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19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刻划装置的制作方法
刻划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刻划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为凸状所得的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侧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刻划沟槽)的刻划装置。
藉由本发明的刻划装置形成划线之后,沿着该划线分断所得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制品具有上面及周壁面,此种凸状立体玻璃藉由例如在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内侧凹部嵌入其他物品,而可用作被覆其他物品的表面及其端缘的外罩,或者可用作如覆盖钟表的表盘等的立体形状的防护玻璃罩。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以来,为了装饰或保护物品的表面,一直将薄玻璃板作为外罩贴附于其上。然而,如图12所示,由于贴附在物品20的表面的玻璃板21的端面露出至外部而显得不美观,或者会有液体进入贴合产生的间隙内,故而必须藉由边框材料22等覆盖玻璃板21 的端面,且该工序繁琐。因此,考虑制成如图10所示的包含平面方形状的平坦的平面部(顶面)23、及与其相连的周壁24的倒平盘状的玻璃制(凸状立体玻璃制)外罩。
在由玻璃板制作上述倒平盘状的外罩时,较佳为如图11所示,在具有由平坦的顶面25、及与其相连的周壁面26所构成的平面方形状的凸部(凸状立体玻璃27)的玻璃板W 上成型,且自该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的中间切开上方部分而制作。
为了在平坦的玻璃板W上成型凸状立体玻璃27,可利用例如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方法进行。图13概略性地表示包含所述文献的现有习知的成型方法。在加热炉28内配置具有成型用凹部(腔室)29的成型模30,且以覆盖成型用凹部29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玻璃板W,藉由真空泵31经由导管32、抽吸孔33对成型用凹部29内的空间进行抽吸而使其成为负压,藉此使已于加热炉内加热软化的玻璃板W沿着成型用凹部29的面成型。
以此种制造方法形成的凸状立体玻璃27必须继而进行自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的中间切开上方部分的加工。
作为一般的平板玻璃的分断方法,有如下方法将平板玻璃载置于水平的平面工作台上后,一边按压刀轮一边使其旋转,藉此形成划线,其后自划线分断玻璃板(例如专利文献3);或使玻璃板保持于垂直的工作台上,藉由刀轮在该垂直地竖立的玻璃板上形成刻划沟槽(例如专利文献4)等。然而,沿着如凸状立体玻璃27的立体形状的周壁形成划线的方法迄今为止并未过多研究。
与平板玻璃不同,藉由刀轮对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形成划线的情形时,难以直接使用迄今为止对平板玻璃所采用的刻划方法。
即,在藉由刀轮进行的平板玻璃的一般分断方法中,由于所要加工的玻璃板在按压刀轮的相反侧的面由工作台挡接,故而可容易地将刻 划的刀轮的按压力控制为适当的压力(若按压力过小则无法形成划线,若过强则会不规则地断裂)。
然而,在直接利用刀轮刻划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的情形时,由于周壁立体,并且按压刀轮的相反侧的面为空间,故而非常难以控制刀轮的按压力,从而难以形成适当的划线。
尤其是在以相对于方形的周壁面的全周环绕的方式利用刀轮进行刻划的情形时, 因在角隅部分刀轮与周壁的位置关系急遽地变化,故而无法简单地加工。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04-275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1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9-2026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02264号公报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于成型在玻璃板上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的刻划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刻划装置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且具备工作台,其将形成有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刀轮,其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与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接触;仿形治具, 其具有与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及仿形辊,其弹力地与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且上述仿形辊以沿着上述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上述刀轮以与上述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刻划装置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 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且具备旋转台,其将形成有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且以铅垂的轴为支点进行旋转;刀轮,其形成为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对上述凸状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施力而与其接触,并且可相对于接触方向前进后退;仿形治具,其具有与上述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且以铅垂的轴为支点进行旋转;及仿形辊, 其形成为具有弹力地与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并且可相对于接触方向前进后退;上述旋转台与上述仿形治具同步移动,且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旋转的方式形成,上述仿形辊以仿照伴随着上述仿形治具的旋转而产生的与仿形治具周壁面的接触位置的变动而前后地移动的方式形成,上述刀轮以与上述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前后地移动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再一种刻划装置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且具备工作台,其将形成有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刀轮,其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与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接触; 仿形治具,其具有与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及仿形辊,其弹力地与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且上述仿形辊以沿着上述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方式形成,上述刀轮以与上述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上述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前述的刻划装置,其中在本发明中,亦可设置距上述仿形治具的周壁的距离固定的方式而环绕的环状轨道,且上述仿形辊由上述环状轨道引导而环绕。
较佳的,前述的刻划装置,其中在本发明中,可使上述仿形辊与刀轮保持在共用的安装具。藉此,可使刀轮仿照仿形辊的动作而正确地移动,并且可使组装构成简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刻划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藉由使仿形辊沿着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而使刀轮与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藉此形成环绕玻璃板的凸部周壁面一周的划线。
2、藉由使载置有玻璃板的旋转台与仿形治具同步且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旋转,而一边与仿形辊的动作连动地在刀轮与玻璃板的周壁面之间所设定的大致固定的按压力进行按压,一边前后移动,藉此,能以适当的按压力确实地形成环绕玻璃板的凸部周壁面一周的划线。即便在凸状立体玻璃为方形且形成有角隅部分的情形时,由于以仿形辊检测角隅,且使仿形辊与该动作连动地移动,故而亦可追随于凸状立体玻璃的角隅处的急遽的变化。
3、由于本发明的刻划装置如上所述般构成,故而可藉由使仿形辊沿着仿形治具的周壁面环绕移动,而一边与仿形辊的动作连动地在刀轮与玻璃板的周壁面之间所设定的大致固定的按压力进行按压,一边沿着玻璃板的周壁面环绕移动,藉此,能以适当的按压力确实地形成环绕玻璃板的凸部周壁面一周的划线。即便在凸状立体玻璃为方形且形成有角隅部分的情形时,由于以仿形辊检测角隅,且使仿形辊与该动作连动地移动,故而亦可追随于凸状立体玻璃的角隅处的急遽的变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 :表示本发明的刻划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 :以剖面表示图1的刻划装置的一部分的前视图。
图3(a) (d):说明图1的刻划装置的仿形辊与仿形治具的动作的图。
图4 :表示图1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前视图。
图5 :表示本发明的刻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 以剖面表示图5的刻划装置的一部分的前视图。
图7 :说明图5的刻划装置的仿形辊与仿形治具的动作的图。
图8 :将仿形治具的角隅部设为直角的情形时的与图7同样的说明图。
图9 :表示图5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前视图。
图10 :藉由本发明刻划装置而获得的外罩的剖面图。
图11 :表示包含成型有凸部的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的立体图。
图12 :表示向物品上贴附一般的外罩的形态的剖面图。
图13 :表示用以由玻璃板成型凸状立体玻璃的加工装置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 :刻划装置B :环绕移动机构
W :玻璃板1:旋转台
2 :旋转台的轴4 :刀轮
5:安装具6 :支承构件
7 :移行体9 :环状轨道
10 :仿形治具的周壁面11 :仿形治具
12 :仿形治具的轴25 :顶面
26 :周壁面(侧壁面)27 :凸状立体玻璃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刻划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以下,基于表示本实施例的图式,对本发明的刻划装置的实施例的详细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刻划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以剖面表示该刻划装置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3用以说明该刻划装置中的仿形辊与仿形治具的动作图。
该刻划装置A包含水平的旋转台1,该水平的旋转台I用以水平地保持形成有由平坦的顶面25 (上面)、及与其相连的周壁面26所构成的凸状立体玻璃27 (参照图11)的玻璃板W。旋转台I藉由设置于下表面中心的铅垂的轴2及驱动源3而旋转的方式形成,在该旋转台I的表面设置有用以将玻璃板W保持于固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例如用以吸附的多个小空气抽吸孔(省略图示),设置有用以在上述玻璃板W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的外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划线的刀轮4。该刀轮4由刀具头4a(cutter head)保持, 且以利用可藉由设置于刀具头4a的内部的按压机构(弹簧机构)形成划线的固定的按压力而与周壁面26接触的方式形成。进而,刀轮4以可相对于接触方向(板面的垂直方向) 前进后退的方式,经由安装具5、支承臂6及移行体7,可在设置在刻划装置A的机框8上的水平的环行轨道9上移动地受到支承。
又,在旋转台I的正上方配置有具有与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相同形状的周壁面10的仿形治具11。仿形治具11可藉由设置于上面中心的铅垂的轴12及驱动源13 而旋转的状态吊挂于机框8上,使得驱动源3与驱动源13同步驱动。
进而,设置有具有弹力地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且沿着该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仿形辊14。该仿形辊14由辊头14a保持,且以可相对于接触方向前进后退的方式,安装于与上述刀具头4a共用的安装具5上。又,在与安装具5相连的支承臂6上设置有于接触方向以固定的弹力对仿形辊14施力的汽缸15。再者,该汽缸15亦可替换成弹簧。
继而,对上述刻划装置A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将包含凸状立体玻璃27的玻璃板W与仿形治具11的位置对准而载置于旋转台I上,之后使支承臂6移动而移动至仿形辊14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的位置、 及刀轮4与玻璃板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接触的位置。其后,使旋转台I及仿形治具11经由各自的驱动源3、13同步且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旋转。
图3表示藉由旋转而进行的仿形辊14与仿形治具11的动作的平面说明图。若仿形治具11自图3(a)的起动位置起以轴12为支点沿顺时针方向(亦可为相反方向)旋转, 则仿形辊14如图3(b)所示般受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推动而后退。若经过图3(c)的最大后退位置,则沿着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前进而到达图3(d)的位置。进而若仿形治具11的旋转继续,则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动作而返回至图3(a)的起动位置。
另一方面,刀轮4与仿形辊14连动而进行与仿形辊14相同的动作。S卩,由于刀轮 4由与仿形辊14共用的安装具5支承,故而将图3所示的仿形辊14视为刀轮4,且将仿形治具11置换成玻璃板的凸状立体玻璃27而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动作。由于刀轮4与凸状立体玻璃27的位置关系根据仿形治具11与仿形辊14的位置关系而前进后退,故而能以大致固定的按压力实施刻划。藉此,能以适当的按压力加工环绕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 一周的划线S (参照图1)。
其后,将玻璃板W搬送至切割装置而自划线S切开凸部上方,从而可获得如图10 所示的具有平面方形状的平坦的平面部(顶面)23、及与其相连的周壁24的倒平盘状的外罩。
在上述实施例中,仿形辊14及刀轮4较佳为可相对于安装具5变更安装位置,而可预先分别调整为适当的位置。
又,在本发明中,亦可不必将仿形治具11如上述实施例般配置于旋转台I的正上方。例如,如图4所示,可将仿形治具11的位置自旋转台I的正上方向侧方偏移而配置,并将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的仿形辊14、及与玻璃板W的凸部周壁面26接触的刀轮 4由弯曲的共用的安装具5保持,藉此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仿形作业。
又,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一个仿形治具11进行一个凸状立体玻璃27的加工,但若相对于一个仿形治具11如图4所示般使载置凸状立体玻璃27的旋转台I的位置偏移而配置有多个,并将对载置于各旋转台I上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进行刻划的多个刀轮4由与仿形辊14共用的安装具5保持,则亦可同时地加工多个凸状立体玻璃27。
<实施例2>
以下,根据表示本实施例的图式,对本发明的刻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详细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图5表示作为本发明刻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以剖面表示该刻划装置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7及图8用以说明刻划装置中的仿形辊与仿形治具的动作的图。
该刻划装置A包含水平的工作台1,该水平的工作台I用以水平地保持形成有由平坦的顶面25 (上面)、及与其相连的周壁面26所构成的凸状立体玻璃27 (参照图11)的玻璃板W。工作台I藉由支柱2而安装于装置的机框8上,在该工作台I的表面设置有用以将玻璃板W 保持于固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例如用以吸附的多个小空气抽吸孔(省略图示)。设置有用以于上述玻璃板W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的外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划线的刀轮4。该刀轮4由刀具头4a保持,且以利用可藉由设置于刀具头4a的内部的按压机构(弹簧机构)形成划线的固定的按压力而与周壁面26接触的方式形成(藉由使下述环状轨道9与周壁面26的距离大致固定)。进而,刀具头4a安装于安装具5上,且可藉由环绕移动机构B以刀轮4与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接触的状态进行环绕的方式形成。
又,具有与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相同形状的周壁面10的仿形治具11配置于工作台I的正上方,且藉由支柱12而吊挂于装置的机框8的顶板下表面8a上。
进而,设置有具有弹力地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且沿着该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仿形辊14。该仿形辊14由辊头14a保持,安装于与上述刀轮4共用的安装具5 上,且藉由环绕移动机构B可沿着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于环绕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形成。
仿形辊14及刀轮4可相对于安装具5变更安装位置,而可分别调整为适当的位置的方式形成。
关于环绕移动机构B,考虑有各种机构,但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如图6及图7所示的构成。
即,在机框8的顶板下表面8a上设置有环状轨道9,在环状轨道9上安装有移行体 7。在该移行体7上经由支承构件6而连结有安装具5。安装具5相对于支承构件6可经由水平的导引部6a沿水平方向滑动地连结,且藉由弹簧15向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的方向对其施力,藉此,使仿形辊14具有弹力地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
又,移行体7中,虽省略了图示,但包含马达及由马达驱动的驱动轮,且移行体7能以固定的速度沿环状轨道9自行的方式构成。
环状轨道9如图7所示,其轨迹描绘出大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的轮廓的环绕轨道而形成。轨道设为如环绕轨道上的各点处至周壁面10的最短距离大致固定的轨道。 又,移行体7可相对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以平行姿势移行的方式,在移行体7的前后设置有移行轮体或滚珠(亦可为滚珠轴承(ball bearing))7a0又,在移行时朝向仿形辊 14及刀轮4相对于仿形治具的周壁面10及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始终接触的方向的方式,相对于移行体7而连结有支承臂及安装具5。
使环状轨道9的角隅部9a形成为圆弧状,以使移行体7在环状轨道9的角隅部9a 可容易地变更方向。角隅部9a的圆弧与仿形治具11的角隅部Ila的圆弧面为同心圆的大径形成。藉此,如图7 (b)所示,当移行体7在环状轨道9的角隅部9a转弯时,仿形辊14可保持朝向仿形治具11的角隅部Ua的接触姿势而移行的方式形成。
再者,如图8所示,当仿形治具11的角隅部11a为直角的情形时,只要将角隅部作为中心半径R的圆弧形成环状轨道9的角隅部9a即可。
继而,对上述刻划装置A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将包含凸状立体玻璃27的玻璃板W与仿形治具11的位置对准而载置于工作台I上,之后藉由安装具5调整至仿形辊14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的位置、及刀轮4与玻璃板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接触的位置。其后,使移行体7移行而使仿形辊14及刀轮4移动。
图7表示藉由移行体7的移行而进行的与仿形治具11的动作的平面说明图。若使移行体7沿着环状轨道9箭头方向(亦可为相反方向)上移行,则仿形辊14自图7中的 (a)的起动位置起经过图7中的(b)及(c)的位置而环绕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并再次返回至(a)的起动位置。
另一方面,刀轮4与仿形辊14连动而进行与仿形辊14相同的动作。S卩,由于刀轮4与仿形辊14由共用的安装具5支承,故而将图7所示的仿形辊14视为刀轮4,且将仿形治具11置换成玻璃板的凸状立体玻璃27而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动作。刀轮4藉由环状轨道9的轨道以大致固定的按压力与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接触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具 5上,故而能以适当的按压力加工环绕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 —周的划线S(参照图 5)。
其后,将玻璃板W搬送至切割装置而自划线S切开凸部上方,从而可获得如图10 所示的具有平面方形状的平坦的平面部(顶面)23、及与其相连的周壁24的倒平盘状的外罩。
在本发明中,亦可不必将仿形治具11如上述实施例般配置于工作台I的正上方。 例如,如图9所示,可将仿形治具11的位置自工作台I的正上方向侧方偏移,并将与仿形治具11的周壁面10接触的仿形辊14、及与玻璃板的凸部周壁面26接触的刀轮4由弯曲的共用的安装具5保持,藉此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仿形作业。
又,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一个仿形治具11进行一个凸状立体玻璃27的加工,但若相对于一个仿形治具11如图9所示般使载置凸状立体玻璃27在工作台I上的位置偏移而配置有多个,并将对载置于各工作台I上的凸状立体玻璃27的周壁面26进行刻划的多个刀轮4与仿形辊14由共用的安装具5保持,则亦可同时地加工多个凸状立体玻璃27。因此,在在一个母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凸状立体玻璃27的情形时,只要形成如图11所示的方式切割,则可在一次仿形加工中同时地加工多个凸状立体玻璃27。
以上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一定特定为上述实施形态,可于达成其目的且不脱离申请专利范围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修正、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顶面23(参照图10)设为方形的平面形状,但亦可为圆形或椭圆形,又,亦可为三维的曲面。
又,将载置凸状立体玻璃的旋转台设为平面,但亦可设为具有与凸状立体玻璃的凸部的内侧形状一致的工作台凸部的旋转台,而使凸状立体玻璃覆盖于工作台凸部上的方式固定的状态下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刻划装置,其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其特征在于具备工作台,其将形成有该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刀轮,其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与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接触;仿形治具,其具有与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及仿形辊,其弹力地与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其中,该仿形辊是以沿着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该刀轮是以与该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
2.一种刻划装置,其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台,其将形成有该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且以铅垂的轴为支点进行旋转;刀轮,其形成为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对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施力而与其接触,并且可相对于接触方向前进后退;仿形治具,其具有与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且以铅垂的轴为支点进行旋转;及仿形辊,其形成为具有弹力地与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并且可相对于接触方向前进后退;其中,该旋转台与该仿形治具同步移动,且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旋转的方式形成,该仿形辊以仿照伴随着该仿形治具的旋转而产生的与仿形治具周壁面的接触位置的变动而前后地移动的方式形成,该刀轮以与该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前后地移动的方式形成。
3.一种刻划装置,其用于由玻璃板成型加工所得的具有上面及周壁面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其特征在于具备工作台,其将形成有该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刀轮,其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与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接触;仿形治具,其具有与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及仿形辊,其弹力地与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其中,该仿形辊是以沿着该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方式形成,该刀轮是以与该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该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移动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距该仿形治具的周壁的距离固定的方式而环绕的环状轨道,该仿形辊由该环状轨道引导而环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刻划装置,其中该仿形辊与刀轮保持在共用的安装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成型在玻璃板的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以环绕的方式形成分断用的划线的刻划装置。该刻划装置具备工作台,其将形成有凸状立体玻璃的玻璃板以水平姿势保持;刀轮,其用以形成划线的按压力与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侧接触;仿形治具,其具有与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相同形状的周壁面;及仿形辊,其弹力地与仿形治具的周壁面接触;仿形辊是以沿着仿形治具的周壁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刀轮是以与仿形辊的动作连动而沿着凸状立体玻璃的周壁面的外面于环绕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
文档编号C03B33/10GK103030268SQ2012103376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7日
发明者西尾仁孝, 上野勉, 酒井敏行 申请人: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