈桥门。本实用新型巷道平车移动立体车库具有安全可靠、节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用作为地下立体停车场。
文档编号E04H6/18GK2713065SQ20042003491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孙小玲 申请人:孙小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