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1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进一步是指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领域中,随着建筑物跨度的不断扩大、形状式样日新月异,导致了不断对异形构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型建筑构件生产中采用的已有预埋铁管抽芯法、薄壁筒管、轻质材料预埋法,都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求。这些铁管、薄壁筒管不仅运输量很大,还要占用较多的生产场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可现浇和预制各种形状、不同结构的整体构件,以满足大型建筑工程中对大型构件及整体结构构件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是,按常规方法生产水泥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在混凝土构件体中置入内部为空腔的软质(非刚性)填充件外体,且该填充件外体的所述内部空腔中装有使所述填充件外体充起的填充物。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将所需形状的填充件按构件要求掩埋于混凝土中浇注成型;待浇注成型后,将填充件外体中的填充物抽出,高压气体放出,空心体和轻质材料可留于混凝土构件体内,这样起到减轻混凝土构件自身重量的作用,这种软质填充件成型方便,大小、长短可以随意调整,构件现浇、预制均可,对大型多结构的整体混凝土的浇注极为有利。采用所述软质填充件,方便了运输,节约了生产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中,所述填充件外体可以是软管或球壳、空心柱,还可以是其它适宜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内部为空腔的立体几何体。
制造所述填充件外体的软质材料可以是金属、非金属丝编制成的可折叠面料、管料;也可以是塑料、橡胶及其它材料制成的可折叠薄膜面料、管料及其它形状材料。面料可制成管、球、柱及其所需的形状;软质材料还可以由一层或两层、多层的不同或相同软质材料组合构成。可以现场组合,也可多层胶合一体。
所述填充物可以是高压气体(如空气)或液体(如水)、硬质颗粒(如砂子)、软质物料(如布料、干草类软质物)、轻质物料(如泡沫塑料、锯木灰、谷壳等);还可以是撑托体。当填充物为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时,将其装入填充件外体后,将填充件外体封口,待混凝土构件浇注成型后,再将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排出填充件外体,使混凝土成型构件内变成空心;而软质和轻质填充物料可排出,也可保留在混凝土构件内。已排尽了填充物的混凝土构件内的填充件外体可以抽出多次使用,也可留在于混凝土构件内;所述撑托体可以是各种硬质丝绕成的弹簧式圆圈、方圈,也可以是单体的圆圈、圆片、圆柱或方圈、方片、方柱;这些单体可以串连成一体,也可以单独撑托于软质材料中,还可以与软质材料构成一体。根据需要可以撑托成各种形状。同样,这些撑托体和填充件外体在混凝土构件成形后,可以抽出多次使用,也可保留在混凝土构件体内。
所述的球,柱,多面体,可以用线、软管串连定位或用直杆或曲杆连接定形、定位,也可逐个独立埋于砼中。
所述填充件可以直埋于混凝土构件内,也可以横、直交叉组合设置在混凝土构件内;在多结构组合构件中还可以横、直、竖立体交叉组合埋于混凝土构件内。根据需要,填充件可以折曲成各种形状埋没于混凝土构件体内。
所述混凝土构件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墙体;还可以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现浇混凝土构件。
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直梁,异形板、梁,多结构组合构件及其它形状的混凝土构件。
所述异形板、梁,多结构组合构件中所需内埋填充件是上述可变形预制填充件之外的预制异形硬质薄壁筒管和预制异形的轻质材料。
所述生产水泥混凝土构件的常规方法包括现有技术的各种方法。如常用方法是架设模板、置入钢筋(网、笼)、注入混凝土、放置填充件、再注入混凝土、振捣密实等。
所述混凝土构件中,填充件的周围可以加放金属或非金属丝状、网状物,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所述填充物可将填充件外体内腔充满,而所述撑托体可将填充件外体撑开为预定形状。
所述预制异形的硬制薄壁筒管和预制异形的轻质材料为预制好的非直线形的硬制薄管和轻质材料。异形硬质薄壁筒管的两头要封口。
所述填充物的排出,可以是从一端开口处打开,使高压气体或液体、颗粒物放出;可在异形混凝土构件的最低处打一出口,上部打一进气口,让液体和颗粒从低处流出,也可放进软管吸出。软质物料可以从一头抽出,撑托架也可以从一头抽出。填充件外体中的填充物或撑托架取出后变软,可从一开口处抽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所述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是,在异型混凝土构件中设有相应的异型填充件。
所述异型填充件包括已有技术结构的薄壁筒管和本发明由所述填充件外体与填充物组成的各种填充体。
上述技术方案二解决了各种空心异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为用户提供出各种空心异型混凝土构件。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可现浇和预制各种形状、不同结构的整体构件,以满足大型建筑工程中对大型构件及整体结构构件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图1是填充件外体为软管,填充物为高压空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填充件外体为弯曲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填充件外体为多层组合软管截面示意图;
图4是填充物为绕线弹簧式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填充件外体为异形软管时,其撑托定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填充件外体为充气软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填充件外体及填充物为撑托多面体示意图;图8是填充件外体为异形硬质薄壁筒管结构示意图;图9是填充件外体为异形轻质管示意图;图10是填充件外体为硬质空心球示意图;图11是填充件外体为轻质异形多面体示意图;图12是浇注平板混凝土构件示意图;图13是浇注弧形板混凝土构件示意图;图14是浇注整体组合结构的混凝土构件截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1.1——软质管件, 1.2——软质球,1.3——软质多面方体, 1.4——多层软质管材,1.5——软质管材编织层,1.6——软质管材密膜层,2.1——异形硬质薄空管,2.2——异形轻质管,2.3——硬质空心球,2.4——软质多面方体,3.1——高压气体填充, 3.2——液体填充物,3.4——颗粒填充物,4.1——圆形撑托架,4.2——方形撑托架,4.3——绕线弹簧式撑托架,5.1——混凝土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图12将填充好的软管淹没于混凝土构件5.1中,浇注振捣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将填充颗粒3.4从一头捣出,并抽出软管1.1即可。这里的填充颗粒3.4可以用细砂。在浇注完的末端捣出细砂3.4和抽出软管1.1。
实施例2按图13将填充好液体的软管1.1淹没于弧形混凝土构件5.1中,浇注振捣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在软管1.1的两端分别打两孔让液体3.2流出,液体3.2可以用水,软管1.1可以留于混凝土构件5.1体中。
实施例3按图14分别将软管1.1用填充液3.2填充成圆管和用方形撑托架4.2撑托成四方形及绕线弹簧式撑托架4.3撑托成弧形,并将硬质薄空管2.1预制成半圆形。将软质填充圆管和硬质薄管横埋,软质方形和弧形撑托管直埋于混凝土构件5.1中,采用已有技术的浇注振捣施工方案,将混凝土浇注成整体即可。待混凝土构件5.1硬化后,可打孔将软管中的液体3.2放出,其它均可埋于混凝土构件5.1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为,按常规方法生产水泥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在混凝土构件体中置入内部为空腔的软质填充件外体,且该填充件外体的所述内部空腔中装有使所述填充件外体充起的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填充物为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时,将其装入填充件外体后,将填充件外体封口,待混凝土构件浇注成型后,再将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排出填充件外体,使混凝土成型构件内变成空心。
3.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是,在异型混凝土构件中设有相应的异型填充件。
全文摘要
一种内埋填充件的混凝土构件生产方法及构件,属建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按常规方法生产水泥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在混凝土构件体中置入内部为空腔的软质填充件外体,且该填充件外体的所述内部空腔中装有使所述填充件外体充起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时,将其装入填充件外体后,将填充件外体封口,待混凝土构件浇注成型后,再将气体或液体、硬质颗粒排出填充件外体,使混凝土成型构件内变成空心。所述构件是,在异型混凝土构件中设有相应的异型填充件。本发明可现浇和预制各种形状、不同结构的整体构件,以满足大型建筑工程中对大型构件及整体结构构件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文档编号B28B1/14GK1706611SQ20051003152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许连科 申请人:许连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