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40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并列有多个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立体停车装置,在垂直方向(段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列方向)上排列多个停放车辆的停车空间,具有承载车辆的载车板;使该载车板升降的升降链条;使上述载车板横移的辊子,该立体停车装置将上述车辆与上述载车板一起配置在上述各停车空间中(特许第348877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立体停车装置中,作为使上述载车板横移的辊子,由于使用了普通的辊子,因而存在以下的问题。
在上述辊子是(外周面整体由金属构成)金属辊子的情况下,当利用上述升降链条而下降的上述载车板搭在上述辊子上时,就会产生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的冲击声(金属声)。另外,在利用上述辊子而使上述载车板横移时,会产生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的接触声(金属声)。这样,在这种装置动作时,就存在产生冲击声以及接触声的大噪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辊子是(外周面整体由橡胶构成)橡胶辊子的情况下,由于直接持续承受车辆的载荷,因而容易劣化,寿命缩短。另外,橡胶辊子的价格很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装置动作时产生的噪音,并降低成本的立体停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立体停车装置具有承载车辆的载车板(pallet);使该载车板升降的升降装置(昇降lift);
具有使上述载车板横移的辊子的传送器(conveyer),其特征在于,该传送器的辊子具有具有环形槽的辊子本体;弹性环,配置在该辊子本体的环形槽中,同时外径比上述辊子本体的外径要大。
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停车装置,上述传送器的辊子,由于具有弹性环,该弹性环配置在上述辊子本体的环形槽中,同时外径比上述辊子本体的外径要大,因而,在承载车辆的上述载车板搭在上述传送器的辊子上时,上述载车板与上述弹性环接触之后,再与上述辊子本体相接触,所以上述弹性环担负起了缓冲部件的作用。
由此,便能够减轻上述载车板搭在上述辊子上时的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本体的冲击声,以及利用上述辊子使上述载车板横移时的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本体的接触声,从而实现低噪音化。
另外,可以利用上述辊子本体承受车辆的载荷,能够防止上述弹性环因载荷而劣化,从而延长寿命周期。另外,由于上述弹性环并不覆盖上述辊子本体的整个外周,因而能够抑制上述弹性环的材料耗费。
另外,在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性环以及上述环形槽有多个,这些弹性环分别配置在上述环形槽中。
根据该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装置,由于上述多个弹性环分别配置在上述环形槽中,因而能够进一步减轻上述载车板搭在上述辊子时的上述载车板与辊子本体的冲击声,以及利用上述辊子使上述载车板横移时的上述载车板与辊子本体的接触声。
另外,在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弹性环在上述辊子本体的轴线方向上大致均等地分开配置。
根据该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装置,由于上述多个弹性环在上述辊子本体的轴线方向上大致均等地分开配置,因而在上述辊子外周的轴线方向上能够大致均等地承受上述车辆的载荷,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噪音。另外,不会偏在上述多个弹性环的一部分上作用载荷,从而防止上述弹性环的磨损。
另外,在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性环是由聚氨酯橡胶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
根据该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装置,由于上述弹性环是聚氨酯橡胶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因而耐气候性、耐磨损性以及反弹性能优异,可以支撑很强的载荷。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停车装置,由于上述传送器的辊子具有弹性环,该弹性环配置在上述辊子本体的环形槽中,同时外径比上述辊子本体的外径要大,因而能够减轻上述载车板搭在上述辊子时的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本体的冲击声,以及利用上述辊子使上述载车板横移时的上述载车板与上述辊子本体的接触声。另外,可以用上述辊子本体承受车辆的载荷,能够防止上述弹性环劣化,从而延长寿命周期,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2A是辊子的正视图。
图2B是辊子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图2B的A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A是说明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作用的第1作用说明图。
图4B是说明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作用的第2作用说明图。
图4C是说明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作用的第3作用说明图。
图4D是说明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作用的第4作用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辊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标号说明1、载车板 2、升降装置3、传送器30、辊子31、辊子本体31a、环形槽32、弹性环D1、(辊子本体的)外径 D2、(弹性环的)外径C、车辆 S、停车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该立体停车装置在垂直方向(段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列方向)上并列有多个停放车辆C的停车空间S。
更具体地说,该立体停车装置是地下2层(段)及地上2层(段)的4列建筑物,在各层及各列上具有上述停车空间S。另外,在图1中,地上1层表示为1F,地上2层表示为2F,地下1层表示为B1F,地下2层表示为B2F。
并且,上述车辆C从地上1层向规定位置(规定层及规定列)的上述停车空间S入库,另一方面,从规定位置(规定层及规定列)的上述停车空间S向地上1层出库。
上述立体停车装置具有承载上述车辆C的载车板1;使该载车板1升降的升降装置2;使上述载车板1横移的传送器3。
上述载车板1的数量与上述立体停车装置中可收容的上述车辆C的台数相一致,在一个上述载车板1上搭载一台上述车辆C。上述载车板1被设定成能够承载上述车辆C并能够使其升降及横移的尺寸和强度。
上述升降装置2配置在上述立体停车装置的各列上,从下侧将上述载车板1抬起,使上述载车板1升降。更具体地说,上述升降装置2具有(图中未示的)电机等驱动源;直接支撑上述载车板1的支撑部件21;连接上述驱动源和上述支撑部件21的链条传递部22(具有链轮及链条)。
上述传送器3配置在上述立体停车装置的地下1层及地下2层的各停车空间S中,让上述载车板1(与上述车辆C一起)向左右相邻的上述传送器3(上述停车空间S)横移。
这里,所谓左右方向是指该立体停车装置的邻接的列方向,是与停放在该立体停车装置中的上述车辆C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图1的左右方向。所谓前后方向是指停放在该立体停车装置中的上述车辆C的行进方向,也就是从图1的靠近纸面朝里面的方向。
上述传送器3以与上述车辆C的前轮及后轮分别对应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一对,使上述车辆C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上述升降装置2的支撑部件21配置成能在上述前后的传送器3、3之间通过。上述载车板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要比承载该载车板1的上述前后的传送器3、3的前后方向的外形(外侧)尺寸要大。
这里,上述载车板1优选在地下1层的和地下2层区别使用。换句话说,地下2层用的载车板1前后方向的尺寸设定成比地下1层的前后的传送器3、3之间的距离要小,地下2层的前后的传送器3、3前后方向的外形(外侧)尺寸设定成比地下2层用的载车板1前后方向的尺寸要小。
由此,在用上述升降装置2升降地下2层用的载车板1时,不会与地下1层的前后传送器3、3发生干涉,可让地下2层用的载车板1在地上1层和地下2层之间往复移动。当然,地下1层用的载车板1挂在地下1层的前后的传送器3、3上,不会下降到地下2层。
另外,也可以将地下1层用的载车板1和地下2层用的载车板1前后方向的尺寸做成相同,这时,将地下1层的前后的传送器3、3做成可以接近或离开。
上述传送器3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尺寸较长的安装部件35;多个辊子30,其在该安装部件35上沿着左右方向并列,并且直接支撑上述载车板1;安装在上述各辊子30上的(图中未示的)链轮;(图中未示的)电机等驱动源;与该驱动源相连接的(图中未示的)驱动链轮;以及悬架在该驱动链轮及上述各辊子30的链轮上的(图中未示的)链条。
上述辊子30以让上述辊子30的轴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件35上。
并且,通过上述驱动源驱动上述驱动链轮旋转,使上述链条运动,让上述各辊子30旋转,从而利用上述多个辊子30使上述载车板1(与上述车辆C一起)在左右方向上横移。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上述辊子30具有辊子本体31;覆盖该辊子本体31一部分外周的弹簧环32;以及安装在上述辊子本体31内侧的轴承33。
上述弹性环32的外径D2比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径D1要大。上述辊子本体31由金属制成,上述弹性环32由聚氨酯橡胶、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者特氟隆等制成。
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上述辊子本体31在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周、且在上述辊子本体31轴线方向(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具有环形槽31a,上述弹性环32可脱离地嵌入该环形槽31a中。
上述弹性环32从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周面仅突出伸出量ε。换句话说,该伸出量ε是从上述弹性环32的外径D2减去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径D1而得到的值。
上述的伸出量ε以及上述环形槽31a的尺寸是如下所述那样的尺寸,即,在上述车辆C等的载荷作用在上述辊子30上时,上述弹性环32弹性变形,从而使上述载车板1能够与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周面接触,上述的伸出量ε以及上述环形槽31a的尺寸由上述弹性环32的弹性模量,以及作用在上述弹性环32上的载荷等来决定。
下面,参照图4A~图4D说明上述立体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这里,对将上述车辆C从地上1层停到地下1层的第2停车空间S2中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A所示,利用升降装置2,使承载了上述车辆C的载车板1从地上1层下降到地下1层的第1停车空间S1中。于是,如图4B所示,上述载车板1的支撑部件21通过上述第1停车空间S1的前后的传送器3、3之间,另一方面,上述载车板1挂在上述第1停车空间S1的前后的传送器3、3上承载起来。
之后,如图4C所示,让上述第1停车空间S1的传送器3的辊子30旋转,从而使上述载车板1向与上述第1停车空间S1相邻的第2停车空间S2移动,然后,再让上述第2停车空间S2的传送器3的辊子30旋转,如图4D所示,从而使承载于上述载车板1上的上述车辆C停向上述第2停车空间S2。
另外,在让上述车辆C从上述第2停车空间S2向地上1层出库的情况下,进行图4A~图4D所示的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并且,虽然没有说明,但是在地上1层和地下2层之间让上述车辆C入库及出库的情况下也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
根据上述结构的立体停车装置,由于上述传送器3的辊子30具有弹性环32,该弹性环32配置在上述辊子本体31的环形槽31a中,并且外径D2比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径D1要大,因而,在承载车辆C的上述载车板1搭在上述传送器3的辊子30上时,上述载车板1与上述弹性环32接触之后,再与上述辊子本体31相接触,所以上述弹性环32担负起了缓冲部件的作用。
所以,如图4A和图4B所示,能够降低在上述载车板1搭在上述辊子30上时,上述载车板1与上述辊子本体31的冲击声。另外,如图4C和图4D所示,能够降低在利用上述辊子30使上述载车板1横移时,上述载车板1与上述辊子本体31的接触声。这样,便可以减轻该立体停车装置动作时产生的噪音(金属声)。
另外,可以用上述辊子本体31承受上述车辆C的载荷,能够防止上述弹性环32因载荷而劣化,从而延长寿命周期。另外,在上述弹性环32已经劣化,金属声的减轻效果消失的情况下,只要更换为新的上述弹性环32就可以了,由于上述辊子本体31仍保持不变,因而可以抑制运行成本。
另外,由于上述弹性环32并不覆盖上述辊子本体31的整个外周,因而能够抑制上述弹性环32的材料耗费。
此外,由于上述弹性环32是聚氨酯橡胶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因而耐气候性、耐磨损性以及反弹性能优异,可以支撑很强的载荷。
(第2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发明立体停车装置的辊子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辊子30中,上述弹性环32以及上述环形槽31a有多个,这些弹性环32分别配置在上述环形槽31a中。
根据这种结构的立体停车装置,在上述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还将上述多个弹性环32分别配置在上述环形槽31a中,因而能够进一步减轻将上述载车板1搭在上述辊子30时的上述载车板1与辊子本体31的冲击声,以及利用上述辊子30使上述载车板1横移时的上述载车板1与辊子本体31的接触声。
这时,上述多个弹性环32优选在上述辊子本体31的轴线方向上大致均等地分开配置,从而能够在上述辊子30外周的轴线方向上大致均等地承受上述车辆C的载荷,因而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噪音。另外,由于不会偏在上述多个弹性环32的一部分上作用载荷,因而可防止上述弹性环32的磨损。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作为上述升降装置2,可以采用驱动上述支撑部件21的液压缸或者电动缸来代替上述链条传递部22。此外,上述升降装置可以是如下的升降机(elevator)结构,即,具有绳缆;悬挂在该绳缆一端的平衡重;支撑部件,其悬挂在上述绳缆的另一端,并且支撑上述载车板;以及驱动轮,其悬架在上述绳缆上,驱动上述绳缆。通过上述驱动轮的旋转,使上述支撑部件以及上述载车板升降。此外,该立体停车装置可以形成为3列,将中央列专门用于升降,左右列专门用于停车。此外,该立体停车装置也可具有前后方向的停车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具备承载车辆(C)的载车板(1);使该载车板(1)升降的升降装置(2);传送器(3),其具有使上述载车板(1)横移的辊子(30),其特征在于,该传送器(3)的辊子(30)具备具有环形槽(31a)的辊子本体(31);弹性环(32),其配置在该辊子本体(31)的环形槽(31a)中,并且外径(D2)比上述辊子本体(31)的外径(D1)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环(32)以及上述环形槽(31a)有多个,该多个弹性环(32)分别配置在上述环形槽(31a)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环(32)是由聚氨酯橡胶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装置动作时产生的噪音,并且降低成本的立体停车装置。该立体停车装置具备搭载车辆的载车板;传送器,具有使上述载车板横移的辊子(30)。该传送器的辊子(30)具备具有环形槽的辊子本体(31);弹性环(32),配置在上述辊子本体(31)的环形槽中,且外径D
文档编号E04H6/18GK1727611SQ20051007693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国重义文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