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9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装置,该立体停车装置,将载置车辆的若干个托盘连接而成为托盘升降体,使该托盘升降体升降,使所需的托盘移动到出入库位置。
背景技术
此种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立体停车装置。该立体停车装置,具有用托盘支柱将载置车辆用的托盘连接成为多层而形成的托盘升降体,该托盘升降体,可用架设在最下层托盘下部的吊链吊起。通过该吊链的卷取/抽出,可以将所需的托盘升降到预定的出入库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223号公报但是,上述现有的立体停车装置中,存在着难以确保托盘的耐负荷性问题。尤其是最下层的托盘上,集中地作用着上层托盘的负荷以及它载置着的车辆的负荷,如果耐负荷性不足,则托盘会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提高最下层托盘的耐负荷性的立体停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立体停车装置,其具有通过托盘支柱将载置车辆的若干个托盘多层连接而形成的托盘升降体;架设在托盘升降体的下部,将托盘升降体吊起的吊链;通过吊链的抽出及卷取,使托盘升降体升降,使所需的托盘移动到出入库位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托盘升降体中的最下层的托盘上的横梁,备有固定在载置车辆的面板上的梁部;一体地固定在梁部的端部,并且与托盘支柱连接的托架;一体地安装在梁部的端部,与吊链啮合的链轮。
该立体停车装置中,在设置在最下层托盘上的横梁上,一体地设有与托盘支柱连接的托架、和与吊链啮合的链轮。这样,通过托盘支柱传递的托盘升降体本身的负荷,可由最下层托盘的横梁集中承受。另外,在由托盘升降体产生的向下负荷与由吊链产生的向上负荷之间产生的力矩,也可由最下层托盘的横梁集中承受。这样,在该立体停车装置中,可以避免负荷集中到最下层的面板上,可提高最下层托盘本身的耐负荷性。而且,可以用薄板制作面板,可实现轻量化,并能够提高托盘的组装作业性。
另外,更为适宜的是在托盘升降体的下部,架设着保持托盘升降体升降时水平状态的平衡链;在梁部的端部,一体地安装着与平衡链啮合的链轮。这时,由平衡链产生的负荷也可由最下层托盘的横梁集中承受。
另外,更为适宜的是托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托盘支柱连接;梁部最好通过螺栓或铆钉与面板连接。这样,采用螺栓或铆钉连接,可以使托盘升降体的组装作业简单化。因此,不存在象采用焊接时组装作业的优劣取决于作业者的熟练程度之类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在现场组装。
另外,更为适宜的是面板由长条状的左右一对轨板和配置在轨板之间的连接板构成;轨板和连接板通过螺栓或铆钉连接。这样,通过预先将各托盘分割为轨板及连接板,其处理容易,可以提高大型面板向现场的运输性。另外,作为轨板和连接板的固定方法采用螺栓或铆钉来连接,有助于提高现场的组装作业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立体停车装置,能提高最下层托盘的耐负荷性。


图1是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一实施形态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平衡链的配设情况的立体停车装置的正面图。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立体停车装置的侧面图。
图4是下层托盘的平面图。
图5是下层托盘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在下层托盘上利用的前横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下层托盘上利用的后横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层托盘及中层托盘的平面图。
图中1立体停车装置;3托盘升降体;4托盘;4c下层托盘;6前侧托盘支柱;7后侧托盘支柱;8前侧吊链;9后侧吊链;10、11平衡链;12面板;13前横梁;14后横梁;16轨板;17连接板;19、23、31、36、41螺栓-螺母;20、21、32、33梁部;24平衡链用托架;26前侧吊链用托架;27平衡链用链轮;28前侧吊链用链轮37;后侧吊链用托架;38后侧吊链用链轮;46驱动马达(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理想实施形态。
图1和图2是表示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一实施形态的正面图,图3是其侧面图。如图1~图3所示,立体停车装置1设在从车辆行走的地面起挖掘预定深度而形成的坑P内。该立体停车装置1具有框体2。框体2由在坑P的前部及后部立设的左右一对前部支柱2a及后部支柱2b构成。在该框体2包围着的空间内,配置着托盘升降体3。
托盘升降体3由载置车辆的若干(3块)托盘4和托盘支柱6、7构成。即,托盘升降体3具有上层托盘4a、中层托盘4b和下层托盘4c,各托盘4a、4b、4c由左右一对的前侧托盘支柱6及后侧托盘支柱7连接成为三层。
在托盘升降体3的前部及后部的下部,架设着前侧吊链8及后侧吊链9这样两个吊链。通过这些吊链8、9,托盘升降体3可从坑P的底面吊起到预定的高度。在托盘升降体3的前部的下部,架设着左右一对平衡链10、11。这些链8~11构成为托盘升降体3的升降机构,关于该升降机构将在后面说明。
下面,详细说明构成托盘升降体3的一部分的下层托盘4c。
如图4和图5所示,下层托盘4c由载置车辆用的面板12、前横梁13及后横梁14构成。该面板12及各横梁13、14的成形,例如可采用镀锌钢板等具有高防锈能力的钢板。
面板12由长条状的左右一对轨板16、和在中央连接该轨板16与轨板16的连接板17构成。轨板16是出入库车辆在下层托盘4c上行走的部分,在轨板16上面后方侧的预定位置,固定着限制车辆后退位置的车轮止挡件18。
连接板17是与轨板16等长的长条状板材,以预定宽度的重叠量S载置在轨板16上。轨板16和连接板17,在该重叠量部分S,用沿长度方向配置的螺栓-螺母19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4~图6所示,前横梁13具有由前后2根方管构成的梁部20、21,在梁部20、21的两端部,分别用焊接固定着中空的连接梁22。梁部20、21沿着面板12的宽度方向与面板12的前部下面相接触,用螺栓-螺母23将前横梁13与面板12牢固地连接。
在前横梁13中的前侧梁部20的两端部,用焊接一体地固定着保持板25,在各保持板25上,从前方起分别用焊接一体地固定着平衡链用托架24和前侧吊链用托架26。在各平衡链用托架24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与平衡链10、11啮合的平衡链用链轮27。另外,在各前侧吊链用托架26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与前侧吊链8啮合的前侧吊链用链轮28。即,各链轮27、28也通过各托架24、26及保持板25,分别一体地安装在前侧梁部20的两端部。
另外,在各连接梁22的后部外侧,用焊接固定着用于与前侧托盘支柱6连接的略呈正方形的连接板29。在组装托盘升降体3时,该连接梁22的连接板29,与设在前侧托盘支柱6内侧的同样形状的连接板30对接,通过将连接板29、30的四角用螺栓-螺母31固定,使前侧横梁13和前侧托盘支柱6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后横梁14具有由前后2根方管构成的梁部32、33,在梁部32、33的两端部,分别用焊接固定着中空的连接梁34。梁部32、33沿着面板12的宽度方向与面板12的后部下面相接触,用螺栓-螺母36将后横梁14与面板12牢固地连接。
在后横梁14中的后侧梁部33的两端部,用焊接一体地固定着保持板35,在各保持板35上,分别用焊接一体地固定着后侧吊链用托架37。在各后侧吊链用托架37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与后侧吊链9啮合的后侧吊链用链轮38。即,该后侧吊链用链轮38也通过托架37及保持板35,分别一体地安装在后侧梁部33的两端部。
另外,在各连接梁34的前部外侧,用焊接固定着用于与后侧托盘支柱7连接的略呈正方形的连接板39。在组装托盘升降体3时,该连接梁34的连接板39,与设在后侧托盘支柱7内侧的同样形状的连接板40对接,通过将连接板39、40的四角用螺栓-螺母41固定,使后侧横梁14和后侧托盘支柱7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8所示,上层托盘4a和中层托盘4b也备有与下层托盘4c同样构造的面板12、前横梁43和后横梁44。用与下层托盘4c同样的方法,使各横梁43、44固定在面板42及托盘支柱6、7上。但是,由于在上层托盘4a及中层托盘4b上,不架设有吊链8、9及平衡链10、11,所以,在各横梁43、44上,不安装各链8~11用的链轮及托架。另外,在横梁43上只设置后侧的梁部21,在横梁44上只设置前侧的梁部32。
下面,说明上述托盘升降体3的升降机构。如图1~图3所示,立体停车装置1,备有驱动马达(驱动机构)46、联动轴47、前侧吊链8、后侧吊链9、左右一对平衡链10、11。
驱动马达46具有驱动链轮48,驱动马达46的本体部分,通过托架固定在框体2一侧的后部支柱2b上。联动轴47以可旋转地形式支承在前部支柱2a的上部与后部支柱2b的上部之间。在该联动轴47的后端部,固定着联动链轮50,在该联动链轮50与驱动链轮48之间架设着环形链49。
在联动轴47的前部及后部,与前侧吊链用链轮28及后侧吊链用链轮38的位置相对应,分别固定着前侧吊起用链轮51及后侧吊起用链轮52。在各吊起用链轮51、52上,分别卷绕着前侧吊链8及后侧吊链9的一端侧。
如图1所示,该前侧吊链8及后侧吊链9,通过前侧吊链用链轮28及后侧吊链用链轮38,在下层托盘4c的下部沿宽度方向架设,各链8、9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前部支柱2a的上端和后部支柱2b的上端,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设在相反侧的前部支柱2a上端的链保持座(未图示)及设在后部支柱2b上端的链保持座(未图示)上。
平衡链10的一端固定在前部支柱2a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前部支柱2a的下端。该平衡链10卷绕在左侧平衡链用链轮27的上侧的略半周面上,在下层托盘4c的下部沿宽度方向架设后,卷绕在右侧平衡链用链轮27的下侧的略半周面上。另外,与平衡链10成对的平衡链11,以与平衡链10呈左右对称的关系配设(见图2)。
根据该结构,当驱动链轮48被驱动马达46驱动旋转时,其旋转力通过环形链49传递到联动轴47,联动轴47朝着与驱动链轮48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然后,随着该联动轴47的旋转,前侧吊链8及后侧吊链9抽出或卷绕,这样,托盘升降体3升降。通过该托盘升降体3的升降,使所需的托盘4移动到出入库位置(即地上面的位置),车辆可以出入托盘4,从而出入库。
在升降时,即使作用在托盘升降体3上的左右负荷不均衡,通过由左右的平衡链10、11吸收其偏差,所以,总能保持托盘升降体3的水平状态。通过这样,能实现托盘升降体3升降时的安全保证等。
如上所述,该立体停车装置1中,设在下层托盘4c上的前横梁13上,一体地设有与前侧托盘支柱6连接的前侧吊链用链轮26、和与前侧吊链8啮合的前侧吊链用链轮28。另外,在后横梁14上,一体地设有与后侧托盘支柱7连接的后侧吊链用链轮37、和后侧吊链用链轮38。
如图3所示,托盘升降体3本身的负荷W通过各托盘支柱6、7集中在下层托盘4c上。另外,前后吊链8、9产生的向上负荷F1常时地作用在托盘升降体3上。这时,在下层托架4c上,其与托盘支柱6、7的连接位置与吊链8、9所啮合的各链轮28、38的固定位置错开,所以,在下层托盘4c上常时作用着力矩T1。
但是,该立体停车装置1中,由于具有上述的构造,下层托盘4c的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能够集中承受负荷W以及力矩T1。因此,在立体停车装置1中,可以避免负荷集中到下层托盘4c的面板12上,可提高最下层托盘4c自身的耐负荷性。
另外,在前横梁13上,因为一体地设有与平衡链10、11啮合的平衡链用链轮27,所以,当由平衡链10、11所产生的向上负荷F2发生作用时,在其与由托盘升降体3所产生的向下负荷W之间产生的力矩T2,也能由下层托盘4c的前横梁13集中承受。
这样,立体停车装置1中,下层托盘4c的面板12本身不要求高刚性,所以,可用薄板制作面板12。即,如上所述,可以用螺栓-螺母将下层托盘4c的面板12与轨板16及连接板17组装起来,可实现面板12的轻量化,并得到足够的耐负荷性。另外,在此情况下,可以把组装前的面板12预先分成轨板16、16及连接板17三份。这样,对于大型的面板12也能容易地操作处理,可以提高向立体停车装置1的组装现场的运输性。
另外,立体停车装置1中,各横梁13、14与面板12的固定、以及各横梁13、14与托盘支柱6、7的固定也可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方式。这样,现场的托盘升降体3的组装作业更加容易。所以,在托盘升降体3的组装中,不会发生象采用焊接时组装作业的优劣依存于作业者的熟练程度之类的问题。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各横梁13、14与托盘支柱6、7的连接不只局限于螺栓-螺母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只用螺栓连接。同样地,在面板12中,轨板16与连接板17的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只用螺栓连接。采用这些连接方法也能得到与螺栓-螺母连接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具有通过托盘支柱将载置车辆的若干个托盘多层连接而形成的托盘升降体;架设在上述托盘升降体的下部,将上述托盘升降体吊起的吊链;通过上述吊链的抽出及卷取,使上述托盘升降体升降,使所需的托盘移动到出入库位置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托盘升降体中的最下层的托盘上的横梁,备有固定在上述载置车辆的面板上的梁部;一体地固定在上述梁部的端部,并且与上述托盘支柱连接的托架;一体地安装在上述梁部的端部,与上述吊链啮合的链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托盘升降体的下部,架设着保持托盘升降体升降时水平状态的平衡链;在上述梁部的上述端部,一体地安装着与上述平衡链啮合的链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通过螺栓或铆钉与上述托盘支柱连接;上述梁部,通过螺栓或铆钉与上述面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由长条状的左右一对轨板和配置在上述轨板之间的连接板构成;上述轨板和上述连接板通过螺栓或铆钉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立体停车装置(1)中,在设在下层托盘(4c)上的横梁(13、14)上,一体地设有与托盘支柱(6、7)连接的支架(26、37)、和与吊链(8、9)啮合的链轮(28、38)。这样,在立体停车装置(1)中,通过托盘支柱(6、7)传递的托盘升降体(3)本身的负荷,可由下层托盘(4c)的横梁(13、14)集中承受,所以,可提高下层托盘(4c)的耐负荷性。另外,由于可用薄板制作下层托盘(4c)的面板(12),所以,可实现轻量化,提高下层托盘(4c)的组装作业性。
文档编号E04H6/06GK1749509SQ20051009900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
发明者北岛明, 岛森昭博, 高桥藤雄 申请人:东急车辆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